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6)

  前幾篇文章針對「無法賺錢或提升社會地位」與「枯燥、乏味、無聊」略做討論後,或許可以談談我個人在推廣傳統思想與文化上遇到的難題。這兩、三年來我在大學與社大開設的課程以「儒道思想」為主。儒道思想本身的價值暫且不論,我的個人風格似乎也是不利儒道思想推廣的因素之一。依我對自己的了解,我的性格屬於剛毅木訥型,常踏實低調且持之以恆地完成一些事,但卻不太喜歡炫耀或表現自己。凡事喜歡以理性去思考,情感是藏在心中,較為溫和、內斂的。一般來說,做事也比較有規劃,重視紀律。對流行的話題興趣不大,喜歡古老或具有永恆性、普遍性的議題。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符合儒道思想,如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道家也強調「曖曖內含光」。

  但現代人喜歡的講課風格是輕鬆活潑,甚至要有誇張的喜劇表現、強烈的情感張力與戲劇效果,還要結合當今流行的事物來討論,吸引眾人目光。理論上來說,儒道思想是具有普遍性而適用於所有人的。可以用剛正不阿、內斂、樸實、理性、嚴肅的方式傳達,也可以用溫柔婉約、外放、華麗、感性、幽默的方式傳達。當然人的性格非鐵板一塊,在基本型態之上還是有微調的空間。但如果要我大幅改變個人風格,等於是在一夕之間,翻轉自己數十年來的思考與行為習慣,會有實際上的困難,甚至根本辦不到。這問題常困擾著我,似乎「做自己」與「推廣儒道」兩者會發生衝突,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除了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力調整自己的風格以符合大眾期望外;另一種可能是社會大眾改變喜好,能夠接受及欣賞理性嚴肅的話題或風格,懂得從中思考學習。但社會的改變是非常緩慢的,常常要花上數百年,以我有限的人生未必能等到那一天。對於這類客觀的限制,我也只能接受。凡事但求問心無愧,對得起天地良心即可。身為傳統思想與文化的推廣者,一方面要有永恆的自信,外在的窮達、毀譽、成敗、得失皆不足以動搖自己的心志;另一方面要有永恆的自謙,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以最有效的方式來讓大眾領悟了解。這應該是比較健全的心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