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儒道推廣日記 (22)

  聆聽曾昭旭老師的論語課已有一段時間了,依照我的了解,曾老師的學問是以「自由」與「愛」為兩大宗旨,我認為頗能針砭台灣社會的病痛,有振聾啟瞶的效果。如果將台灣社會約略分為學術界與民間兩領域,學術界所重者在知識,民間所重者在功利。知識與功利皆是中性的,本身並無好壞可言,得看人如何善用。但過度強調知識與功利,以之為最高價值,便有許多弊病。「愛」可解消過度強調知識的流弊,「自由」可解消過度強調功利的流弊,兩者可說是台灣社會的良藥。

  從「愛」的角度來看,現代的知識發展、學術分工日趨精細,即使是某個領域的博士,除了自己的研究主題外,對該領域內的其他學問也相當陌生。這現象也不只發生在學術圈,所謂「隔行如隔山」,除了本業之外,一般人對其他專業領域的了解往往也很有限。且知識某種程度上可以獨立於生命之外,純粹當作一套理論去觀賞,不涉及具體實踐。即使寫了不少儒道論文,嫻熟於概念操作,也不等於修養、體驗有得。精細化、抽象化對知識本身的發展來說是好事,可針對某一問題深入探討,獲得客觀的成果。但人不只是為知識而活,更有情感上的要求,期望與其他人同情共感,相知、相契乃至相愛。由於知識有精細化、抽象化的特質,人與人之間常封閉在不同的專業領域,無法相互了解而感到孤單、寂寞、苦悶了。當然我們不能因為知識的弊病就走向另一極端,拋棄理性思考的能力,轉而追求難以證明的神秘事物。我們一方面要肯定知識的發展有其意義,另一方面也要察覺知識的限制,就人生整體來說,生命感情才是主人,知識是為了服務生命感情而存在,不能反客為主。如同孟子所說,道德實踐可分為仁心(情意)與仁術(知識)兩端,仁術的目的是為了讓仁心充分實現。

  從「自由」的角度來看,人在上班時間其實是沒有自由的,因為上班這件事本身就是在社會分工、集體安全體制下才有的活動。就物質面來說,個人的力量很微小,必須加入學校、企業乃至社會等組織,分工合作才能換取生存所需。在求得溫飽的同時,也犧牲了一部分的自由與尊嚴。所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即使是自己不太認同或感興趣的事,為了混口飯吃,也必須服從上級的指令而勉強去做。幸好人還有下班時間,可以發展個人興趣,選擇自己想做的事。人對這種狀況可能有以下幾種想法:一是爭強好勝,將所有競爭者打倒後,便可高居上位,不受別人指揮。但這其實是歧途,誤將有限的名利權位當成無限的價值。老子說:「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一定要分出高下,拚得你死我活,只會帶來更多的煩憂。二是認命,接受當下此刻的不自由,這也是實現理想前必經的一步。三是一方面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意願、自主選擇,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每個人的天賦才能充分實現,工作和興趣結合,如同儒家講的「物各付物」。這就要靠「人心的覺醒」和「制度的建立」雙管齊下才能達成,也是我們所嚮往的精神價值與永恆理想。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儒道推廣日記 (21)

  最近各大學都進入期中考週,我在大學教導的學生以大一新生為主,學生也即將面臨大學裡的第一次重要考試。不僅學生緊張,老師也要忙著批改作業或考卷。這不禁令我想起前陣子看到的一則新聞:台大的葉丙成教授認為大學四年最危險的時間就是大一開學後的前七週,他給大一生十項建議,其中一項便是先不要碰線上遊戲,等習慣大學生活,課業、人際關係穩定後再玩。這是進入電腦和網路時代之後所產生的新問題。其實也不只是大學生,由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易於攜帶和操作,長輩們也開始學習如何上網,國小學童更有兩成沈迷3C產品。無論老年人、年輕人或小朋友,似乎都脫離不了虛擬世界,故也需要從儒道思想的角度,試著回應、討論此問題。

  相較於現實世界,電腦網路和文學藝術一樣,都是人為加工、創造的虛擬世界。為什麼虛擬世界有這麼大的吸引力?或許是因為在虛擬世界中,人可以忘記現實世界的一切煩憂。孟子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孟子‧滕文公下》)「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孟子‧盡心下》)楊墨是對立的兩端,但又有一種奇特的相互促成關係。虛擬與現實或許也可以這樣看,因為現實社會重功利,人與人之間經常要競爭,生命處在緊張的狀態下,帶來巨大的壓力,使人不得不尋求解脫、逃避的管道,因而陷入虛擬世界。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生命受傷的現象。如前述的大一生,有些人在高中表現出色,但上大學後可能會發現自己很平凡,不再是舞台上的主角。虛擬世界雖然無法徹底解決問題,但某種程度上也有療癒紓壓的效果。如玩遊戲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困難,但電腦玩不過人腦,練習久了就會進步,成為英雄人物,隨心所欲操控出自己想要的結果。在虛擬世界中人可以安心嘗試做各種事,即使犯錯也只需要付出微小的代價,就可以修正再出發。但現實生活中做了錯誤的決定,往往要付出沈重的代價,甚至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既然虛擬世界有療癒紓壓的效果,故也不必一味排斥,只是要避免沈迷,在虛擬與現實之間取得平衡,這就要有一番「化虛為實」的工夫。如前所述,問題可能源自社會上充斥的競爭壓力,如果去除優勝劣敗的思維,以孔子提倡的「仁愛」精神做為社會的基本價值,人們或許就不再需要躲到虛擬世界裡。又虛擬世界是由電腦程式建構而成,依循明確的規則,就可以製造出自己想要的結果,似乎給人一種安全感。但這還是受到程式制約,只有回歸真實生活才是真正的自由創造。曾子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文」泛指一切文化活動,廣義來說虛擬世界也是文化活動的一環,但各種文化活動也有價值高下之分。能夠發揮心靈的創造力,提升思考的深度、廣度、高度,發揮怡情養性、陶冶性情的功效,才有較高的價值。雖然這類文化活動要付出較多努力,但收穫也更豐富。且文化活動本身也非最終目標,追求的還是生命情感的交流與人格的成長。如果能夠從事有意義、有價值的文化活動,並結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許就不至於太依賴虛擬世界了。

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儒道推廣日記 (20)

  近年來世界許多大學的人文科系似乎都面臨危機,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因為有意裁併人文科系,引發學生抗議;日本有二十六所國立大學擬廢除人文科系或進行轉型;台灣在經濟衰退與少子化的衝擊下,人文科系也岌岌可危。社會大眾似乎因為人文賺不了錢,故認為人文科系無用而需要裁撤。身為中文系的學生,也需要思考自己所學究竟有什麼意義、價值。

  我認為中文系的性質較接近於藝術,廣義來說同樣是以「創作」為核心,如同寫一首詩、畫一幅畫或演奏一首曲子,皆是為了展現真、善、美的境界。雖然我的專長是儒道思想,求學階段所受的訓練大多是建立論述、撰寫論文,並不會寫詩、寫小說或畫畫,但也經常寫些文章來詮釋經典或抒發個人心得。思想作品與藝術作品的差異之處在於:思想作品重視抽象的原則、邏輯推論與批判思考,藝術作品重視豐富的情感、具體的意象。但兩者同樣都試圖在現實世界之上,描繪一個超越的、理想的世界,使人們的心靈在其中淨化、昇華。這可以說是人文科系的本質或內在價值。

  相對於本質或內在價值,人文科系也有附加或外在價值。當前台灣社會的問題便是:由於對附加或外在價值的極端重視,而吞沒了本質或內在價值。這令人想起《莊子》書中的小故事:莊子有個朋友叫惠施,有一天惠施種的葫蘆瓜成熟了,體積很大。惠施想用它來裝水,但葫蘆因為質地不夠堅硬而裂開,惠施一氣之下將葫蘆打碎。莊子聽說這件事,便告訴惠施:不是葫蘆沒用,而是你不會用。渡河時將葫蘆繫在腰間當成游泳圈,不也很逍遙自在嗎?(出自《莊子‧逍遙遊》)惠施重視事物的功利價值,莊子重視心靈、精神的超脫。

  所謂附加或外在價值,便是創作出來的作品或論文在市場上是否受歡迎?賣不賣得了錢?能不能被大多數人認可?可不可以幫自己在大學找個教職……等。我不否認這些事物有其重要性,但應該先確立兩者的本末關係,以本質或內在價值為本,附加或外在價值為末。如果對後者的重視程度超過前者,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了。舉例來說,我任教的社區大學有許多生活藝能類課程,如烏克麗麗、二胡等,選修的學員大多是想怡情養性,即使沒有參加比賽、贏得冠軍也無妨,當作興趣調劑身心也不錯。如果依照惠施的想法,選修這類課程就沒有意義了。同樣地,人文科系的學生,如果因為讀人文賺不了錢、找不到工作,沒有在學術界或社會上成為頂尖人物,就完全捨棄人文,認為不需要去學習和創作,恐怕就本末倒置了。這真是一種難以理解的想法。

  由上述討論也可以明白,為何台灣有時會被稱為「文化沙漠」的原因了。並不是因為台灣沒有錢,台灣人生活過得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要好。原因在於人們習慣以單一標準(如功利或吃喝玩樂)來看待事物,不合此標準的事物就被排斥乃至逐漸滅絕了。這不得不說是台灣文化的重大損失。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儒道推廣日記 (19)

  讀過《論語》的人大多會同意,孔子是一個自由、獨立而悅樂的人,如同他的自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但孔子為什麼能夠做到:別人不了解、認同他,也不覺得生氣、受傷、難過、寂寞,能夠「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是一個令我非常好奇的問題。就我的猜想,也許是因為孔子能夠克服內心的欲望吧!這欲望不是有形的、物質的,而是無形的、心理的,也可說是人性的陰暗面,即希望「有人讚美我、欣賞我、支持我,甚至想法、感受、行為、個性都要和我一模一樣才好」。這欲望的範圍可大可小,大者如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金正恩等獨裁者,將全體國民的言論、行為標準化、齊一化,只准擁護政府,完全不容許異見的存在。小者如孟子說的:「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將別人不感興趣的訊息硬塞給對方,明明無關乎是非對錯,或是非對錯仍有討論的空間,仍要求別人的想法、風格要改成和自己一樣。上述種種行為都是這欲望的表現,若欲望無法滿足,自然就會感到生氣、受傷、難過、寂寞了!

  既然這欲望會引發種種負面情緒,我們是否要完全去除它才好呢?恐怕又不是如此。欲望本身是中性的,無絕對的好壞,重點在「適可而止」。如吃東西是欲望,適量且均衡的飲食有助於維持健康,但吃得過多卻會傷身。心理上的欲望也是如此,有人支持我、認同我,想法、風格和我相同時,會覺得高興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如果一個人完全不在乎也不需要別人的認可,恐怕他表現自我、與人交流的動力會大為降低,成為離群索居之人。但我們要時常戒慎恐懼的是「欲望的過度膨脹」,變成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亦即認為只有自己的想法、感受、行為、個性是唯一的真理,與自己不同的想法、感受、行為、個性都毫無價值、不屑一顧。這就會扭曲成一種傲慢自大、瞧不起別人的心態了。比較健康的心態應該是:有人認同、支持我固然很好,但沒有也無妨。甚至更進一步:雖然別人的想法、感受、行為、個性和我不一樣,但也有他們的理由,也是道理在某一方面的顯現,而有值得我欣賞、包容之處。若能這樣想就不至於太自大,也不會強求別人認同自己了。如孔子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泰而不驕」(《論語‧子路》)、「君子成人之美」(《論語‧顏淵》),或孟子說的「與人為善」等。(《孟子‧公孫丑上》)

  為什麼說不同的個性、風格都是道理的顯現?因為每個人的想法、感受、行為都是有限的,沒有人可以宣稱「只有我喜歡的事才正確」。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只有充分發展個性,才能使世界完整而多采多姿。就此看來,每一種個性或風格都有它存在的價值。能夠肯定這一點,就表示人有一顆超越的心靈,可以接納、包容、欣賞、學習與自己不同的想法與風格。唯有如此,才不會對人的個性造成壓抑與傷害,人與人之間也才有和諧而平等的互動,相對來說也就不容易有寂寞感了。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孟子》心得 (01) 梁惠王上篇

《孟子》心得 (01) 梁惠王上篇

作者:劉毅鳴

孟子1.1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心得1.1《孟子》一書開宗明義提出「義利之辨」,主張人的心態、價值觀要以義為優先。所謂義,就是要跳脫個人的想法和欲求,從社會整體的觀點來看問題。義與利不是互斥的,雖然行仁義並不是為了求私利,但行仁義自然會有好結果。反之,如果人人都從私欲、私利的立場來考量,反而對大家都不利。孟子在遊說梁惠王時,便是順著他「求利」的思考慣性,推論他的言論、主張無法獲得他想要的結果。如果君主心中想的是如何對自己最好,如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等;臣民自然也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思考如何抗拒君主的要求,為自己或家族謀求最大利益。在資源有限、欲望無窮的狀況下,君臣上下便會你爭我奪,導致國家因內耗而滅亡。反之,如果人人都能夠將心比心,為所愛的人著想;都能夠秉持敬業精神,盡力完成長官交代的工作;大家犧牲奉獻、團結合作,國家自然富強。關鍵還是在人心中的想法為何,是選擇短視近利還是自我克制。以義為主才能夠兼顧義與利。

孟子1.2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鴈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心得1.2本章的主旨是「與民同樂」。「樂」的關鍵不在物質而在人心,物質只是心靈的憑藉或通道。領導者應該真心關懷百姓(仁),負起治國的責任(義),才有真實的快樂;反之,即使有華麗的感官享受,也無法感到滿足。孟子拜訪梁惠王,惠王以為賢君一定是每天忙著工作,非常勞累,不像他可以到園林裡休憩,言下之意賢君似乎犧牲太多而不懂得享受生活。孟子卻認為賢君該玩樂的一樣也沒少,只是先做好該做的事。如周文王便懂得這個道理,先照顧好百姓的生活;故在文王興建亭臺、園囿、池沼時,百姓也自願來幫忙,上下相親相愛為一體。文王見到百姓安居樂業,遊玩時也就無後顧之憂。反之像夏桀,園林恐怕比文王還奢華,但因為自私地享樂而不顧百姓死活,良心必感到不安,時時擔憂可能會招致百姓反抗,無法真正放心遊玩。可見只要我們心存仁義,與他人同情共感,自然會有好結果,不必花心思在吃喝玩樂上。追逐感官享樂反而容易陷溺其中,迷失人生的價值方向。

孟子1.3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心得1.3本章可從「仁心」與「仁政」兩方面來討論,而以仁心為本。就仁心來說,梁惠王從功利的角度出發,將百姓當成富國強兵的工具,在意的是人民的數量多寡而非生活品質。且梁惠王滿足於既有的成就,認為自己努力救災,對百姓已經很照顧了,沒有從人民的觀點來思考。梁惠王又習慣將人民的苦難歸咎於天災,忘了自身的責任,如貴族的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知檢點節制;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知開倉賑濟災民。在孟子看來,梁惠王的心態與別國君主本質上相同,只不過稍微多做了一些事,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因此梁惠王應該調整心態,重點不在自己付出和收穫了多少;能夠犧牲奉獻,以人民為主體,以愛民、養民為目的,才符合王道政治的理想。

推行王道除了仁心之外,還要有具體的措施「仁政」配合,孟子對此也有詳細而切實的論述。依照王船山的說法,愛民、養民之道有三,一是制恆產,二是裕民力,三是修荒政。領導者應該思考哪一項才是人民最需要的,設定施政的優先順序。「修荒政」即梁惠王說的輸送百姓及糧食等,這雖然也很要緊,但只是災害發生時的應變措施,平時就應該裕民力與制恆產,建立完善的社會安全制度,才能正本清源,徹底解決問題。其中又以「裕民力」為當務之急,以安頓百姓的基本生存為優先,肚子填飽了,才有餘力過人文生活。養活百姓雖然需要利用自然資源,如種田、捕魚、伐木等,但孟子認為應從永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開發要順應天時、有所節制,不宜短視近利、殺雞取卵,導致環境的破壞與資源的枯竭,這也符合現今的環保觀念。進一步要「制恆產」,包括讓百姓飽食煖衣、安居樂業;閒暇時接受教育,懂得敬老尊賢等。雖然努力工作、奉養父母主要是百姓的事,但如果各級官員奢侈浪費、貪污腐敗,缺乏完善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就無法保障百姓的生存。能夠及早規劃,將天災人禍的損失降到最低,便是領導者的責任。

以上從「仁心」與「仁政」兩方面來說明王道政治的理想,若能切實推行,百姓一定會感念政府的恩澤,社會充滿安定、祥和的氣氛,四方之民也會主動歸順,國家自然富強,又何必計較眼前的人民有多少呢?但要推行王道,關鍵還是在於領導者有無一顆關懷百姓的善心,及自我反省的能力,接下來的種種具體措施才能順理成章,發揮應有的效能。

孟子1.4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心得1.4執政者的職責是為百姓謀福利,其中又以「保障人民生存」為第一要務。用刀或木棍殺人,雖然工具不同,但結果則一。同樣地,執政者推行錯誤的政策造成百姓傷亡,即所謂「政策殺人」,雖然並未直接殺人,但結果則一,故也要承擔殺人的罪名。如梁惠王便是只求個人生活的奢華享受,王室的廚房和馬廄將食物拿來養肥動物,百姓卻在路上餓死。可見梁惠王的自私不仁,對動物的重視居然超過人。最早發明用人偶殉葬的人,恐怕會絕子絕孫(或子孫不敢相認);便是因為人偶太逼真,令人不忍心去看。人偶都如此,更何況犧牲活人來滿足君王的欲望呢?孟子將君民之間的關係比喻為父母與兒女,兒女固然要孝敬父母,但父母更有責任照顧、養育兒女。良善的政治固然要保障個人權益,但更根本的是回歸人性關懷,如同一家人相親相愛,國家、社會才能和諧發展乃至壯大。

孟子1.5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歛,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心得1.5晉國是魏國的前身。魏國接連被齊、秦、楚三國擊敗,梁惠王內心充滿憤怒、恐懼、懷疑,雖然想復仇雪恥,但又擔憂國力不足。孟子認為勝利的關鍵不在力量強弱(如領土、武器等),而在領導者有正確的價值觀念。有仁心而後有仁政,仁心即愛民之心,真心關懷、照顧百姓,天下人民自然心悅誠服,願意歸向你、幫助你,如此就沒有任何人能夠與你為敵。像秦楚兩國那樣,為了戰爭而荒廢耕作,以嚴刑峻法逼迫百姓服從、搜刮錢財,只會導致眾叛親離。仁政的具體內容包括生命、財產與教育,前兩者是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百姓安全了,就有閒暇去學習做人的道理,對內發揚人的善性,對外也使家庭乃至全體人民相親相愛、團結合作為一體。不僅有物質力量(養民),更有精神力量(教民),就可以集中力量與強敵抗衡。所以梁惠王也不必因為眼前的強弱懸殊而憂疑恐懼、患得患失。順民者昌,失民者亡,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施行仁政一定能夠爭取到民心而取得天下,不需在意一時的勝敗。

孟子1.6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心得1.6孟子看待政治問題是從大處、根源處、長遠處著眼,而非一時的得失。君主應該以身作則,言行舉止莊重嚴肅,有充分的自制力而令人敬畏。梁襄王性格浮躁,欠缺身為一國之君的威嚴,向賢者請教時未經深思熟慮,就隨口提出「天下歸於何處」的大問題。但孟子還是耐心解惑,主張「不嗜殺人」是政治的根本道理,這道理建立在人性的真實上。莫說仁人君子在見到生命毀滅時會於心不忍、良心不安,即使是未受道德教化的市井小民,也自然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和財產,求子孫之綿延。「不殺人」乃是人間最基本的道理,政治如果想和人性對抗,長遠來說一定會失敗。可惜各國君主都看不見這根本道理,只看得見眼前的利益。為了滿足個人的虛榮心,以嚴刑峻法為手段,以百姓的生命財產為代價,不惜一切發動侵略戰爭。現在是因為各國君主都一樣糟糕,百姓只好服從;一旦有愛護百姓的仁君出現,百姓便會爭相歸附,如同天降甘霖,禾苗一片欣欣向榮;又如水往低處流是大勢所趨,任何人都無法阻擋。具備這種先見之明,才是有智慧的領導者。

孟子1.7.1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心得1.7.1本章篇幅較長,故暫分為五段。依照王船山的詮釋,本章的重點在於道德與事功是同時成立的,而以道德為主。道德起於仁心,以道德為根據的事功即仁術,仁心與仁術也同時成立,雖然仁術從仁心發出,但不能只講仁心而不講仁術,仁術的意涵才是孟子在本章要論證的。

齊宣王希望成為像齊桓公、晉文公一樣的君主。儒家提倡王道,齊桓、晉文屬於霸道。王道與霸道的區別在於動機與目的,王道是基於愛民之心,希望天下百姓安居樂業;霸道是基於功利之心,追求富國強兵,樹立本國的威勢,令各國俯首聽命,未必會考慮百姓的生存。雖然齊桓、晉文的境界較戰國君主(如齊宣王)為高,周天子仍受尊重,有時還能以外交手段來維繫和平,不像戰國時代完全訴諸武力,但齊桓、晉文仍然是以建立霸權為主,注重事功而非道德。所以孟子一開始就劃清界線,不談霸道而談王道,堅守儒家立場。也只有以王道爭取民心,才能成就平天下這最大的事功,即使是當時的霸權如秦、楚等也無法抵擋,所以孟子說:「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齊宣王聽了孟子的主張仍有疑慮,不僅懷疑自己的德行不夠,更懷疑只靠愛民、保民是否足以王天下?齊宣王的想法如同一般人,認為注重道德、無私奉獻就是對自己不利,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即使不被對手吃掉,也只能自保,開展不出宏大的事業。將「道德」與「事功」視為二元對立的兩面,彼此不能共存。孟子不僅要證明仁心原本就存在齊宣王身上,他有愛民、保民的能力;更要證明仁心發為仁術及仁政,一定有具體的措施及效用。如此才能將「道德」與「事功」這兩面統合起來。

孟子1.7.2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心得1.7.2孟子在此舉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齊宣王在堂上見到一頭牛即將被殺,用來釁鐘(以牲口的鮮血塗在鐘上,祭祀神明)。他見到牛害怕顫抖的樣子很不忍心,故命人用另一頭羊來祭祀。孟子認為這就是齊宣王仁心的當機呈現,有此心就足以王天下。但齊宣王對仁心的本質還不是很了解,所以孟子又舉出百姓的看法來進一步釐清。百姓感受不到齊宣王的仁心,認為他只是因為吝嗇,才將牛換成羊。這還是從功利角度著眼,仁心則是超越功利的,並不會去計較大小多少。

孟子又進一步追問:如果從仁心著眼,牛與羊同樣是一條生命,為什麼選擇殺羊而不殺牛?此處點出仁心的本質:雖然抽象、普遍的規則(如不殺生)很重要,但儒家的仁心不是指遵守這些規則,而是具體、實存情境下的感受。齊宣王見到牛在發抖的那一刻,當下生起的惻隱、同情之心,才是最可貴的。羊則因為沒有親眼見到,感受不那麼痛切。如果換個情境,齊宣王見到的是羊而不是牛,一定也會選擇犧牲牛來保全羊。當然我們可以說:「如果不殺任何動物,豈不是兩全其美?」但這樣一來,又會廢棄祭祀神明的禮儀。由此可知,道德選擇或「仁術」乃是在具體的情境下,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所做出的判斷。殺牛、殺羊或廢禮三者一定要擇其一,但選擇不是盲目摸索或算計功利,還是要依據「仁心」來選擇才合理。殺羊是折衷後的選擇,既保全仁心又不至於廢禮。「君子遠庖廚」道理也相同,君子指在上位者,見到殺生難免不忍心,但逢年過節、宴請賓客時又難免食肉,故只好遠離廚房,以免觸景傷情、食不下嚥。如果只講仁心,便忽略了在具體情境下如何做選擇、判斷的問題,流於空想而無法落實;如果只講仁術,便失去了做選擇、判斷的合理依據。故仁心與仁術要同時成立。經由孟子的指點,齊宣王也慢慢了解仁心與仁術的意義,並請教如何將之應用在王天下的事業上。

孟子1.7.3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心得1.7.3齊宣王之所以對仁政有疑慮,是因為戰國時代各國君主皆致力於富國強兵,競爭激烈。齊宣王(甚至齊國百姓)可能對儒家有誤解,認為儒家只講求道德修養,無辦事的能力,即使有愛民、保民之心,外國軍隊一來也難以抵擋。所以齊宣王才提出「不為」與「不能」的問題,他不是故意叫百姓送死(不為),而是現實上不允許善待百姓(不能)。孟子要說服齊宣王,就必須證明施行仁政不僅不會導致亡國,反而可以達成齊宣王追求的「統一天下」目標。愛民、保民之心必然要發為仁政,仁政必然有平治天下的效果。

要證明這一點,可從心性本體與歷史經驗入手。就心性本體看,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所有人乃至天地萬物本質上都是相互關連而為一體,別人的痛苦自己也能夠感同身受,只要向內探求、找回本心,便可據此做為立身處世的最高準則。就歷史經驗看,能夠統一天下的君主如商湯、周武王,也都是有德者。所以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便是要齊王效法湯、武,將仁心擴充至全天下。

「推」分為縱貫的推與橫向的推,兩者應該兼備。「縱貫的推」首先要確立心性本體為最高價值;其次要自覺到本心的存在,並且努力去把握、維持;最後要從本心出發,努力尋找在變化萬千的情境下,哪一種做法才能恰當地將價值實現出來,也就是上一段說的仁術。上一段齊宣王以羊易牛,既保全不忍之心,又不廢釁鐘之禮,仁心與仁術兼備,已能做到「縱貫的推」,只是沒有將這個道理運用在治國上罷了。齊宣王不是能力不夠,只是心懷疑慮,沒有用心盡力去做,所以孟子說:「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要齊宣王將「縱貫的推」運用在治國上,如此就可以像湯、武那樣,平天下易如反掌折枝了。

「橫向的推」則是由近及遠,由易及難;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說:「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便是「橫向的推」有錯誤,應先關懷百姓再關懷牛羊,為何齊宣王上一段同情無罪被殺的牛,卻對百姓沒有憐憫之心呢?此處孟子的邏輯不太通,將兩種「推」混在一起說,容易令人迷糊。「為不為」是有沒有用心的問題(縱貫的),「禽獸與百姓的比較」則是在用心之後如何安排先後順序的問題(橫向的),宜加以區分,但大致上還是可以了解孟子的意思。

為什麼仁政必然能夠治國平天下?因為以金錢、權力、暴力去收買、壓迫別人,都只有一時的效果。只有真心關懷才能令百姓心悅誠服,讓愈來愈多人聚集在你身邊,才是可大可久之道。至於仁政有哪些具體措施,就等後文再說明了。

孟子1.7.4「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王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曰:「可得聞與?」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彊。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其若是,孰能禦之!」

心得1.7.4孟子多方試探,試圖確定齊宣王心中真正的想法。首先孟子問齊宣王是不是以發動戰爭、犧牲無辜百姓、激怒各國為樂?恐怕只有最殘忍、最愚昧的君主會這樣想,所以齊宣王立刻澄清,說自己不喜歡殺人,殺人是不得已的,只是達成目標必須採取的手段罷了!可見齊宣王既有惻隱之心,又有雄心壯志,只是找不到恰當的方法。

齊宣王說自己有「大欲」,大欲是相對於小欲而言。小欲指耳目口體等感官享受,乃至個人的榮華富貴。有些政治人物最在意的是「小欲」,只要自己及家人生活安適、坐領高薪、有人伺候即可,對國家發展與人民幸福漠不關心。這雖然比起喜歡殺人的暴君來得好,不致立即危害到人民,但仍然是一種自私的心態。齊宣王顯然不屬於這類人物,他身為大國君主,該有的享受都有了,這些對他來說只是小事。他發動戰爭的真正目的是「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國,撫四夷」,亦即逐鹿天下、問鼎中原,在歷史上建立不朽的功業。

孟子不否定齊王的野心,領導者有遠大的志向也是好事,只是指出以發動戰爭、打倒敵人的方法來統一天下,就像爬到樹上抓魚(緣木求魚)一樣,是永不可能達成的。不僅達不到目標,還會招來禍患。因為齊國的兵力、物資只佔天下十分之一,各國的兵力、物資佔十分之九,齊國以一敵九,大小、強弱懸殊,齊國必定會被擊敗,甚至反過來被別國入侵而亡國。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與日本以舉國之力發動戰爭,仍然不敵美國、蘇聯等世界各國組成的同盟一樣。欲望的背後常藏有危險。並不是說武力、謀略、欲望、野心等物質面不重要,而是物質本身有其限制,須服從「弱肉強食」的規律。

要打破這規律必須回到心靈面,回到「人」的本身來看。人並不受一定的局勢所限,而可以主動扭轉、創造局勢。政治原是連結人心的藝術,若能「發政施仁」,政治領袖以仁心推為仁政,為百姓謀福利,實際改善人民的生活,必定能夠爭取到民心。當民心歸向你,人民都願意接受你的領導,主動前來投靠你、幫助你、向你訴苦(赴愬),形成新的局勢時,即使對方武力再強也會被瓦解,不必殺傷太多人命就能夠統一天下。政治以人民為本,人民以心為本,「反其本」一定有通行無阻的政策,發為堅不可摧的力量。齊宣王只知道要發動戰爭、征服敵人,孟子卻指出了另一條路,既能夠保存齊王的仁心,又不違背他原本的目標。

孟子1.7.5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心得1.7.5孟子兼顧仁心與仁術、保民與大欲的說法,終於感動了齊宣王,虛心向孟子請教。雖然齊王認同孟子的理念,但一來齊國的臣民未必有孟子的智慧,二來空有理念、善心卻欠缺具體做法也沒用,故必須請孟子詳細指點「仁政」的基本規模和做法為何?

「恆心」即保持高度的心靈自覺,即使沒有穩定的財產與收入,仍然堅持不懈地進行道德實踐,這只有少數經常從事自我修養的士人才能做到。如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至於大多數普通人,雖然不能說他們沒有心靈自覺,但要開發出來比較困難,故必須先營造一個良善的環境,保障基本生存,才能使他們向善,這就是政治領袖的責任。如果領導者貪污腐敗,只想著如何從百姓身上撈錢,讓百姓陷入貧困;百姓連生存下去都很困難,一定會起身反抗,做出違反禮義的事。政府愈想以法網箝制百姓,百姓對政府愈不滿,上下激烈鬥爭,國家就危險了。

所以仁人、明君應當有「為民制產」的遠見,不宜殺雞取卵。「為民制產」即是政府對民生經濟有全面、長期而合理的規劃,雖不必像西方的福利國家,由搖籃到墳墓都由政府負責,但最起碼要讓每戶人家吃得飽、穿得暖、有房可住。經濟富裕時有閒暇接受教育、從事文化創造;經濟不景氣、遭遇天災人禍時,也能夠免於飢餓與死亡。政府先讓人民生活寬裕,再要求人民修養道德、遵守法律,才順理成章而容易達成。


「盍」是何不,「反其本」有兩義:一是理論次序,仁心為本,仁政為末,由仁心開出仁政。二是實踐次序,養民為先,教民為後,先有恆產才有恆心。保民又以養老為先,政府注重財富的公平分配,每戶人家皆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足以事奉父母、養育兒女,不需擔憂生計問題,再提倡孝道觀念,家家戶戶便能和樂融融,自動自發向善。上述政策都是從領導者關懷百姓的仁心、善心、不忍人之心發出的,能如此則百姓也會感受到領導者的誠意,發自內心支持政府,上下團結一體,採取和平發展的方式,一定可以實現「王天下」的目標。

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儒道推廣日記 (18)

  這十多年來由於台灣經濟衰退,各行各業的發展陷入停滯,即使努力也看不見成果,許多人因此覺得未來失去希望,喪失了奮鬥的動力。社會上也出現「尼特族」或「啃老族」這一特殊族群,意指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人。雖然我對這群人的了解不深,但我猜想其中有些人或許是抱持著及時行樂的想法,認為既然有父母資助而衣食無憂,不妨讓自己開心點、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每天過著在家上網、打電玩,或與朋友一同出門吃喝玩樂的生活。與上述「以享樂為主」的人生觀相對的是「愛拚才會贏」,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把別人比下去,在社會上佔有一席之地。所以會用各種方式爭取資源,如交際應酬、拉幫結派、塑造形象、追逐流行,甚至關說賄賂、利益交換等合法或非法的管道,以便及早卡位,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贏得名聲、財富而令人羨慕。這可稱之為「以成功為主」的人生觀。

  雖然「以成功為主」是積極外向的,「以享樂為主」是消極內向的,但兩者都有私心,各偏於一端而不合乎中道。「以成功為主」著眼於現實成果,其私心固不待言。「以享樂為主」雖然比較不會影響到別人,但無論是吃喝玩樂等物質面的感官享受,還是讀書求知、藝文欣賞等精神層面的滿足,都是在吸收一些東西,卻不一定能創造出對人我有益的成果。

  儒家的人生觀、價值觀異於前兩者,可說是「以服務為主」的人生觀,如同孔子說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論語‧雍也》)除了儒家,各大宗教也都有類似想法,如佛菩薩慈悲為懷、救苦救難,基督教也強調要愛你的鄰人等。所謂的「服務」就是行善,積極幫助別人,對社會有所貢獻,而非追求個人的安適或成就。行善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物質的,即從事慈善、公益事業,在台灣非常發達。一類是心靈的,即藉由教書和寫作,將古人的智慧傳達出來,啟發現代人的思考與實踐,也可以賺取微薄的酬勞來養活自己。雖然這是一件辛苦的事,但以「心靈的行善」來說,不僅在研習經典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生命成長的喜悅;由於經典的智慧根源於人性,在闡揚義理的過程中,也必定會吸引到能產生深刻共鳴的好友,大家相互切磋,和樂融融。如同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即使再辛苦,心靈上也能夠獲得安慰與滿足了!

  我的想法或我所理解的儒家如上所示,但社會上有形形色色的人,不一定每個人的想法都和我一樣。雖然有人可能不認同我,但我也幾乎從不到他們的頁面去「傳教」或試圖改變他們。如果有人因為不認同我的想法或風格而主動前來我的頁面留言,我常常也只按個讚而不再反駁。我當然可以強迫對方接受我的看法,甚至破口大罵,但這樣做除了造成兩敗俱傷外,又有什麼意義呢?對容易引爆戰火的議題閉口不談,以保持對彼此的尊重與善意,才是有智慧的做法。如同孔子說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儒道推廣日記 (17)

  《孟子》書中有一則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孟子的學生陳代問孟子說:「老師不肯去求見諸侯,好像是太拘小節了吧。現在一去求見,大則可以使他們完成王業,小則可以使他們稱霸諸侯。古書說:『委屈一尺,就可以伸長八尺』,似乎很可以去做啊。」孟子回答:「『委屈一尺,就可以伸長八尺』這句話,是從謀利方面說的。從前趙簡子叫王良替他寵愛的家臣奚駕車出獵,一整天都沒有射中一隻鳥獸。奚回來告訴趙簡子說:『他是天下最糟糕的御者。』王良說:『請讓我再替你駕一次車。』結果一個早晨就射中十隻鳥獸。奚回來又告訴趙簡子說:『他是天下最高明的御者。』趙簡子對奚說:『我叫王良專門替你駕車好了。』王良不肯,說:『我按照規矩駕車,他射不中;我駕車橫衝直撞,他一下子射中很多。我不習慣替這種不守規矩的小人駕車。』駕車的人不肯討好射箭的人,我又怎能去討好那些諸侯呢?屈辱了自己的人,絕沒有還能夠糾正別人的。」(《孟子‧滕文公下》)

  儒道思想在現代社會的處境,與孟子的時代或許並沒有相差太多,同樣是處於弱勢。孟子認為他所處的社會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現代社會則是以西方思想為主流。西方思想有其深刻高明之處,我們當然不必為西方思想貼上邪說的標籤。但儒道思想卻常被現代人貼上落伍的標籤,認為不必學習。身為儒道思想的愛好者,或許也要從事與孟子相同的工作,努力讓大家更了解儒道思想,洗刷這類污名。但有時「推廣的要求」與「儒道思想本身的要求」會起衝突,如這則故事中,陳代顯然認為求見諸侯是個好機會,可將儒學推廣、落實在政治上。但孟子在意的是「求見諸侯」這件事的出發點、內心動機為何?如果是為了利而非義,即使結果真如陳代所說,能夠一展長才、輔佐諸侯平定天下,孟子也不會去做。我們處在現代,雖不必將孟子的做法訂成教條,認為任何積極行銷自己的做法都是錯的。但孟子的問題「為了利還是為了義」還是有意義的,我們固然可以用各種方式推廣儒道,但必須仔細檢查其中是否參雜了私欲,是為了求取個人的知名度或利益?如果是,就要再審慎思考:這麼做值得嗎?會不會為了推廣、行銷的目的,犧牲、減損了道德人格的光輝?

  如果為了符合儒道的要求,捨棄某些行銷自我的機會,有可能會導致理想無法實現,如同孟子始終沒有被諸侯重用,儒道思想在現代社會也不一定能夠獲得大多數人認同。但孟子果真失敗了,成為網路上常說的「魯蛇」嗎?恐怕也不盡然。孟子在他生活的時代大力提倡儒學,雖然看不出什麼成果,門下也沒有傑出人才;但數千年後人們仍然在思考、討論他的學說,就此而論,歷史上也沒有多少人能達到孟子的成就。當然我們可以說孟子是天才,一般人就算奮鬥一輩子也趕不上他。但人生的意義不只在於結果,更在於過程。就算我們在思想和人格上沒有深遠的影響力,只要踏實努力、認真工作、積極過生活,總會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精神上也已經和古往今來的儒者相知相契了。如同孔子說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儒道推廣日記 (16)

  接續前一篇文章的討論,我想談談「價值理想」的問題。儒家與現今流行的觀念對此問題,可說是抱持著迥然不同的見解。約略來說,我們可以將價值區分成「世俗價值」與「形上價值」,或理想與現實兩路。現代社會以民主政治與資本主義為主流,民主政治崇尚選票,資本主義崇尚金錢,兩者皆屬於世俗價值(註)。儒家不反對民主或資本主義,但相較於世俗價值來說,儒家更重視形上價值,甚至可以為了形上價值而犧牲世俗價值。形上價值包括真、善、美等精神層面,其中又以善為儒家首出的觀念。

  孔子說:「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孔子與弟子又有這麼一段問答:「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論語‧子路》)儒家認為真理不能以投票方式決定,大家喜歡的未必是真理,大家討厭的未必不是真理,要靠自己的良心去省察、思考,才能判斷什麼是真理。重點不在支持或反對你的人有多少,我們既不必討好群眾,也不必憤世嫉俗。重點在於良心,每個人雖然都有良心,但良心覺醒的程度有高低,只要那些良心已經覺醒的善人認同自己就可以了,良心尚未覺醒的不善之人討厭自己也無妨。道德水準、風氣隨著時代、地域不同而有升降,在衰亂的環境中,提倡道德修養不受歡迎是很正常的,受歡迎才奇怪。

  儒者並非刻意與世俗唱反調,但心靈的提升難免與一般人的想法有衝突。即使如此,儒者也不會感到灰心、失望、挫折,如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因為儒家關心的重點是:自己的言論與行為是否符合形上價值。能獲得社會肯定或豐厚的收入固然很好,但並不是必要條件。心靈的提升也與個人的才華和氣質傾向沒有必然關係,如孟子說:「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即使是平凡人,寫不出傳世之作或開創不出一番事業,只要用心、努力去做並且不斷學習,還是可以實現形上價值。重點在於個人的選擇,選擇以道德理想為生活重心,並對此有足夠的信心。如孔子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才能求得心靈的平靜。

  前文已將儒家的關懷重心做了充分的說明,以形上價值為主。儒家不排斥名聲、地位、財富、才華、個性,但不能喧賓奪主,將這些事物的重要性置於道德理想之上。只要是有良心之人(也就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避價值理想的實現、心靈的淨化與提升等課題,這是來自良心的真實呼喚。

  註:民主並不只有騙取選票等庸俗的價值,更有言論、思想自由,保障人權等正面意義。如此人民才有發揮創意的空間。資本主義亦然,有助於資源的流通、推動社會進步。但民主和資本主義的畸形發展便會陷入庸俗淺薄。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儒道推廣日記 (15)

  上一篇文章談到日記的價值,不妨再將範圍擴大,思考「寫作」這件事的意義為何。這兩、三年來在FB發表許多文章,除了培養及表現自己的才能外,更希望以文章為媒介,將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起來,達成心靈的交流。如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人與人之間善意而平等的互動是最快樂的事。雖然人與人的交流不只有寫文章這種方式,但寫文章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將人們連結起來的方式有很多,如好友相約吃喝玩樂是一種,為了賺錢或工作而尋找事業夥伴又是一種。但這些方式難免流於外在化,關注的是事情,如食物好不好吃、活動有不有趣、工作是否完成、賺了多少錢等,並未直接以個人內心的思想世界為關注焦點。寫作則是單純將內心的想法呈現出來,摒除不相干的事,這是寫作的優點。寫作的缺點則是一般人對生活、對世界並沒有太多或太特別的想法,即使有也不一定會費力寫下;加上我的文章以儒道為主題,有時會比較抽象或涉及一些專業知識,這類「門檻」的存在會將很多人阻擋住,達不到交流的效果。

  如上所述,方法(寫作)和目標(人與人的交流)有時會發生衝突,必須做出取捨。此問題可參考儒家的智慧。一般來說,達成目標的方法有很多,當方法與目標有衝突時,也不需拘泥於特定方法。但寫作這方法不能輕易捨棄。曾子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藉由朋友之間的互動來提高道德修養,固然是最重要的事;但要聚集朋友,也必須透過優美的文化活動。孔子說:「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論語‧季氏》)朋友之間的相處,固然以真誠、正直、信任為首要原則,但「多聞」也不可偏廢,這就要以語言文字來進行思想觀念的交流。就道德與知識兩者來說,儒家固然以道德為主,但並不是完全不要知識,只是相較於知識來說,道德更加優先罷了。

  理想狀況當然是兩端兼備,既能夠接受語言文字、思想觀念,又能夠運用語言文字、思想觀念,達成心靈溝通、交流的效果。但現實未必如此完美,先從事自我修養,以認真、努力、誠實而有節制的態度過生活;再以這樣的精神投入語言文字的創作,使語言文字、思想觀念都有其合理、正當性。留下這樣的著作,以指示道理之所在,或許也是一條路。對完全否定知識、排斥理想的人來說,我寫的東西含有學術性與理想性,他們不感興趣是很正常的。但對有志於修身養性的人來說,我的文章或許能夠引發他們的共鳴,以文字來凝聚、提升彼此的精神,讓有限的生命有無限的價值。由於社會上大多數人還沒有將修身養性當成生活重心,所以我的文章無法廣泛被接受。但也不必抱怨或感到沮喪,俗話說「風水輪流轉」,也許有朝一日道德修養會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相關的學問也會受到重視。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俗話也說:「人在做,天在看。」只要忠於良心、合乎天理,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有意義的,即使一時之間無法與別人溝通、交流也無妨,總有一天會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儒道推廣日記 (14)

  近來我對臉書的關注程度下降很多,似乎擺脫了臉書的制約,這主要是受到寫作及生活方式改變的影響。以前每天寫一條札記,雖然字數少,但發表頻率較高;現在改成每週寫一篇心得,較難引起關注。又暑假我的生活起了兩大變化,一是撰寫學術論文,二是探索遊戲世界,兩者都佔用我不少時間。概略言之,我的寫作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一是解讀孟子,二是學術論文,三是影劇或遊戲心得,四是儒道日記。前三者都有明確的目標或成果:解讀孟子是為了經典文化的傳承及推廣。寫論文雖然是為了求職,有現實功利的目的;但無形間也為學術的發展,貢獻了棉薄之力。影劇或遊戲心得發表在網路論壇,除了留下記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也可以和同好們互動交流,讓欣賞或遊玩的樂趣增加一倍。只有儒道日記看似無用,需要再思考、澄清它存在的意義。

  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又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用現代語言來說,求諸人、為人就是炒作人氣、譁眾取寵。世俗之人把注意力放在外界,做事前考慮的往往是能否成功,有賣點、受歡迎、能出名的事才做,不然就不做。這是最外在化的。上述三大寫作領域雖然不是直接以積聚人氣為目標,但還是有外在化的成分。如解讀孟子以經典文本為關注焦點,學術論文以研究課題為關注焦點。如果將電影、電視劇或遊戲當成藝術作品來欣賞,作品本身是關注焦點。雖然在寫作時也會加入個人獨特的詮釋觀點或體悟,但與探索內心世界、生活經驗的日記相比,還是傾向外在化。只有日記才是最內在化的,就此而論,日記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又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學而》)此中有學習(學)、思考(思)與實踐(習)三個面向。研讀經典文本、學術理論、文藝作品,屬於學習層面。一切寫作都屬於思考層面,只是有思考的方向、對象是向外(經典、學術、文藝)還是向內(日記)的差異罷了。日記可說是由思考轉向實踐的中介環節。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由於日記反省的是生活經驗,探索的是內心世界,皆與自身密切相關,是親身實踐的體會,故有助於德行的養成。且既然命名為「儒道」日記,在書寫過程中,也會引用聖賢的言論,來與自身的生命經驗相互比對、印證,故也有疏通、開導生命的效果。雖然日記不免還是說理、思辨的成分多些,但理論是為了指導實踐。如果把問題想通了、想透了、分析清楚了,以道德理想來凝聚心思、提振精神,思想統一而不矛盾,就能夠防止實踐上的偏差或駁雜,故寫日記亦是淨化自我的重要工夫。

  日記不是萬能,還是無法取代實踐。「知而不行」也是一般人常犯的毛病,即使清楚自己的問題何在,要改變也還是很困難。日記只是相對上與道德實踐關連較密切罷了,實踐是做的而不是寫的,故我的說明也暫止於此。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儒道推廣日記 (13)

  暑假到了,不需前往學校講課,生活以「寫作」與「休閒」為兩大主軸。寫作方面,除了分享《孟子》心得外,還要努力撰寫論文,為八月下旬的會議做好準備。休閒方面,以影劇欣賞與電腦遊戲為我的興趣所在。隨著閒暇時間的增加,「如何平衡寫作與休閒」就成為重要課題。而在回答這問題前,也必須先了解寫作與休閒的特質及價值,方能在整體人生當中,給予這兩種活動適當的定位。大致上來說,寫作與儒家的精神相近,休閒與道家的精神相近;寫作是理性的,休閒是感性的;寫作注重邏輯思考,休閒注重圖像思考;寫作常有寫作以外的動機,休閒除了休閒本身,別無其他動機。以下分別討論之。

  為什麼寫作與儒家精神相近呢?可參考孟子的說法:「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孟子認為沒有穩定的財產,卻經常從事道德修養,這只有讀書人才能夠做到。至於一般老百姓,先有穩定的財產,才願意追求人生理想,實現更高的真、善、美等精神價值。寫作的動機、目的包含許多層次,以學術論文來說,最底層的動機、目的就是投稿可累積點數,有助於將來應徵教職,在大學裡混口飯吃。就此而論,我和一般老百姓也沒有差別。但論文的意義價值並不僅止於此,更重要的是發掘真相、探索真理,以縝密的思辨、嚴謹的考證,構成一套理論,去解釋經典文獻或經驗現象。由於天賦性向與學術訓練的差異,學者常有不同的理論或解釋觀點,學術世界因而多采多姿。與來自不同領域卻有相同興趣的專家,進行思想上的激盪、交流,更是一大樂事。但這還不是論文的終極目的,真正的目的應如孟子引述顏淵說的一句話:「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或如古人常說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寫論文、研究學問的目的不在於獲取個人的名利權位,或僅是玩弄語言、文字、概念的遊戲而已,而是要發揮實際的功用,提升道德素養和政治、社會風氣,寫論文、研究學問才有意義,故寫作是積極有為的。

  為什麼休閒與道家精神相近呢?因為道家對人生是採取觀照的態度,並不追求實際的功用。儒家追求的功用,雖然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替天下百姓著想,但還是一種功用。道家則連這點功用都不追求,純從內心的逍遙、精神的自由著眼,可以莊子為代表。莊子曾說過「無用之用」的故事:有一種葫蘆外形雖大卻質地脆弱,用來裝水容易裂開,一般人會把葫蘆打碎,莊子卻拿來當游泳圈。有一種樹木枝幹彎曲而容易腐爛,木匠棄之不顧,莊子卻在這棵樹下乘涼。莊子是說故事的高手,故事的特質與論文不同,論文是直接說明抽象的道理,故事則是描繪出某些情境或氣氛,讓觀看者自行去體會。抽象的道理可帶給人思考的樂趣,但具體的形象才能喚醒人心中的情感。前文提到的影劇與遊戲,便是以圖像思考為主。又莊子故事中傳達的道理,是要人擺脫從功利觀點來衡量事物價值的思維,這也符合休閒的特質。因休閒就是要人暫時擺脫世俗的一切,進入形而上的美感境界,生命在其中得以充分休養與療癒。休閒是「無所為而為」的,不一定要有積極或現實的目的。

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12)

  暑假到了,生活型態也與學期中不同。由於學校停課,較少有機會與大家見面,分享自己所學;大部分時間要由自己來規劃和運用,故暑假是比較容易感到孤單的。當然即使是開學,也不一定可以達成充分的交流。雖然有些同學對上課內容很感興趣,能夠心心相印;但也有些同學只是為了獲得學分,對我介紹的觀念興趣不大。網路上也是如此,一篇文章可能有成千上百個讚,但也可能讀者只有小貓兩三隻。嘗試以口語或文字向大眾傳達觀念的人,經常會遇到兩難:到底應該順從大多數人的喜好,還是忠於自我?選擇前者,不免失落自我,展現不出個人的特長,無法讓世界變得更多采多姿;選擇後者,又容易感到孤單,與世俗格格不入。網路上廣泛流傳的文章或影片,大多是輕薄短小的故事、格言或笑話。這或許反映了很多人不喜歡動腦,喜歡輕鬆有趣或只憑感性就可以把握的內容,不需要太複雜的專業知識或思辨。但我的文章含有對儒道經典的解讀,需稍加思考才能理解,故容易和一般人有距離。

  上述問題可以理解成自我與愛,或理性與感性的衝突。完整的人性應包含自我與愛、理性與感性兩面,但這是就理想狀態來說,現實上理性自我與感性之愛難免有衝突,如何整合便是一大考驗。在此應有一辯證發展的歷程,一般人獨立思考、理性判斷的能力不發達,雖然容易向外尋求認同、盲目遵從世俗觀念,卻也不至於孤單寂寞。知識分子多讀了一點書,開展出理性自我,卻也容易陷入抽象思辨的世界,而與人群疏遠。解決之道不是退回原始的、素樸的感性,而是在理性自我的基礎上試著發揮感性、融入群體。

  孟子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盡心上》)「求在外」包括榮華富貴及受到大眾歡迎,孟子認為這些事物都不是可以完全由自己決定的。進德修業等「求在我」的事物,才是我們要用心的。孟子又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可見他不贊成盲從群眾,主張忠於自我。但忠於自我又不是離群索居、做自了漢,而是要將仁義道德等價值觀念傳達出來,讓大家發自內心理解、認同、感動乃至實踐,淨化社會風氣。雖然別人不一定會領情,但如果因為這樣,就將道理扔掉而「融入群眾」,豈不是失落了真我?如果喪失真我,又怎能和別人有真實的愛、溝通與交流?自己端正了,才能去引導別人。

  個人生活上也是如此,理性與感性應該取得平衡。忙碌的工商業社會,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充斥著許多計畫、表格、期限,光是要應付這些事就令人筋疲力盡。有時難免會想:如果能夠打破「理性」的制約該有多好?但如果有一天突然中了樂透,每天無所事事、不用工作就有花不完的錢,除非有極高的道德修養,不然生命恐怕也會逐漸被物欲給腐蝕、掏空乃至糜爛。在理性的基礎上努力充實自我、關懷別人,生命才能感受到意義與價值。

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

儒道推廣日記 (11)

  暑假到了,生活型態也與學期中不同,有許多時間可以看自己想看的書、影片、遊戲等,擺脫了緊張忙碌的生活,心情也變得開朗。但愉悅的心情背後卻潛藏著危險,如果不利用這段空檔多寫論文,要找到教職恐怕就遙遙無期。充實自己的學問,不一定只有寫論文這種方式,除了平時看書之外,這兩年來藉由在網路上發表《論語》與《老子》札記的機會,也閱讀了一些相關著作,可說是幫自己充電。但寫這些東西完全無法獲得任何收入,激勵自己持續分享札記的動力,除了用作上課教材之外,最主要還是精神層面的滿足,透過我的獨特闡釋,將儒道兩家的智慧精華傳達給世人。完成這項使命,對我來說便是最快樂的事。「網路分享、學術論文、休閒活動」三者如何協調,應是生活中的重要課題。

  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如果以質、文這兩端來說,「網路分享」可說是質的一端,「學術論文」則屬於文的一端。學術論文有一定的格式規範,好處在於所使用的是有明確定義的概念語言,可進行精細的討論。且文章需經由專家學者審核,有一定的學理依據。但因為論文所討論的大多是抽象概念,與日常生活距離較遠;筆調冷靜客觀,較無法抒發個人的感受與體驗。論文的致命傷,也是最令人感到可惜的一點,便是讀者太少,通常用一隻手就可以數完,發表完就存放在圖書館裡的陰暗角落而乏人問津。「網路分享」的優缺點與「學術論文」恰好相反,其缺點在於使用生活語言,概念容易模糊;缺乏一定的學理依據,有時經不起理性的檢驗與批判。但網路上的分享是生動活潑而貼近大眾的,將道理從隆重嚴肅的學術殿堂上解放出來,落實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成為人生的指引。「網路分享」最大的優點在於生命力,雖然概念表達不一定精確,在抽象理論上未必有很大的貢獻;但願意分享的人都是對傳統經典與文化懷抱著熱情,寫作時不拘格套,也容易激發出創意。由以上說明可知,「網路分享」與「學術論文」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兩者應該相輔相成。但孔子又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如果質與文只能取其一,還是要以質為主。

  「休閒」的性質又與「網路分享」、「學術論文」不同。後者需要有產出或業績,前者只需靜靜欣賞、玩味喜愛的作品。心有所感而記錄下來固然很好,沒有也無妨。這有點像儒家與道家,儒家因為要積極入世,與人溝通交流,故雖然以真情為主,但也不得不運用語言文字。語言文字對道家來說則不是必須的。從道家的觀點來看,休閒的背後也有「休閒之道」存在。如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經》第十二章)提醒我們休閒不能違背自然。如年輕學子暑假往往沈迷於遊戲或網路而熬夜,便會傷身害性。老子又說:「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道德經》第六十三章)好的休閒不必訴諸強烈的感官刺激,就能令人放鬆,提升、淨化我們的心靈。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老子》札記

《老子》札記

作者:劉毅鳴

老子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札記1老子的學問重心在於去除人為造作,恢復生命的整全,由此展開他的世界觀。「可道可名」是以既定的價值與行為標準去看待萬事萬物,凡可以言說的標準皆屬有限。「常道常名」是去除標準、不預設立場,才能看見事物的真相。人活在世間,必然要運用各種言說概念來劃分事物、決定行動,這是「有」。但人不能停留在「有」,必須清楚察覺言說概念都是暫時的、不完整的,不執著於某種概念或標準,而可以自由、靈活運用之,這是「無」。由「無」可見道的根源妙用。由「有」可見事物的生成歸終。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循環稱為「玄」,同出於玄而包含有、無兩端,天地萬物就在「玄」中生生不息。

老子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札記2一般人以為修養就是以美善對治不美不善,殊不知當人設定了美善的標準,便是從「道」抽出一部分而排斥其他,導致「道」的破裂。因此老子提醒我們轉換觀點,不執著於兩兩相對當中的任何一端,而是接納全體。無為、不言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以「歸零」的心態去做;事情做完就要立即放下,才能長久。

老子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札記3人生的困苦(爭、盜、心亂)不是起於名利權位(賢、難得之貨、可欲)本身,而是替這些原屬中性的事實,人為地貼上價值判斷的標籤(尚、貴、見),鼓動眾人去追求。在競爭的壓力下,人的生命感情難免受傷。有智慧的領導者應放下好大喜功的貪念(虛心弱志),回歸真實自然的需求(實腹強骨)。「無知無欲」非消滅一切知識與欲求,而是以不執著的態度來面對。強者不必藉此證明自己的優越,弱者也不必自卑。以「無為」為之,人人就可以自在自得了(無不治)。

老子4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札記4「道」的功用是創生萬物,但道家式的生不是加法而是減法,解消外在的負累,生命就能自生自長。沖即虛,明白虛的妙用,就能在滿溢前止步,回歸原點再出發。化除爭勝的銳氣,就能止息紛亂。收斂自身的光芒,就能同情眾人。淵兮、湛兮是形容道的深遠、不可見。虛靜而能涵藏萬物的道,比天帝更先在。

老子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札記5仁是有心有為,如此難免會以自己為標準去批判別人,導致人我的對立。「不仁」非冷酷,而是放開萬物,任其自生自長,相信自然的智慧永遠優於個人。橐是打鐵用的風箱,籥是管樂器。橐籥有用是因為中空,可不斷注入新鮮空氣。人也是如此,欲望太多只會引來煩惱,放下對事物的執著,才有成長的空間。

老子6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緜緜若存,用之不勤。

札記6谷神、玄牝象徵道。神、玄表示道無形象卻有妙用。牝者,母也。山谷空虛卑下,草木鳥獸卻可在其中生長,像接受母親的孕育。玄牝之門即道的開顯,天地萬物都由此而出。緜緜若存即若有似無,不執著過去的成就與未來的目標,當下才有生生不息的動力而不勞累。緜緜若存又可理解成以深呼吸來釋放壓力。

老子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札記7「生」即創造。天地生萬物,聖人生百姓,不是以自己的標準去束縛對方,而是不自生、後其身、外其身,亦即忘掉自己,讓對方自由生長。如果堅持己見,便會製造對立而不能長久。萬物、百姓充分發揮本性而欣欣向榮,也是天地、聖人的功勞,所以說身先、身存。聖人不執著自我,生養百姓之德才能長存。

老子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札記8待人處事像「水」是最好的,水的心態就是不爭,永遠處在卑下之地。人的智慧、才華、精力有限,不斷揮灑總會耗盡,故鬥爭終難長久。水象徵自然的生命,去掉人為造作,居處、心思、待人、言語、為政、處事、行動就能如實呈現。不爭強好勝,就能以平常心接納及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如水之滋潤萬物。

老子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札記9人的精神、氣力有限,努力持守使之滿盈,錘鍊(揣)使之銳利(梲),必定會損傷耗竭;不如休養生息、內斂涵藏,才有源源不絕的生機。為人處世亦然,如果只想獨佔金玉、富貴,滿足自己的優越感、虛榮心,必定引起別人的猜忌,非打倒你不可。故在成功後就應該放下,將功勞歸給眾人,回歸天地自然。

老子10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札記10營魄即魂魄。此身乘載有精神性的魂與物質性的魄。抱一即身心皆懷抱自然之德。專是專一,氣包括情緒、欲望等;內心專注平靜,生命就能柔和,如嬰兒說哭就哭,說笑就笑,毫無黏滯。玄覽是比喻心像鏡子,滌除主觀的成見(疵),心就能恢復先天的觀照能力,照見事物的實相。無知是指領導者不將個人的想法硬套在國家、人民身上。天門是生命的根源,領導者安靜守柔,才能給出生命成長的空間。不凸顯自己的作為,就能夠明白大道而通達四方。「道」生育萬物卻不佔為己有,替萬物做了一切卻不仰賴回報,長養萬物卻不主宰掌控。因為「道」完全放下自我,萬物的生長就顯現了道的玄妙之德。

老子11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札記11三十根輻條聚集在車輪的中心(轂),輪心中空,故可以插入車軸轉動,讓車前進。埏是揉捏,埴是土,捏陶製作各種容器,容器中空,才能盛裝飲食。居室是中空的,有門窗(戶牖)可出入透氣,才能住人。老子由生活經驗領悟出「有生於無」的原理,以形而上的「無」為根據,人事物才「有」實際效能。

老子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札記12口爽是喪失味覺。畋獵是打獵。五色、五音、五味本來可以滿足生理需求、感官享受;但如果心受外物刺激,誘發狂熱的渴望,便會逼迫人從事無止境的追逐,反而傷身害性。「為腹」是需要,象徵自然的欲求;「為目」是想要,眼光被獵物、珍寶所吸引。我們要仔細區別這兩者,回歸自然才有真實的快樂。

老子1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札記13老子不將自我的價值建立在外界的評價上。因為別人的想法隨時在變化,若不能建立無條件的自信,自己的心情便會流轉不定,失去榮寵固然驚恐,得到榮寵也會擔憂不能常保。「貴大患若身」是以天下來支撐自我。能夠放下自我(無身),就不會將天下當工具,滿足自己的野心,如此才能將天下託付給他。

老子14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札記14道的特質就是無色彩、聲音、形體,也無上下、前後、古今之分。因為道無法以感官認知,也不在時空範圍內,才足以做為最高的價值,而非有限的事物。道雖然無形跡,卻有生成天地萬物的妙用,故說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知道人生的意義不可定於一尊,讓當下種種事物都回歸自然常道,便可統貫一切了。

老子15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札記15道是不可說的,只能勉強從有道之士的容貌來體會。豫、猶是戒慎恐懼,儼是態度莊重,渙是解消執著,敦是返璞歸真,曠是虛心接納,混是去除分別。這七種修養符合「無了才能有」的道理,微而玄、濁以靜、安以動、不盈是無,妙而通、徐清、徐生、蔽而新成是有。收斂自我看似消極,卻蘊含無限生機。

老子16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札記16人生的困苦起於對事物抱持片面的觀點。「致虛極」是去除心中的成見,「守靜篤」是守住生命的寧靜。一般人只注意事物美善的一面,但修養須看見事物的全貌。凡事都有正反兩面,消退了才能生長。明白這道理就不會執著造作,懂得回歸生命自身,不計較得失而一體包容、成全,才合乎天道而可大可久。

老子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札記17道家思想富含民主精神,認為一流的政治是人民自我管理上軌道,領導者好像不存在。二流的政治才是由領導者主持,人民歌功頌德。三流的政治則是以權威逼迫人民服從,人民甚至反過來侮辱、反抗政府。人民各有其天性,相互配合構成和諧的整體;領導者不必經常發號施令,順應自然就可以治理好國家。

老子18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札記18道德實踐的最高境界就是本來如此。有仁義就有不仁不義與之相對,有智慧就有巧詐與之相對。如果道德是發自內心、本來就應該做到的,就不必刻意提倡標榜。如果人人都能夠孝、慈、忠,社會上無不孝、不慈、不忠之人,孝子、慈父、忠臣也就不顯得突出,如易經「群龍無首」象徵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

老子19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札記19本章不是從客觀上否定聖智、仁義、巧利的價值,而是領導者主觀修養上不需執著哪些事物屬於聖智、仁義、巧利,強迫人民符合僵化的標準,如此一來,人人就可以活出他自己。以人文來治國是不夠的,應回歸自然之道。泯除分別而回歸素樸,事情自然能辦成;減少私欲而回歸真我,就能止息世間的紛爭。

老子20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札記20絕學不是拋棄知識,而是「學不學」,即明白任何知識都有限,是自生活經驗中抽出某一面向而非全體,故不可執著。毀譽(唯阿)、善惡的標準都沒有一定,而是因時制宜。若心態靈活,姑且敬畏、順從世俗價值觀也無妨。荒是悠遠,未央是無盡,熙熙是熱鬧,太牢是全牛,泊是淡泊,未兆是無徵兆,沌沌是無分別,孩是笑,儽儽是無主見,遺是失去,澹是開闊,飂是高揚,有以是有用。世俗之人需要掌聲,強調精明幹練,追求功成名就;老子卻回歸自然,不顯露精彩相。生命的緊張、防衛乃至受傷,根源在於爭強好勝;放下心中的刀劍而內斂涵藏,生命就能恢復健康,有如汲取母親或大地的養分。

老子21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札記21大德者的動向皆以道為依歸。道無形又深遠(恍惚、窈冥),是超越於現實經驗之上的永恆存在,而非生滅變化的具體事物。道又有生成天地萬物的大用,從象徵到實物,從生命之真到符驗之信,都因為有道(其名)才保障了萬物(眾甫)的存在。道是一切的根源,隨時提醒自己回歸道,事物就能自然生長。

老子22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札記22曲、枉、窪、敝、少是反面,全、直、盈、新、多是正面。一般人追求正面而排斥反面,老子卻認為心態上要去除成見,接納一切可能。失敗了從中學到更多,反而得以保全;成功了如果得意忘形,便會招來禍患。可見正反面沒有一定,居於其上的「一」才是法則。去掉競爭、比較之心,生命就能回歸自然。

老子23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札記23去掉言語造作,就是自然的體現。人的精力有限,如果過度透支,就像天地間的狂風暴雨,終難長久。所以我們應該從事於道,隨順自然的步調而行。德即得,同於得失即對得失抱持平常心,接納一切結果,不必刻意追求。樂得之即能夠妥善面對得失,勝不驕、敗不餒。充分信任自然之道,別人也會信任你。

老子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札記24踮起腳跟、跨開大步是刻意造作,故反而站不穩、走不遠。自我炫耀、自以為是的人欠缺反省能力,故看不見自己的缺點、彰顯不了整全的大道。自誇、自負的人把功勞都歸給自己而忘記別人,反而得不到稱譽敬重。上述表現就像多餘的食物和行為,令人厭煩。時時反省自己、關懷別人、順應自然才合乎道。

老子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札記25道的存在渾然一體、先於天地、無聲無形。道本身至高無上,不依靠外在條件而存在;道的作用又遍及萬物而永不疲倦。道是不可說的,一切說法都是權說,只有實踐了才明白。道的運行是循環往復的,要順勢而為不強求。人要學習地的厚實涵藏、天的高明寬廣、道的本源創生,道的本質就是回歸生命自己。

老子26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札記26生命的重心要放在回歸根本,不被聲色名利所迷惑。欲望是個無底洞,永不滿足。輕率追逐外物看似快樂,其實只會造成生命的浮躁不安。故我們要做致虛守靜的工夫,時時提醒自己回歸自然才長久。輜重是行李,比喻道是實踐的憑藉。領導者尤其需要以超然的心態看待天下事,基礎穩固了,百姓才能生長。

老子27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札記27前五句話比喻聖人在思考與行動時(善行),能夠放下一切執著,不陷入僵化的模式(轍迹)。常善是不以人為的標準去區分高下,接納一切人事物,狀況反而會由壞變好。世間雖然有善與不善、老師與學生的分別,但兩者是相對的,若學生不尊重老師,老師不愛護學生,雙方自以為是,看似聰明卻是迷惑。

老子28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札記28世俗要人追求成功(雄)、聰明(白)、榮耀(榮),老子卻認為善於接受失敗比追求成功更重要。所有成功都從失敗來,一切歸零看似消極,卻像嬰兒、原木尚未定形,蘊含無限可能。謙卑守柔反而容易讓人親近,就像草木在溪谷中茂盛生長。一切制度都起於價值的劃分,聖人卻懂得回歸渾然一體的本源。

老子29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札記29取天下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天下人,這是辦不到的。神器是指萬物在道的妙用下,各有自然的本性。心知執著與人為造作,便是主觀設定某些價值標準,未能從萬物自身的角度來看。殊不知標準都是相對,有正面(行歔強挫)就有反面(隨吹羸隳)。聖人去除身、物、心的執著,便可以靈活轉換各種觀點。

老子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札記30「兵」象徵一切競爭的情境。有智慧的領導者不以勝過別人來建立自我的價值。因為一將功成萬骨枯,光榮歸於一人,百姓卻要遭受荊棘叢生、戰火遍野的痛苦。即使不得已而需要競爭,只要達成目標(果)即可,不必驕傲自誇。日常生活亦然,為了拚事業而過度透支身心,違反自然的節奏,只會更快夭折。

老子31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札記31本章明確表達反戰的思想。道家以保全生命之真為主,從人間角度觀之,戰爭固然有勝有敗;但從自然角度觀之,同樣是生命的大量損失,而無所謂勝敗。有智慧的領導者,應看清戰爭或鬥爭是最違反常道的事,殺傷人愈多,功勞愈大。故即使不得已而用兵,也應抱持哀矜勿喜的態度,才能獲得人民的支持。

老子32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札記32道超越於語言之上,就像原木未經雕琢,蘊含無限可能。道尚未定形分化,故可以做為天下的主宰。侯王守住無名之道,人人就能夠做自己,像回家一樣舒適(賓至如歸);又像天降甘霖,無心卻能均勻養活萬物。在人間生活不能沒有語言,但要知道語言的限制,才不會濫用。道就像大海能夠包容成全一切。

老子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札記33自知、自勝是自我反省、自我修養。人的智謀、氣力有限,再怎麼知人、勝人也難以完美,所以我們不應該在有限上強求。省察自己面對外物的態度,克制不自然的欲望,才是真正的明白與堅強。富足是多想想自己擁有的,立志強行則容易失望受傷。回歸自然所在,才能長久;即使肉體死了,精神仍能永存。

老子34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札記34大道無所不在,永遠伴隨在萬物左右。不辭是不為始,衣是廣布。道家相信生命有自己生長的力量,道的作用只是去掉阻礙,功勞仍歸於它自己。生命少了強求造作,就可以做它自己。道沒有想要什麼的意圖,正因為如此,才能順其自然地成就萬物。小與大、道與物本是相對的概念,卻又詭譎地相即為一體。

老子35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札記35吸引過客停留,要用音樂與美食;吸引天下人歸附,要執守自然之道(大象)。為什麼有了道,天下人就不會受傷,而能安穩、平靜、舒泰呢?因為道是無形、無聲、無味的,它沒有自我,虛而能容納萬物,不與任何人起衝突。「不足既」即無盡。化除內心的執著而回歸自然真實,看似平淡,卻有無窮妙用。

老子36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札記36本章看似權謀,但我們可從內心修養層面來解讀。一般人要克制想法、情感、欲望,就必須與之對抗。但老子認為先讓開、接納(張強興與)反而能夠平息(歙弱廢奪)它們。這種超越二元對立的觀照,便是隱微的智慧(微明)。生命在道(柔弱、淵)裡才能悠遊自得,不必以智巧(剛強、利器)與人爭鬥。

老子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札記37「道常」即常道。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無心自然地做,如此才能長久。無不為要靠無為的修養工夫來保證。領導者守住常道,不干預造作,萬物就能自生自長。但在生長過程中,難免有心知介入而鼓動形氣物欲,故須使內心回歸無言說分別的狀態,氣欲便能隨之復返素樸平靜。人人都如此就天下太平。

老子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札記38不執著德反而有德,執著德反而無德。我們勿將人間的價值標準當成絕對,各種價值標準都有其限制,超越之方能活用之。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無心自然地做。仁雖有心靈自覺,但純靠生命感應而無所憑藉(無以為)。義是有心而為,又依靠理性思辨的原則。禮更外在化,將原則落實於具體規範,別人不遵從,就拉著他的手臂勉強他。老子不否定仁義禮,但必須回到自然大道、生命之德的超自覺層次,仁義禮才有意義。只靠外在規範,人人以自身的價值標準硬套在別人頭上,遠離生命的真實,便會引發紛爭。預期未來一定會如此(前識),容易失望受傷,看似精明卻愚昧。故應取厚實而棄浮華。

老子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札記39一即道。貞通正。發通廢。天、地、神、谷、萬物、侯王因為有了道,才能使它們(其致之)維持清、寧、靈、盈、生、天下正等正常的存在狀態。天如果自以為清明,恐怕會裂開。因為真正的清一定包含濁,執著清這一端,就遠離了整全之道。兩端兼備才是一。侯王不可自以為高貴,若少了百姓支持,就像高樓地基不穩,一定會倒塌。孤、寡、不穀(不善)是侯王的謙稱,表示他能夠從百姓的立場來思考。輿是車,引申為承載,道承載萬物卻不顯承載相。我們也不必成為光鮮亮麗的美玉,而要當一顆平凡卻堅硬的石頭。

老子40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札記40「反者道之動」從本體說,道不是有形的事物,而是反省事物的限制並超越之,方能保存事物。「弱者道之用」從工夫說,要超越限制,就必須不斷掃除既定的價值觀念與慣性習氣,由工夫回歸本體。一般人只見到事物的正面、剛強面(有),但要見到反面、柔弱面(無),才是道之全體,故以無來代稱道。

老子4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札記41上中下依實踐程度來判定。下士聞道大笑之,是因為道與世俗價值觀相反,不追求聲色與名利。笑反而顯出俗人的愚昧與道的高明。自明道至若渝,是說明道德藏在事物的反面,須不斷反省、超越既定的價值觀念才能體會。大方無隅等五句,是說明道非有限的事物,無特定的內涵。道就在萬物之中生成萬物。

老子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札記42一是不可說,二是不可說到可說,三是可說到說出對象。任何事物都有陰陽、正反兩面,心沖虛而使氣寧靜,不執著任一端,就能夠達成整體和諧。王公自稱孤、寡、不善,便是不自以為高貴,能從百姓的角度思考。減少執著有無窮妙用,有心造作反而阻礙生長。爭強好勝常招來報復,這是人我共通的道理。

老子4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札記43至柔象徵減少心知執著(不言)與人為造作(無為),至堅象徵後天的成見習氣、組織結構。至柔可以往來自如(馳騁)於至堅之中,只要回歸無心自然(無有),再龐大嚴密的社會體制(無間),生命也一定會找到出路,無入而不自得。如同水和空氣,無形體卻可以穿透萬物。這智慧天下很少有人比得上。

老子44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札記44「身」即自我,包括身心兩面。一般人常將自我的價值建立在名利上,心情隨得失而波動,殊不知人的價值完全不必以外物來衡量,無條件肯定自己,生命就能安寧悠久。過度執著外物(甚愛、多藏)難免耗損身體、擾亂心靈而犧牲自我(大費、厚亡)。凡事多看自己擁有的、懂得適可而止,便能免除憂懼。

老子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札記45完整的生命或道一定包含正反兩端。人常被既定的想法套牢,時常反省自己的想法有哪些不足(若缺、若沖)才能接近道(大成、大盈),這工夫是無窮盡的。對人也是如此,重點不在價值規範(直)、技巧或口才;放下自我(屈、拙、訥),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才是最高明的。內心清靜才能使天下安寧。

老子46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札記46戰爭是世間最大的罪惡。天下太平,戰馬回家耕田;天下動亂,母馬在戰場生下小馬。戰爭起於貪欲,看不見自己擁有的。欲望有兩種:自然的欲望容易滿足,能夠以平常心面對;人為的欲望則志在必得、不容退讓,由此產生種種罪惡、災禍、過錯。知道自我本來完足,不受成敗得失影響,才是真正的滿足。

老子47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札記47老子的學問不是知識而是智慧。知識要向外求取,智慧則要反躬自省,明白自己個性、氣質的限制,乃至於天真的本性。天道內在於人性,愈了解自我,就愈能以此類推,體悟天道生成萬物的原理。外求反而會迷失在經驗中。不行、不見、不為便是放下知識,改走修行體驗之路,把握本源,事情自然能成就。

老子4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札記48無為、無事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斷減少內心的成見,以全盤肯定、接納、包容的觀點看待人生。一般人走為學日益之路,追求知識功業、名利權位的增長。但為學要靠為道來支持,內心執著片面的觀點,如成功才是好,便會形成負累、壓力而不能長久。治天下亦然,有心造作反而會干擾百姓,製造紛爭。

老子49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札記49聖人是無私的,他不堅持自己的想法,而是從百姓的眼光看世界。無論自己是否認同、相信對方的想法,都可以肯定、包容,如此一來,對方就不會起防衛心,導致人我的對立。這才是自然的善與信。聖人內斂涵藏(歙歙),為百姓解消、渾化心中的分別。百姓各憑聰明才智,聖人讓他們恢復嬰兒般的純真。

老子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札記50生死不只是身,更重要的是心。人生原本就苦樂參半,但人往往會自尋煩惱,由生入死。煩惱起於「生生之厚」,即求完美的心太強烈。殊不知真我不必靠外在成就來支持,接受現實的不完美反而能完美。兕虎、甲兵都是象徵語言,比喻心中的凶險。放下對一己得失的執著,即使遇到挫折,內心也不會受傷。

老子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札記51道是總體的根源,德是道內在於萬物中。勢是慣性的力量。亭、毒是成熟。覆是遮蓋、保護。道生萬物不是有心為萬物做什麼,而是「莫之命而常自然」,去除阻礙,讓萬物自己生長。道以不佔有、依靠、宰制的方式來生萬物,因為一執著有形的條件,萬物就被限制而不能成為它自己。「無了才有」便是玄。

老子52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札記52道家強調根源性的思考才能解決問題,而非糾纏於細節。事物發展皆是從無(母)到有(子),但有了以後,要時時提醒自己無心,不執著自己的有,才能長久。心常受感官(兌、門)牽引,迷失於追求、炫耀外物;故心要及早(小)回歸自己,常保虛靜(柔),照亮事物後立即放下,以免招來勞累與災禍。

老子53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札記53本章強烈批判統治階級不公不義。如果有清明的智慧,最需要警惕的是人為造作或走上邪道。大道甚為平坦,人民卻喜歡彎曲的小徑。人民以貴族為代表,他們住在潔淨的宮室、身穿華麗的衣服,吃喝玩樂、炫耀權勢財富;卻任由田地荒蕪、穀倉空虛。這行為跟土匪沒兩樣。「道」要以百姓為先,侯王為後。

老子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札記54本章重點在以身觀身,心觀照、察覺及接納現實的我,包括一切優缺點;觀照之即超越之,心不受其所限,身亦能回歸它自己。一切皆以修身為本,從反求諸己推廣到鄉家國天下。修虛靜明照之道,才能使生命本真之德充分實現(真實、有餘、成長、豐收、普遍)。善於建德抱道而傳之子孫,必能綿延長久。

老子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札記55赤子象徵天真的生命,內心渾然無分別,對萬物不構成威脅、競爭的壓力,故不會引來毒蛇猛獸(比喻人間的凶險)的反撲。嬰兒常處在放鬆狀態,筋骨柔軟而拳握密合,無男女的分別,故生命力能全副展現。終日啼哭也不沙啞,與萬物一體和諧。心不增益、不強求,維持自然的步調,氣力就不會提早耗竭。

老子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札記56道是不可說的,凡有所說皆是從特定觀點切入,非道之全體。故智者說完就立即放下,不以所說為真理。關閉心知向外執著的通道(感官),不證明自己的優越,就可以解消內心的紛亂、柔和刺人的光芒。生命玄同於道,就可以與萬物同在,一體和諧。道超越於親疏、利害、貴賤的二分法之上而能包容一切。

老子57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札記57如果領導者堅持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以正治國),反對此想法的人就會掀起鬥爭(以奇用兵)。領導者內心不執著,接納各種意見,天下才能安定。忌諱、法令是上有政策,利器、伎巧是下有對策,奇物是邪事。政府與人民各出奇招,國家就由內耗走向衰亡。領導不在有心有為,而是給百姓自由生長的空間。

老子58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札記58好的領導者不過度干涉,人民就能自然生長。壞的領導者以自己的標準衡量一切,人民為了符合標準而相互排擠。人生禍福難料,失敗可能是反省的契機,成功可能是腐化的開始,無絕對的標準,端看人心是否明覺。執著自己的想法是正是善,反而會逼出對方的反抗。聖人有標準又能適時放下,不以此傷人。

老子59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札記59嗇是儉約。人的才華、氣力有限,不斷揮灑總會耗盡,應該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早服道與重積德上。修無心之道不強求,積自然之德不與人爭,就沒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弱點。道是一切的本源(母),貫通天人而無限,治國也要無心自然、包容萬物才能長久。凡事要從固本培元的角度思考,自然會開花結果。

老子60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札記60小鮮是小魚。治國如煮小魚,應力求精簡,掌握大方向即可,人民才有自由生長、揮灑創意的空間;不宜錙銖必較,以過多法令干擾、控制人民,以免攪爛小魚。治國順應自然,百姓回歸樸實的生活,就可以自求多福,不必向鬼神祈求,鬼神也顯不出靈驗。鬼神與領導者都不作怪傷人,人民就可以悠然自得。

老子61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札記61在國際關係上,大國更應該謙下,如山谷是眾水的交會之地。牝是雌,雌守靜,象徵天道默默承載、包容一切。牡是雄,雄常躁動多欲,易引發鬥爭。故雌勝於雄。無論國之大小,只要收斂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就能夠取得信任。大國力量強,更容易給人壓迫感,故謙下要從大國做起,天下才能和諧。

老子62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札記62道是萬物的奧藏。善不善是人為的劃分,在道的庇護下,善不善都可以被接納、包容。美言、美行可以造假,用來哄抬身價。不善之人只是拙於包裝,何需排斥?大富(拱璧、駟馬)大貴(天子、三公)也只是合乎人間的主流價值。回歸自然大道,能夠自我肯定(以得)而不貶抑自己(以免)才是最珍貴的。

老子63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札記63前三句說明一切言行舉止都要抱持無心自然的態度。大小多少是相對的,即使雙方想法不同而結怨,也要有大道包容之德。聖人一葉知秋、見微知著,知道小錯累積成大錯,要改就很難,故犯了錯立刻就改,將禍患消弭於無形。聖人常反省自己的不足,面對小事仍然戒慎恐懼,不輕忽隨便,故能累積成大功。

老子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札記64泮是破解。前六句是說凡事要提早準備,在問題尚未擴大時,就消解於無形。如此才能以最輕鬆的方式解決問題,不浪費絲毫力量。合抱之木等六句,是指事物的生長有一定的規律,皆是由少到多累積而成。為者敗之等四句,是指我們應順應自然而不強求,若有心有為、妄想偷懶,拖到最後才揠苗助長、臨時抱佛腳,只會導致失敗。民之從事等四句,是指在事情接近完成階段,人容易因自滿而懈怠,故仍然要保持平常心,像剛開始一樣。所以聖人的思考和行動往往與世俗相反,世俗之人是加法,要佔有、學習更多;聖人是減法,放下強求和自滿,才能救回眾人的缺失,一切都順應自然而不敢有所造作。

老子65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札記65本章不宜理解為愚民或反智。人類是自尋煩惱的生物(智多),得不到的事物硬要去爭,不惜運用種種權謀機詐,導致天下大亂(難治)。修道之士知道煩惱起於心知的執著,故能回到自家生命上老實用功,所謂大智若愚。領導者應以回歸真我(與物反矣)作為治國的標準(稽式),國家才能和諧(大順)。

老子66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札記66理想的領導者應接納、包容一切,如江海處在謙卑之地,故能海納百川。如果與人較量輸贏,便是侷限在自身的立場,不足以領導天下。領導者是公僕,要將心比心,充分傾聽人民的心聲(言下之);做決定要優先考量人民,非滿足一己之私(身後之)。如此就不會給人民壓力與傷害,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老子67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札記67不肖是不像任何有限(細)的器物,因為道無形相,才足以做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儒家的仁不免會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慈則只是設身處地同情別人的處境,別無要求。儉是簡約,做事能把握關鍵或本質,因洞燭機先而事半功倍。不敢為天下先是放下自我,包容各種觀點,全心為人民服務。慈、儉、後(無心、無為、無我)是本,勇、廣、器長(百官之長)是末,有生於無、有本才有末,捨本逐末只會滅亡。三寶又以慈為本,人人相親相愛,就能安然度過戰爭的困苦。

老子68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札記68本章將反向思考用在軍事上。士是將帥,不與是不爭。士的職責在征戰,征戰是為了勝敵,勝敵之本在用人。將帥要靠武力,但不武才能減少傷亡;作戰要靠怒火,但冷靜才能觀照全局;勝利要靠鬥爭,但自我充實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用人要獨攬大權,但謙卑傾聽才能集思廣益。後者才合乎自古以來的天道。

老子69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札記69老子雖然反戰,一旦不得已而有戰爭,對生命仍然要慈悲為懷,故不敢為了私欲,主動發起侵略戰爭,而只是被動防守。戰爭的要訣在於行軍無行軍相,出手無出手相,進攻無敵人相,手執兵器無兵器相,無固定的模式,令人難以捉摸。雖無模式,卻要秉持慎重的態度;能夠憐憫生命,才能凝聚民心而獲勝。

老子7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札記70世俗注重外在成就與表象,忘了內心的修養與本質,故很難理解與實踐老子之道。但只要把握本源(宗、君)就能執簡御繁,生命恢復輕鬆自在(易知易行),不因變幻莫測的得失而躁動不安。則是學習。由於老子不執著富貴(無知)、顯露光彩(被褐),故容易被人忽略,殊不知回歸真我(懷玉)才可貴。

老子7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札記71「知」是知識之路,為學日益,知識愈多愈好。「不知」是生命之路,為道日損,執著、造作愈少愈好。知道如何放下成見(知不知)是上等的,硬要了解、掌控變化無窮的現實條件(不知知,強不知以為知)則會引發煩惱。聖人正因為察覺到自以為是、強求完美的弊病(病病),故能跳脫此陷阱(不病)。

老子72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札記72人民不畏懼政府的權威,政府勢必以更嚴厲的手段來控制人民,形成惡性循環,國家就危險了(大威指遭受天譴)。有智慧的領導者不應該干擾人民的日常起居,不應該貪得無厭,妨害人民的生計。正因為政府不貪得無厭,人民也不會厭棄政府。聖人知道生命的本真最可貴,故不炫耀、重視名利等外在條件。

老子73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札記73放任或克制情緒衝動都需要勇氣,但前者易被殺而有害,後者易生存而有利。可見修身養性才合乎天道,任才使氣、強求造作則會提早衰亡。天道的安排難以盡知,所以聖人抱持敬畏的態度。不爭、不言、不召、繟然皆是無心無為,接納一切吉凶禍福,就能超越於現實之上而與天合德,看似寬鬆卻永不漏失。

老子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札記74死刑對治理國家來說是無效的。如果人人都怕死,只要拘捕並處死違法的人,其他人就不敢為惡。但社會不因為有死刑而恢復平靜,可見總有人不怕死,死刑對他們無嚇阻效果,無法徹底解決問題。自然的智慧永遠優於人為,罪犯總會遭受上天的懲罰,領導者若以為掌握生殺大權而沾沾自喜,只會傷了和氣。

老子75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惟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札記75人民與政府是相互影響的,關鍵就在領導者的心態。如果政治人物的出發點是為了獲取個人或黨派的最大利益,人民就會挨餓受凍、心懷不滿甚至起身反抗。如果領導者藏富於民,提倡樸實的人生觀、價值觀,人民自然能安居樂業。政治人物不斤斤計較謀生的本錢,會比用名利權位來妝點自我(貴生)更好!

老子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札記76柔弱象徵自然的生命力,堅強象徵人為體制的運作。老子由自然現象領悟出:事物開始生長時,雖然形貌柔弱,卻充滿可能性;發展到顛峰時,看似堅強壯盛,卻開始走向衰敗。所以生命應該常保靈活彈性,才接近根源之道;若以為憑藉兵力強大即可稱霸天下,反而容易招來反撲,就像高大的樹木必遭砍伐。

老子77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札記77天道是無私付出的,以整體的均衡和諧為原理。有如張弓射箭,不斷微調方向與力量,使之恰到好處,均勻地滋潤萬物。人道則有心有為,有了聲色貨利還想要更多,以滿足自我的優越感。聖人不標榜自己的賢德(見賢),一旦標榜,便有貪戀虛名、與人比較之意。天道無心自然地生萬物,功德反而最深遠。

老子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札記78水象徵自然的生命。一般人被社會建構的觀念、體制所制約,認為打倒別人、佔有名利才好,順此而有種種緊張、壓力。殊不知放下防衛,讓生命回歸輕鬆自在,才有生生不息的彈性和活力。治國亦然,領導者更應該柔弱謙卑,能夠包容、承擔、化解民間疾苦;而非高高在上掌控人民,和一般人的認知相反。

老子79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札記79怨起於有心有為,抱持僵化的想法,要求對方一定要符合,造成人我的對立。等到裂痕擴大就很難修復,故最好在結怨前,就化解於無形。契是借貸時立約,分成左右兩半。聖人寬大為懷,雖然手握契約,卻不要求對方償還。一般人則像催繳稅金(徹),將對方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前者才能獲得上天保佑。

老子80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札記80本章可從象徵或現實的觀點來解讀。小國寡民如同桃花源,若將之視為意境,其用意在提醒我們不被科技文明的成果(器具、舟車、武器、文字)所束縛,內心能夠超脫其上,回歸真實自然。國家再大也能夠以簡易的心態去治理。若將之視為現實,其用意在保持各地的獨特性,彼此可以感通又不會互相干擾。

老子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札記81前六句是判斷真假的標準。以事物來說,與其追求完美的假象,不如回歸平凡真實。以我來說,與其以言語來捍衛自我,不如自得其樂。以道來說,與其迷失在知識或經驗中,不如把握根本原理。聖人不自私佔有,他幫助、給予別人的方式是讓每個人回歸他自己,在道中和諧為一體,故永不竭盡而不害不爭。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儒道推廣日記 (10)

  近來還是忙於《老子》的解讀及期末的種種工作,離完成還有一段距離,仍需不斷努力。繁重的工作令我想起以往慢跑的經驗。學生時代養成了慢跑的習慣,曾經減少20KG的體重;可惜畢業後因工作忙碌而停歇,身上又堆積了不少脂肪。慢跑會消耗體力,寫文章、改作業會消耗腦力,雖然施力點不同,但同樣會感覺枯燥、疲累,需要一定的堅持才能貫徹始終。故兩者或許也有些共通的道理可說。

  要堅持下去,最重要的是動力。《論語》中所揭示的「仁」,便是最根本的實踐動力。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見仁不假外求,只要真誠召喚它,實踐的動力便會立刻從心中湧現。因此我們不能再為自己的懶散找藉口,如太忙沒時間、太累沒精力等。不運動、不做事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自己不願意將仁的力量發揮出來,時間、精力都是次要的。有了仁,便可以克服艱難險阻,故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相反地,如果心中缺少動力,無論工作是忙碌或輕鬆,整個人都會日漸衰頹腐朽,故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就像生命中的太陽,日出則雲霧四散,仁心呈現,偷懶的欲望就歸於止息。也許有人會懷疑仁是否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孔子的解釋是:「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如果給每個人一天的時間去認真修養、老實做事,人人都可以辦到。難就難在努力了一天,第二天又懈怠了。動力湧現之後就很快消失,無法持之以恆。所以我們要像種樹一樣,每天栽培灌溉,實踐的動力才能成長茁壯,本質雖然不變,卻有更充沛的能量去解決問題。

  以上是就理想面來說。現實上也常有實踐的動力還沒培養好,不足以應付挑戰的狀況。此時可參考老子的修養工夫,老子哲學本身就是一種以柔克剛的學問。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致虛守靜是老子最重要的修養工夫之一。「虛」表示內心有無限寬廣的空間,能夠包容種種想法、情緒、欲望。「靜」即內心不受想法、情緒、欲望干擾,能夠超越於其上。老子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我們不妨把心想像成一面鏡子,對紛雜的意念採取觀照的態度,任其自由來去,毫無選擇或執著。玩樂的想法、煩躁的情緒、偷懶的欲望如潮水般起落,雖然一時之間好像非常強烈,但只要將之當成路上的風景去玩味欣賞,不干擾、助長,一段時間過後就會自然退潮,不致耽擱我們行進的腳步。

  由以上討論可知,要完成一些枯燥或困難的事,可從正反兩面切入。孔子代表正面,積極培養、強化內在的動力,面對險阻自能健步如飛、如履平地。老子代表反面,在動力不足時,先求移除路上的障礙。但這移除不是直接與之對抗,而是抱持平常心,接納心中的好壞等各種感受,如此反而能讓這些感受失去影響力。正反交互為用,就較有可能貫徹始終了。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儒道推廣日記 (09)

  隨著學期接近尾聲,工作也變得繁重起來。這倒不是指講課,課程到期末已教得差不多,不需準備新內容;問題在於有大量作業和考卷要批改,學生的出缺席及發言次數也要統計,才能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分。這些事務性工作對老師來說較枯燥,不像講課和學生有面對面的互動;但對學生來說又很重要,藉由老師的回應及評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才有比較清楚的了解。雖然前幾週已經改完一些,但還是有很多作業及考卷,需等期末繳交完畢或考完試後才能批改,未來一個月恐怕還是不得閒。

  若以儒家的語言來說,上述工作大概是屬於「禮樂政刑」的範圍吧!師生之間藉由文字來溝通、交流是「禮」;作業改得累了,穿插一些休閒讓自己紓壓是「樂」;統計數據、結算成績是「政」;對混得太兇的學生施展大刀是「刑」。儒家與道家的區別,也可以從「對禮樂政刑的觀點」來看。儒家大致上是採取積極肯定的態度,道家老子則有所批判:「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的意思不見得是否定世間一切制度的建構,只是提醒我們:凡是人為建構皆屬有限,若少了真情,便會流於僵化、老化、異化,故不可過於執著。老子或許不反對健康的禮樂,但對禮樂卻也無積極的肯定。

  孔子則是以仁心做為禮樂的基礎,故說:「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中有一段記載:孔子請學生談談自己的志向,子路擅長軍事,冉有擅長財政,公西華擅長外交,只有曾點最特別,他希望暮春三月能夠和好友結伴同行,到郊外洗澡、吹風、唱歌,一片和樂融融。孔子很讚賞這種超越禮樂的境界,但在前三位學生離開、曾點留下來請教孔子時,孔子卻又回過頭來肯定子路等人的才能與志向。孔子的終極理想固然是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社會達成整體的和諧,但如果不透過「兵農禮樂」,不好好實行這些制度,「春風沂水」的境界也會淪於空談。反過來說,只講求兵農禮樂也不夠,久了人會慢慢麻木疲乏,認為這些東西都是外在的形式,造成生命的壓力與負擔,因而廢棄不講。故在行禮如儀之時,仍要時時反省禮樂政刑的意義價值,找出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根據,以「春風沂水」的理想來引導,才不會淪於刻板、無聊、機械化。孔子從來沒有說禮樂可以廢棄不講,相反地他將禮當成立身處世的根本,故說:「不學禮,無以立。」如果忽略人在工作上、社會生活中應當負起的責任,就容易流於放肆而冒犯到別人,也無法實現「仁者愛人」的理想。

  如上所述,完整的儒學應包含仁(個人心性)與禮(社會制度)兩端,仁在禮中,以禮來呈現仁。在此前提下而有種種修養工夫,如朱子的居敬、陽明的致良知等。朱子說「主一無適」便是敬,意思是專心於一件事。朱子又說「敬貫動靜」,任何時刻都要專注於當下所做之事,不可心猿意馬。陽明「致良知」是以良知做為吾人生命的主宰,只要良知朗現,一切私欲便歸於止息,如日正當中、雲霧四散。凡此皆是有力的工夫,可幫助我們達成仁與禮的合一。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儒道推廣日記 (08)

  大學兼任講師的生活,不外乎備課、批改作業、教書等。備課可以讓自己學習、充電,多了解儒道思想或中文系的其他領域,還算有趣。改作業與教書則比較辛苦,作業內容經常重複,有些是從網路上剪貼而成,未經校稿而充斥錯字;即使是自己寫的,也常見段落不完整、詞句不通順、缺乏創意等問題。這也不能責怪學生不用功,因現在的教育體系乃起源於工業化時代,注重大量生產,快速製造出許多可以立即投入就業市場的人力,過程中難免會有「粗製濫造」的現象。且近來台灣趨向少子化,各大學無不努力降低成本,縮減老師員額並擴增班級人數,一位老師每週往往要面對兩、三百位學生,對每位學生的關心僅止於蜻蜓點水,即使想要多指導他們,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儒道思想是一門涉及生命教育、人格成長的學問,更不適合採取知識化的學習方式(如寫一篇報告或考試來打分數);而應該像孔子和學生一樣,在生活中交談,有問題隨時請教,才是有效的教育。

  雖然現在的教育體系不合儒道的精神(至少要採取小班制),但在制度改變前,我還是要努力盡到身為老師應盡的義務。在批改作業方面,孔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約」有兩義:一是約束,行為合乎禮法;二是簡約,專注投入才能有所成。孔子又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九思」的共通處便是針對當前的情境,選擇最合適的事去做,即隨時用心反省、思考之意。雖然改作業常覺得枯燥乏味,但也不能分心去做別的事,如上網或玩電腦遊戲等;還是要集中注意力,硬著頭皮仔細批改,才能在期限前完成。

  在教書方面,我覺得現在的大學講師就像教堂裡的神父或寺廟裡的法師,雖然學生常有一些奇形怪狀,如蹺課、遲到、睡覺、滑手機、看課外書、聊天等;但這只是生命生病、受傷的症狀,如佛教講六道輪迴,有阿修羅、畜生、惡鬼、地獄等。佛教主張眾生皆有佛性,學生的本性仍然是善良的,只是有待菩薩的度化。且眾生病,菩薩亦不能不病,學生的過錯、煩惱、冤孽也是老師應當接納、包容的。這也合乎孔子的仁教,依王陽明的解釋,仁是「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既然人我一體,別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如孟子說「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人類的罪惡皆是聖賢所要承擔、化解的,救一個算一個吧!

  除了教學,研究對大學講師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我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將王船山的重要著作瀏覽過一遍,充實自己在船山學上的專業素養,亦可從中擷取寫論文的素材。《船山全書》共10390000字,卷帙浩繁。為了達成此目標,家人、朋友或學生邀約的活動,常無法參加,甚感抱歉、遺憾。這也是人與人相處時常見的問題,有時不是對彼此有惡意,只是雙方重視的事物不同而已。一般人可能覺得獨自坐在家裡看《船山全書》非常無聊,出門賺錢、到處開課增加知名度、參加活動建立人脈比較有趣或重要,但我實在沒有興趣。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7)

  隨著學期慢慢進入尾聲,堆積如山的考卷、作業、報告……也需要進行總清理。老子說:「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凡事都要提早準備,每天批改完一些,以穩定的步調前進,才不會拖到最後而手忙腳亂。

  現代人常將儒家視為封建禮教而排斥之,為了扭轉這種刻板印象,儒者又往往從仁心切入,試圖找回儒家的真精神,我在課堂上也常向學生強調這點。但「本心論」就像藥物,劑量恰當可以救人,用得太浮濫也會有風險。仁心是情感面,禮教是理性面。仁心人人本有,不假外求;禮教則需要靠後天理性的學習、思考、判斷。完整的人性應包含這兩面。儒家固然是以仁心為本,禮教為末,但應該以本貫末,本大而末不小;不能因為現代人討厭禮教,就將儒家思想割裂,只重視情感而忽略理性,有本而無末。

  從《論語》的內容來看,孔子並沒有脫離禮教而空談仁心,反而是在大致肯定現有禮樂制度(小地方可因革損益)的前提下,試圖喚醒人們實踐禮樂的動力。如顏淵問仁,孔子回答:「克己復禮為仁。」克制自己的私欲,去實踐禮的要求,便是仁。禮的內在精神是恭敬,故在樊遲問仁時,孔子又回答:「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忠),發揮敬業的精神完成分內之事(敬),平日在家又能夠謙虛謹慎(恭),便是仁。分內之事是在合理的團體秩序下所規定的個人責任,也屬於禮的一部分。要實踐這些德行,必須從身體下手。如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留意自己的視聽言動,使之皆合乎禮,便是仁的實現。可見孔子並未脫離禮來談仁,從理論上來說,仁和禮雖然可以分為兩層,仁屬於形上層,禮屬於現象層;但從實踐上來說,不可能只有仁而沒有禮,也不可能只有禮而沒有仁,仁和禮是一體呈現的。努力遵守、實踐禮,仁就在其中呈現。

  儒家強調「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部分,要以禮來約束自己;寬以待人的部分,則可以向道家學習。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常起於堅持己見,認為自己的想法、價值觀絕對正確,別人說的都是不值得一聽的廢話;更以自己認定的「是」,強迫對方改變、調整他的「非」。雙方各執一端,就產生了種種鬥爭。老子認為,真正的「是」應該像山谷或大海:「上德若谷。」「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江海對於川谷、川谷對於草木鳥獸是一體包容的,沒有善惡、美醜的分別。因包容而超越,因超越而成全。不必與人爭勝負短長,如莊子說的寓言:自以為是地去「拯救」別人,就好像陸地上兩條魚互相給對方一點口水。與其如此,不如回歸江湖,給每條魚悠遊自得的空間。人與人之間本就聚散無常,有緣固然要珍惜,緣散了也無需太在意,「隨緣」是最好的態度吧!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6)

  前文說「許多人學習新事物的動機是賺錢」,現代社會強調專業分工,只要有一技之長讓自己溫飽,似乎就不必學習儒道思想乃至其他人文學問了。但這想法有個問題:如果每個人都侷限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就無法與其他領域的人交流。只能談論、比較一些現實條件,如收入高低、兒女成就等,無法有心靈上的深刻共鳴。隨著領域愈分愈細,如莊子說「道術將為天下裂」,每個人愈來愈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也就愈來愈容易感到孤單、寂寞、空虛、無聊。儒道兩家都是以人生問題為關懷重心,以「道」為最高宗旨。透過「道」才能夠將不斷分化的領域整合起來,在人與人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樑。

  以上是就理想面來說,但既然「只求一技之長」的思想已成為主流,身為儒道思想的推廣者,心態上也要能自我調適才行。這部分可參考老子的智慧。老子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世俗之人喜歡熱鬧,好像享用豐富的宴席,好像春天登台遠眺;老子卻踽踽獨行,回到嬰兒般的無分別狀態。世俗之人追求功利實用,老子卻好似愚頑鄙陋。但老子不感到孤單,因為他能夠回到生命的本源。換句話說,老子認為我們不必服從社會的既定價值觀,雖然大家聚在一起可以相互取暖,但對老子來說,有沒有悟道、修道、證道才是最重要的,別人不認同也無妨。可見老子很有自信。

  但有了自信,是不是就代表從此要與世隔絕,不與眾人往來呢?恐怕也不是如此,這部分可參考孔子的智慧。從整全的「道」來看,老子是強調自由那一面,孔子是強調愛人那一面,兩者不可偏廢。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孔子的學生子夏也曾經說過:「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別人了不了解他,對孔子來說一點也不重要,只要老天爺了解他就夠了。「天」未必指鬼神,因為「子不語怪力亂神」。「天」可理解成天道、天理,孟子說:「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老天爺的意思,就看你的行為表現合不合乎天理而定。天理的內涵就是下學上達、敬而無失、恭而有禮,換句話說,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包括學知識與學做人),對事秉持敬業的態度而減少犯錯,對人秉持謙恭的態度而舉止合宜,如此一來到哪裡都行得通,所謂「德不孤,必有鄰」,一定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可見孔子也有充分的自信,並以「努力充實、修養自己」做為與其他人產生連結、互動的方式。

  由以上討論可知,孔子與老子都是藉由回歸到「道」的方式,與天道相伴同行來克服孤單、寂寞。只是老子更強調回歸自我,孔子則是藉由自我成長來推展道德事業。他們都不會因為不受眾人青睞而煩心,一時的熱鬧、繁華終會散盡,有了道,生命才有永恆的意義,人與人之間才能夠有深刻的思想交流、真實的感動共鳴。如此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5)

  近來在教學上遇到一個令我困惑的問題:雖然社區大學招生不易,使盡吃奶的力量,才能湊齊十人開班;但學員的表現都很良好,上課專注認真,討論氣氛也很熱烈。我在某些大學上課時,學生卻常有睡覺、看課外書、玩手機、聊天、打牌……等不良行為。似乎比起年輕人來說,我更受到年長者的歡迎。就儒道這方面來說,我在各校的講課內容差不多,也都有結合一些生活案例、新聞時事來討論,不知道結果何以有如此大的差異?也許是因為社大的學員都是出於自願,為了自我成長而主動前來學習;大學生則是因為教育部與學校的要求,才被迫上這門課,故顯得興趣缺缺。

  身為老師,最大的心願就是將儒道思想的優美、精彩之處傳達出來,獲得台下學員或學生的認同。若能夠做到這一點,我想就可以算是一位「好老師」了。但我的困惑在於:我在某些學校受歡迎,某些學校又不盡理想,我這個人又好又壞,每個人對我的評價都不同,要成為「好老師」就會成為一件困難的事,因為我很難讓每個人都喜歡、認同我這個人及我教的科目。老子說:「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這意思是說:向外尋求榮寵的心態本身就是卑下的,如果我把自我的價值建立在成為一位好老師之上,好老師又是由外界的評價來定義的,我的心情就容易起伏不定。

  依照老子的觀點,老師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不必太在意學生的評價;但也不能落入另一極端,自我感覺良好,將學生的建議都當作放屁、充耳不聞。這方面或許可以參考孔子「義命分立」的思想,《論語》上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並不會因為別人不了解、認同他,就影響他的心情。「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世人是否認同孔子所說的道理,乃是受種種客觀因素(命)影響。以春秋時代來說,就是禮壞樂崩、王綱失墜;以現代來說,就是大學生學習風氣的下滑,此乃亂世特有的現象。也包括我在知識、能力、性格、氣質上力有未逮之處。但孔子並不因此而灰心,「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雖然不一定能改變世人的想法,但身為君子,仍然要盡力完成義所當為之事,努力尋找合適的方法或管道,將儒道的精華傳達給世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無論遇到怎樣的誤解或批評,孔子都不會抱怨或責怪別人,只要知道自己不斷在努力就夠了,上天總會給自己公正的評價。孔子一方面全盤接納現實的限制,另一方面不放棄任何愛人的機會,他偉大的情操是值得老師們學習的。

  由以上的討論可知,身為老師固然要在知識、能力、性格、氣質上不斷求精進,但無論結果為何,都不會影響自我的價值,甚至也不必有「好老師」或「壞老師」等含糊籠統的論斷,只要就具體的做法來討論即可。且改變應尊重客觀的限制,採取循序漸進、從容不迫的方式。老子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揠苗助長、強求造作只會有反效果,順應自然的節奏才能長久。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4)

  最近這兩週忙著批改學生的作業與考卷,努力在期限前交出成績,以符合學校的規定。兼任教師的薪水微薄,除了鐘點費之外,平常在家備課和改作業基本上屬於義務性質的工作,並無任何酬勞。高教工會也不斷在爭取,希望能夠提高老師的待遇,我對工會的努力也深感認同支持;但在法令修改前,還是得努力盡到自己的職責。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執事敬、與人忠便是一種敬業精神。仁的本質就是無私付出、犧牲奉獻,身為老師即使沒有收入,也不能降低教育品質,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還是要盡量指導學生。

  當然老師也是人,也會有疲勞、倦怠的時候,這時道家就很重要。儒家是建立價值方向,告訴我們「做什麼」,哪些事值得做;道家的重點則在於「如何做」,化解憂愁煩惱,才有生生不息的動力。除了好好吃飯、睡覺,生理上順應自然的節奏外;更重要的是心理面,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感到壓力、疲勞、倦怠、厭煩,或許是內心不夠虛靜之故。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內心執著情緒、欲望為我,便會感到煩惱;如果知道我就是我,我不等於我的情緒、欲望,回到真正的自己,負面情緒便會自然消散,這就是老子的「無我論」。

  儒道思想在台灣之所以很難推廣,關鍵仍在於人心。儒道是一門講求道德價值、修身養性的學問,但許多人學習新事物的動機是功利或休閒,重視賺錢與感官享受,並未將道德修養當成生活重心,故不願投入時間和金錢去學習。這不禁令我想起明代最偉大的儒者王陽明的小故事。陽明因為直言進諫,觸怒宦官,被貶謫至貴州龍場。該處為蠻荒之地,傳染病盛行。陽明就準備了一副石棺材,每天躺在棺材裡睡覺,思考生死問題。久而久之,心境愈來愈豁達,同行的僕人都病倒了,他的身體卻更加健壯。龍場對王陽明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上述經歷,陽明才領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道理,創立了獨特的良知學說。相較之下,在推廣儒道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如低薪、工作不穩定、乏人問津等,也就不算什麼了。孔子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仁不仁完全取決於自己,如果沒有經歷過急遽倉促與挫折困窮的考驗,又怎能證明自己對仁的堅持呢?

  儒道的推廣除了動機純正,良好的溝通也很重要。課堂上我是老師,其他人是學生;但換個角度看,也可以說他們是老師,我是學生。我的長處在於理性思考,無論是先天的氣質傾向,或是後天的學術訓練,都塑造了我的性格。大學生的特質是浪漫感性,社會人士則有豐富的生活歷練,這些都是我缺乏的部分。雖然由於觀念和背景的差異,大學裡師生之間對彼此的抱怨時有所聞;但換個角度想,這卻也是個相互學習的好機會。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抱持寬容的心態,起碼可以朝化解歧異的方向走出一小步。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3)

  近來有不少宗教團體、心靈成長團體邀請我參加他們的課程,或成為他們的一員,坦白說這對以「弘揚儒道」為終生志向的我來說有些為難。並不是說這些團體不好,邀請人都是出於「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心情,才會熱心向我推薦。從實踐上來說,儒道與各種正當的宗教或思想沒有分別,都是以勸人向善為宗旨,精神可以相通。但在教義上、學術上來說,儒道自有其特色,而與其他宗教或思想不同。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正因為有從不同觀點切入的宗教思想存在,這世界才顯得如此多采多姿。「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對於各種宗教思想,我們都可以平等看待、一體包容,尊重每個人的自由選擇;不必妄分高下,更不必以其中一種來吞併另一種。如果我成為特定宗教的信徒,就算該教有不少成分與儒道相通,似乎也會使儒道成為該教的附屬品,而不是以儒道為主。如果以儒道為主,在研讀儒道經典及生活中該做的事都完成後,當然可以多了解其他宗教,學習其智慧精華,但並不一定要加入該宗教。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會強迫其他宗教的成員成為儒道的信徒,其他宗教也不必強迫我成為他們的信徒,大家可以站在平等的立場上相互交流。

  有人會說:「即使你堅持儒道,也得不到任何好處,加入宗教團體則有許多福利。」從實然面來看確實是如此。台灣人對宗教頗為熱衷,宗教團體多年來在台灣已經發展成龐大的組織機構。儒道卻缺少類似的事業體,再怎麼喜歡儒道,也只能風塵僕僕到各校兼課,領取22K的微薄薪資,還必須時常面臨學校刪減儒道課程的風險。但我們要從應然面來看待這問題,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又說:「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活著並不只是為了求生存、填飽肚皮而已。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必要時人可以也應該為道義而犧牲生存。當然現在的狀況並沒有那麼極端,但我們平常也要隨時培養「捨生取義」的心情,以備不時之需。以道義為主,再慢慢累積實力,尋找、等待能夠發揮自己所學的機會。故仍不宜為了現實的利益而改變信仰,依附宗教團體。

  前文提到「完成生活中該做的事之後,再了解其他宗教」,近來該做的事還真不少,期中考後各班要批改的考卷和作業動輒上百篇,內容重複、句子不通順的文章也很多,看久了難免會心生厭倦、煩躁、疲勞,影響閱卷的進度。這時也可以用儒道思想來提醒自己,如莊子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有幾分功力,就能夠承擔多少。就像小水窪只能容納一片葉子漂浮其上,卻承載不了杯子。面對枯燥的事,不妨當成「練功」的機會。無論是儒家式的無私關懷、犧牲奉獻,還是道家式的自我消解、放下執著,都是可以透過修練而養成的功力。功力愈深厚,事情也會變得不苦不累了。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儒道推廣日記 (02)

  關於儒道的推廣,我想還是比照前幾篇文章的模式,先列舉幾個問題,再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討論。首先是「知名度」問題,有些人會這麼說:「你寫的文章或講課內容很好,只是因為沒有知名度,所以很難推廣。」按照這種思路,我似乎應該把重心放在提升知名度上,甚至需要刻意炒作。我不確定這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因為經驗現象(包括知名度)只是一樁樁客觀中立的事實,其自身不代表任何價值,「看待這些事實的態度」才是重點。因此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儒道思想是如何看待「名」的問題。

  孔子在《論語》當中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正名的內涵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些人認為這句話象徵封建專制,但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只是告訴我們:你的身分、職位是什麼,就應該全力盡到隨身分、職位而來的責任。所以我們可以將正名理解成「正名以求實」,名的本身不代表什麼,只是用來提醒人要發揮名背後的本質意義。如你是君,就要努力實現君之所以為君的道理(如仁民愛物)。如果君不懂得怎麼為君,名存而實亡,即使有君也沒什麼意義、價值。按照這個邏輯,我們也不應該直接將「知名度」當成追求的目標。因為即使有知名度,如果沒有真實的內涵,「金玉其外、敗絮其內」,也只會造成人生的虛假。所謂真實的內涵,則要從人倫關係來定義,換言之即你為這個社會付出了什麼、貢獻了什麼,儒道思想的推廣,對台灣人的道德實踐、身心安頓有多少幫助;而不是把重心放在你從社會上佔有、獲得了多少名利權位,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人物等。先付出自然有收穫,不是為了有收穫才付出,我想這是儒家看待「知名度」的態度。

  道家思想對「名」的問題也有所論述,如老子說:「道隱無名。」「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無名」不是對名的否定,而是對名的超越。知名度是由語言構成的,人之所以為人的可貴,就在於能夠運用語言,在自然世界之上建構出一個人文世界,但人的危機也在於此。在建構了人文世界後,人就會誤把語言所建構的世界當作絕對的真實,而忘記了凡是用語言設定的價值標準、思想觀念、社會制度,如善惡、美醜、貧富、貴賤……都是暫時的、相對的。當然人生活在社會上不可能沒有這些劃分,少了這些人也無法生存;但重點是「知止」,亦即知道語言屬於有限,真實的人生或世界並沒有這些分別執著。有限還給有限,無限還給無限,人就能活用語言而又不被語言所限。以此觀之,「知名度」某種程度上也是虛幻的存在,不論是積極追求知名度,抑或是「人怕出名豬怕肥」,對知名度採取排斥、抗拒的態度,本質上都是陷入語言設定的價值判準。只有藉由修養,心態上超越兩端的對立,才能善用知名度。因此我們也不宜直接將知名度當成追求的對象。

  以上就是從儒道思想的觀點,來看待、處理「知名度」的問題。本來還有其他問題想討論,但因為時間有限,只能靜待來日再與各位朋友分享了。

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1)

  上週因為事忙,網誌的分享暫停一次。先前幾篇文章雖然以〈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為題,但寫著寫著似乎變成了個人的心得感想。這樣也好,我每日在臉書發表的札記是以解讀經典為主,雖然能夠傳達儒道思想的內涵,但對一般人來說還是稍嫌嚴肅。所以順著前一系列文章的走向,我也有了撰寫〈儒道推廣日記〉的新構想。「日記」便是以個人的想法與感受為主,可展現出人性化的一面,而不只是理論分析。

  其實儒道思想本來就應該落實在生活中,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外,還應該將經典的道理吸收、內化到自己的生命裡。如當代大儒牟宗三先生認為儒道兩家是「生命的學問」,唐君毅先生也有《人生之體驗》及其續篇、《病裡乾坤》等一系列結合生命體驗立論的作品。雖然前賢的光芒如同日月,我只是隻小螢火蟲,但如同郭象注《莊子》說的:「小大雖殊,而放於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螢火蟲也可以充分實現自己的本性而自在自得,不必因為前賢的偉大就停筆不寫。至於為何以「儒道推廣」為主題,則是因為我目前生活的重心及使命,便是將儒道思想推廣、介紹給大學生和社會人士,所以對這議題特別有感觸。《禮記‧學記》云:「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教學並非單向的灌輸,在推廣儒道的過程中,也要時時誠意正心、戒慎恐懼,反省自己的動機是否純正無私、方法是否恰當、言行是否足以做為表率。寫文章也是檢視自己的方式之一。

  依照我的粗略觀察,儒道的推廣會遇到兩項難題:一是人口老化。這幾年為了精益求精,我也參加了不少與儒道思想有關的課程或演講。過程中注意到一個現象:參加者大多是中、老年人,現場很少有年輕人;被演講內容打動而踴躍發言的也大多是社會人士。儒道思想與文化的傳承似乎產生了斷層。不同的世代之間本來就會有代溝,年輕人喜歡的事物與生活方式都與中、老年人不同,要引起年輕人的興趣,最好能夠將儒道思想結合他們喜歡的事物來討論。坦白說這部分我還力有未逮。

  二是個人的時間管理。我在別人眼中似乎是個勤勞的人,每次在路上遇到老同學或社大的學員,他們都會對我說:「你寫的札記太多了,我才看一條,你就寫了五條,實在來不及看。」真令我覺得害羞、不好意思。札記的分享純粹是公益性質,並無任何來自學校、宗教或社會團體的金錢贊助。除了累積自己的學問外,一毛錢也賺不到,還需另外到各大學兼課才有生活費。且許多大學規定兼任老師不得講授專業課程(包括儒道),只有專任老師才可以。對不熟悉的課程也必須花時間去準備,且平時也需要為自己安排一些休閒活動來紓壓。如何在工作賺錢、志願服務與休閒活動之間取得平衡,實為重要的課題。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7)

  這兩、三年來講授「儒道思想」課程,除了原典詮釋外,有時我也要回答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身為老師雖然不是什麼都會,但也要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量幫學生解惑。其中「為什麼儒道思想無法落實在台灣人的生活中」便是連續幾年都有人提出的問題,也可以利用撰寫這系列文章的機會來討論。

  儒家、道家就其做為一種思想來說,固然有其特質。儒道兩家都會運用到理性思考,有理論建構的部分;但又不只停留在理論,理論是用來幫助實踐。所以〈中庸〉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後,必繼之以篤行;莊子也有「旋說旋掃」的義理,用完概念思辨就立即放下。只講求概念思辨固然不對,但完全排斥理性思考也有問題。儒道兩家的實踐又有其共通性,以心靈層次為優先,以精神境界的提升為目標;反過來說,就是要節制情感、約束欲望,遇到事情先停下來思考,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恰當,而不是被一時的衝動所主宰。所以孟子說:「從其大體者為大人,從其小體者為小人。」老子也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廣義來說,儒道兩家都是理想主義者,理想是相對於現實而言。兩家都主張人應該建立無條件的自信,不僅「我」的存在不需要靠分數、金錢等現實條件來支撐,「我」的價值觀與行動也不必受社會環境、輿論壓力制約。所以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莊子也說:「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飢渴寒暑……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

  由上述說明可知,儒道不只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文化。如果社會上許多人沒有理性思考的習慣,沒有耐心研讀經典,深入探索、消化其中的道理,考完試就忘得一乾二淨的話,儒道思想當然不可能落實。愈努力思考如何將經典運用在生活中,落實儒道思想的可能性就愈大。思考雖然辛苦,但世上本來就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如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修養、實踐也是如此,儒道兩家都是要人自我反省、自我克制、自我謙讓,而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無限膨脹一己的欲望;甚至認為自己最偉大,別人都不如我。有儒道的修養,人與人之間才能夠團結合作,建立和諧的關係。

  如果只以賺錢、成名與享樂為人生的意義,看不見心靈世界的美好,接觸儒道思想時便會聽不進去,因為大腦通常會自動過濾掉與自己想法、觀念不合的事物。如果人不能挺立自我,凡事缺少主見而以大多數人的意見為準,時時需要別人的讚美、依靠別人的掌聲而迷失自我,儒道的推動便會停滯不前。因社會上了解新思想、新事物的人總是少數(儒道雖然是古典,但對不了解的人來說仍是新),人對不了解的東西通常會排斥,如果由老百姓投票決定新學說的重要性,老百姓又是聽其他老百姓的,盲從群眾的結果就是原地踏步。除非老百姓忠於良心,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投票才有意義。如果人們能夠重視理性思考及精神價值、懂得自我約束、頭腦靈活、願意吸收新知、有自主判斷能力的話,儒道思想一定可以更加流行及落實。

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6)

  前幾篇文章針對「無法賺錢或提升社會地位」與「枯燥、乏味、無聊」略做討論後,或許可以談談我個人在推廣傳統思想與文化上遇到的難題。這兩、三年來我在大學與社大開設的課程以「儒道思想」為主。儒道思想本身的價值暫且不論,我的個人風格似乎也是不利儒道思想推廣的因素之一。依我對自己的了解,我的性格屬於剛毅木訥型,常踏實低調且持之以恆地完成一些事,但卻不太喜歡炫耀或表現自己。凡事喜歡以理性去思考,情感是藏在心中,較為溫和、內斂的。一般來說,做事也比較有規劃,重視紀律。對流行的話題興趣不大,喜歡古老或具有永恆性、普遍性的議題。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符合儒道思想,如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道家也強調「曖曖內含光」。

  但現代人喜歡的講課風格是輕鬆活潑,甚至要有誇張的喜劇表現、強烈的情感張力與戲劇效果,還要結合當今流行的事物來討論,吸引眾人目光。理論上來說,儒道思想是具有普遍性而適用於所有人的。可以用剛正不阿、內斂、樸實、理性、嚴肅的方式傳達,也可以用溫柔婉約、外放、華麗、感性、幽默的方式傳達。當然人的性格非鐵板一塊,在基本型態之上還是有微調的空間。但如果要我大幅改變個人風格,等於是在一夕之間,翻轉自己數十年來的思考與行為習慣,會有實際上的困難,甚至根本辦不到。這問題常困擾著我,似乎「做自己」與「推廣儒道」兩者會發生衝突,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除了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力調整自己的風格以符合大眾期望外;另一種可能是社會大眾改變喜好,能夠接受及欣賞理性嚴肅的話題或風格,懂得從中思考學習。但社會的改變是非常緩慢的,常常要花上數百年,以我有限的人生未必能等到那一天。對於這類客觀的限制,我也只能接受。凡事但求問心無愧,對得起天地良心即可。身為傳統思想與文化的推廣者,一方面要有永恆的自信,外在的窮達、毀譽、成敗、得失皆不足以動搖自己的心志;另一方面要有永恆的自謙,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以最有效的方式來讓大眾領悟了解。這應該是比較健全的心態。

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論語》札記 (20) 堯曰篇

《論語》札記 (20) 堯曰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20.1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札記20.1《論語》以身心修養、道德實踐為核心,最終仍是希望建立大同世界。故在書末回歸政治,列舉並總結先王的智慧,以證明孔子的學問不外於文化道統,內聖外王通而為一。堯舜、夏商周有一脈相傳的心法:知道政權是上天所賦予,天意又從民意中看出;故將百姓的過錯、痛苦視為自己的責任,努力選拔賢才及建立制度,從而賞善罰惡、濟弱扶傾。不僅讓百姓吃飽,還以喪禮、祭禮來教化百姓。「允執其中」即在各種情境下,分寸拿捏都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上述治國之道都是以執政者的修養為根本,亦即孔子所說的寬厚、誠信、勤勞、無私等品德。若如此則百姓無不心服,天下就能安定。

論語20.2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札記20.2從政固然要講求績效,但卻不免將人民當成工具,故「五美」皆先舉出功績,再以「不」免除其弊病。廣施恩惠卻不耗費國庫,是因為政策符合百姓的需要。勞動百姓卻不招來怨恨,是因為選在百姓閒暇時。想做的事便是照顧百姓,故不顯得貪心。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平等敬重,故泰然自若而不顯得傲慢。服裝儀容莊重,有威嚴卻不凶猛。五美皆是領導者自我約束,從百姓的立場思考問題。「四惡」表面上是雷厲風行,實則是領導者籌劃不當而讓人民承受苦果。如不先以禮樂教化百姓,等百姓犯法才處死。不事先提醒就突擊檢查。很慢下令卻要很快看出成效。該用在公事上的錢財卻斤斤計較。

論語20.3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札記20.3「知」是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知命」即承認客觀的限制,完全接納人生中的吉凶禍福等各種境遇,而不動搖心志。「知禮」是良心發用在視聽言動上,分寸拿捏皆恰到好處,自我才能充分實現。「知言」是明白一切言論皆屬有限,更能從言論察知對方心念的邪正。環境、自我與他人組成完整的工夫。

《論語》札記 (19) 子張篇

《論語》札記 (19) 子張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9.1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札記19.1前兩句是引述14.13孔子的言論。王船山認為子張掌握不住「得之於心」這一本源,只是順著情境的變化,一項一項去列舉處理方式。儒家講道德是以存心養性為基礎向外擴充,不是從外在的事功或教條出發,子張的理解有誤。反過來說,探求心性與研讀經史也是為了活用在現實上,不可流於空談。

論語19.2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札記19.2船山仍然反對本章,認為子張對「道德」的理解有誤。「德」是心之所固有,一切價值都由此出;並非可執持的事功,也沒有數量上弘不弘的問題。「道」是總體的根源,落到人心而為德,必須由德去體會道才真切,而非篤信教條。可見儒家的道德實踐需回歸真我。「焉能為有無」是有沒有此人都一樣。

論語19.3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札記19.3船山認為子夏重視自我修養,主張交友應謹慎,才不會受壞朋友影響。子張如同政治人物,喜歡結交三教九流的朋友。修養先於政治,子夏比較正確,但子張的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政治領袖要尊重賢才,學習從平民的觀點來看問題。領導者廣結善緣是基於工作需要,但交友還是要志同道合才容易溝通。

論語19.4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札記19.4「小道」指有限的知識、技能。「大道」是從人生整體來看,包括修己與治人。即使只是一技之長,深入鑽研也有無盡奧妙;但人應該思考各種知識、技能在人生中的定位與價值,而不是陷溺其中,反而被知識、技能所宰制。這就要靠清明的心作主,才能在有限的時間、精力下,選擇最有意義的事去做。

論語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

札記19.5儒家的「學」不只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實踐,知與行是相輔相成的。知識無窮無盡,但學習時以心性修養、政治運作為優先。每天學習一些新的道理,每個月再做檢討,反省能否將這些道理付諸實踐,做得到的要保持,做不到的記在心裡,以待來日精進。以謙虛的態度不斷努力,假以時日必有所成。

論語19.6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札記19.6本章仍是說明知識與修養相輔相成。博學與切問屬於知識,廣泛學習各種道理,又能深入探討如何將道理運用在生活中。篤志與近思屬於修養,篤志是發揮心的力量堅持理想,近思是利用所學,排除氣質、欲望的障蔽。仁就在知行並進中顯現。直接「求放心」也是有效的工夫,但透過學問才能經世致用。

論語19.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札記19.7本章說明做任何事都要有敬業精神。百工與君子雖然位階不同,但都能盡到身為團體一份子的職責。「肆」是作坊,進入工作場所,便可專心致力完成器物,不受玩樂的欲望誘惑。君子的學習也是如此,以行道為目標,不只是博聞強記,也不是束書不觀,而是從有助於心性修養與治國平天下的立場出發。

論語19.8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札記19.8每個人都會犯錯,如何面對過錯,比過錯本身更重要。君子犯的是無知之過,雖然內心是善良的,但由於知識、修養、氣力有限,難免做不到完美。小人除了無知之過,更會犯道德之過。由於內心不夠光明堅定,犯錯後會感到羞愧,為了解除羞愧而急著逃避、掩飾過錯,無法接納現實的不足而設法改進。

論語19.9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札記19.9君子可能是指孔子。「望之儼然」是基於君子的自我修養,遠看容貌莊重,令人肅然起敬。「即之也溫」是基於君子的愛人之心,互動時令人感到和善親切。「聽其言也厲」,厲是說話義正辭嚴、清楚確實,令人信服。這三種特質看似矛盾,卻集中在同一人身上,各有其適用範圍,可見君子德行的齊備。

論語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札記19.10君子在團體中做事,除了制度上的職權外,更重要的是心態。面對長官與人民,必須先取得對方的信任,事情才容易推動。取得信任的關鍵是「將心比心」,指揮人民做事要出於無私的關懷,而非為了一己的便利,人民才容易聽從。勸諫長官也是為了團體著想,而非證明自己的優秀,長官才容易接受。

論語19.11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札記19.11閑是柵欄,借指界限。從對人來說,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且一個人的優點往往也就是他的缺點。故我們在看人時,應考慮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純正,不必吹毛求疵,計較小事的對錯。小事做得好,未必能做大事。從對己來說,人的時間、心力總是有限,能夠完成幾件最重要的事,也就算是及格了。

論語19.12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埽、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札記19.12子游反對子夏只教學生灑掃、應對、進退等小事,不教詩書禮樂、身心修養等大事。子夏回答說:學生如同各種草木,應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只有聖人才能透徹掌握本末,不宜要求人人皆如此。子游不了解本末一貫之道,把小事做好也可以磨練心性。子夏忽略了「設定理想目標」對學生的激勵效果。

論語19.1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札記19.13本章說明理論與實踐應該相互配合。做官有閒暇時,就要趕快學習成長;不僅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對書本上的理論也會有更深刻的體驗。求學到一定程度,如果有機會做官也不妨接受;不只是為了表現才學,更是為社會服務。無論處在仕或學的階段,都要專注完成當下的職責,行有餘力再從事外務。

論語19.14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札記19.14子游說:「居喪時,充分表現悲戚就可以了。」儒家不反對外在的形式,只是與外在形式相比,內在的真情實感更重要。孔子說:「喪,與其易也,寧戚。」喪禮有繁複的禮儀,是為了讓人抒發內在的悲哀之情。如果只是當成一套儀式來操作,未免過於冷血。儀式與情感應該相互配合,而以情感為主。

論語19.15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札記19.15子張學問、才華出眾,胸襟開闊,在孔門中算是難能可貴,為什麼子游批評他「未仁」?這是因為仁不仁的重點不在外在表現,而是起心動念是否純粹。子張的毛病在好名,如12.20子張請教孔子如何才能「在邦必聞,在家必聞」?以成名為目標,難免會標新立異、譁眾取寵,忽略了心性的存養。

論語19.16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札記19.16堂堂指儀表壯偉。曾子說:君子以友輔仁。子張是曾子的老同學,曾子又是孔門中唯二能得孔子真傳的弟子(另一位是顏回),為何他認為與子張交往,對人格修養沒幫助?原因可能還是如前章所說,子張太強調事功,如果把握得不好,極容易流於爭名逐利。儒家並非不講外在表現,但以真性情為主。

論語19.17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札記19.17只有父母過世時才能「自致」,充分顯露自己的真情。這是因為生活中其他人際關係,如君臣、朋友等,有些是基於權利、義務下的角色扮演,有些是基於共同的理想,相互勉勵以進德修業;此皆是以理性為中介。但「親喪」面對的是最親近之人,處理的是生命根源的問題,最能直接喚醒、觸動人心。

論語19.18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札記19.18孔子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孟莊子不更換父親孟獻子遺留的家臣與政策,是因為孟獻子很賢能。即使父親不賢能,也一定有些優點;基於對父親的哀悼與懷念,兒子也會隱惡揚善,盡量保留父親的善政,不必急著糾正缺失。如此一來,也可以讓那些想趁新君即位而求官的人打消念頭。

論語19.19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札記19.19本章表現儒家的仁厚之心。士師是司法官,情是真相。春秋亂世,人民犯法往往是因為謀生困難,不得已才鋌而走險。僅靠法律壓制是沒用的,必須由執政者制訂完善的政策,滿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如孟子說的養民與教民,才是正本清源之道。雖然犯了法還是要處罰,但應當憐憫他們,而非誇耀功勞。

論語19.20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札記19.20歷史如同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照見自己。子貢舉商紂王為例,紂有些故事違反常理,如酒池肉林、朝涉炮烙等,恐怕是後人加油添醋、移花接木而成。但因為大家對紂已經有負面評價,自然會信以為真。此事提醒我們:無論是個人言行或人際交往,都要考慮別人的觀感,才能遠離罪惡,樹立人格典範。

論語19.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札記19.21「真誠」可分為事實的真與價值的真。君子雖然有心為善,但或因為知識、氣力有限,或因為環境的變化,結果難免不盡理想。故犯錯後會在事實上虛心、客觀地檢視自己,樂意接受批評;就像日蝕與月蝕,人人都看得見。又因君子的心地光明坦蕩,故在改過以後,仍然受到大家景仰,不必感到羞愧。

論語19.22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札記19.22本章說明孔子的學問來自廣大的生活世界,非固守一家之言。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不禁令人好奇他的老師是誰?「文武之道」即自古相傳的文化道統、集體智慧,雖然到當時已經散佚,但只要是合乎人性者,必定會流傳在賢與不賢之間;只要用心體會,隨時都能學習這種活生生的道理,而非死讀書。

論語19.23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札記19.23子貢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世俗之人欣羨子貢的功業,卻看不見孔子的精神修養與形上智慧。王船山說:「見之功業者,雖廣而短;存之人心風俗者,雖狹而長。」再偉大的功業終究會消逝,只有道德與文化能永垂不朽,且隨時代變化而日新又新。子貢才華雖高,仍舊讚嘆孔子的高明廣大。

論語19.24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札記19.24孔子不僅有純淨的道德生命,更有歷史、文化上的客觀意義,因其聖不兼王,故能就德性本身建立典範,如日月之光明令後世仰望。其他賢者則有隨時代要求而開展事業的曲折,非純就德性而論。孔子既是成德的第一人,只要人心中仍有天理良知,孔子的地位便不可動搖,武叔的毀謗又算得了什麼呢?

論語19.25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札記19.25子禽想法封閉,只知道世俗功利,認為子貢大富大貴勝過孔子。但子貢心中很清楚,自己功業雖大終究有限,如同攀爬階梯,後人可拾級而上,達到甚至超越自己的成就。孔子的影響力卻如天之無限。孔子不受重用是時運問題,其實他早已有平治天下的能力,百姓都在他的教化下各遂其生、各行其道。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5)

  依照我在大學及社大教書的經驗,對傳統思想與文化的質疑,最常見的就是「無法賺錢或提升社會地位」與「枯燥、乏味、無聊」,所以我想有必要好好討論這兩點。上次已討論了後者,今天談談前者。這兩年因為在社大授課,也參加了一些有關社會教育的研習,講師皆是大學社教系的教授。研習時常聽到教授們感慨:政府對中小學、大學投入這麼多經費,如十二年國教、五年五百億等,但中小學生、大學生只佔總人口一小部分。社會教育的對象佔總人口大多數,所獲得的經費和資源卻不成比例。即使有文化預算,也常用來舉辦「放煙火式」的活動,用人民的血汗錢營造華麗聲光效果與人氣,活動結束後卻春夢了無痕,對思想觀念的深耕、心靈素質的提升沒什麼幫助,頂多成為政客、官員誇口的業績罷了!

  上述種種怪現象,我認為正是台灣文化發展的瓶頸所在。社會整體的文化如果要向上提升,必然是以學術研究為火車頭,而以社會教育為動力。所以我非常尊敬在大學裡堅守崗位、默默從事研究的人文學者,他們的研究成果是有意義的,並非如一般人所想的,只能用來墊桌腳和蓋泡麵,或堆放在圖書館的角落生灰塵。我也贊成政府應該提供充裕的經費與穩定的環境,讓學者們能夠專心投入研究而無後顧之憂。集合一群專家相互激盪,才能點燃創意的火花。但從儒家的觀點來看,事情本身是其次,做這件事背後的動機才是重點。真正的學者應當淡泊名利,做研究是發自探索真理的熱情。但如果是為了取得專任教職、副教授、教授、主任、院長、大師等頭銜;或是因為社會大眾對學術抱持排斥、冷漠的態度,故只能躲在大學的保護傘下才不會餓死;我認為這並不是做研究的好理由。當然人非聖賢,有一點求名求利的想法也無可厚非,但不宜將之當成人生的主要目標或核心價值。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身為知識分子,也應當以此來期勉自己。

  由以上的討論可知,台灣文化的健全發展,不僅要靠專業學者在前方開墾拓荒,背後更要有廣大群眾的支持。且「學術研究」與「社會教育」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學院裡傳授的深刻思想及優美的文化成果,應當普及到社會上,讓全體民眾共享。社會有豐沃的文化土壤,才能孕育出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如果切斷「學術研究」與「社會教育」之間的聯繫,學術研究必定會日漸枯萎無力,淪落為象牙塔內的名利遊戲;社會上的文化風氣也必定會日漸庸俗淺薄。孟子說:「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這段話值得我們深思警惕。

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4)

  依照我在大學及社大教書的經驗,對傳統思想與文化的質疑,最常見的就是「無法賺錢或提升社會地位」與「枯燥、乏味、無聊」,所以我想有必要好好討論這兩點。先從後者談起,其實我覺得台灣無論在大學裡或社會上,有一種宗教正在普遍流行,這裡所講的宗教不是奧姆真理教或伊斯蘭國之類的,而是「吃喝玩樂教」,亦即以吃喝玩樂為人生嚮往的最高價值。從電視新聞或網路上充斥美食、八卦或搞笑短片,就可以證明此教在台灣有眾多信徒。當然並不是喜歡吃喝玩樂的人就是信徒,像我也喜歡吃喝玩樂,只是心中有更重要的事,所以會依照狀況調整吃喝玩樂的比例,還沒有到盲目崇拜的地步。此教的信徒重視感性,但這種感性不是源自人性深處,而是隨著流行風潮,爽快了一陣子之後又要推陳出新,以另一種表象不同但性質相同的刺激來滿足。長此以往,台灣人的思考便會日趨膚淺,也談不上文化水準的提升了。

  姑且不論「吃喝玩樂教」本身的好壞,從信仰的虔誠來看,要想讓此教的信徒改變其觀念是十分困難的。這種情況就像叫一群神父改信佛教,或叫一群比丘改信基督教一樣。從「吃喝玩樂教」的觀點來看,對道德和文化議題進行理性、嚴謹的思辨沒什麼娛樂性,覺得無聊是很正常的。或許身為傳統思想與文化的愛好者,雖然要努力宣傳、推廣我們認為良善的事物,但不應該將目標設定在改變對方的觀念上。因為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被別人「洗腦」,這樣做甚至有可能引發一場宗教戰爭。應該從人與人之間的基本善意開始,儒家相信人之性善,即使信仰的宗教不同,人性當中還是有些普遍的部分,可做為彼此溝通的管道。社會階級或知識背景的差異也是如此,如果先認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沒希望了。

  最後談談我個人的教學風格。我想這問題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看:第一是課程內容,第二是個人風格,第三是說話技巧。朋友或學生一般認為我的性格較為一板一眼,所以我也樂於添加更多幽默感,讓大家更有興趣學習,但必須以「課程內容充實有深度」為前提。如果大家對其他領域(如求學、工作乃至休閒興趣)都能夠抱持認真的態度;但在思想與文化領域,卻覺得玩玩即可、不必太認真,我認為這對學人文的人來說是一種歧視。除非認真聽也聽不懂,不然我不會因為別人的歧視而改變課程內容,應將精進的重點放在個人風格與說話技巧上。說話技巧還算容易,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個人風格是很困難的。此處也只是先指出方向,要做到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3)

  我在各大學與社區大學教書已經有三年多的時間了,〈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這幾篇文章的寫作,乃是基於我的生活經驗。在和大學生、社會人士接觸的過程中,經常要面對「傳統思想與文化不值得學習」的質疑,有些人會說出理由,有些人則是以行動來表示。身為傳統思想及文化的愛好者,自然想要努力去證明這些理由或行動是錯的;但討論時「對事不對人」,又要避免流於人身攻擊。所以我不打算討論個案,而是從整體思想、觀念的層面來批評。錯的是某些觀念,而非某些人很壞。這大概是我寫這幾篇文章的動機。身為人文科系的學生,如果不說點什麼,就沒有人可以為思想與文化的價值辯護了。

  當然凡經驗都是有限的,我的教學及社會經驗不算豐富,如果沒有類似的生活經驗,也未必和我有相同的感觸。且傳統思想與文化也非神聖不可侵犯,不能說別人的想法一定是錯的。傳統思想與文化無論是學習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都還可以有反省、調整、改進的空間,也可以利用寫這幾篇文章的機會,仔細分析探討。我想這應該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  *  *

  由於少子化及經濟不景氣,據估計台灣約有40%的大學會倒閉(註一)。各學院當中又以一般人認為「不實用」的人文學科受到的打擊最大,相關科系及課程逐步裁撤,大多數博士面臨失業、貧困的危險,我也是其中一員。台灣的大學就像一艘即將沈沒的大型郵輪,船上載滿乘客,但卻沒有足夠的橡皮艇和救生衣(註二)。雖然目前靠兼課尚能餬口,卻也是苟延殘喘、日薄西山,再過幾年勢必要培養足以謀生的一技之長,參加職業訓練或幫忙家中生意都是可能的選項。我並不喜歡如此,轉換工作不僅會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也不見得有高收入、高社會地位。喪失時間就是喪失自由,喪失自由就是喪失生命,使我學非所用,不能探索我最喜愛的思想、歷史與文化。

  但轉念一想,人生中誰沒有過失意的時光?歷史上偉大的作品,常是作者在失意時創作出來的。如果司馬遷沒有受宮刑,就不會發憤忍辱寫出《史記》這部偉大作品;如果蘇東坡沒有被貶謫到黃州,就沒有〈赤壁賦〉、〈念奴嬌〉等千古名作;如果王陽明沒有被流放到貴州龍場,就無法頓悟「致良知」教,成為明代第一流的思想家。生活的艱困可以看成是上天的恩賜。當然這不是說生活遭受打擊、不順遂就一定能夠寫出好作品,如果才華不夠的話也沒有用,但起碼有這樣的可能。

  無論如何,我都要感謝臉書好友對我的關懷與支持。我絕對不會辜負各位對我的期望,也永遠不會改變我對思想、歷史與寫作的熱愛,仍然會在這條路上孜孜不倦,盡力分享一己的思考體驗。現實可以奴役一個人的身體,拘束一個人的行動,卻無法毀滅一個人的靈魂。一顆熱愛真、善、美的心靈,是永遠不會被擊敗的!

  以上是抒發個人的一點感懷,抱歉沒有接續上一篇文章的話題,也偏離了「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的主題。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要感動別人必先感動自己,如果自己都經不起考驗,要怎麼說服別人愛護自己所珍視的事物與價值呢?所以偶爾抒發個人心得也是很重要的。

註一:私校悲歌!105年大學將掀起少子化倒閉潮 117年恐關四成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publish-193.htm
註二:參考電影《鐵達尼號》。

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2)

  感謝大家的支持鼓勵!如果用孟子的話來說,上一篇文章要講的就是「義利之辨」與「人禽之辨」。「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是一個大題目,傳統思想與文化浩瀚無邊,我的專長不足以涵蓋全部,要討論這個主題一定有許多疏漏,但我會盡力而為的。

  第三項常見的質疑是「大多數人對傳統思想與文化都興趣缺缺,我為什麼要了解」?換言之,學習傳統思想與文化不合乎「社會的主流價值」。此處先不討論人為什麼一定要追隨社會主流價值而活才是正確的,而不能有個人獨立的思考判斷?就以「追隨社會主流」的結果來說,不外乎是求得溫飽、安全,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乃至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等。如果不按照主流價值走,則有可能失去上述種種,淪落到赤貧的境地。但我認為一件事值不值得做,應該看事情本身能否展現道德價值,而不是做了這件事能夠獲得哪些好處。就以歷史人物為例,如諸葛亮、文天祥、鄭成功等,他們的事業最終都是失敗的,諸葛亮在北伐途中鞠躬盡瘁,文天祥、鄭成功也沒有實現反元復宋、反清復明的理想。如果他們在努力前就先想著「吃力不討好,只會失敗不會成功」,歷史上就不會有這些偉大人物的出現。我們今天之所以崇敬這些人物,並不是因為他們享受榮華富貴,而是「為理想奮鬥的精神」本身就令人感動。當然這不是說和社會主流、時代趨勢對抗就一定會失敗,如諸葛亮治理蜀漢、鄭成功取得台灣,雖不能說大富大貴,卻也不算貧賤。重點是將衡量標準放在事情本身值不值得做,依照良心的指引來行動,如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而不是大家圍在一起取暖,看似安穩卻一事無成。只要所作所為合乎人性中的美善理想,即使得不到社會肯定,後世也一定會給予公正的評價。

  第四項常見的質疑是「學術思想只是讀書人在書齋裡幻想出來的產物,對現實生活毫無影響。與其學習那些空洞的東西,還不如到街頭從事慈善工作要來得有用」。其實只要回顧二十世紀的歷史,就可以發現這論點的謬誤。但由於時間已不早了,就等下回再充分展開說明吧!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1)

  上學期寫了幾篇介紹儒道思想的網誌,家父嘉年華建議建議我可以寫一些生活化的文章。雖然我上課也常舉時事來討論,但並不是個喜歡趕流行、時髦的人,對具有永恆性、普遍性的議題比較感興趣。由於我的專長是儒道思想與歷史評論,我想不妨就針對自己較有感觸的「台灣社會不重視傳統思想與文化的價值」這問題,寫幾篇文章來檢討批評,或許較能引發共鳴。

  對於傳統思想與文化的價值,最常見的質疑就是「學了有什麼用」?而有沒有用又是以「能否賺錢」為唯一的衡量標準。這種狹隘、膚淺、短視近利的思維,就是台灣思想與文化停滯不前、落後倒退的主要原因。我不否認金錢的價值,賺錢也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如果信奉金錢至上,認為人的良心、尊嚴、理想都可以用錢買到的話,這種人生觀、價值觀是可鄙可悲的。金錢只是抽象的數字,不應該成為人生最高的價值;應該把錢當作工具,去支持真、善、美等更崇高的理想,如俗諺所說:「錢是最壞的主人,卻是最好的僕人。」由於儒道思想不是直接以賺錢為目的,而是追求心靈的滿足;如果一切都以金錢來衡量,對於這類學問當然就興趣缺缺。

  另一項常見的質疑是「內容艱深枯燥」,只要會動到大腦思考,都是不值得學習的,只需要感性的、直觀的、刺激的娛樂。如同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要活就要動,除了身體的運動外,頭腦的思考反省也是重要的一環,這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質之一。如果除了工作賺錢之外,只剩下吃飽睡、睡飽吃,人活著跟動物有什麼差別?「艱深枯燥」正代表內容有深度,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理解。就好像學習游泳、羽毛球等運動也需要經常練習,技巧才會進步。當然我們不必故作艱深曲折,如同學者關在象牙塔那樣和現實生活脫節;但有些議題就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才能說清楚、講明白,如果凡事都抱持懶散的心態,認為愈不需要動腦愈好,就算再過一百年,台灣社會的思想、文化水準也不會進步。破除「賺不了錢」與「懶得動腦」的思維,才能正視傳統思想與文化的價值。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論語》札記 (18) 微子篇

《論語》札記 (18) 微子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8.1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札記18.1商紂王暴虐無道。微子是紂的庶兄,擔憂紂猜忌自己而傷害親情,棄官遠走。箕子與比干是紂的叔父。箕子裝瘋賣傻,被囚禁為奴隸而受辱;比干犯顏直諫,被剜心而死。三人行事雖然不同,但其心則一,都是不忍心見到親人作惡、國家敗亡,故身受勞苦、屈辱乃至死亡也在所不惜,體現了殉道的情操。

論語18.2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札記18.2柳下惠擔任典獄官,三次被免職。有人勸他離開,柳下惠認為在混亂的時代,因為堅守正道而窮困是必然的結果,只有放棄原則才能安居高位,無論到哪裡都一樣,既然如此,又何必離開祖國呢?柳下惠為魯國公族,對魯國有一份責任。孟子稱他為聖之和者,能夠心平氣和接受逆境,而不失內心的正直。

論語18.3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札記18.3本章顯示孔子出仕不是為了名利權位。魯國貴族以季氏地位最高,其次是叔氏與孟氏。雖然比照季氏會有更大的作為,但孔子非齊人,齊國有自己的大臣,齊景公以叔氏待孔子也算是禮遇,所以孔子並不嫌棄。直到景公明白表示不用他,孔子才離開。可見孔子不輕易放棄機會,但必須對國家有貢獻才行。

論語18.4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札記18.4孔子五十五歲在魯國擔任司寇,不僅拆毀季氏、叔氏兩家的城牆,還能夠使人民「路不拾遺,男女分途」,重建政治秩序與禮樂教化。齊人害怕魯國強盛,就挑選一批能歌善舞的女子送給季桓子與魯君,讓他們荒廢政事。季桓子只是為了打擊政敵才重用孔子,並非有心振作,孔子也明白這點而順勢離開。

論語18.5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札記18.5接輿是楚國隱士。他認為當時的掌權者自私奸詐,很難令他們改變;孔子品德高尚,與其和俗人周旋,不如明哲保身。如孔子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可見道家重視安時處順的智慧。但孔子又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另一面,只要有奮鬥的精神,總是能轉化環境的限制,可惜無法和接輿詳談。

論語18.6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札記18.6本章表現孔子的人道關懷。長沮、桀溺是楚國隱士,孔子在田野間迷了路,找不到渡口,故請子路詢問。長沮譏諷孔子說:「他已經知道渡口了。」此處一語雙關,既指有形的渡口,又象徵人生應走的道路。就隱者看來,孔子自以為懷抱理想,實則是讓自己流落天涯。桀溺又進一步指出,孔子之所以流浪,是因為世上有太多改變不了的壞人,只有退隱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孔子聽完感嘆說:生而為人,對社會就有一份責任;也只有在人群裡才能充分實現自我,而不是活得像動物。壞人仍然值得同情、諒解乃至教化,假使理想社會實現了,我才會停止奮鬥。

論語18.7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札記18.7儒者的理想在於精神價值的創造。荷蓧丈人雖然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但他譏諷儒者不事耕作,只重視「勞力」而忽略「勞心」。儒家認為「義」發自天性不可廢,只有在各種人倫關係中,人才能充分實現自己,成就君子的品德。即使一時之間看不出成果,君子也不會灰心失望,仍然會盡心盡力服務社會。

論語18.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札記18.8逸民是不得志的人才,又分成三等:第一等是伯夷、叔齊,思想與行為符合最高理想。第二等是柳下惠、少連,生活在濁世卻不受污染,言行合乎天理人心。第三等是虞仲、夷逸,遠離人群而保持清白,言論放誕卻通權達變。孔子雖不受重用,但不以退隱為歸宿,而是盡力去做,並接受一切可能的結果。

論語18.9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札記18.9大師、亞飯、三飯、四飯、鼓、播鼗、少師、擊磬是樂官名,摯、干、繚、缺、方叔、武、陽、襄是樂師名。春秋末年政治混亂,文化修養較高的士人很難一展長才,故轉行擔任樂官,一方面為了謀生,另一方面也可將孔子整理過的雅樂傳承下去。此後魯國日衰,人們只聽靡靡之音,迫使樂師流散四方。

論語18.10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札記18.10魯公是周公之子伯禽,魯國首位君主。領導者有仁愛寬厚之心,不怠慢親人,也不會讓大臣抱怨不受重用。他能夠賞識部下的長處,廣納善言,讓他們有機會一展長才。老臣除非犯大錯,不然不輕易拋棄,因為他們已通過時間的考驗。每個人都有缺點,不必要求某個人完美,而是分工合作、截長補短。

論語18.11周有八士:伯達、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札記18.11周朝有八位賢士,八人生平事蹟已不可考,傳說是四對雙胞胎。本章記下他們的名字,也許是感嘆世衰道微。周初以仁義治國,人民有良好的教養,故一家之內就有八位賢才。孔子所處的時代並非沒有人才,如逸民、樂師乃至接輿等人都是高士。只是盛世日遠,不再有王者能夠重用他們,故流散各地。

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求其放心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孟子‧離婁下》)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中庸〉)

  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儒家道德修養的重點就在於「求其放心」,也就是把丟掉的心找回來。「求其放心」牽涉到幾個問題:首先是孟子所說的心是指什麼?如果每個人都有心,為什麼心會不見而需要去找?怎樣才能把心找回來?找回來之後又有什麼效果?以下就分別來討論。

  孟子所說的心是指什麼?簡單來說是良心,也就是一切道德價值的判斷根據和實踐動力。「心」並不是指大腦。依照現代科學的研究,人的各種能力在大腦當中都有對應的區域,如視覺區、聽覺區、語言區等。但「心」是一種精神的、形而上的存在,只能說是大腦各部分功能得以運作的先決條件,卻無法直接對應到大腦的某一區。即使進行開腦手術,也找不到良心在哪裡。「心」也可以說是自覺的能力。人的自然生命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包括理智、情感、欲望等,它們都是中性的,無所謂好壞,端看人如何善用。心的功能便是自覺地選擇自然生命中的某一部分,活用在當前的情境下,以達成人與人、人與物、人與天的和諧。〈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道」便是整體和諧。就此而論,現代大腦科學的研究也有其正面價值,讓我們對理智、情感、欲望等組成自然生命的元素有更清楚的認識,也就更有機會去善用它們。

  孟子認為人人都有良心。如果每個人都有心,為什麼心會不見而需要去找?怎樣才能把心找回來?找回來之後又有什麼效果?其實「丟掉的心」只是比喻,真正的意思應該是:人缺少自覺的反思,無法針對當前的情境選擇恰當的言行,以實現道德價值。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時時加強心靈自覺,並排除自然生命中會干擾心靈自覺的部分。一般來說,情感與欲望容易干擾良心,保持理智則比較能夠客觀檢視自己的言行。雖然「仁者愛人」,良心也可以理解成一種情感,但與自然的情感不同。良心有永恆、普遍性,既是情也是理;自然的情感則常出於一時的衝動。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中庸〉說的「戒慎恐懼」,時時以良心監督及指導自己的思想言行,並以理智從旁輔助,生活一定會過得更充實快樂。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論語》札記 (17) 陽貨篇

《論語》札記 (17) 陽貨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7.1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札記17.1本章表現孔子正直但又委婉的風範。陽虎作亂把持魯國政權,送禮給孔子,希望孔子協助他。孔子雖然想出仕,卻不願意為陽虎效力,故趁陽虎出門時回禮,沒想到雙方在路上相遇。陽虎以仁、智為藉口擠壓孔子,孔子回答說再過一會兒就出仕,既不失尊嚴,又不致激怒陽虎。陽虎垮台後孔子果然出仕。

論語17.2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札記17.2孟子主張性善,每個人本性是一,何以孔子說性相近而非相同?可能是因為孟子就人性本身來說,孔子就人性在現實上的表現來說。在正常狀況下,人大多能展現善良的本性,故說性相近;社會風俗敗壞,人才會受影響而形成種種習氣,故說習相遠。我們應該多培養好習慣以變化氣質,本性才容易表現。

論語17.3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札記17.3前章說在正常狀況下,人多能展現善良的本性;但也有極少數人,良心善性先天就容易顯現(上智)或隱沒(下愚)。這是因為心性需藉由氣質表現,氣質又有剛柔清濁之別,後天的教養對此影響有限(不移)。雖然原則上儒家肯定人人皆可成聖賢,但下愚者大多自暴自棄,除非下定決心不然很難改變。

論語17.4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札記17.4之是前往。弦歌是彈奏琴瑟和歌詩,可見子游以禮樂之道教化武城百姓。孔子跟子游開玩笑,故意說禮樂是治國大道,武城只要用小道(政令刑罰)即可。子游立刻以孔子的講課內容來回答,可見他很用功。禮樂可建立合理的生活與政治秩序,化解人心中的暴戾之氣,使上下相敬相愛,任何地方都適用。

論語17.5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札記17.5公山弗擾是季氏家臣,佔領費邑叛變,請孔子協助。孔子有意前往,子路認為此舉不義。孔子認為只要有人重用他,他有自信能夠在東方重建周朝的大一統事業,這才是大義。可見孔子想推動由下而上的改革,讓家臣導正大夫,大夫扶持諸侯,諸侯輔佐天子。只要誠心改過,地方再小還是可以大有作為。

論語17.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札記17.6仁是我與人的心通而為一,恭、寬、信、敏、惠是行仁的方法,故五者非泛泛而談,須指向心才有意義。恭是內心莊敬表現出威儀,對方也會尊重你。寬是心胸寬大包容各種人,故能得民心。信是內心真誠、言語可靠,故受人任用。敏是內心自強不息,故能成功。惠是心懷慈悲,故能感動別人為你效力。

論語17.7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札記17.7本章主旨與17.5相近。佛肸是晉國大夫趙簡子的家臣,佔據中牟叛亂,召孔子前往。子路引用孔子的言論,認為君子不該幫助做壞事的人。孔子表示這句話是就一般狀況來說,但只要心志夠堅定光明,磨了不會變薄、染了不會變黑,有自信不受環境影響,仍可積極出仕,不因身處亂世而使所學白費。

論語17.8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札記17.8「六言」雖然是德行,但如果少了客觀知識的輔助,實踐上常有「六蔽」。如果不透過學習,仁、智就會流於愚昧、放蕩,不了解愛人與知人的本末先後;信、直就會流於受傷、急切,不明白隨不同的情境與對象,調整自己的言行;勇、剛就會流於作亂、狂傲,不懂得以禮樂調養氣質,才合乎中庸之道。

論語17.9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札記17.9一般人認為《詩經》等文學藝術是無用的,孔子卻指出文藝對道德實踐的助益。「興」是感發志氣,擺脫社會化的遮蔽,喚醒真實的自我。「觀」是了解作者的人格與時代背景,評價其得失。「群」是引發別人的共鳴。「怨」是抒發自己的鬱悶。四者皆陶冶性情,不僅幫助我們盡人倫,也可以增廣見聞。

論語17.10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札記17.10伯魚是孔子的兒子,孔子問他:「你學習周南、召南(詩經開頭兩篇)了嗎?人如果不學習這兩篇詩,就好像面朝牆壁站著,什麼都看不到,哪裡也去不了。」這兩篇詩的內容側重夫婦相處,勉人修身齊家。古代社會以家族為基本單位,家人之間和睦相處,治國平天下就順理成章,所以孔子特別重視。

論語17.11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札記17.11本章主旨與3.3相近。禮樂可分成動力、器物與成效等層面,動力是人我相處時的敬重之心(禮)與和諧之心(樂),器物是玉帛與鐘鼓,成效是秩序整齊與和樂融融。孔子提醒我們三者當中以動力為本質,雖然器物與成效對禮樂的實現來說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少了本質,禮樂便會流於虛假、空洞。

論語17.12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札記17.1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雖然也有威嚴的一面,但這是出於內心的正直,並非刻意。有些人卻是外表故作強勢(色厲),認為這樣在社會上可以博取名聲;但內心卻無真實的自信(內荏),只能以裝模作樣來掩飾,經過現實考驗便會穿幫。孔子認為這種人就像穿牆的小偷一樣,可見誠信的重要。

論語17.13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札記17.13《孟子‧盡心下》對鄉愿的解釋是「閹然媚於世」、「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鄉愿是世俗的好人,只求符合多數人的行為標準,心中無超越的理想,不進德修業以臻於至善,因而混淆天理、傷害良心。

論語17.14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札記17.14聽到的學問不假思索,馬上轉述給別人,這對道德實踐毫無幫助。思考有不同層次,理解與記憶是基礎,更重要的是用心,消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對道理有深刻的認同感;並以獨特的方式來表達和運用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才是真了解。只在言語、理智上傳達道理,反而容易拋棄真實的德行。

論語17.15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札記17.15人的志向可分為三層次:一是道德實踐,二是以事功受社會敬重,三是只求榮華富貴。鄙夫是第三種,見識淺薄、思想狹隘,除了名利看不到其他價值。為了爬上高位而討好當權者,掌權後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排擠競爭者,更是無所不用其極。這種人往往是團體進步的最大阻力,怎能與他們共事呢?

論語17.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札記17.16古人雖然也有氣質的偏雜而未得中正,但民風還算淳厚。現代社會人人追求私利、滿足私欲,就容易走向偏激。狂是性格外向,古之狂者有理想,只是不拘小節,今之狂者流於縱欲。矜是性格內向,古之矜者有理想,只是太固執,今之矜者流於爭強好勝。古之愚者忠於良心,今之愚者不聰明又愛耍詐。

論語17.17與1.3的內容相同,故不重複

論語17.18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札記17.18孔子厭惡三項「似是而非」的事物。前兩項屬於感官享受,古代以朱紅為正色,紫與朱顏色相近又更豔麗,故以紫代朱。鄭聲是靡靡之音。我們應把持住欲望,勿貪戀聲色,以免心思隨之流蕩。利口是伶牙俐齒但強詞奪理,發言出自偏見甚至私利,聽了會使國家滅亡。領導者用人應根據實績而非辯才。

論語17.19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札記17.19孔子為什麼不想再發言?因為道理是用做的,不是用說的。中國古人講天人合一,四季的運行、萬物的生長,皆是天理的呈現,無須透過語言文字。人同樣也有生生不息的本性,可以點化、創造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言說只是道德實踐的方式之一,孔子固然可以應機說法,卻不必執著表象而遺忘本質。

論語17.20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札記17.20本章即孟子所說的「不屑之教」。孺悲曾經向孔子學習過士喪禮,不知何故犯了錯,前來拜訪孔子,希望當面道歉。孔子認為如果輕易原諒孺悲,恐怕無法讓他深切反省,故推說有病不便見客,卻又刻意彈瑟唱歌,讓孺悲知道孔子並非真的生病,只是不屑和他見面,引發他的挫折感,他才會快速成長。

論語17.2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札記17.21本章說明仁是內在的真情實感,「安不安」的感受是道德實踐的基礎。宰我主張為了維持社會規範和順應自然變化,三年之喪應縮短。但孔子不考慮這些理由,而是當下問他的心安不安?如果真切感受到父母之恩及離別的不捨,自然沒心情追求物質享受。父母之恩浩瀚無邊,永無回報完成的一天。君子服喪也是發自天性,而非功利交換。但即使是從報答養育之恩來看,三年也是合理的期限,宰我難道沒有良心嗎?

論語17.22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札記17.22「用心」即發揮心靈的創造性,努力進德修業,不僅能夠自我約束,不受本能欲望、衝動所牽引;還能夠廣泛學習知識,從事文化活動。精神生活便會富有而日新,擺脫沙發馬鈴薯的慣性。博弈亦即下棋、電玩、運動等休閒,雖然是小道,但還是可以培養專注力、克服困難的意志等,總勝過遊手好閒。

論語17.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札記17.23勇是行動力強,屬於氣質上的長處。義是應不應該的判斷,一方面要忠於良心,另一方面要審時度勢。君子是領導者,小人是平民;兩者都要以義為主,但君子責任更重。氣質是中性的,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只重視血氣之勇而不以義理來調節,往往會流於過度,領導者恣意妄為,平民也會巧取豪奪。

論語17.24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札記17.24孔子與子貢的差異在於:孔子厭惡公然叛逆,子貢厭惡以假亂真。後者還有機會導正,前者肆無忌憚就難以改變。孔子厭惡幸災樂禍、以下犯上、勇敢不知節制、果敢卻行不通的人,他們否定仁愛、秩序、和諧等理想。子貢厭惡吹毛求疵、凶悍倔強、揭發隱私的人,他們以否定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優秀。

論語17.25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札記17.25本章在現代頗有爭議,有人認為孔子歧視女性。但依照曾昭旭老師的說法,女子小人是中性的自然生命,端看大人君子如何善用。女子小人可看成一種提醒,如果君子太縱容他們,他們會反過來控制君子;如果君子不理會他們,他們內心又會累積怨恨。重點在秉持中庸之道與他們和諧相處,而非歧視。

論語17.26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札記17.26本章勉勵我們及時遷善改過。人年輕時總覺得時間還早,可慢慢試探人生方向。但無論是人格修養或專業知能,都需要長久的努力才能有所成。人生全程到四十歲已走了一半,可作為分水嶺,年輕時累積的成果,此時也慢慢能夠獲得社會肯定;如果名聲還是不佳,恐怕得自我檢討,要調整也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