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6)

  前幾篇文章針對「無法賺錢或提升社會地位」與「枯燥、乏味、無聊」略做討論後,或許可以談談我個人在推廣傳統思想與文化上遇到的難題。這兩、三年來我在大學與社大開設的課程以「儒道思想」為主。儒道思想本身的價值暫且不論,我的個人風格似乎也是不利儒道思想推廣的因素之一。依我對自己的了解,我的性格屬於剛毅木訥型,常踏實低調且持之以恆地完成一些事,但卻不太喜歡炫耀或表現自己。凡事喜歡以理性去思考,情感是藏在心中,較為溫和、內斂的。一般來說,做事也比較有規劃,重視紀律。對流行的話題興趣不大,喜歡古老或具有永恆性、普遍性的議題。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符合儒道思想,如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道家也強調「曖曖內含光」。

  但現代人喜歡的講課風格是輕鬆活潑,甚至要有誇張的喜劇表現、強烈的情感張力與戲劇效果,還要結合當今流行的事物來討論,吸引眾人目光。理論上來說,儒道思想是具有普遍性而適用於所有人的。可以用剛正不阿、內斂、樸實、理性、嚴肅的方式傳達,也可以用溫柔婉約、外放、華麗、感性、幽默的方式傳達。當然人的性格非鐵板一塊,在基本型態之上還是有微調的空間。但如果要我大幅改變個人風格,等於是在一夕之間,翻轉自己數十年來的思考與行為習慣,會有實際上的困難,甚至根本辦不到。這問題常困擾著我,似乎「做自己」與「推廣儒道」兩者會發生衝突,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除了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力調整自己的風格以符合大眾期望外;另一種可能是社會大眾改變喜好,能夠接受及欣賞理性嚴肅的話題或風格,懂得從中思考學習。但社會的改變是非常緩慢的,常常要花上數百年,以我有限的人生未必能等到那一天。對於這類客觀的限制,我也只能接受。凡事但求問心無愧,對得起天地良心即可。身為傳統思想與文化的推廣者,一方面要有永恆的自信,外在的窮達、毀譽、成敗、得失皆不足以動搖自己的心志;另一方面要有永恆的自謙,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以最有效的方式來讓大眾領悟了解。這應該是比較健全的心態。

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論語》札記 (20) 堯曰篇

《論語》札記 (20) 堯曰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20.1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札記20.1《論語》以身心修養、道德實踐為核心,最終仍是希望建立大同世界。故在書末回歸政治,列舉並總結先王的智慧,以證明孔子的學問不外於文化道統,內聖外王通而為一。堯舜、夏商周有一脈相傳的心法:知道政權是上天所賦予,天意又從民意中看出;故將百姓的過錯、痛苦視為自己的責任,努力選拔賢才及建立制度,從而賞善罰惡、濟弱扶傾。不僅讓百姓吃飽,還以喪禮、祭禮來教化百姓。「允執其中」即在各種情境下,分寸拿捏都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上述治國之道都是以執政者的修養為根本,亦即孔子所說的寬厚、誠信、勤勞、無私等品德。若如此則百姓無不心服,天下就能安定。

論語20.2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札記20.2從政固然要講求績效,但卻不免將人民當成工具,故「五美」皆先舉出功績,再以「不」免除其弊病。廣施恩惠卻不耗費國庫,是因為政策符合百姓的需要。勞動百姓卻不招來怨恨,是因為選在百姓閒暇時。想做的事便是照顧百姓,故不顯得貪心。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平等敬重,故泰然自若而不顯得傲慢。服裝儀容莊重,有威嚴卻不凶猛。五美皆是領導者自我約束,從百姓的立場思考問題。「四惡」表面上是雷厲風行,實則是領導者籌劃不當而讓人民承受苦果。如不先以禮樂教化百姓,等百姓犯法才處死。不事先提醒就突擊檢查。很慢下令卻要很快看出成效。該用在公事上的錢財卻斤斤計較。

論語20.3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札記20.3「知」是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知命」即承認客觀的限制,完全接納人生中的吉凶禍福等各種境遇,而不動搖心志。「知禮」是良心發用在視聽言動上,分寸拿捏皆恰到好處,自我才能充分實現。「知言」是明白一切言論皆屬有限,更能從言論察知對方心念的邪正。環境、自我與他人組成完整的工夫。

《論語》札記 (19) 子張篇

《論語》札記 (19) 子張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9.1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札記19.1前兩句是引述14.13孔子的言論。王船山認為子張掌握不住「得之於心」這一本源,只是順著情境的變化,一項一項去列舉處理方式。儒家講道德是以存心養性為基礎向外擴充,不是從外在的事功或教條出發,子張的理解有誤。反過來說,探求心性與研讀經史也是為了活用在現實上,不可流於空談。

論語19.2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札記19.2船山仍然反對本章,認為子張對「道德」的理解有誤。「德」是心之所固有,一切價值都由此出;並非可執持的事功,也沒有數量上弘不弘的問題。「道」是總體的根源,落到人心而為德,必須由德去體會道才真切,而非篤信教條。可見儒家的道德實踐需回歸真我。「焉能為有無」是有沒有此人都一樣。

論語19.3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札記19.3船山認為子夏重視自我修養,主張交友應謹慎,才不會受壞朋友影響。子張如同政治人物,喜歡結交三教九流的朋友。修養先於政治,子夏比較正確,但子張的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政治領袖要尊重賢才,學習從平民的觀點來看問題。領導者廣結善緣是基於工作需要,但交友還是要志同道合才容易溝通。

論語19.4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札記19.4「小道」指有限的知識、技能。「大道」是從人生整體來看,包括修己與治人。即使只是一技之長,深入鑽研也有無盡奧妙;但人應該思考各種知識、技能在人生中的定位與價值,而不是陷溺其中,反而被知識、技能所宰制。這就要靠清明的心作主,才能在有限的時間、精力下,選擇最有意義的事去做。

論語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

札記19.5儒家的「學」不只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實踐,知與行是相輔相成的。知識無窮無盡,但學習時以心性修養、政治運作為優先。每天學習一些新的道理,每個月再做檢討,反省能否將這些道理付諸實踐,做得到的要保持,做不到的記在心裡,以待來日精進。以謙虛的態度不斷努力,假以時日必有所成。

論語19.6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札記19.6本章仍是說明知識與修養相輔相成。博學與切問屬於知識,廣泛學習各種道理,又能深入探討如何將道理運用在生活中。篤志與近思屬於修養,篤志是發揮心的力量堅持理想,近思是利用所學,排除氣質、欲望的障蔽。仁就在知行並進中顯現。直接「求放心」也是有效的工夫,但透過學問才能經世致用。

論語19.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札記19.7本章說明做任何事都要有敬業精神。百工與君子雖然位階不同,但都能盡到身為團體一份子的職責。「肆」是作坊,進入工作場所,便可專心致力完成器物,不受玩樂的欲望誘惑。君子的學習也是如此,以行道為目標,不只是博聞強記,也不是束書不觀,而是從有助於心性修養與治國平天下的立場出發。

論語19.8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札記19.8每個人都會犯錯,如何面對過錯,比過錯本身更重要。君子犯的是無知之過,雖然內心是善良的,但由於知識、修養、氣力有限,難免做不到完美。小人除了無知之過,更會犯道德之過。由於內心不夠光明堅定,犯錯後會感到羞愧,為了解除羞愧而急著逃避、掩飾過錯,無法接納現實的不足而設法改進。

論語19.9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札記19.9君子可能是指孔子。「望之儼然」是基於君子的自我修養,遠看容貌莊重,令人肅然起敬。「即之也溫」是基於君子的愛人之心,互動時令人感到和善親切。「聽其言也厲」,厲是說話義正辭嚴、清楚確實,令人信服。這三種特質看似矛盾,卻集中在同一人身上,各有其適用範圍,可見君子德行的齊備。

論語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札記19.10君子在團體中做事,除了制度上的職權外,更重要的是心態。面對長官與人民,必須先取得對方的信任,事情才容易推動。取得信任的關鍵是「將心比心」,指揮人民做事要出於無私的關懷,而非為了一己的便利,人民才容易聽從。勸諫長官也是為了團體著想,而非證明自己的優秀,長官才容易接受。

論語19.11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札記19.11閑是柵欄,借指界限。從對人來說,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且一個人的優點往往也就是他的缺點。故我們在看人時,應考慮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純正,不必吹毛求疵,計較小事的對錯。小事做得好,未必能做大事。從對己來說,人的時間、心力總是有限,能夠完成幾件最重要的事,也就算是及格了。

論語19.12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埽、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札記19.12子游反對子夏只教學生灑掃、應對、進退等小事,不教詩書禮樂、身心修養等大事。子夏回答說:學生如同各種草木,應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只有聖人才能透徹掌握本末,不宜要求人人皆如此。子游不了解本末一貫之道,把小事做好也可以磨練心性。子夏忽略了「設定理想目標」對學生的激勵效果。

論語19.1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札記19.13本章說明理論與實踐應該相互配合。做官有閒暇時,就要趕快學習成長;不僅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對書本上的理論也會有更深刻的體驗。求學到一定程度,如果有機會做官也不妨接受;不只是為了表現才學,更是為社會服務。無論處在仕或學的階段,都要專注完成當下的職責,行有餘力再從事外務。

論語19.14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札記19.14子游說:「居喪時,充分表現悲戚就可以了。」儒家不反對外在的形式,只是與外在形式相比,內在的真情實感更重要。孔子說:「喪,與其易也,寧戚。」喪禮有繁複的禮儀,是為了讓人抒發內在的悲哀之情。如果只是當成一套儀式來操作,未免過於冷血。儀式與情感應該相互配合,而以情感為主。

論語19.15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札記19.15子張學問、才華出眾,胸襟開闊,在孔門中算是難能可貴,為什麼子游批評他「未仁」?這是因為仁不仁的重點不在外在表現,而是起心動念是否純粹。子張的毛病在好名,如12.20子張請教孔子如何才能「在邦必聞,在家必聞」?以成名為目標,難免會標新立異、譁眾取寵,忽略了心性的存養。

論語19.16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札記19.16堂堂指儀表壯偉。曾子說:君子以友輔仁。子張是曾子的老同學,曾子又是孔門中唯二能得孔子真傳的弟子(另一位是顏回),為何他認為與子張交往,對人格修養沒幫助?原因可能還是如前章所說,子張太強調事功,如果把握得不好,極容易流於爭名逐利。儒家並非不講外在表現,但以真性情為主。

論語19.17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札記19.17只有父母過世時才能「自致」,充分顯露自己的真情。這是因為生活中其他人際關係,如君臣、朋友等,有些是基於權利、義務下的角色扮演,有些是基於共同的理想,相互勉勵以進德修業;此皆是以理性為中介。但「親喪」面對的是最親近之人,處理的是生命根源的問題,最能直接喚醒、觸動人心。

論語19.18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札記19.18孔子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孟莊子不更換父親孟獻子遺留的家臣與政策,是因為孟獻子很賢能。即使父親不賢能,也一定有些優點;基於對父親的哀悼與懷念,兒子也會隱惡揚善,盡量保留父親的善政,不必急著糾正缺失。如此一來,也可以讓那些想趁新君即位而求官的人打消念頭。

論語19.19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札記19.19本章表現儒家的仁厚之心。士師是司法官,情是真相。春秋亂世,人民犯法往往是因為謀生困難,不得已才鋌而走險。僅靠法律壓制是沒用的,必須由執政者制訂完善的政策,滿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如孟子說的養民與教民,才是正本清源之道。雖然犯了法還是要處罰,但應當憐憫他們,而非誇耀功勞。

論語19.20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札記19.20歷史如同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照見自己。子貢舉商紂王為例,紂有些故事違反常理,如酒池肉林、朝涉炮烙等,恐怕是後人加油添醋、移花接木而成。但因為大家對紂已經有負面評價,自然會信以為真。此事提醒我們:無論是個人言行或人際交往,都要考慮別人的觀感,才能遠離罪惡,樹立人格典範。

論語19.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札記19.21「真誠」可分為事實的真與價值的真。君子雖然有心為善,但或因為知識、氣力有限,或因為環境的變化,結果難免不盡理想。故犯錯後會在事實上虛心、客觀地檢視自己,樂意接受批評;就像日蝕與月蝕,人人都看得見。又因君子的心地光明坦蕩,故在改過以後,仍然受到大家景仰,不必感到羞愧。

論語19.22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札記19.22本章說明孔子的學問來自廣大的生活世界,非固守一家之言。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不禁令人好奇他的老師是誰?「文武之道」即自古相傳的文化道統、集體智慧,雖然到當時已經散佚,但只要是合乎人性者,必定會流傳在賢與不賢之間;只要用心體會,隨時都能學習這種活生生的道理,而非死讀書。

論語19.23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札記19.23子貢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世俗之人欣羨子貢的功業,卻看不見孔子的精神修養與形上智慧。王船山說:「見之功業者,雖廣而短;存之人心風俗者,雖狹而長。」再偉大的功業終究會消逝,只有道德與文化能永垂不朽,且隨時代變化而日新又新。子貢才華雖高,仍舊讚嘆孔子的高明廣大。

論語19.24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札記19.24孔子不僅有純淨的道德生命,更有歷史、文化上的客觀意義,因其聖不兼王,故能就德性本身建立典範,如日月之光明令後世仰望。其他賢者則有隨時代要求而開展事業的曲折,非純就德性而論。孔子既是成德的第一人,只要人心中仍有天理良知,孔子的地位便不可動搖,武叔的毀謗又算得了什麼呢?

論語19.25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札記19.25子禽想法封閉,只知道世俗功利,認為子貢大富大貴勝過孔子。但子貢心中很清楚,自己功業雖大終究有限,如同攀爬階梯,後人可拾級而上,達到甚至超越自己的成就。孔子的影響力卻如天之無限。孔子不受重用是時運問題,其實他早已有平治天下的能力,百姓都在他的教化下各遂其生、各行其道。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5)

  依照我在大學及社大教書的經驗,對傳統思想與文化的質疑,最常見的就是「無法賺錢或提升社會地位」與「枯燥、乏味、無聊」,所以我想有必要好好討論這兩點。上次已討論了後者,今天談談前者。這兩年因為在社大授課,也參加了一些有關社會教育的研習,講師皆是大學社教系的教授。研習時常聽到教授們感慨:政府對中小學、大學投入這麼多經費,如十二年國教、五年五百億等,但中小學生、大學生只佔總人口一小部分。社會教育的對象佔總人口大多數,所獲得的經費和資源卻不成比例。即使有文化預算,也常用來舉辦「放煙火式」的活動,用人民的血汗錢營造華麗聲光效果與人氣,活動結束後卻春夢了無痕,對思想觀念的深耕、心靈素質的提升沒什麼幫助,頂多成為政客、官員誇口的業績罷了!

  上述種種怪現象,我認為正是台灣文化發展的瓶頸所在。社會整體的文化如果要向上提升,必然是以學術研究為火車頭,而以社會教育為動力。所以我非常尊敬在大學裡堅守崗位、默默從事研究的人文學者,他們的研究成果是有意義的,並非如一般人所想的,只能用來墊桌腳和蓋泡麵,或堆放在圖書館的角落生灰塵。我也贊成政府應該提供充裕的經費與穩定的環境,讓學者們能夠專心投入研究而無後顧之憂。集合一群專家相互激盪,才能點燃創意的火花。但從儒家的觀點來看,事情本身是其次,做這件事背後的動機才是重點。真正的學者應當淡泊名利,做研究是發自探索真理的熱情。但如果是為了取得專任教職、副教授、教授、主任、院長、大師等頭銜;或是因為社會大眾對學術抱持排斥、冷漠的態度,故只能躲在大學的保護傘下才不會餓死;我認為這並不是做研究的好理由。當然人非聖賢,有一點求名求利的想法也無可厚非,但不宜將之當成人生的主要目標或核心價值。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身為知識分子,也應當以此來期勉自己。

  由以上的討論可知,台灣文化的健全發展,不僅要靠專業學者在前方開墾拓荒,背後更要有廣大群眾的支持。且「學術研究」與「社會教育」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學院裡傳授的深刻思想及優美的文化成果,應當普及到社會上,讓全體民眾共享。社會有豐沃的文化土壤,才能孕育出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如果切斷「學術研究」與「社會教育」之間的聯繫,學術研究必定會日漸枯萎無力,淪落為象牙塔內的名利遊戲;社會上的文化風氣也必定會日漸庸俗淺薄。孟子說:「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這段話值得我們深思警惕。

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4)

  依照我在大學及社大教書的經驗,對傳統思想與文化的質疑,最常見的就是「無法賺錢或提升社會地位」與「枯燥、乏味、無聊」,所以我想有必要好好討論這兩點。先從後者談起,其實我覺得台灣無論在大學裡或社會上,有一種宗教正在普遍流行,這裡所講的宗教不是奧姆真理教或伊斯蘭國之類的,而是「吃喝玩樂教」,亦即以吃喝玩樂為人生嚮往的最高價值。從電視新聞或網路上充斥美食、八卦或搞笑短片,就可以證明此教在台灣有眾多信徒。當然並不是喜歡吃喝玩樂的人就是信徒,像我也喜歡吃喝玩樂,只是心中有更重要的事,所以會依照狀況調整吃喝玩樂的比例,還沒有到盲目崇拜的地步。此教的信徒重視感性,但這種感性不是源自人性深處,而是隨著流行風潮,爽快了一陣子之後又要推陳出新,以另一種表象不同但性質相同的刺激來滿足。長此以往,台灣人的思考便會日趨膚淺,也談不上文化水準的提升了。

  姑且不論「吃喝玩樂教」本身的好壞,從信仰的虔誠來看,要想讓此教的信徒改變其觀念是十分困難的。這種情況就像叫一群神父改信佛教,或叫一群比丘改信基督教一樣。從「吃喝玩樂教」的觀點來看,對道德和文化議題進行理性、嚴謹的思辨沒什麼娛樂性,覺得無聊是很正常的。或許身為傳統思想與文化的愛好者,雖然要努力宣傳、推廣我們認為良善的事物,但不應該將目標設定在改變對方的觀念上。因為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被別人「洗腦」,這樣做甚至有可能引發一場宗教戰爭。應該從人與人之間的基本善意開始,儒家相信人之性善,即使信仰的宗教不同,人性當中還是有些普遍的部分,可做為彼此溝通的管道。社會階級或知識背景的差異也是如此,如果先認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沒希望了。

  最後談談我個人的教學風格。我想這問題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看:第一是課程內容,第二是個人風格,第三是說話技巧。朋友或學生一般認為我的性格較為一板一眼,所以我也樂於添加更多幽默感,讓大家更有興趣學習,但必須以「課程內容充實有深度」為前提。如果大家對其他領域(如求學、工作乃至休閒興趣)都能夠抱持認真的態度;但在思想與文化領域,卻覺得玩玩即可、不必太認真,我認為這對學人文的人來說是一種歧視。除非認真聽也聽不懂,不然我不會因為別人的歧視而改變課程內容,應將精進的重點放在個人風格與說話技巧上。說話技巧還算容易,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個人風格是很困難的。此處也只是先指出方向,要做到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3)

  我在各大學與社區大學教書已經有三年多的時間了,〈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這幾篇文章的寫作,乃是基於我的生活經驗。在和大學生、社會人士接觸的過程中,經常要面對「傳統思想與文化不值得學習」的質疑,有些人會說出理由,有些人則是以行動來表示。身為傳統思想及文化的愛好者,自然想要努力去證明這些理由或行動是錯的;但討論時「對事不對人」,又要避免流於人身攻擊。所以我不打算討論個案,而是從整體思想、觀念的層面來批評。錯的是某些觀念,而非某些人很壞。這大概是我寫這幾篇文章的動機。身為人文科系的學生,如果不說點什麼,就沒有人可以為思想與文化的價值辯護了。

  當然凡經驗都是有限的,我的教學及社會經驗不算豐富,如果沒有類似的生活經驗,也未必和我有相同的感觸。且傳統思想與文化也非神聖不可侵犯,不能說別人的想法一定是錯的。傳統思想與文化無論是學習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都還可以有反省、調整、改進的空間,也可以利用寫這幾篇文章的機會,仔細分析探討。我想這應該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  *  *

  由於少子化及經濟不景氣,據估計台灣約有40%的大學會倒閉(註一)。各學院當中又以一般人認為「不實用」的人文學科受到的打擊最大,相關科系及課程逐步裁撤,大多數博士面臨失業、貧困的危險,我也是其中一員。台灣的大學就像一艘即將沈沒的大型郵輪,船上載滿乘客,但卻沒有足夠的橡皮艇和救生衣(註二)。雖然目前靠兼課尚能餬口,卻也是苟延殘喘、日薄西山,再過幾年勢必要培養足以謀生的一技之長,參加職業訓練或幫忙家中生意都是可能的選項。我並不喜歡如此,轉換工作不僅會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也不見得有高收入、高社會地位。喪失時間就是喪失自由,喪失自由就是喪失生命,使我學非所用,不能探索我最喜愛的思想、歷史與文化。

  但轉念一想,人生中誰沒有過失意的時光?歷史上偉大的作品,常是作者在失意時創作出來的。如果司馬遷沒有受宮刑,就不會發憤忍辱寫出《史記》這部偉大作品;如果蘇東坡沒有被貶謫到黃州,就沒有〈赤壁賦〉、〈念奴嬌〉等千古名作;如果王陽明沒有被流放到貴州龍場,就無法頓悟「致良知」教,成為明代第一流的思想家。生活的艱困可以看成是上天的恩賜。當然這不是說生活遭受打擊、不順遂就一定能夠寫出好作品,如果才華不夠的話也沒有用,但起碼有這樣的可能。

  無論如何,我都要感謝臉書好友對我的關懷與支持。我絕對不會辜負各位對我的期望,也永遠不會改變我對思想、歷史與寫作的熱愛,仍然會在這條路上孜孜不倦,盡力分享一己的思考體驗。現實可以奴役一個人的身體,拘束一個人的行動,卻無法毀滅一個人的靈魂。一顆熱愛真、善、美的心靈,是永遠不會被擊敗的!

  以上是抒發個人的一點感懷,抱歉沒有接續上一篇文章的話題,也偏離了「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的主題。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要感動別人必先感動自己,如果自己都經不起考驗,要怎麼說服別人愛護自己所珍視的事物與價值呢?所以偶爾抒發個人心得也是很重要的。

註一:私校悲歌!105年大學將掀起少子化倒閉潮 117年恐關四成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publish-193.htm
註二:參考電影《鐵達尼號》。

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2)

  感謝大家的支持鼓勵!如果用孟子的話來說,上一篇文章要講的就是「義利之辨」與「人禽之辨」。「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是一個大題目,傳統思想與文化浩瀚無邊,我的專長不足以涵蓋全部,要討論這個主題一定有許多疏漏,但我會盡力而為的。

  第三項常見的質疑是「大多數人對傳統思想與文化都興趣缺缺,我為什麼要了解」?換言之,學習傳統思想與文化不合乎「社會的主流價值」。此處先不討論人為什麼一定要追隨社會主流價值而活才是正確的,而不能有個人獨立的思考判斷?就以「追隨社會主流」的結果來說,不外乎是求得溫飽、安全,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乃至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等。如果不按照主流價值走,則有可能失去上述種種,淪落到赤貧的境地。但我認為一件事值不值得做,應該看事情本身能否展現道德價值,而不是做了這件事能夠獲得哪些好處。就以歷史人物為例,如諸葛亮、文天祥、鄭成功等,他們的事業最終都是失敗的,諸葛亮在北伐途中鞠躬盡瘁,文天祥、鄭成功也沒有實現反元復宋、反清復明的理想。如果他們在努力前就先想著「吃力不討好,只會失敗不會成功」,歷史上就不會有這些偉大人物的出現。我們今天之所以崇敬這些人物,並不是因為他們享受榮華富貴,而是「為理想奮鬥的精神」本身就令人感動。當然這不是說和社會主流、時代趨勢對抗就一定會失敗,如諸葛亮治理蜀漢、鄭成功取得台灣,雖不能說大富大貴,卻也不算貧賤。重點是將衡量標準放在事情本身值不值得做,依照良心的指引來行動,如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而不是大家圍在一起取暖,看似安穩卻一事無成。只要所作所為合乎人性中的美善理想,即使得不到社會肯定,後世也一定會給予公正的評價。

  第四項常見的質疑是「學術思想只是讀書人在書齋裡幻想出來的產物,對現實生活毫無影響。與其學習那些空洞的東西,還不如到街頭從事慈善工作要來得有用」。其實只要回顧二十世紀的歷史,就可以發現這論點的謬誤。但由於時間已不早了,就等下回再充分展開說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