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儒道推廣日記 (22)

  聆聽曾昭旭老師的論語課已有一段時間了,依照我的了解,曾老師的學問是以「自由」與「愛」為兩大宗旨,我認為頗能針砭台灣社會的病痛,有振聾啟瞶的效果。如果將台灣社會約略分為學術界與民間兩領域,學術界所重者在知識,民間所重者在功利。知識與功利皆是中性的,本身並無好壞可言,得看人如何善用。但過度強調知識與功利,以之為最高價值,便有許多弊病。「愛」可解消過度強調知識的流弊,「自由」可解消過度強調功利的流弊,兩者可說是台灣社會的良藥。

  從「愛」的角度來看,現代的知識發展、學術分工日趨精細,即使是某個領域的博士,除了自己的研究主題外,對該領域內的其他學問也相當陌生。這現象也不只發生在學術圈,所謂「隔行如隔山」,除了本業之外,一般人對其他專業領域的了解往往也很有限。且知識某種程度上可以獨立於生命之外,純粹當作一套理論去觀賞,不涉及具體實踐。即使寫了不少儒道論文,嫻熟於概念操作,也不等於修養、體驗有得。精細化、抽象化對知識本身的發展來說是好事,可針對某一問題深入探討,獲得客觀的成果。但人不只是為知識而活,更有情感上的要求,期望與其他人同情共感,相知、相契乃至相愛。由於知識有精細化、抽象化的特質,人與人之間常封閉在不同的專業領域,無法相互了解而感到孤單、寂寞、苦悶了。當然我們不能因為知識的弊病就走向另一極端,拋棄理性思考的能力,轉而追求難以證明的神秘事物。我們一方面要肯定知識的發展有其意義,另一方面也要察覺知識的限制,就人生整體來說,生命感情才是主人,知識是為了服務生命感情而存在,不能反客為主。如同孟子所說,道德實踐可分為仁心(情意)與仁術(知識)兩端,仁術的目的是為了讓仁心充分實現。

  從「自由」的角度來看,人在上班時間其實是沒有自由的,因為上班這件事本身就是在社會分工、集體安全體制下才有的活動。就物質面來說,個人的力量很微小,必須加入學校、企業乃至社會等組織,分工合作才能換取生存所需。在求得溫飽的同時,也犧牲了一部分的自由與尊嚴。所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即使是自己不太認同或感興趣的事,為了混口飯吃,也必須服從上級的指令而勉強去做。幸好人還有下班時間,可以發展個人興趣,選擇自己想做的事。人對這種狀況可能有以下幾種想法:一是爭強好勝,將所有競爭者打倒後,便可高居上位,不受別人指揮。但這其實是歧途,誤將有限的名利權位當成無限的價值。老子說:「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一定要分出高下,拚得你死我活,只會帶來更多的煩憂。二是認命,接受當下此刻的不自由,這也是實現理想前必經的一步。三是一方面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意願、自主選擇,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每個人的天賦才能充分實現,工作和興趣結合,如同儒家講的「物各付物」。這就要靠「人心的覺醒」和「制度的建立」雙管齊下才能達成,也是我們所嚮往的精神價值與永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