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5)

  依照我在大學及社大教書的經驗,對傳統思想與文化的質疑,最常見的就是「無法賺錢或提升社會地位」與「枯燥、乏味、無聊」,所以我想有必要好好討論這兩點。上次已討論了後者,今天談談前者。這兩年因為在社大授課,也參加了一些有關社會教育的研習,講師皆是大學社教系的教授。研習時常聽到教授們感慨:政府對中小學、大學投入這麼多經費,如十二年國教、五年五百億等,但中小學生、大學生只佔總人口一小部分。社會教育的對象佔總人口大多數,所獲得的經費和資源卻不成比例。即使有文化預算,也常用來舉辦「放煙火式」的活動,用人民的血汗錢營造華麗聲光效果與人氣,活動結束後卻春夢了無痕,對思想觀念的深耕、心靈素質的提升沒什麼幫助,頂多成為政客、官員誇口的業績罷了!

  上述種種怪現象,我認為正是台灣文化發展的瓶頸所在。社會整體的文化如果要向上提升,必然是以學術研究為火車頭,而以社會教育為動力。所以我非常尊敬在大學裡堅守崗位、默默從事研究的人文學者,他們的研究成果是有意義的,並非如一般人所想的,只能用來墊桌腳和蓋泡麵,或堆放在圖書館的角落生灰塵。我也贊成政府應該提供充裕的經費與穩定的環境,讓學者們能夠專心投入研究而無後顧之憂。集合一群專家相互激盪,才能點燃創意的火花。但從儒家的觀點來看,事情本身是其次,做這件事背後的動機才是重點。真正的學者應當淡泊名利,做研究是發自探索真理的熱情。但如果是為了取得專任教職、副教授、教授、主任、院長、大師等頭銜;或是因為社會大眾對學術抱持排斥、冷漠的態度,故只能躲在大學的保護傘下才不會餓死;我認為這並不是做研究的好理由。當然人非聖賢,有一點求名求利的想法也無可厚非,但不宜將之當成人生的主要目標或核心價值。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身為知識分子,也應當以此來期勉自己。

  由以上的討論可知,台灣文化的健全發展,不僅要靠專業學者在前方開墾拓荒,背後更要有廣大群眾的支持。且「學術研究」與「社會教育」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學院裡傳授的深刻思想及優美的文化成果,應當普及到社會上,讓全體民眾共享。社會有豐沃的文化土壤,才能孕育出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如果切斷「學術研究」與「社會教育」之間的聯繫,學術研究必定會日漸枯萎無力,淪落為象牙塔內的名利遊戲;社會上的文化風氣也必定會日漸庸俗淺薄。孟子說:「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這段話值得我們深思警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