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儒道日記 (29) 提起與放下

  最近在顧炎武《日知錄》看到一段較有感觸的文字:「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依我的理解,政治是眾人之事,固然人人都該關心,但總要分工合作,交給專家(君臣)處理。至於文化,關連到社會生活的各層面,而與人人有關,故文化風氣的提升,每個人都應該思考、努力而有一份責任。亡國事小,社會風氣敗壞導致人淪為禽獸,才是最可悲的。顧炎武又舉出許多例子來說明世風日下,如數典忘祖、趨炎附勢、寡廉鮮恥、肆無忌憚等,為了逐名求利而毫無氣節,「心術之壞,於斯極矣」。雖是針對魏晉清談之風而發,恐怕也是明末社會的真實寫照。

  台灣近年來的諸多亂象,也與上文所說類似。如有大學校長販賣假學歷,要求校內教師購買。又在教育部要求下,大學追求表面的績效數據,老師帶領學生集體到圖書館「秒借秒還」,衝高書籍借閱量。再如陳立恆〈不知禮,台灣的未來無以立也〉一文提到,大學生上課時「一半以上聽眾都在低頭玩手機,第一排竟有幾位學生旁若無人聊天」。又中小學有上萬名流浪教師,不僅平日有可能被派去做各種雜事,到了考季還要勞苦奔波,犧牲教學品質以換取來年的一點溫飽,毫無尊嚴。如同人會生病,凡此種種都是文化風氣衰敗的跡象。

  面對世衰道微,身為讀書人該如何自處?我想還是要回歸孔孟建立的道德價值才有希望。孟子說:「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正可做為自我勉勵的箴言。讀書人要能夠提起也能放下,提起是指保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身處濁世卻不與現實妥協,依舊獨行其道。「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之所以能力排眾議,抵擋住旁人質疑的眼光,則是因為平素做「集義養氣」的工夫所致。「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孟子‧公孫丑上》),正因為對道義的堅持,培養出盛大流行的「浩然之氣」,才能抵擋住外界的壓力。如台灣社會常見的「人文無用論」便是一大壓力來源。

  放下是指「天下溺,援之以道」(《孟子‧離婁上》)一個人無論多麼努力,力量總是有限。道德事業的推動需要大家共同參與,我也僅能盡到自己的一分責任,無法「手援天下」。所以在《論語》中,子貢問孔子「博施濟眾」如何?孔子答以「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與「能近取譬」(《論語‧雍也》),便是提醒子貢勿空口說大話,應該切實實踐,做一分算一分,救一個算一個,事情做完就立即放下,勿對未來有過多不切實際的期望。

  無論提起或放下,總要考量個人的性情,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我的個性內向,興趣在於讀書、寫作、做研究,不喜與人交往。故「文以載道」較符合我的志趣。雖然寫文章並非儒家的終極目的,也常被人批評為空談、不切實際,但在個人力量微薄、一時之間無力改變社會的狀況下,潛心著述不失為一條可行之道。雖然人對現實可能無能為力,但在文字的天地裡,人可以突破現實的限制,自由創造出一套適合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藉由經典詮釋,又可以指點、烘托出形而上的理想。雖然文字創作畢竟仍屬於虛擬而非實存,但能夠講習這種學問,就保住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等到時機成熟,大家願意學習聖賢之道,這些文字便能夠發揮其功用。效法孔子「垂空文以斷禮義」或許正是我的使命所在。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儒道日記 (28)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儒家的人生觀或人生態度,可以用「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八個字代表。孟子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盡心上》)進德修業是操之在己,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握,故應該不斷努力,這是「只問耕耘」。至於自己的努力在現實上能否獲得好結果,這就不由自主,需要別人乃至客觀環境等種種條件的配合而不能強求,故「不問收穫」。無論是自我修養或人際互動,都應該將這八個字牢記在心、奉為圭臬。

  從自我修養來說,「克己復禮」為仁,具體內容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我們應該嚴以律己,言行舉止皆合乎道德規範。「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對於進德修業之事,應該像趕火車那樣,唯恐錯過車班,一秒鐘都不能延遲。對於不善之事,如吃喝玩樂的誘惑,或貪圖安逸、消極怠惰的欲望,都應該斷然拒絕,好像將手伸進滾燙的熱水裡,一秒鐘都不能忍受。這樣看來,儒家似乎是追求完美的境界,容易給自己甚至別人帶來壓力。但如前所述,儒者在遇到事情時,雖然會盡心盡力去做,但對於現實上有什麼成果,卻不做任何強求。孔子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人的精神氣力總是有限,連孔子也不敢保證永遠完美。只能秉持真誠的心,不斷修養自己、幫助別人,「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罷了。一方面全力以赴、追求完美,一方面又能夠適時放下,化解可能造成的壓力。既認真又灑脫,故能無入而不自得。孔子不是不懂休閒,如曾點嚮往「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境界(《論語‧述而》),孔子也很認同,只是要「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才能夠「遊於藝」(《論語‧述而》),付出一番辛苦的努力後才能悠遊自在,不能一開始就畏難苟安。

  從人際互動來說更是如此,君子儘管秉持一顆真誠的心,「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願意以優美的文化活動,與別人做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交流,以促進彼此的人格成長。但別人是否接受自己的善意,卻不是君子能夠決定的。理想上來說,健康的生命一定會自我開放,接受新的訊息,從中篩選揀別、去蕪存菁,幫助自己朝真善美的境界成長,如孔子學無常師。但現實上如果對方畏懼、排斥我們的訊息,無論是因為對方生命受傷而自我封閉,或另有適合對方的溝通方式,都應該先尊重對方的自主意願。君子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子貢請教孔子行仁是否要「博施濟眾」,孔子卻提醒他「能近取譬」(《論語‧雍也》),前者注重對別人或社會的影響力,後者注重道德實踐本身,身心修養、文化創造活動本身就有價值,影響力大小已非孔門講學的重點了。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儒道日記 (27) 淡中滋味長

  近年來台灣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導致「美食王國」的名聲蒙塵。大賺黑心錢的無良商人固然該受譴責,一般人的飲食習慣也需檢討。人們喜歡吃香喝辣或注重色澤,對食物本身的成分卻不太重視,商人為求在市場上生存,便不得不添加化學物質,吃下去之後會加重身體負擔,甚至損害健康。

  身體如此,心靈亦然。從對心靈層面的追求來說,台灣也算是一個大國,不僅宗教發達、寺廟林立,也有各式各樣的心靈課程、演講、工作坊……等。宗教或心靈課程的用意原是勸人向善,喚醒內在的良知,讓人能夠自己作主,去面對、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挑戰;但一旦與市場連結,牽涉到利益,就難免混入雜質,喪失原初的純淨。市場機制的邏輯是盡可能吸引更多顧客,故有種種方法,如某些宗教或心靈導師建造金碧輝煌的道場,身穿華美的衣服,舉辦超大型活動以求場面壯觀等,這是利用一般人羨慕榮華富貴的心理,吸引眾人的注意,但是否也間接鼓勵、助長了信眾的虛榮心?又如某些宗教或靈修活動強調參加後可獲得現世或來生的福報,並舉出各種靈異之事來證明,甚至主張不需經由讀書、思考、修行……等辛苦努力的過程,只要加入團體、奉獻金錢,就可以快速致富或死後上天堂。靈異之事或天堂是否存在暫且不論,但這種說法是否也間接鼓勵、助長了信徒的功利心,及「不勞而獲」的怠惰心?再如有些人認為講師應該幽默風趣,最好每五分鐘講一個笑話,不斷插科打渾製造娛樂效果。幽默固然是很棒的人格特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社會上到處充滿了荒謬、不合理之事,何妨放開心胸,以樂觀幽默的態度面對,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遇到事情反而能化險為夷。每天正經八百、一板一眼就沒有意思。但如果一遇到較深、較難或枯燥的內容,就兩眼呆滯無神、拒絕聽講,學習的心態是否有所偏差?變成以玩樂心為主,有無學到東西反而變成次要。

  上文並沒有否定種種行銷手法的意思,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君子除了內在的美好本質之外,也需要以恰當的方式、管道呈現出來,方能被人接納、理解。但我憂心的是過度的行銷、包裝,將會敗壞這美好的本質,如同食品添加了化學物質會傷害身體。如上文所述,宗教修持或心靈成長的目的,原是為了啟發道德心,但在市場經濟思維的影響下,不知不覺之間人心竟扭曲變質,變成以虛榮心、功利心、怠惰心、玩樂心為主,還舉出種種理由(如大家都是如此、這樣才能生存)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本末倒置,禍害甚大。要解決此問題唯有回歸儒道思想,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里仁》)儒學雖有內在的仁心與外在的禮文兩面,但仍以仁心為本。老子更云:「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道德經‧第三十五章》)去除外在的包裝,才能保全內在的純淨。如果能夠保住內在的道德良知,即使不加入任何宗教或心靈課程又何妨?如果心態不正,就算上再多課或聽再多笑話也沒用。古人有一句老話說:「淡中滋味長。」回歸自然質樸才能長久,這是我們該時時提醒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