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49) 尊重自己與別人

  孔子思想以「仁」為中心,仁者愛人,所以儒學也可以說是探討愛人之道的學問。愛人之道可分為「敬」與「恕」兩端,《論語‧顏淵》記載:「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是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恕。

  敬是尊重,人我之間有分別,保持一定的距離。恕是同理心,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注重人我心靈的合一。「分別」與「合一」本來是相對的概念,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會有矛盾,但就愛人之道來說,相互尊重反而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發揮同理心也有助於相互尊重。「敬」與「恕」不是相互對立,而是相互成全;不是直線思維,而是辯證思維。

  敬與恕又以敬為本。「敬」包含尊重自己與尊重別人。《論語》中的「敬」常與「恭」、「禮」連結在一起,如「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論語‧顏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等。孟子說:「恭敬之心,禮也。」(《孟子‧告子上》)恭敬是就內在心態說,禮是由恭敬之心發出的言行。

  為什麼相互尊重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為每個人都有一顆心,心的本質就是自由活潑,「出入無時,莫知其嚮」(《孟子‧告子上》);心的本質也是敏銳易感的,如乍見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公孫丑上》)我們可以要求自己心靈覺醒,但別人的心是獨立於我心而存在,別人的心是否覺醒,是他自己的事。我們並無法控制別人內心的想法和感受,甚至控制還會產生反效果,心為了維持其自由,偏要往不受控制的方向走。「尊重別人」就是放棄控制別人的念頭,了解、接納別人真實的想法與感受,如此別人反而可以平心靜氣思考怎麼做對彼此最好。如同伊索寓言「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北風吹得愈厲害,路人將大衣包裹得愈緊;暖呼呼的太陽一出來,路人就主動脫掉大衣。或如老子說的「為者敗之,執者失之」(《道德經‧第二十九章》)。頭腦稍微轉個彎,才能明白這道理。

  「尊重自己」如「修己以敬」(《論語‧憲問》)、「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論語‧學而》)。《論語‧子罕》記載了一段孔子與子貢的小故事,子貢以美玉比喻孔子,說如果有一塊美玉,應該藏在小盒子收起來,還是賣出去呢?孔子回答:當然要賣掉,但不能隨便賤賣,而要找個識貨的人啊!可見孔子對自己的價值有充分的信心,能夠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又可以分為無條件與有條件兩種。有條件的自我肯定如「學而時習之」(《論語‧學而》)、「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論語‧雍也》),不斷地培養、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尤其是以與道德實踐有關的知識和能力為主。

  但有條件以無條件為本,努力學習、成長是出自內在的充沛動力「仁」,這動力是人人本有、不假外求的,如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為仁由己」(《論語‧顏淵》),或如當時人對孔子的描述「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愛人雖然在結果上沒有必然保證,甚至很可能沒有結果,但依舊「為之」,可見孔子對人世間發自內心不容已的真情。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48) 從老子思想看自信與愛人

  前幾篇日記主要是從儒家思想的角度討論「自我與愛」的問題,這篇文章則以老子為例,嘗試從道家思想的角度討論此問題,也許會有異曲同工之妙。老子向來主張返璞歸真,他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嬰兒」只是個比喻、象徵,並不是完全無知無能,而是保住原初那顆最真的赤子之心。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許多打擊、傷害而折損了生命。「嬰兒」就是回歸到進入社會以前,那健康、飽滿、自然的生命。

  這裡會遇到一個問題:如果老是停留在「嬰兒」狀態,人性不就無法充分發展?難道老子反對人長大?其實老子不反對我們參與世俗之事,如讀書、運動、上班、交友乃至從政等,但有個先決條件,就是要以「無為」為根本。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第三十七章》),「無不為」即磨練、提升自己的各種內外在條件,如果培養成功,心中就會油然生起一股效能感。但「無不為」是來自於「無為」,赤子之心、真生命是與生俱來、不假外求的,不因自己或別人的言行而增減分毫,能認清這點,才能建立起自我的價值感(就儒家來說稱為尊嚴感)。自信就在於價值感和效能感的結合。

  由於自信是根源於不假外求的價值感,所以老子對「孤獨」完全不在意,甚至樂在其中。他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道德經‧第二十章》)眾人都追求喧嘩、熱鬧,只有他一個人悠遊自在。因為喧嘩、熱鬧也只是一時的假象,人終究要回歸、面對自己,自我的存在才是最真實、平凡而又長久的。

  說到這裡,各位或許會有所誤解,以為老子是個生性孤僻、離群索居的怪人。其實正好相反,老子在冷漠的外表之下仍藏著一顆火熱的心,他只是愛人的方式與一般人不同罷了!而且正因為他能夠享受孤獨之樂,在愛人時才不會給人壓力和負擔,更能夠有效愛人。

  老子的愛人之道可用下列幾句話來表示:「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經‧第二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道德經‧第十章》)一般人是「生而有,為而恃,長而宰」的,付出一定要有結果,甚至結果比動機或過程更重要,若沒有結果就不願意付出。老子則相反,只問動機或過程的好壞,任何結果他都接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正因為放下私心,不以委屈、壓迫別人來滿足自己,才能保住人與人之間的真感情。

  愛人包含心態(動機)、過程與結果三部分:前文討論心態層面,老子認為應充分尊重對方的自由,避免以自我為中心的征服、主宰、掌控。其次就過程來說,應該循序漸進,如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道德經‧第七十八章》)如同滴水穿石,水雖然是天下最柔弱之物,但不斷累積,還是可以穿透最堅硬的石頭。人與人的相處也應該有這種耐心和恆心。

  就結果來說,雖然人與人之間總是聚散無常,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但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道德經‧第二章》)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面,只要心靈明覺,壞事也有可能發展出好結果。只要在愛人的過程中,磨練、培養出智慧與能力就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