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儒道日記 (52) 從孟子思想看人際關係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孟子‧離婁下》)

  從人際關係來看,孟子這段話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首先「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句話一定有人反對,世界上不合理的事情太多了,即使你對別人掏心掏肺、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也不能保證別人會以同樣的態度和行為回應你。社會上到處都是忘恩負義、冷血無情的人,孟子即使不是胡說八道,至少也是太過天真浪漫、不切實際的見解,以孟子的智慧難道看不出這一點嗎?

  要回答這問題,我認為可回到孟子思想的核心觀念「性善論」來看。孟子一開始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從這前提出發,「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可能是從動機面(存心)而非結果面來看。孟子只是說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根本願望:「願人人都有愛人、敬人的能力,每個愛別人、尊重別人的人,也都能獲得同等的愛與尊重。」這是人人由衷嚮往的理想,但這理想在現實上能不能實現,則是另一個問題。也許現實上這願望實現的程度只有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都不符合,但這並不妨礙人心中有此願望。

  孟子早已想到現實上的困難,故自行提問:「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橫逆」是蠻橫不講理的行為,如果別人對我不好,我該如何面對?依照儒家的精神,「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要別人愛我、敬我,自己也得先愛人、敬人才行。所以孟子以三件事自我反省:第一是不仁,不關懷對方;第二是無禮,不尊重對方;第三是不忠,關懷與尊重都要發自內心,「不忠」即不真誠之意。如果自己已經做到關懷、尊重、誠實,對方還是不講理,他就是妄人、禽獸,無須跟他計較。孟子此處的表達方式可能太強烈,人之性善,每個人都有天賦的良心,只是存養、擴充的程度有高低。所以嚴格上說沒有人是真正的禽獸,孟子的說法只能當成一種誇飾法,用來形容良心淡薄的狀態。

  儒家對人物的評價是依心態而定,時常對別人、對世界抱持關懷、尊重、感恩、誠實、信任……等正向態度或價值觀的人是君子;只考慮自己的舒服或方便,對別人不體貼、不尊重,時常懷疑、欺騙別人的人是小人。修養的關鍵在於自我省察,讓良心隨時呈現,由小人成長為君子。但社會上只有一個人或少數人成為君子還不夠,如果大多數人都是不修養的小人,君子只會被欺負、打壓、利用。人人都經由修養而成為君子,人心中的根本願望「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才能真正實現。這當然不是一蹴可及的事,甚至要經歷無窮無盡的奮鬥。

  在終極理想尚未實現以前,君子如果遇到打擊、挫折、傷害,又該以何種態度面對?孟子說:「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依然是回到儒家反求諸己的精神,一時的打擊、挫折、傷害不足以毀滅君子的人格,如果因為別人對我不好,我就放棄理想,也變得跟別人一樣自私、狡詐、現實,才是真正的失敗。君子在意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跟舜一樣,樹立德行的典範,讓天下後世效法,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一時的成敗得失,如別人對我好不好、自己的付出能不能立刻有收穫,這些小事不是君子該擔憂的。有豁達的胸襟,就不會被這些問題所困擾了。

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儒道日記 (51) 愛人的本質與方法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儒家的學問包含「己立己達」與「立人達人」兩端。從己立己達這一端來說,便是要培養獨立人格,但什麼是獨立人格?我想可以用孟子的一句話來說明:「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盡心上》)人生的幸福、快樂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不假外求。快樂的源頭不在於能夠征服、主宰、掌控多少外在的人事物(王天下),而在於每個人都「應該」且「能夠」做到的三件事:第一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第二是時時刻刻忠於天理良心;第三是盡一己之力,發揮對社會的正面影響力。如果人生的幸福、快樂能夠由自己掌握,面對人事物的變化,如貧富、貴賤、窮通、壽夭等,自然能夠保持平常心而不會患得患失了。

  依照孔子的說法,做到上述這一點還不夠,要從「己立己達」進一步到「立人達人」才可以。仁者愛人,孔子的學問即是以愛人為核心。這又可分為本質與方法兩層,《論語》中的「忠信」較偏向本質的說明,「知仁勇」則偏向方法的指點。忠信是忠於己、信於人,朱熹《論語集注》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忠」是忠於良心,凡事拿出真心誠意、盡心盡力去做,態度誠懇認真。但我有良心別人也有,「信」就是對別人有充分的信心,雖然每個人良心覺醒的程度不同,對於「該怎麼做才正確」也可能有認知上的差異,但從人性根源處來看,人我的心是相通的。雖然人與人之間常因為意見不合而發生種種衝突,但那是受到現實條件(如觀念、習慣、個性、環境等)的影響,不應該因為這樣,就否定愛人的初衷。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忠信是人人皆具備的良善本質,但只有本質還不夠,透過修養工夫才能讓良善的本質充分實現,即孔子說的「好學」。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知仁勇合稱「三達德」,皆是具體的方法。(此處「仁」是分別說,與「仁」做為全德的意義不同)《論語》常將「仁知」並舉,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仁是就內在動力充沛來說,如同山的穩重、厚實、寧靜、長久。知是就應事接物的靈活應變來說,如同水的活潑、清澈、靈動、開朗。愛人既要懷抱熱情,還要對別人有深入的了解,才知道如何用最恰當的方法,將愛傳達到對方心中,而不致產生誤解。

  勇是實踐的意志力,亦可舉《論語》為例:「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論語‧子罕》)道德實踐就像堆土成山,即使離成功只差一步,唯獨少了一筐土,如果當事人半途而廢,還是無法達成。反過來說,也像用土填平坑洞,雖然才剛倒下一筐土,離成功還很遙遠,但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可以達成。即使一時之間看不出成果或遇到挫折,也不能灰心喪志,還是要保持奮鬥的勇氣,努力不懈才行。

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儒道日記 (50) 無所求的態度

  孔子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這句話可翻譯為:只有人格獨立、自我健康的人,才有能力去愛人。為什麼人格不獨立、自我不健康的人沒有能力愛人?也許可舉《論語》另一章為例:子張問崇德、辨惑,孔子回答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是一種過於強烈的情感,這個人是否存在,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仁者對別人雖然也會有喜好或厭惡等情感,但不會如此強烈,所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小人一時之間似乎交情蠻好,但背後隱含一旦發生衝突就容易決裂的風險,違背愛人的初衷。

  為什麼小人對別人的情感會如此強烈?這還是要回到仁者、君子的本質,所謂人格獨立、自我健康,最基本的原則應是「無所求」三個字,如孔子引用《詩經》的句子稱讚子路:「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因此對這句話念念不忘。當然「無所求」是消極的,積極來說還要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才算圓滿,所以孔子也提醒子路:「是道也,何足以臧?」這只是基本原則,做得到也不必太得意。(《論語‧子罕》)小人因為在心態上有所求,求得到固然會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求不到也會加倍沮喪、難過,甚至為此忿忿不平。因為外求,才有過度的情感表現。

  「有所求」的情況有很多種,就古人來說最普遍的是做官,亦即「出處進退」的問題。孟子說:「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曾子說:「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曾子有充分的自信,即使面對能夠給予自己名利權位的大國君王也毫不畏懼,甚至可以和君王平起平坐。大丈夫的風範便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曾子之所以有充分的自信,靠的不是財富、爵位等外在條件,而是上天賦予我們的仁義禮智之性。從這個角度看,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之分;意義、價值也是人人本有的,不假外求。孔子、孟子之所以周遊列國,並不是為了做官,為了追求榮華富貴或生活安逸;榮華富貴、生活安逸本身並沒有意義價值,甚至還可能引誘人陷溺其中,流於驕奢淫佚、志氣昏惰。孔孟周遊列國是為了「行道」,行道就是讓每個人的內在道德性充分實現,不能以外求的心態來看孔孟。

  現代社會比古代開放,做官不是讀書人的唯一出路。但還是不免有所求,只是對象轉移到金錢、美色乃至情感。如資本主義的病態發展,以賺錢為人生的最高價值,認為錢可以買到一切。又如社會新聞時常報導的「恐怖情人」,將人生的意義、價值建立在能否獲得另一個人的愛,得不到就毀了對方。從儒家的觀點來看這都是欠缺自信的表現,孔孟的人生態度,對現代人仍具有參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