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儒道日記 (44) 從莊子思想看失落

  中華傳統思想以儒道為主流,儒道兩家又是相輔相成的。當生命健康時,我們要積極、主動出門去做愛人的事業,這是儒家。但當生命遭受打擊、挫折而受傷時,我們還沒有能力去愛人,應該先閉門從事身心修養、治療的工夫,道家就派上用場。台灣現在正處於亂世,道德價值瓦解崩潰,人與人不再相親相愛,生病、受傷的人非常多,道家的學問更是一般人迫切需要的。生命受傷最常見的原因是「失落」,例如失去財產(貧窮)、感情(失戀、失婚)、青春(老化)、健康(病痛)乃至生命(死亡),皆會帶給人深重的打擊。生命如何從失落中調適而復原,是重要的課題;下文就以道家莊子為例,嘗試提出一些解答。

  從莊子的觀點來看,人生許多事情是無可奈何的。莊子非常了解人世間的凶險,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遊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德充符)羿是百發百中的神射手,彀是在射程範圍內,隨時會被弓箭射中而受傷。生活幸福而不用去面對失落經驗的人,只是僥倖逃過一劫罷了。莊子又說:「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齊物論)人生種種追求,包括求名、求利、求感情、求姻緣、求青春美貌、求長生不老等,到頭來終究是一場空,逃不過生老病死,如同大夢一場。但人卻始終無法清醒,以有限的軀體從事無窮的追逐,甚至賠上性命,「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茫)乎?」(齊物論)真是太傻、太笨、太執著了!既然終究是一場空,在有限的條件上強求永恆、無限是毫無意義的,希望破滅時只會使人加倍痛苦罷了!

  既然人追求的一切都是保不住的,莊子是不是主張大家要歸隱山林、不問世事呢?倒也不盡然。莊子心中還是有超越的價值、永恆普遍的理想,這理想簡言之,就是精神自由。當然永恆、普遍的理想包含自由與愛兩面,道家專就自由這一面來談,愛的部分交給儒家去處理。《莊子》書中反覆強調精神自由的觀念,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遊)「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齊物論)「無待」即人生的幸福、快樂不需要靠任何外在條件來保證,只要心靈明覺,自由的境界就立刻呈現。「自由」就是自己如此,不依靠其他人事物的意思。「無益損乎其真」的「真」指心靈,這才是真我,無論人是否認識到真我,都無損於其價值,心靈或真我本身就是圓滿充足的。

  當人的精神不斷向上昇華,超越了世俗的一切,回過頭來又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世間的人事物呢?莊子提出「乘」、「遊」、「安」這幾個字:「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間世)當人對現實的一切都不執著而隨緣,回過頭來就可以靈活地出入於眾多人事物之間。努力追求而有成果,固然可以當機領略、享受;就算是命運坎坷,遇到無可奈何之事時,也可以立即放下,將心靈淨空到「無」的狀態,安然接受現實。如此一來,人心就不會受到失落經驗的打擊、挫折而受傷了。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43) 論交友

  相較於諸子百家,對人際關係(人倫)的重視是儒家的特色。孟子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五種人際關係各有其特質,如果以人性來區分,夫婦和父子屬於感性,君臣屬於理性,兄弟和朋友居中。朋友是無血緣的兄弟,兄弟是有血緣的朋友。感性的人際關係,優點在於深度互動,但也有其危險,由於長期相處、關係密切,彼此的缺點看得很清楚,容易引起衝突。理性的人際關係,優點在涵蓋面廣,但也有其危險,由於依靠體制,受限於職務上的角色扮演,難免壓抑、封閉人的真情。又以階層來區分,父子、君臣、兄弟是上下關係,夫婦和朋友是對列關係。所以朋友在五倫當中是最中庸而平等的,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以上是將朋友放在各種人際關係的脈絡下來看,就友情本身來說,也牽涉到與自我、與別人、與天道的互動,以下分別討論。

  從與自我的互動來看,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己立才能立人,己達才能達人。人格獨立、自由自在的人才有資格去愛人。但怎樣才算是人格獨立、自由自在?我認為是心靈自作主宰,人生的充實感、幸福感、平靜感都由自己決定,不因為別人的言行舉止而擾亂自己的心情與生活,應該有〈大學〉「定靜安慮得」的修養。這不僅是友情,也是各種人際關係的前提。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難免會以對方為工具來滿足自己的期望,而非真心為對方著想,造成人我的對立。如子貢問友,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論語‧顏淵》)我們固然有義務對朋友的不足之處提出忠告,但接不接受則完全看他個人,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狀況千變萬化、各個不同,不能拿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硬套在別人身上,這才是尊重自己(不任性強求)也尊重別人(不給對方壓力)的表現。

  從與別人的互動來看,又可分為質與量兩方面。以量來說,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朋友的交往是多人一起進行的,雖然受限於時間、地點、個性等因素,能夠關心、互動的對象總是少數,但原則上應該肯定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們欣賞、尊重之處,所以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論語‧述而》)、「汎愛眾」(《論語‧學而》),朋友本質上是開放系統,原則上對所有人開放,而與父子兄弟是命中注定不可改、夫婦是一對一、君臣是依循體制不同。但朋友也不是愈多愈好,在心力有限的狀況下,還是要有所選擇,這就涉及質的問題。我們應該選擇和哪些朋友交往?或者說結交朋友是為了什麼?孔子說:「友直,友諒,友多聞」、「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論語‧季氏》)。交友是為了德性的修養,「以友輔仁」(《論語‧顏淵》),所以我們也應該選擇用心真誠(直)、相互信任(諒)、能夠增廣見聞(多聞)的人為友,多欣賞彼此的優點、多向對方學習,如同給植物澆水,人與人之間的善意才會萌芽、生長、茁壯。

  最後是與天道的關係。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人有限而天無限,天是意義、價值的根源。超越地說是天道,落實在人間則是歷史文化。「君子以文會友」(《論語‧顏淵》),交友為什麼要從文化活動出發?因為朋友的本質便是聚散無常、離合不定,不一定能陪我們走到最後,從結果上看難免有幻滅、淒涼之感。從天道或歷史、文化出發,友情就可以獲得意義的貞定,雖然現實不一定圓滿,但當下即是永恆,只要心中懷抱共同的理想,對文化有一分貢獻,友情就有存在的價值了。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42) 培養整體觀

  我在〈儒道對社會的貢獻〉這篇文章裡說:「良心時時刻刻對我們下命令,凡事依照良心的命令而行,自然會有充實感、悅樂感,體會到人活著的意義與價值。」其實這說法還可以再討論,不妨由我提出問題,自己和自己辯論。依良心的命令而行,真的會感到快樂嗎?就處事來說,學生在上課、唸書、準備考試時,常覺得痛苦、壓力大,尤其是自己不感興趣的科目更是如此;出社會在政府或私人機構上班,也有許多瑣碎、煩人的事要做,或面臨工作期限截止的壓力;但本於良心,又不得不去完成學業或工作,是否感到快樂就很難說。就待人來說,雖然我們由良心出發,願意主動去關懷別人,但別人的回應是否符合我們的期待,並無必然保證。有時我們的付出對方並不領情,而以冰冷的態度回應。甚至別人還會利用我們的善意,滿足自己的欲望,卻對我們的福祉或尊嚴漠不關心。在遇到打擊、挫折的時候,忠於良心是否仍然是快樂的呢?

  我認為在這些情境下,忠於良心仍然是充實快樂的,但良心的功效不完全從當下的感受來,我們必須培養「整體觀」,才能慢慢分辨、看出、體會到這些功效。整體觀如老子說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道德經‧第二章》)在待人處事的過程中,當下感受到的辛苦是具體而真實的,任何人都無法否認。但人的感覺其實是豐富多樣,雖然辛苦,但在學習或接受工作挑戰時,也可以滿足好奇心、累積成就感;即使是面對自己不太感興趣的科目或工作,只要抱持認真積極的態度,仍然會有一些收穫。如果心靈的覺察力不夠敏銳或細緻,往往就會被負面情緒淹沒,看不到這些正向的價值或成果。正反兩面同時成立才是整體。

  待人也是如此。從理想面來說,孔孟相信人之性善,每一個人都是以「與別人相親相愛」為根本願望,只是受到先天遺傳、後天經驗與環境的影響,使良心被埋藏起來,發不出愛人的動力,不懂得尊重自己與別人,也無法與別人有恰當的互動與和諧的關係。我們容易因為看到別人的負面言行,而開始懷疑人之性善;但這只是受傷、生病的表象,事實的全貌為何,仍然有待於我們進一步探索。

  從現實面來說,性善雖然是超越的理想,但也經常能落實實現。社會上大多數人的德行都很平凡,起碼能做到六十分,雖然不是聖賢或天使,卻也不至於淪為魔鬼或禽獸。如果大多數人是魔鬼或禽獸,每天互相屠殺、殘害,社會早就土崩瓦解了,人們也無法過著安定的生活。雖然現在社會很亂,道德淪喪的事情可以說不斷在增加,但將標準放寬,整體來說六十分以上的人還是比不及格的人要多。我們秉持良心與別人相處,一時之間好像會遇到挫折或看不出成果,但人的性善、良心不可能永遠埋藏,仍會隨時突破限制,從夾縫中顯露出來,促成人我的共鳴。只要人間的倫常道德持續存在,長遠來說忠於良心還是會有回報,帶來充實、悅樂的感受。

  孔子說:「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這三種人遇到現實上種種挫折、打擊都能夠自我消化,將負面情緒(憂、惑、懼)轉化為正面力量(仁、知、勇)。但孔子從來沒有稱許任何活著的人是仁者,可見要成為仁者,也不只看一時的表現,而要從人一生的待人處事,能否為後世立下人格典範而定。仁者的本質便是忠於良心,常懷抱愛與理想,每做一分工夫,內心的負面情緒就減少一分,臨終時對人生也就更感到滿意而不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