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36) 盡力而為不強求

  暑假接近尾聲,新學期除了原本的中央大學與元智大學之外,又幸運獲得海洋大學青睞,前往該校兼課。雖然台灣的大學生學習風氣普遍不佳,但三所學校的學生都有一定程度的自覺,不至於有太誇張的表現。這一方面可說是我的幸運,另一方面也會造成一些限制。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教法,同一種教法無法適用於所有人。我任教的學校有中上水準,學生對我的評鑑尚可,但如果換個對象,教導不同程度或年齡的學生,我恐怕無法勝任,比起孔子還差得遠,這也是需要改進之處。但〈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中庸〉也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要從事學術研究、投稿期刊,又要解讀《孟子》、撰寫專欄文章等,實在沒有多餘的心力,故還是以「專心備課,將三所大學的學生教好」為主。如果不把分內的事情做好,反而去從事外務,豈不是本末倒置了?

  即使將範圍縮小到寫作與備課,要完成也已經很不容易了。寫作與備課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不斷加深、擴寬對儒道思想的了解,並且傳達給學生與社會大眾。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要如何才能夠不厭、不倦,便是問題所在。就自我來說,工作久了難免會疲累而產生厭倦感。就別人來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即使自己想教,對方也未必想學。這些問題都要能夠化解,路才走得下去。先從別人來說,儒道的精神就在於「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我們固然要在時間、能力許可的範圍內,盡力耕耘以求最好的收穫;但努力過後就應該立刻放下,無論結果如何都全盤接受,沒有怨言。道家思想尤其強調「放下」的智慧,如老子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經》第二章)儒道的復興是一項大事業,累積千萬人的力量才能夠推動。個人無論多麼努力,也只佔其中的千萬分之一。我們不必急功近利,一定要馬上看出成效,只要默默盡自己的一分心力,也就夠了。心靈層次的提升,更是每個人自己的事;老師只能從旁指點,無法像知識那樣強迫灌輸。如老子說:「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道德經》第十七章)才符合人性啊!

  就自我來說,人也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上班,總需要一點休閒。當然每個人的工作性質不同,有些人工作是為了賺錢,對工作本身興趣不大,容易苦悶壓抑,故需要較多紓壓管道。但儒道思想基本上符合我的興趣,能夠樂在其中,故也不需要太多休閒。只要注意作息與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閒暇時看小說或玩遊戲,也就可以了。接觸專業領域以外的事物,讓生活更新鮮有趣,也是不錯的。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儒道日記 (35) 職業分工與人格修養

  現代社會強調職業分工,對社會運作來說,每一種職業都有其用處,不同的職業或位階也可以互相比較。就職業內部來說,專業知識或技能水準愈高或經驗愈豐富的人,位階也就愈高。如學術界有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等職稱,又有專任與兼任之別,在評比年資、論文數量、同儕意見後,便可以決定你的位階。即使是不同職業,也可以用「收入高低」或「受尊重的程度」來比較,而有所謂熱門科系、職業等。現代人對這套體制已經很熟悉了,與此相對,儒家對人的看法則是一般人不熟悉的。孔子說:「君子不器。」(《論語‧為政》)我們不能把君子侷限在任何一種職業上。雖然古代有士農工商的區分,儒家似乎屬於士階層,但孔子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里仁》)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心,即使是士大夫,也不配稱為君子;反之,一個人如果有仁心,即使務農、做工、經商,他仍然是君子而值得敬佩。

  儒家對人的評價包括君子、仁者、大人、聖人、賢人等,這些稱號來自於人格修養,即你有沒有充分發揮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良心有沒有充分呈現?這裡馬上會遇到一個問題:人格修養的高低,不像前述的職業或位階,很難用客觀、可觀察、可量化的標準來衡量。王陽明說:「無聲無臭獨知時。」人是否忠於良心,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這些稱號也僅供參考,其用處在自我勉勵,不斷讓自己的精神向上升進(仁)、影響力向外擴大(聖)。人格修養只有死後才能蓋棺論定,由別人做一整體評價,且這個「別人」還得要像是孔子那樣的聖賢才行。

  既然君子或仁者的重點在其本質,那麼任何人都可以是儒家,或多或少都可以做出忠於良心的行為。儒家與非儒家的差別,只在於當事人是否承認自己依照良心而行,並且時刻保持。如果不承認,則屬於潛在的、不自覺的儒家。以自覺的儒家來說,必以「成為聖賢或君子」做為終身努力的目標。如何達成目標?可從心與事兩端來說明。事的部分包括就業與計畫,儒家的重點雖然不在於職業,但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與家人也是必要的,倘若條件許可,還應該從事符合自己興趣、專長和個性的工作,才不至於浪費才能。倘若工作不理想也無妨,如前所述,這並不妨礙自己成為君子。無論求職、工作、休閒或與人相處,都要預先計畫。因為人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有事,必須循序漸進,因應不同的情境,將事情放在恰當的位置上,才能妥善安頓、逐步完成。

  心的部分更是重點,「用心」就是君子之所以為君子的本質,也就是凡事都拿出真心誠意,全力以赴完成,讓自己的生活盡可能充實而有意義,不可醉生夢死、敷衍了事。且就從眼前當下這一刻開始。樊遲問仁,孔子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平日在家要莊重,做事要專注認真,與人相處要真誠。因應不同情境,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事情雖然紛雜,但貫注在其中的生命精神則一;生命精神非語言文字可以說明,只能靠大家各自體驗、努力了。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34) 克服孤獨

  最近拜讀了曾昭旭老師探討「恐怖攻擊」的一系列文章,獲益良多。文中指出恐怖攻擊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人的孤單,與人連結的願望被西方細密分工、嚴謹運作的體制所阻斷。進一步說,其實孤獨本來就是生而為人的宿命。孤獨來自於人的有限性,人的心靈雖然無限,可以和別人連結;但人的身體則屬於有限,經常與別人互相對立、排斥。如果人是純心靈的存在,直接心心相印,就不會有種種誤解;但正因為人除了心靈,還有肉身形軀,每個人抱持不同的想法、感受、需求,彼此不能相知;即使相知,也只是片刻的會心,終究必須回到各自的世界。因為人做為個體而存在,所以人必然是孤獨的。基督教認為人有原罪,佛教認為人有根本煩惱,或許也可以將這種孤獨稱為「根本孤獨」。

  以上的說法似乎有些悲觀,如果人必然是孤獨的,人豈不是沒有希望了?其實也未必如此,孤獨雖然不能取消,正如人做為個體不能取消,但我們面對孤獨的態度和做法則可以改變。如此人就可以在接納孤獨的前提下,轉化它、超越它,賦予它新的意義。人容易犯下的錯誤就是順著外求的習氣,以為只要追求名利權位,成為體制運作下的贏家、勝利組,就可以擺脫孤獨。但仍然是以「角色扮演」的身分與別人互動,而非真實的情感連結;彼此都是以名次、頭銜、收入乃至政黨、種族、宗教等量化、有限的條件來看人,久了只會日益空虛、麻木、疏離,故並不是處理孤獨的好方法。

  儒家如何面對孤獨?我想還是要回到「真誠」這一點上,真誠又包含自我與愛兩面,以《論語》言之,便是忠恕之道。忠恕又可以轉說為忠信、敬恕。忠是盡己,不是忠於外在的權威或體制,而是忠於良心,凡事拿出真心誠意,誠懇、踏實、努力去做。敬依照朱子的解釋是「主一」,做任何事就一心專注在這件事上,心無旁騖,亦是認真慎重之意。如果當下每一刻都能夠秉持忠、敬的態度去實踐,其結果就像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而)或如孟子說的:「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盡心下)可欲是忠於良心,有諸己是落實實踐。每天學習成長,時時刻刻過得無愧於心、充實飽滿,體會到意義感、價值感,孤獨帶來的煩惱、苦痛也就自然消失了。

  恕是推己。忠於良心是每個人靠自己就可以做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但要去愛人、與人交流,就不是光靠自己可以做到的,因為別人和我一樣是獨立的個體,有其自由意志。所以要和人交流,就必須觀察時機、場合及對方的意願,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齊備才行。且不只如此,雙方要能順利溝通,還得找到彼此的交集、共鳴才行;如果我的說話內容或方式,對方不感興趣或聽不懂,互動就進行不了,反之亦然。這就要靠「將心比心」的工夫,深入了解對方的經歷、想法、感受、需求,從中找出與自己有交集之處。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便是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之意。要符合上述要求並不容易,所以愛人也只能隨緣而不能強求。倘若機緣恰當,自身又有足夠的修為,人際關係一定會有豐富的收穫。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這種幸福感、快樂感就足以克服孤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