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55) 不抱希望愛人

  創作歌手張懸曾經說過一段很經典的話:「我的朋友曾告訴我,認識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抱希望地去愛他。後來我說,認識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抱任何希望地去愛一個人。包括你自己。」這段話可以濃縮為六個字「不抱希望愛人」,儒家的核心要義在「愛人」,道家的核心要義在「不抱希望」,儒道是一體的兩面,這六字箴言也是我們要隨時謹記在心、念茲在茲的。

  為什麼道家的核心要義是「不抱希望」?不妨用老子在修養工夫上最重要的兩句話來說明,第一句是「致虛極,守靜篤」(《老子‧第十六章》),第二句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第四十八章》)。老子要「虛」、要「損」的是什麼?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時,內心懷抱的希望、期待,期待獲得特定的結果。我們對任何事物都會擅自貼上價值判斷的標籤,認定成功是好,失敗不好;有錢是好,沒錢不好;活著是好,死亡不好。頭腦被這類想法困住,執著特定的結果,情緒也隨之起伏。如果能撕掉標籤、化除執著,心靈就能夠自由自在、不受拘束,達到「靜」、「無為」的境界。

  為什麼價值判斷的標籤是我們擅自貼上的?因為我們做任何事的「當下」就有意義,不必靠未來的好結果來證明這件事的價值。如父母愛兒女,關懷、照顧兒女本身就有意義,不是想著兒女有一天會回報父母。如果父母計較兒女以後會回報多少,愛就有目的而變質了。「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老子‧第五十一章》)才合乎天道的精神。

  儒家的核心要義在「愛人」,但如何愛人?或許要以「回歸自我」的方式來愛人。這說法乍聽之下有些矛盾,一般人將自我與別人視為對立的兩端,回歸自我又如何能愛人?我想可以舉兩個小故事來說明: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孟子‧離婁下》)

  一般人認為愛人就是滿足對方的需要,如餓了給他一碗飯吃、渴了給他一杯水喝,就是愛人了。依照這標準,子產經常將自己的船借給民眾過河,應該算是很懂得愛人吧?但孟子卻批評子產「惠而不知為政」。無論是正面的愛人(如子產),還是反面的愛人(如季康子以嚴刑峻法禁止百姓做壞事),同樣是在枝微末節上打轉。社會上需要幫助和處罰的人都是無窮無盡,我們根本無法一一去處理,儒家講的愛人不是這個意思。孔子說「風行草偃」,孟子說「君子平其政」,愛人要先回歸自我,培養自己的德性,做好分內該做的事(如造橋讓人民行走),別人自然會追隨你。不是直接討好或控制別人,而是從自己出發,散發出正能量,慢慢感動、影響別人,這種「間接」愛人才是儒家的本義。

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54) 心靈相通的理想與現實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人與人的相處雖然有各種型態,如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但都是以和諧為理想。和諧就是一方面人與人的心靈能夠相通,另一方面又能尊重彼此的差異,這只有人格成熟的人(君子)才能做到。相反地,小人常拘泥於形式,強求表面的一致,壓抑了彼此在想法和感受上的差異,導致心靈無法相通。

  為什麼人與人的心靈能夠通而為一?這是因為人心本來就有這樣的要求與動力,如王陽明說:「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大學問〉)心靈相通有幸福感,人格獨立有尊嚴感,幸福感、尊嚴感是人人都想要的,兩種感受兼備就是和諧。和諧又以「內在的真實」為基礎,這在〈中庸〉稱為「誠」,《論語》稱為「忠信」。要了解儒家的人際關係,就必須先把握「和」、「仁」、「誠」的含意。

  以上是就理想面來說,現實上即使我們願意去了解別人,對方也不一定有意願或能力與我們做心靈的交流。這時我們還是要先回歸自我,如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不需要擔憂別人不了解我,該擔憂的是自己有沒有充分的德行、能力和識人之明。

  「患」就是很在意一件事,專注努力去做之意。因為別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動並不是自己能夠完全掌握、控制的,我們能夠掌握、控制的只有自己。將重心放在自己無法掌握、控制的人事物,只會焦慮不安、自尋煩惱;相反地,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即使現實上與別人的溝通不一定有結果,但起碼過程中德行與能力日漸增長,生活充實豐富,對自己也就更滿意。人生要活得快樂,將重心拉回到自己身上是必要的。

  其次有「識人之明」也很重要。雖然從人性深處看,人人都有一顆無私愛人的善心,但保存善心、發揮愛心的程度,每個人都不同,所以有君子、小人的差別。君子雖然應該愛人,但如果盲目付出關心,而不懂得拿捏分寸、分辨對象,恐怕會助長小人自私自利的壞習慣,反而失去愛人的意義。有人曾經問孔子對「以德報怨」的看法,孔子回答:「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別人如果因為愛心、善心流失掉了,對我們只有二十分甚至零分以下的好,我們就不應該對別人付出一百分的關心,而只須給予六十分的基本尊重。等到別人恢復愛人的能力,對我們有八、九十分的好,我們再毫無保留地付出。如此才能鼓勵對方主動愛人,才不會養成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心態,這才是「愛人以德」。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53) 心理上的寡欲

  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孟子‧盡心下》)老子也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道德經‧第十九章》)可見「寡欲」是儒道兩家共通的工夫。欲望可分為生理與心理兩種,生理欲望是感官對外物的逐求:「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稱為「從其小體」。

  心理欲望如老子說的:「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道德經‧第十三章》)別人的注意、肯定、讚美、付出是寵,別人的忽視、否定、批判、收回是辱,一般人都喜歡「寵」討厭「辱」,如臉書上貼文按讚的人愈多愈好,旅遊、吃大餐也一定要拍照、打卡、上傳,才能讓親朋好友羨慕。但老子卻提出警告,「依賴、渴望別人的評價或回應」這種心態是很危險的,因為別人的評價或回應沒有一定,今天將你捧上天,極盡奉承討好;明天可能將你打入冷宮,貶得一文不值。如果太在意別人的反應,心情便會時時驚恐,擔心得不到別人的注意、肯定、讚美、付出,就算得到了也害怕有一天會失去,所以說「寵辱若驚」。

  孟子也說:「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孟子‧告子上》)希望被重視、肯定,獲得尊嚴感、價值感,這是人人都有的想法。但尊嚴感、價值感不應該由別人給予,別人給予的尊嚴感、價值感也不是真正的尊嚴感、價值感,因為別人既然能給予,也隨時可以收回,這是不可靠、不穩定的。真正的尊嚴感、價值感應該由自己提供,自己重視、肯定自己。但人為什麼能夠自我肯定?這是因為在「小我」之上,還有更可貴的「大我」存在。大我就是上天賦予每一個人的仁義之心,從這個角度看,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不必由誰來肯定誰。只要向內探求、找回本心,就可以自我肯定,無須向外追求。

  其實老子也懂得大我和小我的區別,所以說:「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道德經‧第十三章》)「身」即小我,這裡並不是說人有身體、小我或欲望是不好的,而是欲望的過度擴張,容易令人忘記大我的存在,無法自我肯定。孟子和老子都有「心」的觀念,心即大我。只是道家的心是虛的,老子說「虛其心」(《道德經‧第三章》),又說「聖人無常心」(《道德經‧第四十九章》)。道家的工夫在於回歸純粹的自我或自由,但真我究竟有什麼內涵、自由要用來做什麼,道家暫時不討論。儒家則一定要說真我的內涵、自由的用處是「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孟子‧離婁下》),亦即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關懷與尊重。如此心靈才能夠日漸充實光輝,而有及物潤物、參贊化育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