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論語》札記 (15) 衛靈公篇

《論語》札記 (15) 衛靈公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5.1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愠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札記15.1本章表現孔子對理想的堅持。孔子未必不懂武力與謀略,但在價值取捨上明確以道德理想為優先。同樣地,窮達是現實層面,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不在現實,而在看待現實的態度。君子在窮困時固守仁道,此道不受現實條件決定,故內心仍能平靜喜樂。小人在現實上強求但氣力又有限,只會流於胡作非為。

論語15.2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札記15.2本章涉及道德與知識的關係。一貫之道是本,多學而識是末。本末一貫但又以本為主。我們可以由末返本,任何知識都直接、間接與道德實踐有關,若能思考其關連,知識亦是行道利器;也可以由本貫末,愈能誠實面對自己、同情了解別人,以誠敬的心探索自然與人文世界,對知識一定有更透徹的了解。

論語15.3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札記15.3仲由字子路。朱子對德的解釋是「義理之得於己者」,這又可分為兩類:一是在生活中歷練,經歷打擊、挫折後,較能明白道理。二是反躬自省,先肯定內在的良心善性,再以此為本展開實踐。藉由心性修養成為自己的主人,處理外在的人事物就能順理成章。一般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故孔子有此感嘆。

論語15.4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札記15.4為什麼舜能夠無為而治?因為堯已經為舜奠定基礎,國家法治皆上軌道,舜不必另外創立一套制度,只要把握為政之本:端正自身的態度與行為,並且拔擢賢才,讓他們各盡職責即可。故表面上一切如常,似乎什麼事也沒做,天下就自然太平。儒家的無為與道家不同,道家是無心而為,儒家是回歸德性。

論語15.5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札記15.5子張問怎樣做才行得通?孔子認為言語要信實,行為要敬慎。信、敬重點不在符合客觀事實,而是忠於良心。忠、篤形容信、敬之深刻,不是偶然的表現,而是長久的磨練培養。無論行住坐臥,心中都會浮現出與現實相對的理想,命令自己以忠信篤敬的態度去實踐。能如此則天下人自然會信任、尊重你。

論語15.6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札記15.6船山認為史魚與蘧伯玉都有「一致」之德。史魚曾屍諫衛靈公,個性像箭一樣正直,無論何時都忠於良心。蘧伯玉更進一步,除了忠於良心,還能臨機應變,國家有道則仕,無道則安然退隱。做法雖然不同,但根據的原則是一致的:出仕是為了服務社會而非謀求私利,故即使辭官,心中也無留戀或不滿。

論語15.7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札記15.7言語是為了行道,有助於行道才是好溝通。好溝通對時機的拿捏須恰到好處:既不過於畏縮,在對方有意願時,不敢與他對話,錯失機會而失人;也不過於急躁,在對方沒有意願時,強行與他對話,造成反感而失言。為了共同的理想,願意放下自我的執著,去同情、體諒別人的想法與感受,才是真智慧。

論語15.8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札記15.8儒家關注的不是形軀的生死,而是價值的實現。仁義是終極目標,平日我們可以選擇各種方法,充分利用有限的形軀去實現仁義;但在極端狀況下,仁義與生存只能取其一,就必須以仁義為優先,精神的存在才更真實永恆。成仁取義仍是靠平日的立志工夫,內心對道德理想持守不懈,臨難時自然能做到。

論語15.9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札記15.9能夠察覺自身的不足,便會虛心尋求改進之道。雖然「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心是人要有就有的;但人難免會昏昧或偏執,仁心要實踐出來,就必須講求方法,故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藉由團體的力量,上司愈精明幹練,朋友愈擇善固執,自己也會受到刺激而更努力。

論語15.10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札記15.10顏回的內聖工夫在孔門為最高,已掌握治國的本源,孔子進一步提醒他禮樂教化的重要。孔子心中的理想制度集合了舜、夏、商、周的優點。在制度建立後,君主仍須時時提防各種誘惑,以免禮壞樂崩。如鄭聲是靡靡之音,令人沈湎酒色;佞人愛搬弄是非,混淆價值判斷標準。君主需刻意疏遠這兩者。

論語15.11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札記15.11遠慮有兩種,一是世俗功利,如幾歲前要買車、買房等,其中變數甚多,人很難完全掌握。一是道德理想,不只為了自己,更為天下後世著想,這是人性常道。要達成第一種也不容易,但第二種才是儒家的真義。義與利並非不相容,志向高遠、心胸寬大的人往往有好結果,自私自利則容易被眾人排斥。

論語15.12與9.17的內容相同,故不重複。

論語15.13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札記15.13本章說明任用賢才是執政者的義務。柳下惠胸襟寬厚、品行正直,乃聖之和者。臧文仲是魯國大夫,卻不肯推薦柳下惠同朝為官。可能是擔心柳下惠才幹高,把自己比下去;也可能是臧氏重視功利,雙方理念不合。總之是出於私心,不夠公正。懂得用人比做事更重要,臧文仲只是竊據高位,未盡職責。

論語15.14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札記15.14本章的主旨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一般人未經過修養,都有「自我感覺良好」的傾向,認為別人應該配合自己。修養便是扭轉這種自然傾向,隨時以道德理想來檢討、反省自己。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才能尊重別人的意願,循序漸進做恰當的要求,既不因心急而造成壓力,也不致太寬鬆而流於放縱。

論語15.15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札記15.15修養的核心是自我反省,亦即說任何話、做任何事前,先停下來想想這樣做是否符合道德規範。如果不符合,原因何在?該如何改進?如果無法以理性、冷靜的態度檢視自己的言行,只是順從慣性習氣或感性欲望,就無法進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當事人如果沒有成長的意願,孔子也莫可奈何。

論語15.16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札記15.16本章說明交友的陷阱。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交友的目標是相互勉勵,增進彼此的道德修養。說話要有道理,該說才說;做事要對社會有深遠的貢獻,勿賣弄小聰明。但許多人卻習焉而不察,將情感的投靠、表面的熱鬧、感官的享樂做為交友重心,因為大家都這樣而覺得理所當然,就很難成長了。

論語15.17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札記15.17人天生有仁義之心,懂得判斷是非對錯,面對情境做出合宜的抉擇(義),這是道德的內在本質。我們一方面要讓良心時時警醒,另一方面也要以條理分明的規範(禮)及謙虛的態度(孫),使良心呈現在具體行為上。最後以真誠(信)的心連通內外、貫徹始終,妥善安頓一切人事物,成就君子之德。

論語15.18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札記15.18君子只擔憂自己沒有能力,不擔憂別人不了解自己。別人包括長輩、上司的賞識,或社會大眾的推崇。雖然行道於天下是君子的心願,但別人未必看得見自己的努力。此時君子應自我反省,究竟有哪些地方沒做好?怎樣才能感動別人?只要拿出真心誠意,即使一時無人肯定,後世也會給予公正的評價。

論語15.19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札記15.19沒世指終身。「名不稱」有兩種解釋,一是名不副實、徒具虛名,二是名聲不受世人稱道。無論哪一種解釋,重點都不在沽名釣譽,而是努力修養自己,累積真實的德行,久了自然會獲得別人的讚揚。孔子不排斥名利,只要不以成名為人生目標,名聲也可以做為勉勵自己的工具,檢驗德行能否感動人。

論語15.20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札記15.20君子與小人雖然都有追求的目標,但兩者心態不同。君子一切從良心出發,目標無法達成時會反求諸己:一方面知道自我的價值不因外在表現而減損,故能保持自信;一方面也會問自己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從中增長智慧。小人則是從與人比較出發,一旦無法贏過別人,就難免灰心退縮或違理強求了。

論語15.21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札記15.21矜是莊重。矜而不爭就修己說,群而不黨就待人說。爭與黨都著眼於功利,爭是拿自己的道德修養與別人比較,黨是拿自己所處的小團體與其他小團體比較,希望我方獲得更多榮耀或利益。君子從普遍的關懷出發,對每個人或團體都一視同仁,修養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優秀,結交朋友也不是為了私利。

論語15.22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札記15.22君子不因為某人話說得好就舉薦他,也不因為某人品德不好就廢棄他的言論。孔子對選拔人才與聽取言論的態度不同,官員的優劣對國家、人民影響甚大,故選拔人才要謹慎,說到不等於做到,一定要以實際表現做為考核依據。對言論則可抱持寬容的態度,只要對治國有幫助皆可採納,不必預設立場。

論語15.23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札記15.23人皆有心,心有覺察與感通的能力,覺察是判斷善惡,感通是與天地萬物合一。「恕」出於感通,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但卻不宜將自己所認定的善,套用到別人身上,因為善無窮無盡,自己的想法不是唯一。應先求不將惡施加給別人,因為惡可用禮法訂出大致的範圍,易形成人我的共識。

論語15.24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札記15.24「毀譽」指沒有事實根據的褒貶。孔子評價人物的標準有二:一是動機純正,二是結果有效,兩者缺一不可。但有時為了鼓勵人,只要對方有一點努力,足以證明他有心為善,孔子也會不吝給予讚美,暫不考慮結果。最後兩句意指人民心中的大是大非,連三代聖王也無法違背,這才是褒貶的終極標準。

論語15.25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札記15.25孔子認為古代有「史之闕文」、「有馬借人」,現代已經很少見,可見世風日下。「史之闕文」是尊重客觀事實,記錄史事時如果沒有根據,就暫且存疑不寫。「有馬借人」是因為大夫出門依禮制要乘馬,但有些大夫較窮困,此時富有的大夫會大方將馬出借。以兩件小事表現誠實、正直、無私的精神。

論語15.26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札記15.26「亂」即混淆是非對錯的判斷標準。「巧言亂德」是受到社會上不良價值觀的影響,認為別人都墮落自己也可以,未能從良心出發去反思,以高道德標準來期勉自己。「小不忍則亂大謀」類似心理學上的延遲享樂,不可受眼前誘惑所吸引而忘記長遠的目標。儒家追求自我與社會的完善,非短暫的利益。

論語15.27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札記15.27本章提醒我們要做獨立思考,勿盲目追隨社會大眾,應回歸良心自主的選擇。「必察焉」不是說多數人的想法一定有誤,只是在接受前一定要充分思考各種可能的觀點和證據,尤其涉及對人的判斷更是如此,才不會輕易相信譁眾取寵的言論,捨棄真正有價值的人事物。選擇良師益友才有助於自我成長。

論語15.2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札記15.28「道」是宇宙人生的終極真理,不僅天地萬物是由道所生,人間的倫常教化、禮樂政刑也都是道的顯現。但道只是潛存在自然、社會與歷史當中,要繼承既有的文化成果,而對道有新的發明,必須靠人心的自覺。無論是創造、選擇或詮釋各種學說,乃至躬行體驗,都是人的責任,於此可見人性的尊嚴。

論語15.29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札記15.29為什麼人會「過而不改」?從人犯錯後會為自己辯解來看,每個人都有良心的存在,只是用錯了方向。只有反求諸己,充分覺察、誠實面對過錯,以理性來檢視自己的不足,努力克制感性衝動,才能在第一次犯錯就及時止步,不演變成僵化的慣性習氣。即使做不到完美也無妨,有心改過才是最重要的。

論語15.3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札記15.30道德原則雖然發自良心而有永恆性、普遍性,但要將原則應用出來,就不得不考慮千差萬別的現實狀況。這屬於客觀知識的領域,我們必須虛心學習小至個人,大至政治、社會的運作機制,才能選擇最適合的道理去活用,不致流於盲目硬套。如果只憑良心自覺,欠缺對經驗的認知,也無法成就任何事。

論語15.31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札記15.31人吃飽飯以後,心中對意義、價值的需求就立刻浮現,生活重心轉移到自我實現之上。不謀食、不憂貧不是孔子唱高調,認為君子不必吃飯,而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擔憂、掛念賺錢之事(耕),並不能保證未來免於匱乏(餒)。學習內心修養之道,懂得克服自身弱點,反而更有機會獲得重用(祿)。

論語15.32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札記15.32知與仁為內聖面,莊與禮為外王面。「知及之」是良知能夠自立道德法則,但對法則的持守易受欲望干擾而中斷,故須「仁守之」,使心念純一無妄。此處仁為工夫義,非理想義。接下來要以莊重的言行來治理百姓,又能立百世之禮法,方為完善。知、仁、莊、禮雖有分別,卻又相輔相成而合為一體。

論語15.3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札記15.33「小知」與「大受」正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從個人來說,小人在短時間內雖然也可以有良好的表現而為人所知,但時間久了就會穿幫;君子才能夠始終如一堅持理想。從團體來說,雖然君子與小人同樣需要在社會上擔任某項職務,但君子能夠從整體的角度來思考所做的事,小人則只侷限在職務本身。

論語15.34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札記15.34一般人都知道水火是生活必需品,但「仁」對人民的重要性超過水火。如果社會上人人都自私自利,不懂得為別人著想;大家你爭我奪、破壞秩序,即使有資源也無法妥善運用。水火是中性的,能養人也能害人。仁對人永遠有益無害,雖然有殺身成仁,但不是仁導致死亡,而是行仁途中時運不濟之故。

論語15.35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札記15.35「仁」一方面是內心的修養,一方面是行為的實踐。仁與客觀事物不同,事物的推動仰賴種種條件,不僅要等待時機,還需要各種知識、技能的輔助,必須先向老師學習。仁發自內心,我欲仁斯仁至矣,當下自覺便可把握並依之而行,人人是平等的,師生之間並無差異,所以孔子勉勵我們勇敢去追求。

論語15.36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札記15.36貞與諒都是信實之意,但層次不同。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小人說話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完成,這是「諒」。君子不拘泥於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言行是否合理。時機不同,做法也應隨之改變,但都是以實現理想為目標,這是「貞」。能把握根本、永恆的原則才是君子。

論語15.37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札記15.37孔子說:「事奉君主,認真做好分內工作,然後才想到俸祿。」人與人共同合作,無論是長官或部屬,出發點都是把事情做好,以利團體的生存與發展。如果每個人都自私自利,在事情尚未完成前,就計較自己能夠從中獲得多少利益,團體只會分崩離析。盡心盡力完成職責,也是自我實現的方式之一。

論語15.38子曰:「有教無類。」

札記15.38「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是孔子在教育上的兩大原則。「有教無類」是肯定人人都有良善的本性,只看是否充分發揮。所以老師在教導時應該一視同仁,只要學生肯學就傾囊相授,不因貴賤、智愚而有差別待遇。孔子平日所說大多是人生的常道,人人皆可奉行,但對個別學生又能給予相應的指點。

論語15.39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札記15.39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應該以擁有共同的目標為前提,不然團體內部很容易互相牽制而將力量抵銷。君子追求道義,一言一行皆合乎規範,以實現愛人的理想。小人追求利欲,常受短暫的衝動、欲望所支配,遇事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君子與小人合作,其理想不免有所委屈,甚至在不知不覺間受到污染了。

論語15.40子曰:「辭達而已矣。」

札記15.40本章朱子的註解為:「辭取達意而止,不以富麗為工。」說話、作文是為了溝通,只要彼此能夠理解即可。如果意思相同,在各種表達方式當中,應選擇最簡潔的那一種。除非意思不足以表達清楚,再詳細解釋。又溝通也應該有具體的目標,如聯絡感情、探討道理、合作辦事等,才不致流於言不及義。

論語15.41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札記15.41本章可見孔子的體貼和細心。師是樂師,古代由盲人擔任。冕是人名。師冕走到台階和坐席前,孔子都特別提醒他,使他順利入座。坐定後又一一介紹賓客,讓師冕融入現場,賓主盡歡。這是孔子仁心的自然呈現,並非制式化的規定;子張一問,孔子才發現這可以做為協助(相)接待樂師的通行禮儀。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論語》札記 (14) 憲問篇

《論語》札記 (14) 憲問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4.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札記14.1「穀」即米蟲,只領錢不做事。世俗以富貴為光榮、貧賤為可恥,孔子卻認為恥不恥關鍵不在富貴貧賤,而在個人的心態。如果只以領錢為目標,每天得過且過,不過問有道或無道,這種心態才可恥。國家有道時,積極與君子合作以兼善天下;國家無道時,遠離小人以獨善其身;這才是良心自覺的表現。

論語14.2「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札記14.2克是好勝,伐是自誇,怨是忿恨,欲是貪欲。船山說:「推其私而私皆公,節其欲而欲皆理。」「理至處,則欲無非理。欲盡處,理尚不得流行。」克制情感、欲望可能造成反彈或退縮,修養的重點不在此,而在將良心、天理實現出來,情欲自能得其正。壓抑情欲不表現雖然不容易,但善用情欲則更好。

論語14.3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札記14.3懷居是貪圖安逸。孔子告誡我們不可有偷懶、畏難之心,因為士人肩負社會責任,應該以行道為目標,對社會有實際的貢獻;而非自私自利,追求個人的享樂或榮華富貴。雖然偶爾以健康的休閒來釋放壓力也是必要的,但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真正的士人應該胸懷天下萬世,不計較一時的利害得失。

論語14.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札記14.4危是高峻,孫是卑順。道德實踐本身就有意義,應將當下的行為看成普遍的模式,一失足成千古恨,小心翼翼不敢怠慢。言說的價值則是由實踐來決定。君子言行合理是自然的,並無所謂過高;但世俗達不到此境界,太直接反而會刺傷他們。故在無道之邦,君子更應給出同情,以委婉的言論令世人領悟。

論語14.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札記14.5道德實踐應回歸人性根源,非只著眼於外在言行。有德者的言論是躬行體驗的心得,其言切實可行。若只在言論上用功,即使再精巧繁複,也只是虛幻的造作,無法以行動去證明。仁者大公無私、視人如己,內心自然會湧現動力,克服一切困難。勇者則可能只是一時衝動下的血氣之勇,非發自真心誠意。

論語14.6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札記14.6奡是羿的部下寒浞的兒子,力大無窮、善於划船。修德不是為了求福報,但常自然有福報。可惜世人認為強勢的人在社會上才能佔有好處。南宮适所說便是要破解此迷思:羿、奡等大力士皆不得好死,真心關懷百姓的禹、稷反而受人擁戴。孔子雖未深論福報問題,但南宮适所說能勸人向善,故極為肯定。

論語14.7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札記14.7君子立乎其大,一開始就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僅立志自我成長,也幫助別人自我成長。雖然因為氣質、欲望的遮蔽,有時達不到最高境界(仁),但起碼方向正確。小人則以自我為中心,雖然偶爾會良心發現,但通常其動機都是為了佔有外物、滿足欲望,無法積極實現價值,故與仁背道而馳。

論語14.8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札記14.8孔子說:「愛護一個人,能不讓他勞苦嗎?真誠對待一個人,能不規勸他嗎?」如父母愛子女並非縱容,而是在愛的前提下,設定適當的標準要求他,養成他的自信心,才是愛之以德。對待長官或朋友,也不是一味順從,應該以道義相互規勸、期勉。一方面無條件接納對方,一方面又能夠促使對方成長。

論語14.9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札記14.9「命」是外交文書。裨諶等人為鄭國大夫。鄭國處境類似台灣,台灣夾在中美之間,鄭國則在晉楚之間。四人皆是頂尖人才,可見鄭國對外交的重視,如此才能在夾縫中生存。裨諶善於謀略,先由他設定大方向,再由世叔反覆推敲其得失,再由子羽去蕪存菁,最後由子產美化辭藻。決策過程審慎而完備。

論語14.10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札記14.10本章說明看人要從心迹、文化、事功等大處著眼。子產在鄭國力行法治,表面上擾民,但其動機是為了安定百姓生活。子西在楚國有平亂之功,但並未學習華夏文化,孔子不予置評。管仲人品雖然不高,但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有保全華夏文化之功,即使多佔封邑,對方也毫無怨言,獲得孔子讚賞。

論語14.11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札記14.11為什麼「貧而無怨」很難?除了衣食等迫切的生理需求無法滿足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壓迫,社會充斥嫌貧愛富的觀念。窮人需建立無條件的自信,完全接納外在處境,內心才能毫無怨恨、羞愧,這正是考驗所在。富人在社會上常受人羨慕或敬畏,「無驕」雖值得肯定,但仍屬錦上添花,還算容易。

論語14.12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札記14.12本章可見孔子的用人之道。老是家臣的領袖。孟公綽適合當晉國趙卿、魏卿的家老,而非滕、薛等小國的大夫。大夫地位雖然較高,但孟公綽個性廉靜寡欲,擔任家老可成為道德表率;小國大夫事必躬親,處理雜事不是他的專長。可見用人需將實際才幹與職位配合起來,充分發揮其長處,勿徒務虛名。

論語14.13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札記14.13「成人」即實現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孔子第一次回答是從內聖外王合一來說,知、不欲、勇、藝是個人的才性,禮樂是群體的秩序與和諧,發揮良知良能妥善安頓這兩端,便是實現人道。但世風日下,孔子第二次回答只好專就內聖而言,若能捨生取義、言行一致,挺立人性尊嚴,便體現了核心價值。

論語14.14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札記14.14一般人不了解儒家之道,以為修養就是禁絕一切情欲,如同槁木死灰。其實只要時機恰當、發自真情、合乎義理,言語笑容、財物收送皆可成為表情達意的管道,令人不感到厭煩。但其間分寸要拿捏得毫釐不差,卻是最難。公叔文子未必做到圓滿,孔子最後的疑問,亦是提醒我們保持謙虛、踏實努力。

論語14.15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札記14.15要君是要脅國君。「防」本來是臧武仲的封邑,但他因為犯罪而出奔,回國後請魯君封他的兒子繼承防邑,他才肯離開。如果魯君不肯,他恐怕會佔據防邑叛亂。土地本來是人民共同擁有的,古代尚未建立民主制度,故以君主代表上天或民意來管理;臧氏將土地佔為己有不合政治原理,實乃亂臣賊子。

論語14.16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札記14.16齊桓公與晉文公同屬春秋五霸,但兩人行事風格不同。齊桓公繼承周王朝的餘風流韻,對禮樂制度抱持敬意,具理想主義色彩。晉文公下啟戰國紛爭之世,常以權謀詐術取勝,為現實主義者。齊桓公的端正雖令後人稱道,但霸業不長;晉文公霸業雖長,但有害世道人心。王道應兼備理想、現實與長久。

論語14.17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札記14.17本章說明應從整體角度來評價人物。管仲與召忽輔佐公子糾爭奪君位,失敗後召忽自殺,管仲卻活下來投靠仇敵,子路因此懷疑其品德。孔子認為管仲雖然缺點甚多,如上述之不義乃至小器、奢侈、不知禮等,但從政治上以德服人、文化上保全華夏來看,管仲有大政治家的修養,此修養是接近仁者的。

論語14.18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札記14.18本章可見孔子評論人物的遠大眼光。子貢因為管仲在公子糾死後為政敵效力,懷疑管仲不仁。就國家來說,管仲是為齊國做事,而非效忠某人。桓公年紀較長,即位還更合理。就個人來說,生命的價值不能以一時的表現來判定,管仲雖然在品德上有瑕疵,但在政治和文化上貢獻之大,已是仁者事業了。

論語14.19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札記14.19公叔文子推薦家臣僎給國君,與自己共同擔任朝廷大夫。船山認為只要有一項行為合理,聖人就會節取之而給予美名,鼓勵人們向善。公叔文子胸襟寬闊,只要人才能夠為國家所用,不介意屬下和自己地位相當。如果僎表現優異,文子也與有榮焉。諡法「錫民爵位曰文」,文子與孔子皆能夠成人之美。

論語14.20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札記14.20本章說明國多才臣,足以不亡。古代的君臣關係,君主的重要職責是成為道德表率,大臣才是實際辦事、發揮效能的人。衛靈公寵幸南子、彌子瑕,逼走太子,種下內亂的遠因。但靈公善用仲叔圉、祝鮀、王孫賈,三人未必賢能卻各有長才,故足以安定國家。國家要大治則需有道德、效能與賢能之士。

論語14.21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札記14.21怍是慚愧。大言不慚的人往往很難做到自己所說,因為他們抱持過度樂觀的態度,認為事情很容易完成,一遇到困難就放棄。相反地,君子說每句話前,都會思考其可行性如何,途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又要如何克服?因此不會設定太多目標,但一說出口就會盡全力完成。秉持這種敬慎的態度才能成事。

論語14.22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札記14.22本章說明有些事雖然無法改變,但仍要努力盡到自己的責任。陳成子發動政變弒君,獨攬齊國大權。孔子雖已退休,仍堅決請魯哀公出兵討伐,伸張正義。但魯國大權由三桓把持,哀公沒有君主的擔當,將此事推給三桓;三桓與陳氏處境類似,故也拒絕出兵。即便如此,陳氏之罪卻已記錄在歷史上了。

論語14.23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札記14.23孔子認為和君主相處之道,存心上要真誠無欺,行為上要犯顏直諫。為什麼孔子強調要說真話?因為領導者的知識、能力總是有限,如果部屬未提出各種想法,領導者就容易陷入自己主觀、片面的觀點,無法因應時勢,採取恰當的行動。且存心真誠,上下之間才能充分溝通、相互了解,進而團結一致。

論語14.24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札記14.24本章君子與小人的區分是基於德性修養而非社會階級。君子與小人在行為上雖然可能都很努力,但動機上君子是為了實現大我的價值,小人則是求取小我的利益。前者是在精神上涵蓋人我,日漸廣大高明;後者是欲望的擴張,終究會與別人起衝突。孔子指示我們走上達之路,生活才會愈來愈充實快樂。

論語14.25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札記14.25「為己」是指學習的動機在於心性修養、道德實踐、自我實現,「為人」則是求取功名以獲得別人的羨慕。名利未必不好,但名利只能作為道德實踐的工具或憑藉,不可將名利本身當成價值去追求。自我實現也不是固執己見,如此則流於自私。遇事應先自我反省,愈能回歸自家心性,就愈能體諒別人。

論語14.26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札記14.26夫子指蘧伯玉。本章說明自我反省的重要。人性有身心兩層,心給出價值方向,指引我們追求理想。身是中性的,但順著欲望而不知節制,便會流於惡。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往往最容易犯錯,認為自己做得夠好,便放鬆了努力。要像蘧伯玉那樣,時時察覺到自己有受欲望牽引的可能,德行才能不斷精進。

論語14.27與8.15的內容相同,故不重複。

論語14.28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札記14.28本章出自易經艮卦象辭,說明應尊重客觀的限制。人心雖然無限,遍及上下四方、古往今來,但落在現實上,任何人都不能做盡一切事,必須與別人分工合作。君子雖然胸懷天下萬世,但卻不宜過度投入本業以外的事,應努力在適合自己的職位上發光發熱。人人以良心盡其才、效其能,天下方能太平。

論語14.29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札記14.29「而」通「之」。本章提醒我們切勿自滿,說到不等於做到,無論過去的成就或未來的理想,皆是言語上的建構,並非當下的實存。如果以虛為實,反而會鬆懈了道德實踐的努力。我們應該從當下開始,誠實檢討自己的不足,時刻不忘行善的初衷,才能做到言行一致、名實相副,不被言語的表象所惑。

論語14.30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札記14.30本章與9.28內容相近。「憂懼惑」是生命的負面存在感,「悅樂」是正面存在感。儒家不以追求快樂為目標,而是以仁存心、心有所主,自然有悅樂之感。仁者無條件接納自我、關懷他人,不因外境動其心。智與勇皆自仁來,知道行仁的關卡,又有勇氣克服。工夫無必然保證,雖孔子亦不敢自誇。

論語14.31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札記14.31「方」是評比。儒家以反求諸己為主,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雖然也有賢不賢的區分,但目的是用來提醒自己遷善改過,重心仍然在我不在人。如果太注意別人,恐怕會鬆懈了自我的修養。除非擔任領導人,肩負提拔賢才的責任而必須「方人」,但這仍是為公,並非談論無聊的八卦。

論語14.3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札記14.32抱怨沒人欣賞自己,每天想著要如何成名,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為這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還不如努力修養、充實自己的品德與學問,總有受人賞識的一天。即使到死都默默無聞、被社會忽視也無妨,只要對得起天地良心,凡事盡力而為,千秋萬世之後,歷史一定會還自己一個公道,納入聖賢的行列。

論語14.33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札記14.33賢者不先懷疑別人騙我或失信,但遇到了又能及時察覺。逆詐、億不信是世俗的巧智,姑且不論別人事實上是否會騙我,猜測、算計就先擾亂了自己內心的平靜。相反地,如果凡事都相信別人,雖善良但也愚昧。故應回歸本心,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若心體明覺,別人有一毫不誠,當下感應即知。

論語14.34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栖栖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札記14.34微生畝是年老的隱士,他對孔子說:「你為什麼要東奔西走,宣揚你的理念呢?你講的大道理,國君和百姓都聽不進去的。難道你想藉此賣弄口才、博取美名嗎?」孔子說:「我不敢如此,只是討厭固執己見罷了。」仁者胸懷天下萬世,不以一時的成敗為憂。微生排斥世俗,拋棄社會責任,流於偏狹。

論語14.35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札記14.35驥是千里馬,德是調良。孔子以良馬比喻人才,馬匹的腳力再強,如果馴服不了,便無法為人所用,成就千里馬之名。一個人才能再高,如果缺少道德,其才能適足以成為欺壓別人、為非作歹的工具,而為眾人所不齒。才能再高,也比不上集體的智慧;如何善用才能,對社會有積極的貢獻,才是重點。

論語14.36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札記14.36仁者雖然原則上關懷每一個人,但現實上人的時間、精力有限,須有先後順序。對於因志同道合而幫助我們的人,我們要積極感謝、報答他,促成善意的交流與理想的實現。對於怨恨我們的人,我們仍然要保持基本的禮貌。以德報怨是縱容溺愛,以怨報怨是與對方互相傷害,皆是自亂陣腳而無濟於事。

論語14.37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札記14.37「不怨天,不尤人」是回歸良心、建立根本自信,知道自我的價值不因外在的天(時空環境)與人(毀譽得失)而增減分毫。「下學而上達」是對一切人事物皆能體察其道德意義,尤其是自己的過錯或偏見,更要努力克服,天理就在其中顯現。不怨不尤與下學上達又相輔相成,愈有自信就愈樂於學習。

論語14.38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札記14.38愬是毀謗。子服景伯是魯國大夫。夫子指季孫。季氏信任子路,這是孔子行道的良機,卻被公伯寮阻撓。景伯建議殺掉公伯寮示眾(肆諸市朝),被孔子拒絕。因為理想能否實現取決於天命,天命來自民心,人民有關懷社會的責任感,社會有向上提升的風氣,政治自然上軌道。為權力而殺人又有何益?

論語14.39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札記14.39賢者避開污濁的天下,其次避開混亂的國家,其次避開無禮的臉色,其次避開冒犯的言語。這麼做的人已經有七位了。從最高道德標準來看,世人無一可取;但孔子基於濟世的熱忱,逐漸放寬對象。賢者不願意講客套話,也不激怒小人,故只能避而不見。選擇躲避的賢者如此之多,可見社會沈淪至極。

論語14.40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札記14.40「知其不可」是命,「為之」是義。孔子的偉大就是在受現實條件決定的命運之上,開顯出獨立的義理境界。雖然一時之間看不出成果,但道理自在天壤間,千百年之後人們一定會有所覺醒,肯定道德實踐的價值。此可見儒者積極擔負社會責任的使命感,與晨門隱者因知其不可而消極避世的態度不同。

論語14.41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札記14.41孔子親自擊磬,與弟子一起演奏雅樂。荷蕢者聽見樂聲,知道孔子仍然努力宣揚理想,認為孔子太固執(硜硜);不受重用,就該適時退隱才是。「深則厲,淺則揭」即視環境的變化而調整做法。孔子認為像荷蕢者那樣果斷一走了之,並不困難。困難的是永保一顆關懷世人的心,積極克服現實的阻礙。

論語14.42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札記14.42諒陰是在草廬中守喪。國君死了,新君三年不問政事,官員各司其職,聽命於宰相。儒家認為親情大於權力,父親死了,兒子內心悲痛,須先照顧好自己,還沒有能力關懷眾人。且古代政教合一,教化又優先於政治。君主的職責不在辦事,而在樹立道德典範,天下臣民自然心悅誠服,不必擔心被篡位。

論語14.43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札記14.43嚴刑峻法容易引起反彈,只講求愛心也容易流於姑息放縱,禮才是中庸之道。禮不只是外在儀式,更重要的是熱愛秩序,上下皆納入一致的規範中,形成和諧的整體。人民對領導者不只聽其言,更會觀其行。領導者能夠克制自己,一言一行皆有法度且貫徹始終,人民自然認真看待規範而容易接受指揮。

論語14.44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札記14.44修己是發揮內心的力量,克制私意私欲。修己與敬、安人、安百姓之間有交互作用:敬是整齊嚴肅,修養內心則外表自然有威儀,外在的威儀也可以提振內心。群體的安頓要靠君子以身作則,君子在群體當中才能充分實現自我。外王的表現皆以修己為本,因為治人不靠權勢,而是引導每個人發揮良心。

論語14.45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札記14.45夷俟是蹲著等待。孫弟是謙遜與友愛。脛是小腿骨。原壤應是學道家而失敗的例子,如小時候將任性使氣當作率真,長大後將遊手好閒當作無為。其實知愛知敬才是真心;無為是內心的不執著,與孔子的主張(對社會有貢獻而受人稱述)未必有衝突。原壤只從軀體生命來思考問題,孔子對他當頭棒喝。

論語14.46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札記14.46闕黨是地名。孔子派童子傳話,有人問:童子進步了嗎?孔子說:童子平時與長輩同坐並行,可見他傲慢無禮,毫無尊敬、謙虛之心。他不是上進而是想求速成,故以小事磨練他。本章指出求學應有的態度,須知進德修業永無止境,不可滿足於既有的成就,應不斷自我反省。如果自以為是就無法進步。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論語》札記 (13) 子路篇

《論語》札記 (13) 子路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3.1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札記13.1「先之」指教化或價值,「勞之」指政治或事功。領導者能夠以身作則、躬行實踐,人民自然會受到感動而努力,只以禮法要求很難令人心服。且親自參與也能夠認清現實,避免空談。「無倦」從心上說,先之、勞之都應該無倦。立定志向,發揮內心真誠的力量,不因成敗得失而驕傲或氣餒,才能無倦。

論語13.2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札記13.2船山認為施政的原則是「簡」,這不是偷懶而是把握真正的重點。「先有司」是以客觀公正的態度來設計職務。「赦小過」是不過問小事,規劃整體發展方向才是領導者的工作。「舉賢才」是以實績而非辯才來考核、任命官員。但怎樣才叫賢才?我們可先信任部屬,如果判斷錯誤,自可聽取民意再修正。

論語13.3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札記13.3「名」廣義來說包括一切道德、知識、技術,這三者都起源於命名。「正名」便是確立三者背後的意義價值,必須本於天理、順乎人心,不然只會淪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透過徹底思考,找到正確的動機與判斷原則後,接下來的行動(言、事、禮樂、刑罰)才能順理成章。出發點錯了,再怎麼修補也沒用。

論語13.4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札記13.4「小人」有價值與事實兩義,事實義是在政治、社會組織中位階較低者,如老農、老圃。價值義是心態、見識有限,這方面的修養才是孔子講學的重點。價值與事實未必一致,君主可能短視近利,平民也可以胸懷天下萬世。樊遲拘泥於現實身分,孔子要他以高遠的思維(如領導者以德治國)來自我期勉。

論語13.5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札記13.5本章強調學以致用。「專對」是出使時獨當一面。詩經包括風、雅、頌。風是地方民歌,可了解風俗民情。雅用於朝廷宴會,可了解政治得失。頌用於宗廟祭祀,可了解先王功德。且詩經風格溫柔敦厚、善於諷喻,可培養說話技巧。我們讀詩時也應隨時思考如何將內容應用在政治、外交上,不可死讀書。

論語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札記13.6〈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德化禮治是六十分以上的領域,政令刑施是六十分以下的領域,前者為本,後者為末。領導者為眾人注意、仿效的焦點,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修養與學識,自然能夠移風易俗。若只以法令要求人民遵守,則難以取信於民。為政不在多言而在力行。

論語13.7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札記13.7魯君是周公的後代,衛君是康叔的後代。周公與康叔是兄弟,魯、衛亦是兄弟之國。魯、衛由於歷史傳承的緣故,文化水準較高,保存較多周禮,但國小力弱。且魯、衛都有內亂,魯國有三桓專權,衛國有蒯聵、出公父子爭位。孔子對魯、衛期望甚深,想以這兩國為復興王道的基地,可惜不受君主重用。

論語13.8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札記13.8本章表現公子荊知足常樂的風範。儒家注重精神修養,主張寡欲,但並非禁絕欲望,只是不將生活重心放在欲望的擴充上。公子荊對住家的改善只淡淡說:「大概可以聚集眾人、完備、美好了。」每個階段都不貪求、佔有物質的享受。他的簡樸不僅在家可做為子女的典範,在社會上也不會侵奪不義之財。

論語13.9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札記13.9「適」是前往,「僕」是駕車。孔子看到百姓眾多,提出先富後教的施政方針。就價值理想說,以道德教化為主;就實踐次序說,以安定生活為先。儒家的精神便是貫通理想與現實。孔子論政是指出大方向,富是物質面,教是精神面,只要達成兩大目標,無論運用什麼知識與方法都可以,不必一一規定。

論語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稘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札記13.10「稘月」是回到同一個月,亦即一年。本章表現孔子在政治上的自信,執政一年略具規模,三年即可成功。施政就像修養,修養應以存天理為先,如果嚴厲壓抑欲望,則會引起反彈而有反效果。施政應以興利為先,先培養好自身品德,確立整體發展方向,不必與小人斤斤計較、鬥爭,弊害自然會消弭。

論語13.11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札記13.11春秋時代禮壞樂崩,社會充斥暴戾之氣,不僅人民相互仇殺,執政者也常以殘忍的手段鎮壓人民,冤冤相報何時了。要扭轉社會風氣如同大船轉向,非一朝一夕之功。此時執政者是關鍵,百年之間需接連有善人,他們又能夠站上高位,才能讓尊重生命的觀念深植人心。雖然未臻大治,起碼做到六十分。

論語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札記13.12三十年為一世。「仁」指教化大行,上下一心。孔子執政三年有成,是指國家法紀完善。但如果要改變社會風俗,觀念上發自內心認同仁義而不動搖,行為上自動自發遵守禮法,即使由聖王來推動也至少要三十年,可見教化之難。我們一方面要相信太平盛世終將來臨,一方面也要從現在開始踏實努力。

論語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札記13.13「正」有價值判斷的意味。凡事都要從自己做起,如果內在發揮無私的愛心,外在端正自己的言行,去除私欲而奉行道義,自然能獲得上司、同僚、部屬的敬重、信任、服從。如果欠缺自我反省的能力,一味指責別人,不僅於心有愧,別人也會反過來批評你,自家人相互鬥爭,團體又怎能提升發展呢?

論語13.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札記13.14冉有到季氏家裡開會,孔子問他為何晚到,冉有說忙著商量國政,孔子糾正他:那只是季氏家事,如果是國政,我也應該知道。可見孔子反對季氏專權,沒有經由公開討論、集思廣益,就擅自做決策,形同黑箱作業,不符合國家體制。孔子主張正名,「名」象徵合理的秩序,循名責實國政才能上軌道。

論語13.15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札記13.15「若是其幾」是一定有效。魯定公向孔子請教治國的萬靈丹,但環境不斷變化,本無一定的法則,建立正確的心態才是關鍵。「為君難,為臣不易」即君臣都能夠戒慎恐懼,時常反省自己的不足,願意合作以達成目標。喪邦之言剛好相反,君主的言論不容許質疑,即使犯錯也沒人指正,國家就危險了。

論語13.1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札記13.16儒家主張德治,領導者具備道德、人格上的感召力,人民自然會心悅誠服而主動歸附。如本章所說的「近悅遠來」,都城中的百姓,領導者能滿足其需求;遠方的百姓雖無法直接給予幫助,但善政的名聲也遠揚。在仁義之風的薰陶下,國家必定日漸興盛。這不是刻意包裝,而是領導者自我修養的功效。

論語13.17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札記13.17依照心理學的研究,「欲速則不達」是指意志力有一定額度,如果一味期望巨大改變,則會迅速耗盡精力而失敗。故在施政時應尊重客觀的限制,採取漸進式的改革。「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是人容易短視近利,選擇立即滿足欲望,看不見長遠的好處。故在施政時應設定高遠的目標,不可因自滿而安逸。

論語13.18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札記13.18本章頗具爭議性。「直」是真誠正直,可分為兩義:一是事實、法律的真,如葉公所說的直躬者,主動揭發真相。二是價值的真,回歸人性深處的真情實感,不忍檢舉父親。孔子顯然認為後者更重要,這不宜說是徇私枉法,不檢舉不等於贊同或幫助偷竊。只是親情不可取代,應先考慮親情再兼顧國法。

論語13.1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札記13.19程子認為本章是徹上徹下語,可成就身心合一、心事合一、人我合一。恭是心貫徹到身,身體的莊重亦可使內心振作。敬是心貫徹到事,事情的合理規劃亦可使內心清明。忠是我心貫徹到人心,能真誠為別人設想,別人也會如此對待自己。即使前往夷狄,周圍人事物都改變,心的操持存養也始終如一。

論語13.20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札記13.20硜硜是像石頭一樣硬,斗筲是竹製的容器,比喻見識短淺。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這種修養才叫做士。「恥」發自羞惡、是非之心,能明辨義利而堅守大義,自然有威嚴而能達成使命。言必信、行必果則是小信小義,但也不容易。政客只想著金錢與權力,則是不入流。

論語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札記13.21孔子欣賞有「真性情」的人,一般人順從流俗之見,沒有理想、原則,看似通達,實則是鄉愿。「中行」即中庸,凡事做得恰到好處,是最高標準。狂狷之士都從良心出發而不畏艱難,只是不夠徹底。狂者堅持遠大的目標,但在規劃、執行上可能不夠仔細。狷者能夠抵抗任何誘惑,但可能會劃地自限。

論語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札記13.22「恆」可解釋為專注力,一次專心做一件事,直到完成為止。如果遇到困難就放棄,每件事都做一點,只會一事無成,連巫師、醫生(古代地位不高)都當不成。無恆者常自取其辱,不占卜也知道。因為無恆者做任何事都不是發自真心,只是追逐名利或潮流,其承諾常半途而廢,反而暴露出自己無能。

論語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札記13.23小人的出發點是私欲,雖然會基於利益而暫時合作,但內心各懷鬼胎,一旦發生利益衝突,便會相互鬥爭。君子的出發點是無私,以仁義為共同理想。仁義又發自人性深處,仁心是將心比心為人著想,義理是基於普遍的原則,尊重彼此的差異,使人我各安其位。就像交響樂團,音色不同又能和諧一致。

論語13.24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札記13.24雖然人之性善,但現實上每個人發揚善性的程度不同,可大致分成善者與不善者。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善者習慣善言善行,一見到惡言惡行便會排斥,不善者亦然。兩群人都討好你,表示你沒有原則。兩群人都厭惡你,又太偏激。應站在善者的立場自我勉勵。

論語13.25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札記13.25「說」通「悅」。君子對職務採取客觀公正的標準,不參雜私心,故不會因為部屬拍馬屁、套交情就感到高興。但相對來說,他也會發掘、肯定部屬的專長,並給予合適的舞台。大家分工合作,各盡其能。小人則相反,選取人才的標準是看能否滿足他的私心欲望,等到要做事時,又要求部屬是萬能的。

論語13.26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札記13.26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驕傲與憂戚是一體的兩面,都是因為小人將自我價值建立在外物上,外物又非人所能完全掌握,成功時固然會得意忘形,失敗時也容易懷憂喪志。君子將心比心為人著想,不在意一己的得失,故能淡定泰然。泰是因為存理,不驕是因為去欲,存理比去欲更重要。

論語13.27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札記13.27剛毅木訥不是良心善性而是氣質才性,但有這四種特質的人,仁心比較容易呈現,故宜多保存培養。剛是不向欲望屈服,面對任何誘惑都能斷然拒絕。毅是有恆心毅力,專注於理想而堅持不懈。木是質樸,腳踏實地做事而不貪戀虛榮。訥是口拙,說話一定要做到,勿大言不慚。四者皆展現真誠的力量。

論語13.28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札記13.28切切是懇切,偲偲是勉勵,怡怡是和悅。朋友與兄弟不同,朋友以義理為主,雙方朝向理想共同努力、期勉,促進學問人格的成長;不可言不及義、好行小慧,每天在一起吃喝玩樂,有損無益。兄弟以親情為主,應兄友弟恭、和睦相處,不必以過高的道德標準去批判。情理兼備,自然能養成士的氣象。

論語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札記13.29「即戎」是作戰。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戰爭的勝敗甚至可以決定國家的興亡,故不可不慎。雖然物質面、技術面的務農講武,與精神面的孝悌忠信都很重要,但儒家更強調精神面。上下一心採取果斷的行動,才能克敵致勝。善人廣施恩惠,人民自然有向心力,願意為保護生命、財產而犧牲。

論語13.30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札記13.30由上章可知,教民戰有忠信禮義與作戰技術兩方面。領導者的責任便是照顧百姓,不能只為了滿足個人野心,任意發動戰爭。戰前一定要做萬全的準備,即使失敗也要有退路。如果逼迫百姓無條件犧牲,即使未受訓練也要上戰場,等於叫他們送死,百姓焉能心服?上下離心離德,國家滅亡也就不遠了。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論語》札記 (12) 顏淵篇

《論語》札記 (12) 顏淵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2.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札記12.1本章可結合陽明與船山的意思來解釋。仁是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船山認為克己與復禮皆是行仁,乃相輔相成的一對工夫,從心上說是克己,從理上說是復禮,而以心為主,故為仁由己。克己是克除內在的私欲,如陽明說才有一毫私欲,便如刀割針刺,非去除不可,可見心靈要有敏銳的覺察力。復禮是記取並努力實現外在目標,在復禮中克己工夫亦可精益求精。道德實踐如同摸著石頭過河,每個人都是跌跌撞撞;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每天用功,大家也都會讚嘆你的努力。非禮勿視聽言動,表面上是拘泥教條,但身心交互影響而為一體,修身而不追逐外物,良心、天理即在此呈現。

論語12.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札記12.2出門、使民只是舉例,並非獨自在家就不必用功。孔子的回答前兩句是敬,中間兩句是恕。一般人只有在見大賓、承大祭時才誠意正心、戒慎恐懼,但「敬」是主動做工夫不依靠外境。每個人天生都能體會別人的感受,「恕」是發揮同理心不困擾別人。能主敬行恕則家人、國人自然心悅誠服、齊力合作。

論語12.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札記12.3訒是說話謹慎。「說得到、做不到」是普遍的人性弱點。行為是否恰當,可用具體客觀的標準來衡量,但言語、思想卻會耍各種花招,讓人以為嘴上說說即可,反而有害實踐。大言不慚的人往往做不到,須時時反省警惕。「為之難」表示行仁要用心思考、選擇做較難的事,不可貪圖安逸、沈溺感官欲望。

論語12.4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札記12.4本章朱注引晁氏之說:「非實有憂懼而強排遣之。」如人借酒澆愁,只是暫時忘掉憂懼,憂懼仍潛伏在心底,只有靠真實的修養才能化解。一方面要建立無條件的自信,能夠忠於良心,不以成敗得失來衡量自我的價值。另一方面也要明白事理,做好萬全準備,無論遇到什麼困境都能應付,自能不憂不懼。

論語12.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札記12.5本章主旨與前一章類似。司馬牛其實有兄弟,只是兄弟皆為非作歹,他既孤單又怕被連累,子夏便將孔子「義命分立」的道理轉告他:雖然外在禍福由命運決定;但君子的修養如對自己態度認真、不犯過錯,對別人謙恭有禮,則全由自己掌握。德不孤,必有鄰,努力修養一定會感動眾人,又何必擔憂呢?

論語12.6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札記12.6「浸潤之譖」是日積月累的讒言,易令人誤信。「膚受之愬」是急迫切身的毀謗,易令人暴怒。時間就是生命,人生一定要把握時間,盡量剔除多餘之物,生活變得簡單,才能專注朝目標前進,走到最後就會發現讒言、毀謗都消失了。能夠明辨是非、眼光遠大,對人就有合理的評價,心情也能常保平靜。

論語12.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札記12.7本章朱子以人情與民德對舉,有恆產才有恆心是人之常情,施政需先富後教;但在道德價值上以信為優先,危急時寧死不失信。王船山不同意朱子的解釋,他認為本章不是指動亂,而是平日施政就應該以信為核心,「去」非去除而是延後處理。如果君民不講信修睦、你爭我奪,就算想足食足兵也辦不到。

論語12.8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札記12.8夫子指棘子成。駟不及舌即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鞟是皮去毛。子成認為君子有質即可,子貢認為只講質不講文就像皮去毛,看不出虎豹(君子)的特色。船山認為此說有病,質與文皆出自忠敬之心,質是切實去做,文是加以修飾。質文並重但以質為先,君子與小人的差別不只是文,實質與用心也不同。

論語12.9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札記12.9穀不熟為饑。徹是十分之一的稅率。本章表達「藏富於民」的思想,身為領導者不能只顧自己,需從國家發展的角度來考慮,負起更大責任。魯哀公增稅只為了應付荒年,卻會加重百姓負擔,百姓生活愈困苦、內心愈不滿,長久下來政府更難獲得足夠稅收。良好的制度應是簡單且永久有效,非繁苛擾民。

論語12.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札記12.10「主忠信」屬內心面,船山認為是忠於良心(動力)、信於天理(法則)。「徙義」屬行為面,良心天理落實在事上,每件事都有恰當的處理方式,有待人研判實行。情感使人迷惑,如果合理,有強烈的好惡也無妨,但對同一人如此就自我矛盾。最後兩句說結婚未必看財力,只是喜新厭舊,也是如此。

論語12.1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札記12.11前面的「君、臣」指身分,後面的「君、臣」指職權。人與職務應該相互配合,身為君主應該盡力達成君主的品德與責任,如果沒能力就下台。人人都有品格操守,團體就能凝聚;人人都努力盡責,團體就能壯大。這是就政治領域而言,但封建制下君臣常有血緣關係,故也將父子納入。現代未必如此。

論語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札記12.12子路只聽隻字片語,便可以推斷事實的全貌,做出合理的判決。這是因為他的個性明快果決,答應別人的事從不拖延,一定如期完成,故能建立公信力。誠信是法治的基石,辦案時盡力查明真相,一切依照道理和法律來執行,人民自然對法律有信心。子路能掌握重點,做到言行一致,很適合擔任法官。

論語12.13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札記12.13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法律是雙方發生嚴重衝突時,解決紛爭的最後手段。如果人人都能夠自我克制,與別人有良好且充分的溝通,則不需要動用法律。為政的重點不在嚴刑峻法,而在培養祥和的社會風氣,使人民自動守法,才能正本清源。

論語12.14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札記12.14朱子說:「居,謂存諸心。無倦,則始終如一。行,謂發於事。以忠,則表裡如一。」「居」是準備階段,預先做好完善規劃,事情才能順利完成。不因事情容易而輕忽,不因事情困難而怠惰。「行」是實踐階段,凡事都要忠於良心,順應時勢的變化,選擇最重要、最有意義的事去做,不受雜念干擾。

論語12.15與6.25的內容相同,故不重複。

論語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札記12.16「成」是誘導獎勵以成其事。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社會性是人的特質之一,人自然會模仿親近、尊敬之人。君子懂得善用這點,營造積極向上的環境與氣氛,使周圍的人提升,少去批評別人的缺點。小人則相反,不僅藉貶低別人來顯示自己的優越,還希望大家一起墮落,以減輕罪惡感。

論語12.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札記12.17西諺有云:「一隻獅子領導的一百隻羊,勝過一隻羊領導的一百隻獅子。」領導者是眾人的楷模、表率,先端正自身行為,部屬自然會模仿,從而提升團體水準。剛性的導正是法紀嚴明,設定高標準並且堅持督促部屬完成。柔性的導正是發揮人格感召力,啟發部屬的羞惡、是非之心。儒家以後者為主。

論語12.18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札記12.18孔子認為如果季康子能夠減少欲望,即使獎勵偷竊,人民也不會做。可見人民不只是聽領導者的言論,領導者的行為才是影響人民的關鍵。領導者應該以愛民之心來約束私欲,遵守體制規範,不隨意掠奪權力與財富。百姓的生計獲得保障,又有領導者做楷模,心中自然能養成明確的價值觀而安分守己。

論語12.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札記12.19曾國藩說:「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嚮而已。」大多數人專注於興趣或謀生,對公共議題未必有想法,容易受輿論影響。領導者的責任便是引導社會風氣向上提升,但卻不宜採取殺戮等強硬手段,以免製造對立、仇恨。施政應以關懷為本,領導者自身能信守道德價值,人民自然會跟隨。

論語12.20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札記12.20「聞」是以外在的名聲令人崇拜,「達」則是以內在的修養令人信服。「質直好義」是發揮真我的力量一心向善。「察言觀色」非八面玲瓏,而是用心與人互動,以天理去省察其間的是非善惡。「慮以下人」即以謙虛來勉勵自己與鼓舞他人。「色取仁而行違」即只做表面工夫,久了連自己也信以為真。

論語12.21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札記12.21慝是藏在心中的惡念。先事後得,即修養只問努力而不預期功效,以免因既有的成果而自滿。攻其惡是找出惡念根源而克服之,如果只注意別人的過錯,就無法藉由自我省察而進步。一朝之忿是順從一時衝動,卻忘了從大處著眼,保全自己與親人的身體及名譽。覺察到自己的限制是突破現狀的第一步。

論語12.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札記12.22本章點出仁知合一,仁而不知,則不辨善惡;知而不仁,則流於刻薄。仁知相輔相成,而以仁為主。仁可反求諸己,知則涉及外物,故孔子又再說明「知」。「直」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優缺點,可說是六十分的道德,先知過方能改過。以實際行動鼓勵正直之人,培養向善的氣氛與制度,人民自然會效法。

論語12.23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札記12.23朋友有過的時候,一定要真誠地勸告他,善巧地誘導他改過。但如果感受到對方的抗拒,就要適時放手,以免惹來對方的無禮反彈。人心以自由為本質,規過勸善雖然是出自道德理想,但也要朋友自願接受才行。如果雙方見道不同,宜給彼此留下餘地,不必批判到底,方能保全友誼,緩和雙方的對立。

論語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札記12.24本章曾昭旭老師的解釋最好:一般人的交往,大多是憑感性的喜好或利害,但感情、利害變化無常,以文(泛指所有文化活動)為媒介才能收束友情不散失。文化活動本身就指向一永恆的價值世界,對人的精神起提撕、要求的作用,有助於人格成長。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朋友的支持會讓自己更有動力。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歷史人物討論 (08) 岳飛

歷史人物討論 (08) 岳飛

作者:劉毅鳴

唐高祖07船山認為面對夷狄,可靈活運用「戰」與「和」兩種手段。先以戰爭挫對方的銳氣,再以和平來懷柔對方,爭取時間準備作戰。南宋的岳飛與秦檜也可一搭一唱,可惜雙方愈鬥爭愈固執,無法相忍為國,共同對付外患。藍綠惡鬥是台灣政治深入骨髓的疾病,非將對方打倒不可,南宋的歷史經驗也值得參考。

宋高宗02船山比較東晉與南宋的局勢,認為宋高宗畏懼金人,乃是因為女真是統一的強權,不像五胡各自分裂。且東晉有地方重臣及世族的全力支持,宋朝則為了防止叛變而行中央集權,地方官抱持過客心態,武將權力又被削奪,欠缺有威望的人物。可見君主應充分善用部屬的長處,部屬的能幹也表示領導的成功。

宋高宗07南宋開國名將的軍隊大多是收編盜匪而來,船山認為這做法有兩大前提:一是先以武力擊敗對方,對方才會心服;不然即使投降也只是假象,反而造成內部不穩。二是要驅逐盜匪首領,僅留下士兵。首領的習性便是只顧小團體生存,無國家與紀律觀念。可見與人合作要先證明自己的實力,凝聚共同的目標。

宋高宗08本篇承繼船山一貫的論點,認為宋朝皇帝應該大膽地信任武將,才能抵抗外患。南宋學者胡安國發揚《春秋》尊王攘夷的大義,本來是很好的;但他受宋朝政治傳統影響,強調「兵權不可假人」,甚至與秦檜結交,導致名節不保。領導者的職責不是鬥爭、猜忌、弱化自己人,而是活用人才以達成團體目標。

宋高宗11船山認為就算岳飛不死,南宋傾全力進攻,最多也只能收復河南,不可能攻進燕雲十六州。因河南是漢人舊地,對金人來說較不重要。燕、雲乃戰略、補給與徵兵要地,金人垂涎已久且戰力未衰,必拼死防守。且宋軍當時無統一的指揮。可見在戰略規劃時,應先思考哪些事辦不到,再盡力完成辦得到的事。

宋高宗12本篇討論岳飛功高震主的問題,船山有三點建議:一是岳飛應以北伐事業為重,及早辭官隱居,時機恰當再復出。二是岳飛應謹守武將分際,不宜結交文官,干預朝政。三是岳飛應懂得安身定交之道,他雖然獲得民眾、士人、百官一致讚譽,唯獨和皇帝鬧翻。岳飛應警惕那些歌頌他的人,愛之適足以害之。

宋高宗13如果岳飛未被十二道金牌召回,集合黃河南北的義軍,能否長驅直入?船山認為不可能,因為義軍中真正不怕死的是少數,大多數是未受訓練的烏合之眾,只是受一時風氣鼓動,一旦戰敗反而會拖累正規軍。三個臭皮匠不一定勝過諸葛亮,可能互相扯後腿。凡事都要靠自己,發揮破釜沈舟的決心才能成功。

宋高宗16宋高宗是歷代皇帝中少數享高壽者,很早就退位且毫不戀棧,生活過得逍遙自在,可見他淡泊名利。但他在位時卻犯下忘父兄之仇、向異族稱臣、虐殺功臣、偏安江南等恬不知恥的罪行。船山認為高宗就像莊子,追求個人的安適,表面上是超脫物欲,但另一面就是自私自利,不願肩負起身為領導者的責任。

宋寧宗05南宋的政治如同台灣藍綠惡鬥,主戰派執政時,主和派就想盡辦法打倒主戰派;主和派執政時,主戰派就想盡辦法打倒主和派。兩派的論述雖然都有一定道理,但在打倒對方後,也提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真正的言論(定論、貞勝)必須跳脫狹隘的觀點和意氣之爭,回歸內心深思熟慮,方能找出中庸之道。

歷史人物討論 (07) 蘇東坡

歷史人物討論 (07) 蘇東坡

作者:劉毅鳴

漢文帝07王船山對蘇東坡的評價非常負面,認為東坡愛好吃喝玩樂、貪圖利祿,鑽研文辭等雕蟲小技,其學問混雜了縱橫家、佛老等異端邪說。船山為何有此評?除了他強烈維護儒家正統的立場外,或許也是因為東坡塑造了風流名士的典型,導致後代文人仿效。風流不足以治國,士風流蕩也是明代滅亡的原因之一。

唐憲宗03船山認為「會說話」與「會做事」是兩回事,領導者應該廣納建言、補偏救弊,但在選拔人才擔任要職時,一定要觀察此人的品行與事功,勿聽片面之詞。如蘇東坡等人沈溺於酒色財氣,寫文章時為了感動眾人,採用淫佚浮誇的筆法,反敗壞自家心性。船山鑑別人才的方法值得參考,但東坡未必如此差勁。

宋寧宗02船山認為宋明理學家遭受政治迫害的起源,可上溯到蘇軾兄弟。因理學家對道德的要求很嚴,吃喝玩樂、酒色財氣一律禁止,許多不肖之徒受不了輿論壓力,故轉而依附二蘇,主張享樂是真性情的表現,理學家才虛偽,藉此混淆視聽。船山認為二蘇之學有如洪水猛獸,這或許也是借東坡批判明代士風敗壞。

歷史人物討論 (06) 秦始皇

歷史人物討論 (06) 秦始皇

作者:劉毅鳴

秦始皇01王船山在評論秦始皇時,提出了「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的原創觀念。秦代廢封建、行郡縣,雖然是出自把持天下的私心,但客觀上看,郡縣制確實比封建制合理,權力不再被貴族壟斷,有才幹之人可獲得相應的職位。且消除諸侯內戰,確保社會的集體安全。秦始皇雖然暴虐獨裁,但不能因此否定郡縣制。

秦始皇02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孔子後裔孔鮒將經典藏在舊宅的牆壁中,到漢武帝才發現。孔鮒認為儒家是「無用之學」,即不就現實利害討論的學問。儒家從最高層次思考問題,其用處不在世俗功利而在平治天下,需等恰當時機方能發揮。孔鮒雖然生不逢時,但他能夠看清局勢,以曲折的方式保存道,故名垂千古。

秦始皇03船山認為秦朝滅亡最大的原因是趙高輔政,趙高則是利用秦始皇「好諛」這項心理弱點而取得權力。好諛用白話來說即大頭症,聽不進任何批評。領導者應虛心聽取各種意見,才能充分思考問題。有時與領袖或群眾對立的觀念,才是解題之道。在朝代草創、秩序不穩定時,缺少中流砥柱的大臣是致命危機。

秦二世02李斯公然建議皇帝消滅仁義、箝制言論、縱欲享樂,這種極端負面的言論在歷史上非常少見。李斯為什麼會墮落至此?船山認為這是沒有「自辨於早」,也就是李斯一開始出仕時,動機就不純正所致。他捲入龐大的體制運作,察覺不對勁也為時已晚,為了生存只能一直錯下去,仍挽救不了身死族滅的下場。

秦二世03船山認為法家思想至今依然存在,是因為君主有好逸惡勞的劣根性。藉由大權獨攬,以嚴刑峻法鎮壓百姓,君主便可盡情享樂而不受批評。後代的法家雖然沒那麼極端,但也要思考法律背後的意義。法律、制度是為了服務人民而存在,有權力的人應負起更大責任,督促部屬分工合作,對社會有深遠的貢獻。

秦二世05船山認為小人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小人的行動往往出於欲望和一時衝動,而非理性的計算,因此很難提早預測及控制。如趙高是秦朝敗亡的罪魁禍首,天下人都對他恨之入骨。依照常理趙高應該與秦朝同歸於盡,沒想到他竟然殺掉皇帝,向起義軍投降,甚至請求封王。對這種小人我們要隨時提防疏遠才好。

秦二世06船山認為嚴刑峻法不足以治理國家,法律愈嚴格,賄賂的價碼愈高;法律愈複雜,權力就落入那些玩法的官吏手上。所以法律應該「寬斯嚴,簡斯定」。現代是民主時代,問題恐怕不在法律的寬嚴,而是能否發揮保障人民權益的效果。人民也不必依靠統治者救濟,應該建立完善的法制與喚醒公民的正義感。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論語》札記 (11) 先進篇

《論語》札記 (11) 先進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1.1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札記11.1「先進」是指初學禮樂的人,對一切文明成果都感到敬畏與好奇,能體會其精神內涵。他們是純樸的老百姓,保有純真的理想與實踐的熱情。「後進」是指嫻熟於禮樂、登上高位的人,他們滿足於既有的成就,對一切都習以為常、麻木不仁。孔子讚許先進,可見禮樂文明不足恃,不忘初心才是價值之本。

論語11.2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札記11.2孔子說:「跟隨我在陳、蔡遭遇困阨的弟子,如今都不在身邊。」弟子大多死亡或流散,令孔子思念、惋惜,並舉四科十哲為例。孔門人才濟濟,十哲只是在陳蔡之間者。四科以德行為首,可見道德實踐是儒學的根本。言語是思想、表達乃至外交,政事是治國,文學包括詩書禮樂。可見孔子能因材施教。

論語11.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札記11.3孔子說:「顏回不是幫助我的人,他對我所說沒有不喜悅的。」這表面上是遺憾,其實是讚揚顏回。其他弟子有些聽不懂孔子所說而心生疑惑,有些聽懂了而做發揮,孔子便可一一指點,將道理的精微奧妙充分展開。顏回對道理能夠默識心通、聞一知十,下課後身體力行,深得孔子的精髓,故無可指點。

論語11.4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札記11.4「間」是質疑。冬天父親叫閔子騫拉車,他拉不動,父親就鞭打他,衣服破了露出稻草,父親才發現繼母偏心,只給親生子女穿棉襖。閔子騫為繼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全家終歸和樂。船山認為這故事是邪說,但仍可參考。父母兄弟對他可能有偏愛,但連外人都認同,可見他是真孝順。

論語11.5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札記11.5南容反覆誦讀〈白圭〉之詩:「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孔子把哥哥的女兒嫁給他。由此詩可見南容是個謹言慎行的人。一般人認為禍從口出是因為人心險惡,有話對家人說即可。但即使是面對親近之人,南容也很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感情用事、敗壞家教,這才是修身齊家之道。

論語11.6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札記11.6本章與6.2類似,只是6.2是魯哀公發問,本章是季康子發問。孔子對國君必須詳盡回答,康子則可等他主動發問再告知,不必強迫他聽課。孔子有許多精通六藝的學生,但孔子始終認為只有顏回才好學,可見孔子的學問並非專家之學。專家之學可直接模仿老師,但修身養性只有自己摸索體驗才行。

論語11.7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椁。吾不徒行以為之椁。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札記11.7椁是外棺。顏淵逝世,顏淵的父親顏路請孔子賣車以買椁。孔子認為自己身為大夫不宜步行,且自己的兒子孔鯉死時也是有棺無椁,故拒絕此請求。孔子對顏淵之死極為哀痛,但這和厚葬顏淵是兩回事,顏淵才華雖高但畢竟是平民,不適合舉辦豪華的葬禮。內心的真感情要配合身分、地位才能恰當表現。

論語11.8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札記11.8顏淵死了,孔子說:「哎呀!真是天要毀滅我的道啊!」顏淵德行修養極高,被孔子視為最佳繼承人。儒學是生命的學問,孔子一生以弘道、傳道為己任,要繼承孔子之道,也需要有同樣的人格精神才行,這種繼承人是不容易找的。如此優秀的弟子竟然短命而死,無怪乎孔子深受打擊,感嘆命運的無奈。

論語11.9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札記11.9慟是過度哀傷。從者是跟隨在旁的學生。孔子說:「不為顏淵這樣的人過度傷心,又要為誰呢?」孔子與顏淵是師生、朋友關係,孔子的哀傷表面上是逾越分際,但孔子不覺得過度,反而覺得這是內心真感情的表現。可見情感的表達沒有公式可循,只要不妨礙公領域,應當以存心真誠、充分抒發為原則。

論語11.10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札記11.10顏淵家貧而厚葬,不合禮制。顏回視孔子如父,孔子卻無法像對待孔鯉一樣,妥善安葬顏回。船山說:「君子之愛人也以禮……貞生死而一於禮,即所以厚之也。」顏回以「克己復禮」聞名,厚葬看似對顏回好,其實是同學主觀的想法,不了解顏回的心意。厚不厚不在物質條件,而在貞定心志以守禮。

論語11.11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札記11.11孔子認為與鬼神或人相處,道理是一樣的,皆應秉持誠敬之心,但必須從當下的人生開始修養。生是形而上之理,天地之大德曰生,就人來說則是心的創造性。此理超越於現實的生死之上,但必須透過心的發用,克服種種艱難,理的內涵才得以日漸豐富、充分發揮。死亡是生的完成,重點在生不在死。

論語11.12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札記11.12閔子和悅正直,子路剛強,冉有、子貢口才流利。孔子見到學生成材很高興,但提醒子路注意,以免不得善終。「剛」可分為義理與氣質,義理之剛是秉持無條件的自信,不受世俗欲望誘惑。氣質之剛是定型的性格,無法視情況調整。子路氣質之剛太強,恐怕容易與人起衝突,但其行動力仍值得讚許。

論語11.13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札記11.13魯人想改建長府(國庫),閔子騫認為照舊即可,孔子稱讚他說得很中肯。儒家主張藏富於民,國家的富裕不在政府搜刮多少財物,而在人民衣食無缺、心靈富足。討論國庫大小是搞錯重點,與其勞民傷財,不如將資源投入更重要的事。閔子能從大處著眼,一針見血指出即使不改建,國家也不會怎樣。

論語11.14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札記11.14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子路個性質樸而好勇,不受禮樂束縛,鼓瑟時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孔子批評他的樂音欠缺中和之氣,其他學生因此不尊敬子路。子路雖然流於粗野,但他志向高遠、行動力強,已奠定了立身行道的基礎,只是需要精益求精而已。若僅講求虛文,恐怕連子路都不如。

論語11.15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札記11.15子張(師)的個性外放,子夏(商)的個性拘謹,孔子認為兩者都不好。「中庸」是形而上的道理,「過與不及」則是形而下的經驗現象,兩者屬於不同層次,不可混淆。中庸是意義、價值的實現恰到好處,不是將兩人的個性相加除以二,如此則太機械化。中庸是最究極的,過與不及都是做不到中庸。

論語11.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札記11.16季氏生活奢華不合禮,冉求本應設法糾正,但竟助紂為虐,繼續幫季氏搜刮,受到孔子嚴厲斥責。孔子很少這麼生氣,可見照顧百姓是儒家的重要原則。儒家以義利之辨為根本,義利從動機上說,為團體奉獻心力是義,只計較自己佔有多少是利。冉有心術不正,孔子要學生大力聲討,亦是希望罵醒他。

論語11.17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札記11.17孔子因材施教,能以一字說出學生的特質,可見他很了解學生。先了解個性上的長處與不足,才能思考補救之道。子羔忠厚老實,需以學習啟發智慧。子張喜歡裝模作樣,要腳踏實地不過度。子路直率粗野,需培養謙遜。曾參雖然遲鈍,但道德實踐不靠聰明,而是篤守內心的真誠,故只有曾子能傳道。

論語11.18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札記11.18孔子說:「顏回已經接近道了,但卻每每陷入貧困。子貢不接受命運的限制,從事買賣,常準確猜測漲跌。」本章可見道德實踐不靠聰明才智,顏回與子貢都很聰明,但顏回全盤接受人生的各種境遇,故能不動心而安貧樂道。子貢的用心卻在追求外物上。體道者自然能善處外物,求物者卻未必合乎道。

論語11.19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迹,亦不入於室。」

札記11.19「踐迹者」是遵守外在規範而行動的人,欠缺自主思考的能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遇到考驗容易動搖。「善人」是能夠回歸內在、本質面的人,但偏向氣質之善,依靠自然的稟賦去待人接物,不拘守成法。「入室者」則充分發揮心性之善,不但開發出實踐的根源動力,還能廣泛學習先賢的智慧。

論語11.20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札記11.20「說得到做不到」是常見的人性弱點。心理學上有「道德許可證」效應:當我們標榜自己道德高尚時,反而可能使壞。無論自我修養或觀察別人,都要以「真誠」為宗旨。言論篤實固然值得讚許,但也要分辨他是實踐有成的君子,或只是外貌莊重?君子忠於良心,言行只是自然的表現,而非刻意修飾。

論語11.21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札記11.21本章主旨為因材施教,可參考11.15。真正的善一定包含兩端,既能勇於實踐,又能謙虛讓賢。但每個人氣稟不同,子路長於前者,冉有長於後者。孔子就弟子個性上的偏向予以指點,刻意違反平日的習慣,以提升心靈自覺。能覺察到自己的不足而超越之,心靈便能恢復清明自由,進而實踐中道。

論語11.22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札記11.22道必包含相反的兩端,無論選擇生或死,都有要實現的意義價值,非受制於環境。孔子被匡人誤認為陽虎而受困,為此而死並不值得,故選擇繞道而行,導致顏回失散,稍後才趕上。孔子很掛念顏回的狀況,顏回先前見到老師從容鎮靜,也知道不必激怒匡人,若有必要再捨身取義,故不敢先孔子而死。

論語11.23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札記11.23孔子認為子路、冉求不算是「大臣」。真正的大臣必須眼光遠大、胸襟開闊,從最高層次思考問題,以天下太平為己任。若無法輔佐國君行道,就應該馬上辭職,不尸位素餐。子路、冉有為季氏效力,只是貢獻技術、滿足需要罷了,境界不高。但兩人懂得尊重客觀的法制,故也不會盲目追隨上級造反。

論語11.24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札記11.24子羔學問有限,孔子認為子路讓子羔擔任縣長是害了他。子路認為子羔可在治民、事神的經驗中學習,不一定要讀書。孔子認為子路是強辯,令人討厭。子路說的固然沒錯,但與其花很多時間摸索,還未必找得到正確的路,不如直接學習先賢的智慧。且縣長責任重大,應該選擇合適的人才,不宜躁進。

論語11.25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晳後。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札記11.25本章的主旨為虛實相生。子路、冉有、公西華常抱怨自己不受重用,孔子有意指點他們,故請他們談談志向。三人談的都是兵農禮樂等實事,子路話說得最滿,認為只要有我在便可治國,不懂得禮讓合作,引來孔子一笑。另外兩人較謙虛,但也侷限在某個領域。只有曾點從「人欲淨盡、天理流行」著眼,烘托出物各付物、人人自在自得的化境,不言實事而實事自在其中,引發孔子讚嘆。前三人有意必固我之心,先以主觀的想法設定具體目標,若達不到易有挫折感,故孔子以曾點的虛境界來讓三人放下。但只羨慕此境界而未踏實努力,亦是私欲。故在曾點提問時,孔子也反過來肯定前三人。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論語》札記 (10) 鄉黨篇

《論語》札記 (10) 鄉黨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0.1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札記10.1〈鄉黨〉篇記載孔子的生活細節,王船山認為本篇的精神是密斯實、實斯誠。後人從小處學習、磨練,正身以養心。待修養有成,自能從心所欲不踰矩,無絲毫勉強。恂恂是信實,便便是明辨。孔子能視不同場合而調整做法,在鄉里不需刻意賣弄,故謙虛低調。對公共議題則言無不盡,但必先仔細思考。

論語10.2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札記10.2孔子的言行皆出於高度的自覺,面對不同職位的人,能細心選擇恰當的應對方式。上朝時先與同僚商議政策,供君主參考。與下大夫說話,孔子的語氣剛正從容。與上大夫說話,孔子和顏悅色又直言勸告。等國君臨朝,孔子恭敬警惕,不忘面向國君。該說的話孔子一定會說,但語氣、表情又能靈活調整。

論語10.3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札記10.3國君召孔子接待外賓,孔子神情奮發,腳步迅速。向同朝官員作揖,左右拱手,衣裳前後擺動,整齊畫一。外賓入堂時,孔子快步跟上,拱手靜候,像鳥兒舒展翅膀。外賓離開後,必定回報說:「客人走遠了。」可見孔子在正式場合充滿敬意,表現在身體上有整齊莊重之美;且做事考慮周詳,有始有終。

論語10.4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札記10.4孔子入公門時,彎腰前進如無處容身。不站在門中間,不踩門檻。經過君主座位,表情莊嚴,腳步輕快,說話有所保留。提起衣擺上堂,憋氣像不呼吸。退堂時往下走一階,臉色舒展,心情愉快。下完台階步伐加快,如鳥之雙翼。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恭敬謹慎。孔子由敬意而生專注,因專注而平心靜氣。

論語10.5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札記10.5孔子執圭時像鞠躬,好像拿不動。向上舉,像在作揖,向下收,像要給人。臉色凝重,戰戰兢兢,腳步細碎不離地,像沿著直線走。獻禮時,雍容大方。私下與對方君主會面時,和悅自在。本章記錄孔子出使外國,由恭敬慎重開始,繼而傳達兩國和諧的心意,最後賓主盡歡。始終保持敬意,又層次分明。

論語10.6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弔。吉月,必朝服而朝。

札記10.6本章的語譯可自行搜尋。王船山認為對衣服、飲食的描述,其精神在「內外交相養」。有些人喜歡談玄說妙,認為計較這些小事是捨本逐末。殊不知心不端正才會衣衫不整,衣衫不整又會敗壞心性。衣服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人對自己的看法,應該以莊重合宜的服裝,時時提醒自己修身養性,培養中和之氣。

論語10.7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札記10.7孔子齋戒前一定先沐浴,沐浴完穿上用布做的明衣,使身體潔淨。齋戒時一定改變平日的飲食,吃得簡單樸素。居住一定換到安靜的房間。孔子一定是心存誠敬與神明交流,但內心的狀態難以直接觀察。從講究食衣住行等生活細節,可以感受到他的慎重。如果嘴上說真誠卻毫無表現,恐怕容易流於作假。

論語10.8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札記10.8本章記錄孔子的飲食,語譯可自行搜尋。船山說:「食之於人,乃以生氣,氣清則理晰,氣濁則理隱。」可見身心之間有交互作用,好的食物不僅能滋養身體,還可以讓良心善性更容易發揮。但孔子也不貪吃,除了衛生之外,其他要求大多屬於禮儀,透過禮儀來培養敬慎之心,在人欲中也可以展現天理。

論語10.9席不正,不坐。

札記10.9房間裡的席子沒有擺正,孔子就不坐。外在秩序與內在自律彼此相關,整潔的儀容或環境,能夠在潛意識中引導人做出自律的決定和助人的行為。且注重細節可做為一種訓練:隨時留意自己準備要做的事,並在行動前暫停一下,選擇困難的事來做。這樣在真正的考驗來臨時,就能夠保持冷靜、有條不紊。

論語10.10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札記10.10儺是驅除疫鬼的儀式。阼階是東邊的台階。本章可見孔子的分寸拿捏,飲酒與儺皆是民俗活動,如果拒絕參加,會讓鄉人覺得君子傲慢自大、不近人情。如果與鄉人一起狂歡,不但有失君子風範,且助長迷信。孔子藉由飲酒傳達敬老的理念,對儺則穿上朝服旁觀以示尊重,但不參與,兼顧雙方的立場。

論語10.11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札記10.11託人向國外的朋友問候時,對使者兩次作揖才辭別,就像親自拜見朋友。季康子送藥來,孔子作揖接受,說:「我不了解藥性,不敢服用。」從這兩件事可看出孔子的誠意,雖然不再拜或不服藥,朋友和康子也不知道;但孔子不願意對朋友敷衍草率或辜負別人的好意,故雖然是小事,也一定做到完善。

論語10.12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札記10.12發生意外時一般人常猝不及防,容易暴露出陰暗面。「人比動物或財產重要」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但火災時有些人對財物的在意,卻會脫口而出。孔子退朝後一聽到馬廄起火,立刻問人有無受傷?可見孔子平素淡泊名利,具備「視人如己」的仁者胸懷,且不分貴賤尊卑,故等不及對方報告就先詢問。

論語10.13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胜,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札記10.13胜是生肉。薦是祭祖。生是牲畜。東首是面向東方。紳是大腰帶。禮以敬為精神內涵,敬以禮為行為表現。有禮無敬,禮必定會逐漸腐化;有敬無禮,敬必定會逐漸鬆懈;禮敬合一才是最高原則。本章記錄孔子事君之禮,看似麻煩辛苦,但社會上如果每個人都依禮而行,就能減少紛爭,反而簡單省力。

論語10.14入太廟,每事問。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札記10.14「入太廟,每事問」見3.15。收到祭肉則拜謝,是尊敬朋友的祖先。本章記孔子交友之道,關鍵在一個「義」字,義的本質則是忘我與無私。如朋友客死他鄉,孔子毫不避諱,幫忙料理後事,視同自己家人。朋友餽贈貴重的禮物,孔子也不客氣地收下,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比有形的物質更重要。

論語10.15寢不尸,居不容。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札記10.15孔子睡覺時不像屍體般僵臥,居家時神情放鬆。狎和褻是私下見面,式是身體前傾,扶著車前橫木,作是起身,式與作都是表達敬意。孔子改變容貌的狀況有:見到穿喪服(齊衰、凶服)者、官員與盲人、攜帶戶籍檔案(象徵天地所貴重的人民)者、別人盛宴招待、颳風打雷時(擔心生命財產損失)。

論語10.16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札記10.16孔子上車一定端正站好,握住上車的繩索。在車中不轉身回頭看,以免車子不穩;不急速說話,以免嚇到駕駛或路人;不用手指點,要去哪裡皆以口頭告知,以免模糊不清。孔子可說是一位模範乘客,不僅隨時注意自己的儀容舉止,又能保持乘車安全。敬畏之心自然流露為威儀,威儀又令人心生敬畏。

論語10.17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札記10.17本章以老鷹與山雞為喻,人的臉色一有變化,老鷹就馬上起飛盤旋,見到合適的樹木再棲息。但山中橋上的母山雞卻很遲鈍,子路作勢拱手捕捉,牠們東張西望三次才張翅。一般人就像山雞,不懂得把握時機、預作準備,狀況來了才匆忙應付。聖賢就像老鷹,既能一飛沖天,又能臨機應變、適可而止。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論語》札記 (09) 子罕篇

《論語》札記 (09) 子罕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9.1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札記9.1孔子很少談論利、命、仁。船山認為這是正義而遠利,修身而立命,默識而存仁。少談利是因為「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計較小利而無長遠眼光,恐淪為小人。少談命是因為道德信念不夠堅定而妄測吉凶,恐流於迷信而放棄修持。少談仁是因為說了會變成空洞的理念,仁必須以當機指點、具體實踐來掌握。

論語9.2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札記9.2達巷是鄉里名。如曾昭旭老師所說,孔子的學問是「成人之學」,認真做人的本身就有莫大意義,「人」優先於成為各行各業的專家,故孔子不以一技之長聞名。但孔子也絕無後世讀書人的傲慢習氣,不僅是射箭,連為人駕車這類卑下的事,孔子也願意做。能夠同情體會各種人的辛苦,才成就孔子的博大。

論語9.3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札記9.3儒家重視禮,不只是講求表面的儀節,或為了維持封建秩序;更重要的是透過禮傳達出精神價值。如果能夠表達內心的真誠與敬意,任何儀式皆可採用,以大家方便為主。如麻冕製作費力,以絲冕代替,誠意不變。但如果禮的改變會使人驕傲怠慢,如拜見君主時只在堂上行禮,則不應採用,以免有害修養。

論語9.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札記9.4「毋意」是指心中勿有猜測(臆)或期待,「毋必」是不將期待硬套在事上。這不是要人放棄理想,而是人生無常,應有坦然接受及克服挫折的心理準備。「毋固」是指心中勿執著成見、習氣、欲望,「毋我」則是反省前述種種皆出於假我,需捨棄之而回歸真我。真我必以實現理想為依歸,而無意必固我。

論語9.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札記9.5孔子在匡地被誤認為惡人陽虎而受困。禮樂至周文王集大成,體現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而能平治天下。文王死後,孔子認為只有自己能傳道。天要滅亡華夏文明就算了,但如果天要保存此道,匡人又怎能害我呢?孔子對自己來到世上的使命有充分的自覺,對禮樂背後的天道有堅定的信念,故能化險為夷。

論語9.6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札記9.6大宰以為聖人就是多才多藝(多能、藝)。子貢說孔子是「天縱之聖」,這不是說天生是聖人,而是孔子將天命之性徹底實現出來。孔子是聖人又多才多藝,但才藝是因為出身貧困、不被重用(試)、到處打雜而學會。生活艱困確實可磨練心志,但環境只是助緣,君子靠修養不靠環境或才藝,故不必多能。

論語9.7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札記9.7王陽明對本章的解釋為「良知之外,別無知矣」。孔子成為聖人並不是靠知識淵博,而是充分發揮良知,故此解不算錯。但良知不可把捉,須「叩其兩端而竭焉」,在善惡、得失混雜時,反覆思辨以求得切合時宜的做法及理由,良知才有用處。這種思辨就要靠心靈的活潑明覺,不能陷入僵化的觀念或習氣。

論語9.8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札記9.8鳳是靈鳥,在舜、周文王時曾經出現。河圖是伏羲氏看見龍馬負圖出於黃河,據此畫成八卦。鳳、圖皆是祥瑞,表示明君在位,天下太平。「已矣夫」是算了吧。孔子雖然有道德、有才華,但當時沒有明君重用他,故只能尊重客觀的限制而無法強求。孔子並未因此灰心,轉向教育文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論語9.9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札記9.9孔子看見服喪者、官員與盲人,即使對方年紀較輕,他也一定從座位上站起來;經過對方面前時,也一定加快腳步。一般人雖然有惻隱與恭敬之心,但必須刻意去做才能合乎禮。孔子的心與眾人沒有差別,他勝過眾人之處,便是敏銳感應情境的變化,當下使內外合一、即心即禮。可見孔子的修養已臻化境。

論語9.10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札記9.10「文」是指一切知識及制度,「禮」是指生活中的具體行為規範。仰高、鑽堅、前後皆是對道的指點,道是形而上的存有,如朱子說「無窮盡、無方體」,實踐亦隨之無窮盡,故欲從末由。但行道又必須切實,孔子循循善誘,要顏淵通過博文約禮將心中的道透顯出來(卓爾),方知行道之難而加倍用功。

論語9.11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札記9.11孔子病重時,子路以家臣之禮治喪。但孔子未任官,子路的舉動不合禮,故在病情緩和後,受到孔子嚴厲責備。可見孔子不愛慕虛榮,與其追求排場,臨終前不如有幾位真心的弟子陪伴。且孔子自律甚嚴,注重言行舉止,以免辱及名節;也認為天時時照察自己、不可欺瞞。子路對孔子是愛之適足以害之。

論語9.12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札記9.12「韞匵」是藏在櫃中。「賈」指商人或價格。子貢以巧妙的比喻,請教孔子對仕隱的抉擇。積極出仕易流於爭名逐利,獨善其身又對社會沒有貢獻。依儒家精神,個人必定要在群體中才能充分實現自我,「沽之」即原則上應出仕。但問題不在仕隱本身,而在是否合義,獲得明君賞識信任,出仕才有意義。

論語9.13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札記9.13九夷是東方的少數民族。本章表現孔子的自信,旁人對孔子有意移居蠻荒感到迷惑,孔子卻認為只要有自己在就能發光發熱,將文明帶到當地。可見他修養有成,任何環境下都能保持心靈的明覺與創造,這才是陋不陋的關鍵。且九夷也是人,還保有善良純樸的天性,恐怕比文明人更聽得進孔子的道理呢!

論語9.14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札記9.14孔子周遊列國見道不行,晚年返回魯國,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古代教育不普及,人民未必能了解抽象的哲理。但中正和平的樂音,卻能夠直通人心,達成潛移默化的功效,故孔子以整理音樂為要務。雅與頌是《詩經》的類別,樂正是去蕪存菁、重新分類,使義理、文辭(詩)、聲情(樂)相互搭配。

論語9.15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札記9.15俗話說:「魔鬼藏在細節裡。」修養的要點不在空談玄妙的心性,也不在談論政治等難以立即解決的議題,而是在當下自問:該做的事有盡力做好嗎?問心無愧嗎?公卿、父兄、喪事、飲酒是一般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做好就能馬上看出成效。孔子從這些小事養成堅定自信的心,時時勉勵自己不懈怠。

論語9.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札記9.16本章一般解作感嘆時光飛逝,或比喻大化流行。朱子以此示「道體之本然」,陽明說「時時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與他川水一般」,可見孔子乃是由水的意象,指點出道的健動不息(當然道亦有靜定一面)。此創造性即在各人心中,不因過去的成就而自滿,時時有源頭活水,才能養成剛健光輝的氣象。

論語9.17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札記9.17〈大學〉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好色是本能反應,不假思索;好德卻必須刻意修養,喚醒內在的良知善性。一般人雖然也好德,但誠意不夠,容易被好色、好名、好利等念頭吸引而分心。若能將求美色時全心全意投入的精神氣力用在修德上,必能守住良知而成就德行。

論語9.18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札記9.18本章說明立志的重要。即使只差一步就達成目標,如果因為懈怠而自己選擇放棄努力,別人再怎麼鼓勵也沒用。即使還有千萬步才能達成目標,如果自己下定決心去做,再遠的目標都能慢慢接近,不必靠別人鼓勵。堆土成山是如此,道德實踐更是如此,自己立定志向才是關鍵,半途而廢的人誰也救不了。

論語9.19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札記9.19孔子講的道理皆切實可行,不空談無用之學。但大部分學生未必能理解;即使能理解,也只是欣賞道理之美,未必落在生活中實踐;即使有志實踐,也未必徹底做到。毫無懈怠之心,不因勞累困苦而放棄,學生當中只有顏回一人。顏回的偉大不在聰明,而是對道的專注堅持,如此則德行必日漸成長茁壯。

論語9.20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札記9.20本章是顏淵逝世後孔子的感嘆。孔子的一切言行雖然無不指向道,但顏淵每次聽講,都能領悟出新的意涵(聞一知十),一次又一次在心中薰陶涵養、潛移默化,並且對道理奉行不渝(其心三月不違仁),故只見他進步。顏淵又很謙虛(無伐善、無施勞),絕不因已有的成就而驕傲自滿,故不見他停止。

論語9.21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札記9.21本章所比喻的,可能是感嘆顏淵早死,但也可以說明修養必須堅持到底。苗是穀子開始生長,秀是開花,實是結果。苗如同良知,是價值根源。秀如同文采之美,由良知出發去學習義理、啟發智慧,並以文章表達。但這還不夠,要將義理落實在行為上,做到了才算體現良知。學者絕不可中途自滿而懈怠。

論語9.22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札記9.22古人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人還有無限可能,只要善用時間,就有機會超越長輩。但等到四、五十歲再開始努力,恐怕就太遲了。「聞」的重點不在求取名聲,而是藉由社會評價勉勵人踏實努力。「畏」的重點也不在氣力強弱,而是有一顆進德修業、積極上進的心,如此自然受人敬重。

論語9.23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札記9.23法語是義正辭嚴,巽與是委婉動聽,繹是推究理由。心理學上有「道德許可證」效應:當我們做了一件好事,會以縱容自己當作獎賞,違反了當初的目標。本章亦是如此,「從」只是表面應付,「悅」(說)只是自我陶醉,徹底改過才是真正用心,理性思考才能止於至善。半調子的覺悟比不覺悟更麻煩。

論語9.24與1.8的內容相同,故不重複。

論語9.25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札記9.25孟子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人在行道時之所以會懈怠,並不是因為外物引誘,而是意志不堅定。外物(如三軍統帥)隨時在變動,自身不能決定方向。但志向卻完全可以由自己確立,環境再惡劣也能堅守道義。

論語9.26子曰:「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札記9.26子路穿著破舊的棉袍,與穿貂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也不感到羞愧。可見他有充分的自信,不以貧富等外在條件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心中沒有嫉妒或貪求等情緒,怎麼會不好(臧,善也)呢?子路的心態雖然健康,但真正的善應是自然而然、本來如此。孔子提醒他更進一步,忘掉自己的好,勿以此自誇。

論語9.27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札記9.27古人說:「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安逸的環境看不出君子的操守,真正的修養必須通過艱困的考驗才能證明,如同在寒冬中,松、柏的生命力才彰顯出來,比其他草木更晚凋謝。但君子並不是遭遇變故才修養,而是平時就不斷蓄積品德、儲備學問,養成樂天知命的人格風範,遇事自然能堅貞不移。

論語9.2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札記9.28王船山以一「誠」字貫串智、仁、勇,「誠」可解釋為內外合一,將良心發用出來而成就真實的道德行為。智者明辨是非,在當下的情境中,選擇最有意義的事去做,不被繁雜的現象所惑。仁者有無條件的自信,無論得失皆能自安自足,不懷憂喪志。勇者做好面對困難的準備,故能克服恐懼而堅持到底。

論語9.29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札記9.29廣義的「學」即道德實踐,本章的四個階段便是由淺入深,展示為學次第。狹義的「學」即研讀經典,學習古聖先賢的智慧。「適道」是將所學落實在行為上。「立」是行道有成,一方面內心堅定不被物欲擾亂,一方面言行皆有法度。「權」則是以良心來衡量各種情境下適用的準則,於精微處曲盡其妙。

論語9.30「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札記9.30古詩:「唐棣樹的花翩然搖動,難道不思念嗎?只是住處太遠。」本章說明心與道的關係,道就在每個人心中而不在心外。陽明說見父知孝、見兄知悌,面對各種情境自然知道哪些事情該做且能做。一般人只是找各種藉口為自己開脫,不肯用心去想罷了!只要努力思考,道理就如在眼前,命令人去實踐。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林安梧教授《老子道德經》新譯

 《老子道德經》新譯暨「心靈藥方」

                著者:林安梧 教授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白話譯文:

        「道」是可以說的,但說出來了,就不是那恆常的「道」。

        「名」是可以表白的,但表白出來了,就不是那恆常的「名」。

        在還沒有表白前,那個無分別的狀態是天地的本源;

        既有了表白,這個分別了的狀態,是萬物生長的母親。

        回到恆常而無分別的狀態,便可以觀看到道體的奧妙。

        經由恆常而現出分別的跡向,便可以觀看到道體的表現。

        無分別的狀態、有分別的跡向,兩者都出於恆常的道體;

        但在表白上,名稱卻是不同的。

        就這樣的不同而又同,我們說它叫做「玄同」。

        「玄同」是說在生命的玄遠之源是相通的,這便是「道」;

        「道」是萬有一切所依歸及開啟的奧秘之門啊!

        藥方:

        遇到了事情,要有沉默而冷靜的思考,不必急於表白。

        只要問心無愧也就可以了。

        人間事物,原只是自自然然的生長,不必在乎,但也不是不在乎,要懂得

        自在、自然。

        「道」的門是為沉默而生長的,喧嘩的人們就讓他們喧譁吧!

        不是不去管他,而是要沉靜的去管他,管他就要先自在。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白話譯文:

        天下人都執著什麼是「美」,這樣就不美了。

        天下人都執著什麼是「善」,這樣就不善了。

        「有」和「無」兩者相伴而生;

        「難」和「易」兩者相伴構成;

        「長」和「短」兩者相待而現;

        「高」和「下」兩者相待依倚;

        「音」和「聲」兩者互為和合,

        「前」和「後」兩者互為隨從,

        貫通天、地、人的聖人了然於心,

        能用「無為」來處事,

        用「無言」來行教,

        萬物就這樣不離開生命之源的道而生長著。

        「道」生育了它,但不佔有它;

        「道」長養了它,但不依恃它;

        成了功,卻不居功;就因不居功,所以永遠不離。

  藥方:

        執著是一切弊病之源,不要執著,要放下。放下才能自在。

        成功是成就它那個功,不是去占有那個功,要有「功在天下」的心情,不

        要老以為「功在自己」。

        「無為」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能「放下」;

        不是不去說,而是說了就說了,不用擔心,只要心靈明白就可以了。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

        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白話譯文:

        不崇尚賢德的名號,使人民不鬥爭;

        不尊貴難得的東西,使人民不偷盜;

        不現出貪欲,使人民的心不紛亂。

        聖人治國,放空了心靈,

        填飽了肚子,柔弱了意志,強韌了筋骨,

守著恆常之道,使人民不執著、不貪欲,

        使自作聰明的人不敢有所作為,

        回到不為什麼目的的作為,

        自自然然就能達到無不治的目的。

  藥方:

        不要被表象的名號所迷惑,心要寧靜,不要紛亂。

        心情空空、肚子吃飽;不要老說理想,要踏實,尤其要注意身體。

        不要自作聰明,不要老為了利害、目的才動作。

        不要老想去對治,自自然然才是真正的藥方。

  老子道德經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

        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白話譯文:

        道是生命之源啊!

        空無地去用它,或且永遠填不滿它。

        淵深地像是萬物所匯歸的地方。

        挫掉了銳利,

        解開了紛雜,

        柔和了亮光,

        和同了塵世,

        它深湛難知,卻像是存在你的左右,

        我們不要老問「它是誰生的兒子啊!」

        原來在萬象出生之前它就存在了。

  藥方:

        不要填滿所有的空間,才有生長的可能。

        言詞不要銳利,頭腦不要紛雜。

        不要老求光鮮亮麗,要懂得和著塵世生長。

        愛護您的左右,要關心他們,大道原在有形的萬象之先!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白話譯文:

        天地不偏私他的仁心,

        把萬物視為草編的狗,任其自然;

        聖人不偏私他的仁心,

        把百姓視作草編的狗,任其自然;

        天地之間,它就好像個大風箱一般,

        虛空而沒有盡頭,

        鼓動它就愈來愈有勁,

        話多了祇會招來困窘,

        倒不如默默守著中道而行。

  藥方:

        要學習天地般的無私,對事情不要看得太重,要輕鬆些!

        事情要有次序、做了一件,就會帶出一件,引不完的!

        要放鬆、再用力,愈用會愈有勁!

        話多了祇會招來困窘,默默地做出成績來,最重要!

  老子道德經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白話譯文

        那川谷之神啊!永生而不死!

        這就叫根源的生育之門啊!

        那根源的生育之門啊!

        這就就做「天地之根」

        它綿綿密密的好似存在你左右,

        用著,用著,永不停歇

  藥方

        要虛懷若谷,這樣才能起死回生謙虛是最好的藥方

        世間事總有個根源,根源就在天地,要注意生活世界的安排

        事情要綿綿密密的,隨時都在思考,自會有答案

        永不停歇但不用急種一棵大樹,不是那麼快的

  老子道德經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

        故能成其私。」

  白話譯文:

        天地是長久的,

        天地何以能既長且久呢!

        祇因為祂不偏私地生長著,因此能長久地生長!

        聖人了然於心,因此把自己放到後面去,這樣好讓人民能擺在前面來,

        把自己放在外頭,好讓人民能在裡頭生存!

        正因為祂能沒有私心,所以能夠讓每一個人都成就它自己。

  藥方:

        要有天地般的心量,不用忍耐,也能長久!

        「讓開」是最重要的藥方!別人生長了,你也生長了!

        成就別人,也就是成就你自己!

        私心不一定那麼不好,但要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白話譯文:

        最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樣,看似柔弱卻是包容,

        水的善,利益了萬物,而不與他們爭鬥,

        處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卻因而接近於「道」。

        處世要好好學習大地的渾厚,

        用心要好好學習深水潭子般的包容,

        交往要好好學習人際的真實感通,

        說話要好好學習信用的確定,

        為政要好好學習治事的穩健,

        行事要好好學習才能的運用,

        變動要好好學習時機的抉擇,

        正因為不去爭鬥,因此不會招來怨尤!

  藥方:

        別人以為你是柔弱,其實這是包容,包容可以免除鬥爭!

        事情總有個定準,要抓準它,不要放過,也不用擔心;

        治事要穩健,注意時機的抉擇,當斷則斷,不要猶豫!

        該做的好好做!做你喜歡的,喜歡你所做的!無怨無悔!

  老子道德經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白話譯文:

        老想維持著滿盈,倒不如罷了!

        老想錘煉使銳利,那便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卻不能自守;

        富貴驕慢,將自取其咎;

        功成了、名就了,正該是把身退下來的時候,

        這是大自然之道啊!

  藥方:

        張揚就要付出代價,不想付出代價,那且先別張揚。

        功成了、名就了,要懂得回來看看自己,不要被拉著在外闖蕩!

        金玉多了,不只累贅,而且是敗亂的起點。

        大自然之道啊!不是用名號堆疊成的,只是如實而已!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白話譯文:

        魂魄環抱,和合為一,能夠不離開道嗎?

        任使真氣,回到柔和,能夠像嬰兒一般嗎?

        滌除污垢,玄妙照見,能夠沒什麼弊病嗎?

        愛護人民,治理國事,能夠無為而為嗎?

        任由自性,動靜自如,能不柔弱自守嗎?

        明亮坦白,四通八達,能夠無執無著嗎?

        生生不息,涵和蘊蓄,

        使其生長,卻不占有,任其作為,卻不依恃,由其生長,卻不宰制,

        這就叫做玄妙之德啊!

  藥方:

        和諧的意思不是等同為一,而是讓不同的有一超越克服的可能。

        任由自性,玄妙自照,沒有什麼執著,就能把握到你想把握的。

        生長比競爭重要,用涵和蘊藉的心情去接受,自然能夠生長。

        不要想占有,不要想依靠,不要想控制,玄玄中自有妙處!

  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互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白話譯文:

        三十支車輻拱著一支車轂,正因中間是虛空的,所以車子才能運轉使用。

        摶揉黏土做成器皿,正因中間是虛空的,所以器皿才得盛物使用。

        開鑿門窗,起造房舍,正因中間是虛空的,所以房舍才得居住使用。

        因此有形有象,利益萬物;虛空無物,妙用無窮。

  藥方:

        心靈放空,才能容物,記住:沒有士兵的大將軍,只能當階下囚。

        生命不能空度,但卻要有留白,留白才能有想像的空間,才能有發展的可

        能。

        捨棄,只是捨棄,根本不用問:是否還有可能,因為真正的可能性,就是

        回到空無的境地。

        執著必帶來痛苦,放下是良方;虛空妙用,才得無窮!

  老子道德經地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

        故去彼取此。」

  白話譯文:

        紅黃藍白黑,五色紛雜,眼花撩亂,令人目盲;

        宮商角徵羽,五音雜沓,令人耳聾;

        酸甜苦辣鹹,五味蒸騰,令人口爽;

        跑馬田獵,心意紛馳,迷失本性,令人心神發狂;

        珍貴寶物,難得財貨,引發殺機,令人行動受到傷害。

        就是這緣故,聖人為了肚子,祇管填飽自得;不為眼睛,向外追逐不停。

        因此,去掉了外在的追逐,所得的是恬然自適。

  藥方:

        眼睛可是靈魂之窗,若一意追逐,靈魂卻可能從這窗口跑走。

        過頭的事,不要做;過度的努力,也不要做;過人的才華,更要愛惜;須

        知:過了頭,想回頭都困難。

        可以多些糞土,因為糞土可以肥沃田地;要少些財貨,因為財貨會引來殺機。

        停止追逐,你須要的是安靜、自得。

  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白話譯文:

        是寵是辱都令人驚駭,最大的禍患卻是自己啊!

        怎麼說「是寵是辱都令人驚駭」,寵是得了上頭的寵愛,辱是受了下面的

        侮辱,

        得了它讓你驚駭,失了它也讓你驚駭,所以說「是寵是辱,都令人驚駭」。

        為何說「最大的禍患卻是自己呢?」

        我為何有這最大的禍患呢?正因為我老執著占有自己啊!

        要是我能不執著自己,我又有何禍患呢?

        能重視到拿自己的身子去為天下服務,這樣才能寄望以天下;

        能喜歡拿自己的身子去為天下服務,這樣才能交託以天下。

  藥方:

        管它是寵是辱,依然故我,只是個平常心,便是了!

        最大的禍患就是自己,自己太大了,天地就變得小了,知道嗎?

        無我才是真我,無我才得自在,「自在」是克服一切「他在」的良方。

        忘掉自己的利害,忘掉自己的面子,忘掉己的身段,才能找回自己。

  老子道德經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白話譯文:

        看它不見(它是無相的)就叫它「夷」,

        聽它不到(它是無聲的)就叫它「希」,

        摸它不著(它是無形的)就叫它「微」,

        它是無相、無聲、無形的,不可以用言語來形容。

        它混沌不分,合而為一。

        這整體不分的「一」,它表現出來的並不亮麗,

        含藏在裡的,卻也不昏暗;

        它綿綿不絕地,難以名狀,最後回復到空無一物,這就叫做

        「不可名狀的狀態,不可表象的真象」

        這就叫做不可捉摸的「恍惚」。

        想迎接於前,卻見不著它的頭;

        想追隨於後,卻見不著它的身影。

        操持古之大道,治理現前萬有一切;

        能知原始古道,這叫做「道之統紀」。

  藥方:

        不要求亮麗,只要不昏暗,就有可能。生命要的不是必然,而是可能。

        無相、無聲、無形的時候,就是充滿著可能性的時候。甚至,你要懂得去

        相、去聲、去形,回到真切的可能點上來。

        處在環中,才能因應無窮,不必在前在後、在左在右,徬徨猶豫,浪費心

        神!

        不必擔心目前的勢態如何,要用理念去化解,要以理導勢!

  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白話譯文:

        古時候,那善於修道的人,精微、奧妙、玄遠、通達,

        深涵於道,難以了知。

        正因為他深涵於道,難以了知,因此我勉強地為他做一番描述形容。

        他遲疑審慎像是冬天涉過河川上的薄冰一般,

        他猶疑拘謹好像是畏懼四鄰的窺伺一般。

        他莊敬恭謹好像是賓客一般,

        他除去執著好像冰雪銷融一般。

        他敦厚樸實好像未經刨開的原木一般,

        他胸懷寬廣好像幽深的山谷一般,

        他渾淪不分看起來像是混濁的水一般。

        誰能讓那混濁動盪的水,逐漸歸於寧靜,慢慢變得清澈;

        誰能讓它安歸於靜,再慢慢啟動、徐徐生長。

        保愛此道的人懂得不自滿,正因為他能夠不自滿,因此他能夠去舊更新。

  藥方:

        天道難以了知,不必老是想去窺伺;須知:有幾分敬畏就有幾分福氣。

        生命不是用分別心去認識,而是用無分別心去感通,真切的感通起於敬畏        。

        寧靜之後,再啟動,這樣的啟動才是強勁而有力的。

        不避混濁,能讓混濁澄清,這才是真功夫。朋友,息心止慮吧!

  《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復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沒身不殆。

  白話譯文:

        要極力的回到虛靈的本心,要篤實的守著寧靜的元神。

        讓萬物如其萬物各自生長,我只靜靜的體會著生命的回歸。

        一切存在如此錯雜紛紜的生長著,它們總是個自回復到自家的生命本源。

        能夠回復到自家生命本源,這真叫做生命的回歸啊!

        回歸生命本身就叫常道,沒體會得常道,胡作非為,那就會產生了禍害。

        體會得常道就會生出包容,體會得包容就會變得廓然大公,

        廓然大公才得周遍完全,周遍完全才能自然天成。

        自然天成就能符合於道,符合於道也就能悠久無疆,

        終其一身也就不會有什麼危險了!

  藥方:

        要相信生命自己有一回歸與生長的可能,不必造作,不必擔心。

        虛心吧!由他去吧!他會自己好好生長的,只要關懷他,不要控制他。

        真正的包容是不必忍受、不必包容,讓他來去自如,如如生長。

        「道」是你的道、我的道、他的道,大家的道,它靜靜地等著你。

  《老子道德經》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

  白話譯文:

        最上乘的國君治理天下,使得人們不覺得有他的存在;

        其次者,使得人們來親近他、贊譽他。

        再其次者,使得人們畏懼他;

        又其次者,使得人們回過頭來侮辱他;

        統治者的誠信不足,老百姓們也就無法相信你。

        悠悠然地行事吧!不要輕易的發號施令。

        成功了,完事了,老百姓們說:我們原來就自自然然的這樣了!

  藥方:

        重點是怎樣把事情做好,不是誰得了權位、誰去完成,誰享了大名。

        你給出的是天地、是心情、是可能,不是指導、不是控制、不是督促。

        控制森嚴,這是最不好的管理方式,能物各付物,自然而然才好。

        不要讓學生老覺得是你教給他的,不要讓兒子老覺得是你傳給他的,自然才好。

  《老子道德經》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白話譯文:

        廢棄了自然大道,就得強調人間的真情實感、義理規範;

        出離了智慧明照,人間的造作詐偽也就群起而生了。

        父子、兄弟、夫婦,這六親無法和諧共處,這時就得強調孝道與慈愛的重要。

        國家昏亂不堪,這時候才有所謂的「忠臣」。

  藥方:

        強調什麼,其實就是失去什麼,要懂得安享幸福,不要老追索幸福。

        大道自然,無情有情,沒有強迫,卻有道理,不用擔心。

        與其立志成為忠臣孝子,無寧盼望六親和順、天下太平。

        與其一直提醒自己要怎麼樣,不如讓自己就這樣、就這樣,如如自然。

  《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

        少私寡欲。」

  白話譯文:

        絕棄了聖智的美名,不會為此美名來迫壓人民,人民自然可以得利百倍。

        絕棄了仁義的聲名,不會為此聲名來奴役人民,人民自然可以歸返孝慈。

        絕棄了巧利,不再生起貪取之心,那盜賊也就不會存在了。

        這三者是說人間的禮文制度不足以治理這個世界,

        因而得讓它有所歸屬於自然。

        讓你的天真朗現吧!永遠懷抱著真樸的本心吧!

        自然而然,你的私心就減少了,你的欲望也就降低了。

  藥方:

        不要貪取美名,要懂得務實,真正的務實就是不強求、就是自然!

        用再多的語言文字去教導,都不如自自然然的生長。

        讓你的天真朗現吧!永遠懷抱著真樸的本心吧!這樣自然快活!

        自我降到最低,才能升起真正的我;欲望減到最少,才能升起生命的真實動力。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儡儡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白話譯文:

        棄絕後天擾攘的學習,免除憂愁煩惱吧!

        人家唯唯諾諾說你好,或者人家拿言語呵斥你,那相去有多遠啊!

        人家評價是善,或者人家評價是惡,兩者距離可有多遠啊!

        人家所畏懼的,我們也就不可以不畏懼,這是世事之然啊!

        不過,大道廣闊,無涯無際,永不停歇!

        世俗大眾,熙熙嚷嚷,好像享用了豐富的宴席一般,好似春日裡登臺遠眺

        一般,總湊個熱鬧!

        唯獨我澹泊的、寧靜的,起不了什麼兆頭,就好像那還沒長大的嬰兒一般。

        閒散悠遊,沒有什麼特定的目的,好像無家可歸似的。

        世俗大眾總要為自己打算,留個有餘,而我獨獨像是有所缺憾一般!

        我守著愚人之心啊!渾渾沌沌的啊!

        世俗人求的是烜赫顯耀,我獨獨喜歡默默無名。

        世俗人總好精明能幹,我獨獨喜歡渾渾無心。

        心地恬澹好像大海一般,飂闊無涯,永無邊際。

        世俗大眾總要個目的、有個憑藉,而我獨獨固守自然,寧願鄙陋。

        我獨獨不同於一般世俗大眾,我所尊貴的是回到母親的懷抱,渴飲母愛甘泉!

  藥方:

        不要擔心學不好,放下吧!沒有了憂愁,沒有了煩惱,一切會好!

        人家所畏懼的,我們也就不可以不畏懼,這是世事之然,就這樣!

        不必老為自己打算,倒是寧可守著自然虛靜之道。

        烜赫顯耀、精明能幹,不如渾渾無心、默默無名,自在的好。

        當爸爸就要給人,當兒子卻永遠有媽媽的支持!又當個兒子吧!

  《老子道德經》第廿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白話譯文:

        最大的德行願景,就是順從著自然大道。

        自然大道究是何物呢?有無虛實,恍惚難辨!

        恍恍惚惚中,自然大道顯現了意象;

        恍恍惚惚中,那意象逐漸轉為具體的形物了;

        自然大道是何等深遠而幽冥,卻隱含著精誠的動力,

        自然大道的精誠是真切的,這裡有其確信不移的地方。

        從古到今,人們用了許多名言概念去建構這世界,它總離不開「自然大道」。

        就是經由「自然大道」,才能審閱人間大眾各種事物。

        我何以能夠知道人間大眾各種事物的情狀呢?就憑這「自然大道」。

  藥方:

        具體的形物要分辨清楚,但要超越它,真實的圖象要明白,但要空卻它。

        自然大道是無名、無形、無情、無象的,只是個自然而已!

        順從著自然大道,就不必強調自覺的德行,精誠自可以不移,真正的精誠

        不是勉強,而是自然。

        回得「自然大道」,一切清楚明白,人間事物,整整齊齊,一個走不了!

  《老子道德經》第廿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

        窪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白話譯文:

        彎曲正所以能伸直,

        低窪正所以能滿盈,

        破舊正所以換新,

        少了正所以能得到,

        多了正所以造成迷惑。

        因此,聖人懷抱著整體的道來做為天下人所學習的範式。

        不自我表現,因此反而明白;

        不自以為是,因此反而彰顯;

        不自我誇耀,因此反而功勞長存;

        不自驕自滿,因此反而得以生長。

        古來所說「曲折才得周全」這樣的話,那裡是虛飾的話而已呢?

        實在說來,是應該像這樣的周全才能歸返於道啊!

  藥方:

        理直不一定要氣壯,做起來儘管有些曲折,但卻可能是較為周全的。

        要能「藏」,但不是遮掩;而只是讓自己在安靜的情境下,默運造化,好好生長。

        不必擔心走錯路,走錯路,就多認得一條路,好好記得這條路,以後可能也有用。

        法律對了,道理不一定對;道理對了,人情不一定對;人情對了,還是要

        求道理對,求法律對。真人情,不是世俗,而是人的真情實感。

  《老子道德經》第廿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

        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白話譯文:

        默然無語,自然天成,

        暴風颳不了一整個早上,急雨下不了一整天。

        是誰使得它們這樣子的呢?是「天地」

        天地尚且不能讓暴風急雨持續長久,更何況人呢?(人怎可能讓苛政暴刑長久呢?)

        因此之故,順從於自然大道的,它就和同於自然大道;

        依循著天真本性的,它就和同於天真本性;

        一旦失去了自然大道、天真本性,它也就這樣失去了自己。

        生命和同於自然大道的人,自然大道也樂與相伴;

        生命和同於天真本性的人,天真本性也樂與相伴;

        生命失去其自己的人,那自然大道、天真本性也就不願與它相伴。

        自己守的信諾不足,自然大道、天真本性也就不信任它!

  藥方:

        與其相信話語的確認,不足相信一切會默運造化、自然天成!

        暴風急雨,就讓它過去吧!過去了,天地澄明,平坦太平!

        即使是錯的,包容它,就可能長出對的;即使是對的,強調它,卻可能變成錯的。

        內在的確認,相信自然天成,也就會自然天成!大自然有一獨特的偉力在焉!

  《老子道德經》第廿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自誇者不長。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白話譯文:

        墊著腳跟,會站不穩,

        張大布伐,反而難行!

        自我表現,反而沒得明白;

        自以為是,反而沒得彰顯;

        自我誇耀,反而沒有功勞;

        自驕自滿,反而沒得生長。

        像這樣子對於道,可以說是「吃過頭,剩下的飯;做過頭,累贅的行止」,

        就事來說,會令人心生厭惡,因此有道之士,不願意這樣做。

  藥方:

        腳踏實地,一步步的往前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只是個閑逸,可也。

        忘記自己的功業,忘記自己的欲求,這樣才是個真幸福的人,上蒼才得幫助你!

        生長,只是個生長,不必老安在「自己」,自然可也。

        不要勉強,勉強會造成傷害;寧可順成天地!

  《老子道德經》第廿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話譯文:

        有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之前即已存在。

        無聲無息的、無邊無際的,敻然獨立,永不遷動;

        周而復始,運行不已,它可以做為一切天地萬物的母親。

        我們不知何以名狀它,約定叫它做「道」;勉強地形容它,說它是廣大無邊;

        廣大無邊而運行不盡,運行不盡而玄遠無際,玄遠無際而又返迴本源。

        這麼說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這麼說來,總體之本源的「道」是創生不已的、普遍而高明的「天」是

        寬廣無涯的,具體而厚實的「地」是涵藏無盡的,虛靈明覺的「人」也一

        樣具有自強不息的創生可能。)

        整個大宇長宙中有這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學習「地」的厚實涵藏,進而學習「天」的高明寬廣,進而學習「道」

        的本源創生,最後則是效法學習「自然」生成。

  藥方:

        留意發展的向度,用「圓環式的思考」去替代「單線式的思考」,想想恆久的可能。

        人之為人,是因為天地萬有一切都可以在一剎那間被納到心中,除非你自己看小了自己。

        具體的生長,普遍的發展,脈絡的安排,自自然然地,如如無礙!

  《老子道德經》第廿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白話譯文:

        穩重是輕易的根本,寧靜是躁動的主宰;

        因此治國的聖人終日離不開承載衣物糧食的車子,

        即使是華美豐盛蔚為大觀,但平居之時,仍要超然物外,

        怎麼可以讓那萬乘之君,輕率地治理國家呢?

        輕率就會失去了根本,躁動則會失去了主宰。

  藥方:

        穩重才能生長,不要陷溺在浮動的情緒中,要握住方向。

        不要以為那是沉重的負擔,而要愛惜你已有那麼樣的負重能力。

        很難下決定,這叫謹慎,能謹慎,表示自己有敬畏的精神。

        不要輕率行動,否則失去根本,一切危矣!寧靜、深思!

  《老子道德經》第廿七章

        「善行無轍跡,

        善言無瑕謫,

        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白話譯文:

        善於行事的人,無為自然,不留痕跡。

        善於言說的人,沉默寡言,言語無過。

        善於謀畫的人,無心為機,不用計算。

        善於閉合的人,不用關鍵也打不開。

        善於結納的人,不用繩索也解不開。

        如此說來,聖人用常道的善來救人,因此從沒有棄絕人;

        用常道的善來救物,因此從來沒有棄絕物;這就叫做「承襲常道之明」。

        這樣子看來,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師;

        而不善之人則是善人所引以為借鑑的。

        人們要是不懂得去尊貴他的老師,不去愛惜他所該因以為借鑒的;

        這樣的人即使有再大的才智,其實卻是大大的迷惑,這道理可真精微玄妙得很啊!

  藥方:

        「平常」就好,「好」只是平常,平平常常,不用多所計算自然天成。

        平常地好,像日月運行一樣,沒有偏私,卻長久不息!

        不要嫌那些向你頂禮的人,說他們低下;沒有他們的低下,那有你的尊貴呢!

真正的智慧是不為外物所迷,總在自己的腔子裡做主;進一步做主是無主之主,只是自然。

  《老子道德經》第廿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白話譯文:

        要司理那向外的雄心,就得固守那內在的母性,像是天下的谿谷一般;

        像是天下的谿谷,真常本性永不分離,回復歸返於嬰兒的自然狀態。

        要司理那彰顯於外的光明,就得持守那涵藏於內的晦黯,做為天下人所學習的範式。

        做為天下人所學習的範式,真常本性也就不會有什麼偏差,回復歸反於沒

        有終極的真實之境。

        要司理人間的榮華富貴,就得記守受辱時的情境,謙卑地像是天下的山谷一般。

        能謙卑的像是天下山谷一般,這樣子真常本性才得充足,才能回復歸返真樸本源。

        真樸本源發散為天下萬物,聖人體會運用這個道理,如此才能成為百官之長;

        如此說來,最完善的制度,就是不要陷入支離割裂之中。

  藥方:

        得意時,須有失意時之意態;失意時,卻不必落寞,而要平常心。

        大豪傑之為大豪傑,就在於能放得下,能回到最原初的柔軟狀態。

        放開了「權、利、名、位」,才能有「經、義、實、地」,才能生長。

        操作最好的制度,要有跨出制度的器量!跨出制度,不是不守制度,而是

        一心向著真樸本源。

  《老子道德經》第廿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

        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白話譯文:

        想要去握取天下,大有為地來治理它,依我看來,那是辦不到的事!

        天下就像是一神聖而奧妙的器物一般,不可以「大有為」,不可以「緊抓不放」。

        「大有為」就敗亂了天下,「緊抓不放」卻往往失去了治國先機。

        如此說來,就像是人一樣,有時走在前,有時跟在後;

        有時歔氣為暖,有時吹氣為涼;

        有時體健剛強,有時身骨羸弱;

        有時厚實堪載,有時挫折頹廢。

        因此之故,聖人(做事)不過分,(生活)不奢華,(態度)不傲慢!

  藥方:

        做事要認真,但不要執著;要用心,但不要擔心!一方面說,好在有我,

        一方說,可以沒有我。

        緊抓不放的人,只能做小事;做大事的人,要能放,但放而不放,不放而

        放,要有清明的智慧觀法。

        做事不過分,生活不奢華,態度不傲慢!人能如此,不成功也成功!

        一時之間的成敗利害,不要去管他,老管著他,他就糾纏著你!能忘,才

        是大英雄、大豪傑!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白話譯文:

        用自然大道來輔佐人主的人,就不會以兵力強取天下,

        以兵力強取天下,很快就會引發報復!

        戰爭所在之處,遍地荊棘!

        大戰之後,凶悍連年。

        善於用兵的,速求結束,不敢逞強豪取!

        速求結束,不敢自負;

        速求結束,不敢誇耀;

        速求結束,不敢驕慢!

        速求結束,用兵乃不得已;

        速求結束,用兵切勿逞強。

        任何事物,一旦逞強,勢必衰頹老死,這就不合自然大道。

        不合自然大道必然就會很快消逝滅亡!

  藥方:

        暴力必然引來暴力,只有柔性才能化解暴力。

        不得已要用到戰爭,但要速求結束,不要逞強!成功了要哀矜而勿喜!

        過頭的,就會老逝!等待吧!可以不要用霹靂手段,就不要用!

        殘忍的戰爭,要有一分慈忍的精神!怒目金剛手段要是低眉菩薩心腸!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白話譯文:

        再好的兵器,還是不吉祥的東西。人們多半不喜歡它,因此有道之士不願用兵。

        有道君子平常以「左」為貴,而用兵則以「右」為貴。

        兵,是不吉祥的東西,不屬有道君子的東西。

        不得已要用兵,當以恬淡為上。

        用兵得勝也不須贊美,若是喜歡贊美用兵,我們說這是以殺人為樂。

        那以殺人為樂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天下人認同的。

        自古以來,吉祥之事以左為尚,凶危之事則以右為尚。同這道理,偏將軍

        危害少些,因此,居於左;上將軍危害大些,故居於右。

        顯然的是說:以喪禮來處理這樣的事,戰爭殺人眾多,當以悲哀之心,悌

        泣之。因此,打了勝仗當以喪禮來處理。

  藥方:

        涉及於勝敗的事,要用恬淡的心情去處理;涉及於生長的事情,要用心去

        沾溉它!

        「自然大道」是生命的源動力,心靈則是土地,要去耕耘它、種植它!在

        這裡,你會發現自然大道。

        哀兵必勝,勝兵當哀,勝的不是讓對方敗了,哀的反倒是這樣的勝拜,這

        是要讓自己「死去活來」,好自生長。

        打敗對方,你贏了!可能這樣你就輸了!輸在哪裡?輸在你贏!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白話譯文:

        大道,恆常變通,是不可名言表述的,像是未雕琢的原木一般!

        它精微幽深,天下間沒有誰能支配它的!

        在上位的侯王們要是能守此自然大道,萬物將會如其萬物,自然生長!

        就如同天地乾坤、陰陽之氣,和合相感,自然降下了甘露,不必去命令人

        民,而它已自然均平!

        人們經由名言去建制這個世界,名言既已構成,那重要的是要能夠知其所

        止;能夠知其所止,這樣才能免除危險!

        大道之流布於天下,就好像山川深谷的水必然流歸大海一般!

  藥方:

        心靈的治療不能老在端倪上用工夫,要回到本源,回歸之法,便得剝落語言的執著!

        不要強求溝通,要體會靜默!靜默中有真樸的愛,大道之愛!

        知其所止,不是在現象上去止住,而是用理想去轉移!猛然煞車是會翻車

        的,要懂得轉個彎,才能活下去!

        放下它!放不下,那就放著!放著,用遺忘的方式放著!讓它回到記憶的海洋中!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白話譯文:

        能識別清楚他人,算是「聰智」,能回到自身好自了解,算是「明白」。

        勝過別人,叫做「有力」,勝過自己,才是真正強者。

        知足的人,算是富有;奮力實踐,必然已確立了志向。

        不離大道之所,才能長久;身雖死,精神長存,這叫長壽。

  藥方:

        真正的智慧是自照照人,明白了自己,因而清楚了別人,是以自身為起點展開的。

        強者是不隨自家的軀殼起念的,強者是咬著牙,和血吞!更重要的是放下!

        知足者富、自尊者貴,能知此,就能立得了志,立得了志,就能奮力向前!

        情境具有生長的力量,也可能會成為毀損的力量,要好好經營它!有了好

        情境,心靈主體又順適可成。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

        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常無欲,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白話譯文:

        大道如水,源泉滾滾,盈滿而溢,或左或右,無所不在!

        天地萬物,依恃大道而生長,永不分離。

        功業既成,卻不佔為己有,覆育長養萬物,而不去宰控它。

        大道常理,無所貪求,可說是精微奧秘!

        萬有事物,歸於其中,卻不去控制它,可說是包容廣大。

        正因為它不認為自己如何的包容廣大,因而才真成了包容廣大。」

  藥方:

        能放下,就能不執著,能不執著,就可以無邊際,就可以包容廣大!

        不要在末節上競爭,要在本源上生長,這叫參贊天地之道。

        具體的生長一點點,比起在理念上說的天花亂墜要好得多!

        面對渺小,才能識得其重大;能識得重大,就不為所謂的「偉大」所迷惑!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下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白話譯文:

        執守大道,天下都來歸附!

        往歸於道,無所傷害,便能安順、平坦、通泰!

        悅耳的音聲與可口的食物,過客之人,暫止於此,過了也又過了!

        大道顯發為言語,往往平淡無味。

        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清;用卻怎麼用也用不完!

  藥方:

        要選擇的是自然、平坦,而不是勝利;要選擇的就是通達,而不是熱烈!

        過客所要的,往往和住戶不同;想想你是歸人,還是過客,還是…………

大道理一定平凡無奇,但平凡無奇可不一定是大道理!

        不必多所揣度,要如理實在;是怎樣就怎樣,還它個明白!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舉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柔勝剛,弱勝強。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白話譯文:

        將要收縮歙合的,勢必先申展擴張;

        將要刪削減弱的,勢必先加意增強;

        將要丟擲廢棄的,勢必先支持薦舉;

        將要劫掠奪取的,勢必先出讓給予;這就叫做「隱微奧秘的真理」

        陰柔勝過陽剛,柔弱勝過剛強。

        總要處在自然大道之中,如同魚不能脫離淵深之水,如同國家銳利的武器

        不可以輕易示人,以免為人所奪!

  藥方:

        大自然有一種「物極必反」的道理,不必太用心、太刻意,讓世事交給老天爺吧!

        對於隱微之明、奧秘之理,默首體會,自有一番心地!

        柔性的顛覆比起剛性的鬥爭有趣多了,因為這樣的顛覆是一種生長。

        武備!武備!做為一種裝備,一種準備!有備無患!不可以輕易示人!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夫亦將無欲,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原本平常,不為什麼目的,而自如其如的生長著。

        當政的侯王若能執守這自然大道,天下萬物將回到自身,自然化成。

        自然化成生出了貪欲渴求,我將憑依不可名狀的本源之道去鎮伏它。

        如此一來,便可以無貪無求;無貪無求而回到寧靜,天下將因之自然安定!

  藥方:

        不要老算計功利、不要老想著目的,無目的、當下自然,便是灑落,這就

        成個自然豪傑!

        不須去管理,讓他們自己想出一套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你只須看看就可以了!

        一切計議便會生出貪欲渴求,這時須要的不是去壓抑它,而是讓大道顯現

        ,這樣的鎮伏是自然鎮伏,這才有效!

        無貪無求,就是至福;真正的德從此處立起,這是通於自然大道的,這叫

        道德,道生之、德蓄之!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白話譯文:

        至上之德,不執著此德,正因如此,擁有這德性。

        俗下之德,執持不失此德,正因如此,丟失了這德性。

        至上之德,自然無為而且也不為什目的而為;

        俗下之德,勉力有為而且是為了目的而為;

        至上之仁,純只感通之為,不為什目的而為;

        至上之義,勉力為之,這是為了目的而為。

        至上之禮,勉力為之,卻沒得恰當回應,就拉著臂膀而勉強將就他。

        如此看來,失去了大道之源,而後只好強調內在德性;失去了內在德性,

        而後只好強調感通之仁;

        失去了感通之仁,而後只好強調正義法則;失去了正義法則,而後只好強

        調禮儀規範。

        那強調禮儀規範的,正可見忠誠、信實已然澆薄,禍亂災害,已然開始!

        預先測度未來,只見得大道的表象,這是人們愚昧之始啊!

        因此,大丈夫寧可居處忠信之厚,不願居處禮文之薄!

        寧可居處純樸之實,不願居處浮泛之華,因此寧可去華薄,而取厚實!

  藥方:

        「道」是有人起個頭,帶著你走,這人是誰,是你胸中的主。

        「德」是依正直的心來做,直入本源,不必罣礙!

        「仁」是彼此真誠相感、相應,融合為一體。

        「義」是自我要求完善,做成規則,戮力為之。

         回得本源,一切自在、自然!純樸的力量最大!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

        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白話譯文:

        溯其源頭,古早以前能得大道整體之全的:

        「天」得此整體之道,因之而清明,

        「地」得此整體之道,因之而寧靜,

        「神」得此整體之道,因之而靈感,

        「谷」得此整體之道,因之而盈滿,

        「萬物」得此整體之道,因之而生長,

        「侯王」得此整體之道,因而能以正道治國。

        就此往前推論來說,天若不清明,將恐分裂;

        地若不寧靜,將恐崩廢,

        神若不靈通,將恐消歇,

        谷若不盈滿,將恐枯竭,

        萬物不得生長,將恐絕滅,

        侯王不得高貴正位,將恐頹蹶。

        如此說來,「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

        因而侯王自稱為「孤」、「寡」、「不穀」,這豈不是以賤為本嗎?不是嗎!

        由此看來,最高的榮譽,那是無譽之譽;修道之人,不願別人稱譽它琭琭

        如玉,而寧可無譽的珞珞如石一般!

  藥方:

        「一」是一切的本源,也是當下的起點,想著「一」,一件一件的去做完

        它,不必掛心!

        你高貴嗎?正因為有所謂的「低賤」襯托出來的,想到這裡,你怎能不對

        所謂的「低賤」默首道謝呢?

        最高的榮譽不必須索、貪求,寧可無什榮譽,因為自然大道本來是平平常

        常,那有什麼榮譽!

        你不夠好,人家說你好,這要慚愧!你很好,人家說你不好,卻要坦然!

  《老子道德經》第四○章

        「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

  白話譯文:

        正反往復,自然大道,行動不息,

        柔弱溫順,自然大道,運用無窮,

        天下有千萬個分別的事物,它生起於人們有形有象的執著分別,

        這有形有象的執著分別則又生起於無形無象的渾淪為一。

  藥方:

        將一條線圈成一個圓,原先的兩端就成為同一個點!想想:這就叫「道」理!

        管人家說你、笑你脆弱,你明白自己是在生長就好了!須知:此時生長最

        安全,最有空間!

        沒有經驗,正充滿了可能性,誰說一定要是老經驗的好!

        「無」可以是「沒有」,可以是「可能」,更可以是「無窮無盡」,有個「無」真好!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真若窬,

        大方無隅,大器晚(免)成,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白話譯文:

        上士之人聽聞大道,勤勉而行、戮力不懈;

        中士之人聽聞大道,將信相疑、時存時亡;

        下士之人聽聞大道,訕然大笑,要是不笑就不叫大道啊!

        因此古來成語說:光明之道,像是暗昧;前進之道,像是後退;

        平坦之道,像是崎嶇;高尚之德,卑如山谷;

        大功彰著,像是受辱;廣博之德,像是不足;

        剛健之德,像是偷惰;質樸真實,像是空虛;

        方正廣大,便無棱隅;宏偉器識,不必期成;

        大道之音,無聲可聞;大道之象,無形可見;

        大道隱微,無名可識;就只此大道善於助長萬物、成就萬物!

  藥方:

        別人怎麼說是一回事,我怎麼做更是一回事;這回事不同於另一回事,只

        此一回事,如其所如,自自在在!

        世俗人看得很低,而值得作的事,往往具有強大的生長力量,可以一試!

        自然大道是「自然」,是「大道」;自然就不在意他人,而是自自然然;

        大道就不避崎嶇,何路非大道也。

        大道是看不見的、聽不著的,但它就在生長中!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白話譯文:

        大道之生,渾淪為一、「不可言說」,

        「不可言說」,分裂為二、轉為「可說」;

        既為「可說」,參合天地、成就為「說」;

        「說」必有指,指向對象,構成「萬物」。

        萬物存在載負陰柔而環抱陽剛,養其虛靈之氣以為調和。

        孤、寡、不德這些話頭是人所厭惡的,而王公偏以此自稱,為的是調和其氣。

        如上所說,存在事物雖或減損,反而增益;雖或增益,反而減損;

        這道理是前人所留下的教示,我也同樣的教示你!

        矜強自恃的人,不得好死,我將以此做為教示世人的綱領」。

  藥方:

        人們用語言名號去對既有的存在定下標籤,但可不要忘了未貼標籤前,

        正是存在事物生長的過程!

        任何存在事物總有陰陽剛柔兩個對立面,用你的謙卑心靈去活轉它吧!「

        處環中以應無窮」!

        教,是不言之教,是柔弱之教,這是生長的關鍵處;即使要說話,還是要

        歸於不說。

        損之可益,益之可損,自然有一種持平原則,人間福分亦是如此,且安心吧!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白話譯文:

        天下間最為柔弱的,往往能夠馳騁在最為堅固的事物之間。

        沒有形體的東西可以透入看似沒有間隙的地方,

        我因此明白到無所造作、自然而為,是真切有益的!

        不經言辭的教導,不執著造作、自然而為,這樣的智慧,普天之下,很少

        人能及得上啊!

  藥方:

        有形有象的東西必然會毀壞,無形無象的東西卻可以長存!

        修行,不是去追求「有」,而是回返於生命的「無」,「無」是本源!

        「說」了有作用,但「不說」有時作用會更大、更大!「說」與「不說」

        之間要拿捏恰當!

        不是不作,而是作了要放下;放下才能自在,才能開啟新局!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白話譯文:

        名譽與生命,何者可愛?

        生命與財貨,何者貴重?

        獲得與失去,何者有害?

        因此過分的貪愛必造成更大的耗費,

        更多的積藏必造成更重的損失。

        知其所足,不受侮辱;知其所止,無所危險;如此便能長久存在!

  藥方:

        釐清何者是「須要」,何者是欲望、是貪求?對生命會有基本的幫助!

        生命是無價的,用生命去換取其他有價的東西,這是人世間最大的倒反!

        有個小洞洞,可能保住了整體;封住了那小洞洞,可能垮掉了全部!留些

        缺憾,可能是保住美善最好的藥方!

        知足的人是富有的,知止的人是有福的,合乎大道就能長久!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

        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白話譯文:

        大道之成,若有所缺,它的作用,永不衰敗!

        大道滿盈,若有所虛,它的作用,永不窮歇!

        大道平直,像是屈折;大道巧妙,像是愚拙;

        大道善辯,像是口訥,

        行動可以克服寒冷,安靜可以克服暑熱;

        心神清靜方可以君臨天下。

  藥方:

        大道生於有餘,留有餘可以補不足,天地之大,有餘可以容物,可以延年

        !記得:不要做盡了!

        真正會說話的人,話說出口,就要能回得來,這叫「訥」。

        清靜是讓渾濁的澄明了,讓躁動的安住了;你的心自在了,事物也就找到

        他們的家!

        留些愚拙給自己,一方面讓自己有變得聰明的可能,一方面讓別人有聰明

        的喜悅!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白話譯文:

        天下有道,國泰民安,戰馬退回田野,耕種農作;

        天下無道,戰亂不息,懷胎牝馬,只得生於郊野;

        最大禍害莫過於不知足,最大罪咎莫過於貪欲掠奪;

        由此看來,能迴心向內,體會原本富足,這才是永遠的富足!

  藥方:

        自然大道,原本富足,尋於本源,自在自得;一心向外,求不得,苦,奈何?

        檢察心念:念頭!念頭!念要回頭,才有了時!念不回頭,執之成迷!迷

        而成惑,難解、難解!

        欲望會生出力量,但這樣的力量往往會牽引出更大的毀滅性力量!可不慎哉!

        知足常樂,樂在知足,這種滿盈的感覺,極為自在而可貴!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白話譯文:

        不出門戶,知得天下大道;

        不窺窗牖,見得天理自然;

        那出離自身愈遠的,對大道的體會也就愈少;

        因此,通達自然大道的聖人不往外追求,心中自有體會;

        不往外窺探,言說自然明白;不造作執著,活動自然天成。

  藥方:

        認知是指向對象,但判斷總要回到自家心中,這就是「道」。

        事物清楚了,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心理要明白!明白就是踏實!

        緊抓著,把事情做好了,那可真很累!放開它,事情自然天成,才是工夫

        !自然工夫!

        不要沒命的努力,要安身立命!讓開!一切自然天成!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白話譯文:

        「為學」旨在日益增進知見,「為道」重在日漸減損執著!

        減損再減損,減損到無所造作,無所執著的境地;

        無所造作、無所執著,便能無入不自得,自然而為。

        順著自然常道,安寧無事,便能得到天下;

        若是生事擾民,那便無法得到天下。

  藥方:

        渾默之智,無為天成,放得下,提得起,這樣才能做大事!

        不要老往外去追逐,要回頭觀照自己;觀照自己,才能歇心!

        做個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不生事擾民,但要無事而有事!

        不執著、不造作,只是當下活著!這就是生,就是活,活出意義,活出個

        自然天機!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白話譯文:

        聖人守著恆常大道,不偏私其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良善之人我良善待之,不良善之人我亦以良善待之,我只直心行善罷了!

        信實之人我信實待之,不信實之人我亦以信實待之,我只直心信實罷了!

        聖人居於天下,翕合他的意志,天下渾合,其心自然無為。

        百姓都敬畏而專注地聽聞,聖人當成孩兒般的呵怙著他們!

  藥方:

        直心行善,入於造化之源,不計較眼前的利害,此是真積德!

        大道無私,只要讓開,天理自然彰顯,灑落工夫就此做去!

        渾默之智,翕合其心,能止能觀,萬物自在自得!

        放棄了權利的自我,心中常有別人,這樣才能有一超越的大我!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白話譯文:

        出而為生,入而為死,生存之途徑,十之有三,

        死亡之途徑,亦十之有三;人為了謀生,行動而墮入死地的,也十之有三。

        這是何故呢?因為他為了生命謀生太豐厚了!

        據聞善於攝養生命的人,在陸地行走不會遇見兕牛老虎,入軍作戰也不會

        為甲兵所傷;

        兕牛用不上牠的角,老虎用不上牠的爪,士兵用不上他的刀刃,

        這是何故呢?只因為這個人不露殺機,沒有致死之地啊!

  藥方:

        生命的特質就是它自己有他的生、他的命,因此不能太奢求,也不能太用

        心,要渾默些、放得下,往往好過活!

        「生命」、「生命」,有「生」,有「命」,「生」是創造,「命」是限

        制,正視「命」,才有得「生」。

        藏其殺機,不如消化殺氣,化得了殺氣,就可以「無死地」,就可以「保生」!

        「處所情境」就是「天地」,有天有地,便是道理,便是生命之所寄!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遵道而貴德。

        道之生,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創生天地,

        內具本性,蓄涵其中,

        存在事物,形著其體,

        事物相接,造成時勢。

        如此說來,存在萬物沒有不遵從自然大道,而以內具德性為貴的。

        自然大道的創生,內具德性的蓄涵,不經賦予與命令,就只是自然無為而        已!

        正因自然大道,創生天地,

        內具本性,蓄涵其中,

        就如此生長、如此發育,如此結籽,如此成熟,

        就如此養育萬物,懷養萬物。

        自然大道生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

        自然大道助成萬物,而不矜恃其功;

        自然大道成長萬物,而不主宰控制;

        這就叫做玄遠幽妙之德啊!

  藥方:

        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根源,必有其本性,根源叫「道」,本性叫「德」,如

        其根源、本性,就叫「道德」。

        不要在末端的事勢用工夫,而要在根源的本性上好好生長。

        道理、道理,因道成理,事勢、事勢,因事成勢!道理優先,事勢在後!

        用認知去定住,用智慧去觀照,用德性去成全,用大道去銷融!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

        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白話譯文:

        天下有其本源,並以此本源做為天下的母親。

        既已體會得此天地的本源,便可憑藉此來認知萬物。

        既已認知萬物,又回來守著那本源;直到老逝都不會有什危險!

        阻塞那向外追逐的感官,關閉向外執著的認知,終其一身都不會困竭!

        打開了向外追逐的感官,促就了外在紛擾的事物,終其一身都難以救治!

        見得隱微之幾,才叫智慧;保守柔弱,才是強者;

        用得外現的亮光,當得歸復內在的靈明;

        才不會遺給自己禍殃,這叫做習於常道,因任自然!

  藥方:

        回到本源,一切就好處理,一切危險都可以度過!

        打開感官、開啟執著,心向外奔馳,這世界一時間美麗起來;但很快就得衰頹!

        常道是有往有復、有來有去的,一個存在事物能如此出入自得,那也就合乎道了!

        亮光照人而慴人,靈明照人而自照,因為自照,所以明白動人!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貨財有餘,

        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白話譯文:

        要說我有清楚而明白的認知,那是:行走大道,最所擔心的卻是歧出邪路。

        大道何等平坦,但人民總喜歡險僻的小徑。

        朝廷宮宇,何等華麗;田園郊野,何等荒蕪!糧倉國庫,何等空虛!

        身穿文綵華服,手帶銳利寶劍,饜足了山珍海味,財貨蓄積有餘,

        像這樣叫做強盜頭子,不合乎「大道」的啊!

  藥方:

        不要以為平坦無奇,就沒什麼,要知道「沒什麼」,那才能入於大道之門!

        那些有權有力的人,總在歷史的浪頭上,浪生浪死,沒幾個可以成為中流砥柱的!

        小草的哲學是:小人物,但生命卻是莊嚴的;大人物可能恰好相反!

        大道在平正無奇,不在華麗文綵!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白話譯文:

        善於建立功業的人,必立下不拔之基;

        善於抱持理想的人,必結成不解之緣,子子孫孫的祭祀永不中輟。

        自然大道,用來治理自身,內具德性,日漸真實;

        自然大道,用來治理家庭,內具德性,充實有餘;

        自然大道,用來治理城鄉,內具德性,日漸長成;

        自然大道,用來治理邦國,內具德性,日漸豐盛;

        自然大道,用來治理天下,內具德性,日漸普遍;

        如此看來,這叫「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我何以知道天下是怎麼樣的呢,就用以上所說的大道之觀啊!

  藥方:

        大道之治重在如其所如,觀復其身,讓他自己生長!

        「觀」是對比而視,是清靜的觀賞,是如其所如的讓它生長!

        能放得開,他才能生長,給他天地,比給他什麼都重要!

        不必太關心他,把「關心」轉成「開心」,開開心心的,自在的生長!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虫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晙作,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白話譯文:

        蓄涵內具德性的豐厚,可好比嬰兒一般;

        毒蟲不來螫他,猛獸不來害他,鷙鳥不來傷他;

        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能握持的緊密,他尚且不知道男女兩性交合之事

        ,卻會天生自然的勃起,這純然是乾元之氣啊!

        他終日號哭而不傷嗓子,這是太和之氣所使然啊!

        體會得這個太和之氣,就只是常道常理,體會這常道常理,就得智慧明白!

        貪求生活享受,必遭禍殃;力求事物壯大,必然老逝;

        這叫做不合乎自然大道,不合乎自然大道必會早逝!

  藥方:

        柔性的顛覆比起剛性的鬥爭,有力量多了!他的力量在於真實的生長!

        體會自然大道的和氣,和氣是如其所如的喜怒哀樂,並不是無喜怒哀樂!

        柔性的堅持,「骨弱筋柔而握固」,因為此中有一大道的生命力在裡面!

        和諧,不破裂、不迫切,讓他來、讓他去,他來來去去,就停在那裡了!

        這叫做「常」態!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

        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白話譯文:

        「智慧之人,不夸夸而談;

        夸夸而談之人,多無智慧。

        阻塞了貪取,關閉了執著!

        挫掉了銳利,解開了紛雜,

        柔和了亮光,和同了塵世,

        這就叫做玄妙之同啊!

        玄妙之同,故不親亦不疏,

        不利亦不害,不貴亦不賤,

        能夠因應兩端,處其環中,所以為天下所貴!」

  藥方:

        不要把自己放在一線之兩端來思考,而要「得環中,應無窮」!

        因「玄」故「妙」,拉成一長遠的辯證歷程,幽深而識其和同,因為和同

        故知其妙!

        打扮的光鮮亮麗,一但習慣,那你就得花許多時間去維護它;回到樸素之

        地,它會自然生長!

        每天要插一盆漂亮的花,不如長久種一株會生長的花!不要只重生命的表

        象,要重視生命的本體!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溢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欲而民自樸!」

  白話譯文:

        用正道來治國,用奇巧來用兵,用無為之事來治理天下;

        我何以知道該當如此呢!正因為這樣!

        天下顧忌禁令多了,人民也就跟著貧窮窘困;

        人民的戰爭利器多了,國家也就跟著愈為昏亂;

        人民的技巧機心多了,奇怪邪惡之事滋然而生;

        刑罰政令繁瑣複雜,偷盜竊賊卻有增無已!

        基於以上的反省,聖人說:我自然無為,而人民自得其化,

        我喜好寧靜而人民自得其正,

        我無事無擾而人民自其富

        我無所貪求而人民自得渾樸!

  藥方:

        台灣俗彥說「嚴官府出厚(多)賊」,人為的戮力控制,不如自然無為的調劑!

        把理想的堅持掛搭在意識型態的執著上,可能生出很大的力量,但破壞性

的力量將極為可怕!

        自然無為吧!不用擔心,只要用心、關心,寧靜、無擾、無貪,一切會有進境的!

        用其機,不如渾其機;用其心,不如渾其心;渾樸自然,任天無為,就是藥方!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白話譯文:

        當政的人看似悶昧不明,其實自然無為,因而大眾人民富足親睦,民風淳樸。

        當政的人看似精明能察,其實苛刻剝削,因而大眾人民疏隔匱乏,民風澆薄。

        災禍啊!往往就伴隨在幸福邊;幸福啊!往往也就潛隱著災禍!

        這樣的相伴,又何所止呢?那恐怕沒有一所謂的「正道」。

        「正道」往往轉成了「奇變」,「良善」則又轉成了「妖異」;

        人們迷惑的時日已經很久了,

        正因如此,聖人立了規矩,不敢以之殺人;

        廉潔自持,不敢以之傷人;

        正直自守,不敢以之誇人;

        反躬自省,不敢以之耀人。」

  藥方:

        一種「看不出來」的生長力量,那是最值得學習的!這叫「默運造化」。

        一直擔心禍福的問題,不如真正的回到自身來體會體會,凡是能回到自身

        的,就是有福之人!

        原則立了之後,便要歇手;歇手才能走出自己的新生命。

        要照亮人,但可不要讓別人眼睛都睜不開,什麼都看不到,只是一片漆黑!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

        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白話譯文:

        治理人民,事奉上蒼,莫過於儉嗇之道;

        唯有用儉嗇之道才能回到先天大道的本源。

        回到先天大道的本源可以說深厚地累積其德,

        既已深厚累積其德,那也就沒什麼事是不能克服的。

        既沒什麼事是不能克服的,那也就無法估計其力量。

        既無法估計其力量,那就可以擁有國家;

        若能擁有國家之本源,這樣就能天長地久。

        這就叫做:深紮其根、固實其柢,長遠其生,永久存在的自然大道啊!」

  藥方:

        不要那麼慷慨,寧可儉約一點地好,儉約會使得人的生命儉肅而有力量!

        長在枝葉的,不必太在乎!你當在乎的是長在泥土裡,看不見的部分!

        有個「道」在,一切好辦,「道」是要長養的,不是把捉得到的!

        給出一片天地,就能生長!給別人天地,就是給自己天地!

  《老子道德經》第六○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白話譯文:

        治理大國就好像烹煎小魚一樣,不可輕易去攪動它!

        以自然大道蒞臨天下,就連鬼怪的作祟都不靈驗了;

        非但鬼怪不靈驗,而是它所顯現出來的神氣不傷人;

        非旦它所顯現出來的神氣不傷人,就連統治者亦不會去逼害人;

        鬼怪以及統治者兩者都不來傷害人,因此人內在的本性就得以陰陽和合歸為一體了!

  藥方:

        不要老考慮「勢」如何?要考慮的是「道理」,順道理就能生長!

        自然大道的恩慈是:使得那會傷你的也不傷你了;自然大道的狠戾是:使

        那原來不會傷你的,竟然回過頭來傷你!

        有了泥土才能生長,大道所強調的只是這麼一點點!

        不要用「掃黑」的方式,會愈掃愈黑,應當用「照亮」的方式!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

        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白話譯文:

        大國應居於眾流之下,天下眾流才能匯集於此,天下萬物才能安息於母懷!

        母親常安靜的關懷卻勝過了父親的躁動的責斥,因為安靜才能謙下的去關

        懷這個世界!

        正因如此,大的國家應謙下的去關懷小的國家,這樣就贏得了小國的信服!

        小國應謙下的去禮讓大國,這樣就贏得了大國的信任!

        因此,不論是謙下以取得信服,還是謙下以取得信任。

        大國不過想要領導諸小國,而小國不過想要能恰當的入事大國而已!

        這兩者都能各得他們所要的,就此而已,大國更應該謙下的去體貼小國的心聲!

  藥方:

        站在上方的,就要給人;處在下方的,才能得到別人的恩賜!這是一個極為簡單的道理!

        最好的領導者,不是站在上方指揮,而是處在下方觀看,並且要懂得回到本源的看!

        不必打破身段,因為根本就沒有身段,有的只是讓自家生命恰當的、好好的活著!

        離去不必要的高傲,正視真正的卑下;卑下才有坤德載物!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是萬物所歸趨的奧秘之所。

        善人懂得去寶愛它,而不善之人則因為有它,所以方得和合保育。

        合於至道的美言可以得到別人的尊崇,合於至道的美行可以提高人的形象。

        即使人會做出不善之事,但自然大道企怎又忍心拋棄它呢?

        因此要是你立為天子,並置設了三公,即使是擁有了兩手相拱的璧玉,並

        且乘坐駟馬所駕的華車,這都不如進入到這自然大道之中,好得安歇!

        古先聖人之所以特別尊榮自然大道,這又為什麼呢 ?

        難道不是說:只要真心探求,必有所得,即使獲了罪,也可得大道之保育

        而豁免,正因如此,自然大道是天下人所尊榮的。

  藥方:

        自然大道是萬物所歸趨的奧秘之所,它以包容為德!

        世間紅塵,且讓它囂嚷一下,也就沉寂了!沉寂了,就好。

        靠著外在的華美、光鮮,是不實際的;要由內在樸實的生長起來!

        大道無形,去掉了「形」,進到了「無」,這樣才能入乎「道」,最後是

        要無所不在的「大」,這是一個不休止的歷程。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圖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白話譯文:

        無所造作,自然無為,而勇於有為;不生事擾民,自然無為,而勇於任事

        ;不嗜厚味,自然無為,而仔細品味!

        大事看小,多事看少;面對怨懟,要有大道包容之德。

        要去做難事,就從易處做起;要去做大事,就從細處做起。

        天下難事一定得從易處著手;天下大事一定得從細處下手。

        因此,聖人始終不敢自稱為大,正因如此,所以才能成就其大。

        輕易應諾的人一定少了些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一定會遭到更多的困難。

        因此,即使是聖人對任何輕易的事也謹慎而莊嚴的像是難事去面對它,所

        以到頭來,天下事也就都不困難了!

  藥方:

有一個做事原則要記得: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容易的通過了,難的也變簡單了。

        要鄭重其事,但不要焦慮;要放下,但不要忘了;要緩緩地處理!

        不要再計畫了,開始吧!有了第一步,一切就好端端地來了!

        可以慢些,但不能停歇;要綿綿若存的努力!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白話譯文:

        安定才容易維持,還沒有徵兆才容易謀策。

        脆弱容易被分化,微弱就容易消除。

        在還沒發生前就要去做,在還沒亂以前就要整治。

        就像兩人合抱的大木,是從毫末般萌芽長成的;

        九層樓的高臺是一畚箕一畚箕堆累起來的;

        千里的旅程是從足下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太造作有為,往往會失敗;執著不放,反而會失去了機會。

        因此之故,聖人自然無為,因而不會失敗,沒有執著不放,因而不會失去先機。

        一般人做什麼事常常是快要完成了,反而失敗了!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能夠好像原初的努力一樣,謹慎的去完成一件事,那就不會有什麼失敗的事了!

        因此,聖人不貪求他所想要的,不寶愛世俗人所以為的難得之貨;

        聖人之所學不是一般世俗百姓所追求學習的,對於眾人過頭追求的有一深

        刻的反省作用,用這樣的方式來輔助天下萬物,務使其自然,所以他是不

        敢執著造作!

  藥方:

        要懂得見微知著,或者見縫插針,不要讓它勢態擴大了!

        不是去弄心機,而是回到「大道之源」,你自會有一番機趣,並因之而玩

        味一下「道之幾」也,進一步體會歷史之勢!

        天下不是打來的,而是人們送給你的,不送給你,奈何?要人家送給你,

        那就要懂的謙虛些!

        快成功了,就是最危險的時候;要懂得「保合太和」,要懂得好自努力,慎終如始!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白話譯文:

        古來聖人善於依著自然大道來治理國家,他並不喚醒人們的利害智巧,而

        是要人民守著純樸愚厚。

        人民之所以難治,正因為人們的利害巧智多了,

        因此,用利害巧智來治國,這便戕害了國家!

        不用利害巧智來治國,這才是國家之福!

        知道以上這兩個道理,那也就真切了解到治國的準則了;

        能夠恆久體會這準則,這就叫玄遠幽深之德。

        玄德是何等的幽深而深遠啊!

        它和一般世俗的事物是截然相反的,如此才能自然無為,大順而成。

  藥方:

        天下國家不是用計較心去做成的,而是用一番真心做成的!

        要守愚,純樸自然,看似笨笨,其實才能生長!

        追求世俗,太辛苦了,何妨守著原先的純樸氣質,雖然粗粗的,卻有力量!

        最「玄」的事是:好像沒有,其實是有,生命的奧秘就在這裡!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白話譯文:

        「汪洋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眾谷之王,因為它善處卑下,故能成為百川

        眾谷之王。

        因此,統治天下的聖人想要居於人民之上,必得以謙卑的言語來取得人民的信賴;

        想要人民站出來,那麼聖人必得把自己退到後面去!

        因此,聖人處在上面而人民不覺得有沉重的壓力,站在前頭領導而人民不

        覺得有妨害!

        這樣一來,天下人都樂意推戴他,而不會厭棄他;

        這是因為聖人不與人相爭,因而天下人沒有人能與他相爭!」

  藥方:

        如果你已經是一個領導者了,那你就儘可能的謙卑吧!如果你將要成為領

        導者,那你要學習謙卑!

        落入競爭的機制,那有爭得過的道理;只有不落入競爭的機制,才能爭得過人!

        等在下頭,別人會給你;站到上頭,那你就得給人;好好選擇吧!

        卑下得別人都不覺得你是一號可競爭的人物,但你卻是一最能競爭的人物

        ,這局勢如何,不問可知!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白話譯文:

        天下人都告訴我「道」太大了,什麼都不像,

        正因為道太大了,所以什麼都不像,要是它像什麼,那早就銷損殆盡了!

        我有三條寶貴的原則,一直持守而珍惜著它,一是慈愛、二是儉樸、三是

        不敢自傲,居天下之先。

        因為慈愛所以勇敢,因為儉樸所以寬廣,因為不敢自傲居天下之先,所以

        能成就大器。

        要是,你捨棄了慈愛卻好勇,捨棄了儉樸卻只浪費,捨棄了謙讓卻只爭先

        ,這麼一來,你就死定了。

        要是能夠慈愛,那一旦戰爭才能得勝,守護起來也才堅固;上蒼救人是用

        祂的慈愛之心來衛護他的。

  藥方:

        滿懷「愛」的人,無所怖慄、無所憂懼,因此是最為勇敢的!

        「儉嗇之道」可以令人回到自家生命之源來,不外放、不衰歇!

        不用急,在後頭,只要有生長的力量,後頭總會跑到前頭來的。

        戰爭是不得以的,只有「愛」才能化解戰爭!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善戰者不怒,

        善勝敵者不與,

        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

        是謂用人之力,

        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白話譯文:

        善於做勇士的人不誇奢自己的武力,

        善於帶兵大仗的人不輕易被激怒,

        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和敵人硬拼,

        善於用人的人能謙卑的聆聽屬下的心聲,

        這就是不與人爭的美德,這就用了人的真切力量,

        這就配合了大自然,是古來最高的原則。

  藥方:

        「對治」很辛苦,要懂得轉圜,留了餘地,才可能轉圜。

        「生氣」是下下策,要懂得不生氣,才可能鼓足勇氣,克服困境!

        什麼事都自己做,那鐵定會累死;做領導的人,是去領導人做事,不是讓

        事把自己做死了!

        大自然的啟示是:讓該活動的活動,自己還給它個自己!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吾不敢進寸而退尺,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白話譯文:

        古來用兵有個訓言說:我不敢主動挑戰,而只是被動應戰;

        我不敢逞強前進一寸,我寧可後退一尺,

        這就是要行動而無行動相,出手而又無出手相,執握武器而無武器相,往

        前進攻而無敵人相。

        戰爭禍害莫大於輕敵,一旦輕敵將會喪失了我們最可貴的東西;

        因此,兩軍對峙打仗,哀憫天下蒼生者必能勝利!

  藥方:

        凡屬於「生」者,就主動參與;凡屬於「死」者,就被動些吧!

        有了最深沉的悲憫與關懷,一切著相的戰爭,都會過去的;而且一定會成功!

        老在意會贏與否,那就很難說;用了氣力、智謀,一切由它去吧!放開往

        往是最大的力量!

        有餘地可退就退,不用急地反擊,長成力量時,它就衰頹了!悲憫些吧

  《老子道德經》第七○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白話譯文:

        我的話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實行;

        但天下人竟然沒人能明白,沒人能實行。

        說話有宗旨,做事有主宰。

        那些人對大道毫無體認,因此無法明白我所說所做。

        能明白我所說的,那可真是難能;能學習我所做的,那可真是可貴;

        因此,聖人外面雖披著樸素的布衣,但內裡卻懷著珍貴的寶玉。

  藥方:

        真人是被褐懷玉,俗人卻是被玉而懷褐;名牌是為俗人妝點的,真人只是

        個素樸而已!

        話不用多,意思到了,就要停!事不用繁,可以成了,就罷手!

        有了共識好說話、好做事;共識雖難,但要用心培養!

        最可貴的東西通常是要珍藏起來的,不必現!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白話譯文:

        能體會得大道之難知,這是上焉者;

        對大道無所體會而又強以為知,這是病痛。

        唯有對這樣之病痛有所對治,這樣才能免於病痛。

        聖人之所以不患此病痛,就是因為他能對治這病痛,因而能不患此病痛!

  藥方:

        對於自己所知的要知清楚,對於所不知的則常存敬意!

        事物之總體本源是難以了知的,但卻可以以生命相遇!

        去除心知執著,讓自家生命回到本源,好自生長!

        識得病痛,當可免得病痛,這是認不是的工夫!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白話譯文:

        人民不畏懼統治者的威勢,那麼人民所發出的更大威力勢將來臨!

        不要狹迫人民的居處,不要壓迫人民的生長;

        唯有居上位者不鎮壓,因此居下位的人民才不會厭棄它。

        正因這樣,聖人反躬自省了解自己,而不會限於己見,誇耀自己,

        懂得寶愛內在真實的自己,而不為外在的榮華富貴所迷惑;

        正因如此,聖人捨棄了後者,而寧取前者。

  藥方:

        居下位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卻也是巨大的,官逼民反,天地覆滅,可不慎哉!

        人民的力量要懂得去欣賞它、裁成它,千萬不要壓制它!

        「統治者」是去「統」那些「治者」,而不是統統你自己來治理!

        「自知」是一切認識的起點,先明白自己吧!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是以聖人猶難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

        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白話譯文:

        勇於表現兇狠果敢的人,勢將帶來殺身之禍;

        勇於表現不兇狠不果敢的人,才能存活起來。

        這兩者有利有害。

        自然大道就是厭惡勇於果敢的人,這又有誰知道它的原因呢?

        因此即使是聖人還是很難了解這道理。

        自然大道不競爭而善於取勝,不說話而善於感應,

        不召喚而自動到來,胸懷寬廣而善於謀畫,

        上天所布下的天網雖是寬廣的,稀稀疏疏,卻絲毫沒有漏失!

  藥方:

        有人激你說「你敢嗎?」,那就厚著臉皮告訴他,「我真的不敢」!

        世間事有一自然的奧秘在,真的是疏而不漏,且寬寬心吧!

        用命令的,不如用說的;用說的,不如用感應的!

        「奧秘」不是讓你去認知的,而是讓你去體會的!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

        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白話譯文:

        人民不畏懼死亡,奈何以死亡來威脅人民呢?

        要是人民通常會畏懼死亡,而那些胡作非為的,

        我就可以拘捕起來殺掉他們,這樣又有誰敢為非作歹呢?

        自然的經常之道一直有專門管理殺人任務的人去殺人。

        那代替這專門管理殺人任務的人去殺人,這叫代替自然大匠去砍木頭。

        那代替自然大匠去砍木頭的人,很少有說不傷害到自己的手的啊!

  藥方:

        死亡的恐懼是一切恐懼根源,人民連死亡都不恐懼了,這世界就要變了!

        若要去撻伐一個人,那就慢些吧!因為有一大自然的奧秘會展開祂懲罰的

        手段的!

        能不動手,就不動手;因為自然大道有其好生之德。

        讓「畏懼」轉成「敬畏」,再轉而成為「敬意」,這豈不善哉!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白話譯文:

        人民之所以飢餓,乃因為居上位的統治者縱欲玩樂收稅過多所致,因此人

        民受了飢餓之苦。

        人民之所以難以治理,乃因為居上位的統治者太過於有為造作,因此人民

        難以治理。

        人民之所以不懼死亡(輕忽死亡),乃因為居上位的人縱欲玩樂,逼得人

        民梃而走險,因此人民才會輕忽死亡。

        那一些不把自己生命當生命來看待的人,比起那些縱欲玩樂,老以為自己

        生命是最重要的人可要賢德的多!

  藥方:

        「強將手下無弱兵」,這樣的「強」不是強力之強,而是能自勝者強,能

        夠退到後頭去的「強」。

        「有為造作」所可能的成績仍然是有限的,「無為自然」才能好自生長!

        當屬下已不把他們的生命當生命來愛護時,這團體早該散伙了!

        「尊重」是一切領導者所要學習的最重要良方!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白話譯文:

        人活著時身體是柔軟的,而死亡後身體反而是堅硬的。

        草木萬物活著時也是柔軟的,而死亡後卻是枯槁僵硬的。

        由此看來,堅持己見,個性剛強的人往往屬於「死亡之徒」,柔和溫潤的

        人才是「生存之徒」。

        因此,依賴強大軍力,逞強好戰,這難以取勝;

        樹木高大強壯則必遭砍伐,強大者反而居於下風劣勢,柔弱者卻可以處在

        上風優勢。

  藥方:

        不要以為弱勢人家會瞧不起,其實,正因為人家看不在眼裡,反而是生長

        的好契機。

        生命的原則是看內裡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長的,不是看既有的。

        真正的強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嬰兒一般!

        死板板的,有什麼好;活生生的才好!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白話譯文:

        自然之道就好像人們張開弓弦對準目標一樣!

        目標居高,弓弦下抑;目標在下,弓弦上舉;弦拉過頭了就放鬆一點,弦

        拉得還不夠就再拉緊一點。

        自然之道就是這樣,減損有餘的來彌補不足的。

        人世之道卻往往不是這樣,它竟是減損不足的來奉獻給那有餘的。

        誰能夠真讓那有餘的拿來奉獻給天下呢!這只有那有道者才做得到。

        正因如此,聖人他能努力實踐而不恃恩求報,成就了事功而不居執其功,

        他不願意誇耀自己的賢德。

  藥方:

        自然有一調節性的原理,因此「損有餘以補不足」,但人間世往往「西瓜

        偎大邊」,損不足以奉有餘。

        「依道不依勢,依理不依力」,這原則很簡易,不要自己弄混淆了!

        放大空間,心胸自然寬廣;放長時間,目光自然久遠!大時間、大空間,

        自有大格局!

        跳脫開目前的限制,超越出來,你真會有意想不到的喜悅!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白話譯文:

        天下間的東西沒有比起水還來得柔弱的,

        但要攻擊堅硬的東西,卻沒有比起水還能勝任的,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水啊!

        軟弱能勝過強硬,溫柔能勝過剛強;

        這道理天下人沒有不了解的,卻沒有人能好好去實踐它。

        正因如此,古先聖人說:能為國家大事而蒙受污垢的人,這就叫國家社稷之主;

        能為國家大事而擔負禍患的人,這才足以做為天下之王。

        以上所說乃是雅正之言,但看似相反爾!

  藥方:

        話怎麼說都不重要,事怎麼開展的,這才是重點,請注重「坤」(具體性)原則。

        語言的最大限制與弔詭就是它具有兩面性,解開這兩面性,直入本源,你

        才能真明白事理。

        柔性的顛覆與瓦解勢將帶來真正的生長,不必太強調剛性的建構!

        「正言若反」,但不一定「反言若正」,正正反反,要息心止慮,想一想!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白話譯文:

        調解了大怨,之後,一定有餘怨,這怎可以說是完善的結局呢!

        因此聖人執拿著債券,卻不向人逼求。

        有德的人手拿債券亦無所逼求,無德的人手拿著租稅章例向人逼索稅租;

        自然大道是無所偏私的,祂永遠幫助那有德的善人。

  藥方:

        與其事後還要調節,無寧就不要發生,這要有一點歷史發展的智慧!

        還它個本來面目,讓出一片天地,這世界就會變得很美好,不是嗎!

        站到裡面去,會很擠;站出去,一切不就都好了嗎?另立新的生長可能!

        什麼是「德」,就是讓他覺得有「得」,若老讓人覺得失去了什麼,這德

        就不叫德。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白話譯文:

        小小的國度,很少的人民,讓那些超過十人、百人這樣的有才華的人物也用不著,

        讓人民愛惜生命而不願意遠徙外地,

        即使有舟船車轎,也用不著乘坐;

        即使有盔甲兵器,也用不著陳列;

        讓人民回復到遠古結繩紀事的時代,

        品嘗甘甜的食物,穿著豐美的衣服,居住安適的處所,悅樂文雅的風俗,

        接鄰的國度,彼此相望,雞啼狗叫的聲音,彼此相應感通,人民直到老死

        也不必急得往來。

  藥方:

        有了真情相感相應,那就不必用言語急得去溝通,只是雞犬之聲相聞,已

        是悅樂一懷了!

        爾分我界的觀念是人類文明的象徵,這是文明,同時也是「文蔽」!

        生命的可生長性原則是優先於一切的,不要在世俗的勢上打轉,把自己都

        轉糊塗了!

        雞犬之聲無意義而有意韻、有意味,人們的語言看似有意義,但可能既無

        意韻,也無意味!

  《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白話譯文:

        真實的話不華美,華美的話不真實;

        良善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良善;

        真懂的人不炫博,炫博的人不真懂;

        聖人不積蓄,他深切體認:盡力助人,反而更富有;盡力給予別人,反而更充足。

        上蒼的自然之道,利益萬物而無害於萬物。

        人間的聖人之道,服務大眾而不與大眾相爭!

  藥方:

        話要聽真的,不要聽漂亮的;人要交善良的,不要找會說話的;懂了就懂

        了,不必找那麼多啦啦隊!

        利他就能利己,這原則是一共利的生長性原則!

        退到後頭去,讓該上場的上來,舞一番新姿,便會有新的氣象!

        說了就算了,沒說也不必再說,反正說了還是白說,一切默然可也!

 

作者簡介:

林安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博士、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通識教育學會理事、東方人文基金會董事;曾任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南華大學哲學所所長、《思與言》學刊主編、《鵝湖》主編暨社長,最關心的哲學論題是「人存在的異化及其歸復之道」,著有《台灣、中國:邁向世界史》、《存有、意識與實踐》、《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教育哲學講論》、《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思維向度》、《台灣文化治療:通識教育現象學引論》、《台灣解咒﹕從「主奴意識」到「公民社會」》,現正從事於「後新儒學理論的締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