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47) 獨善與兼善

  儒家本質上是一種人生觀、人生態度或人生哲學,這態度可從下列幾句話看出。孔子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中庸〉云:「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無論富貴貧賤、成敗得失,儒家總有自處之道,人生總有路可以走通;隨時做好接受失敗的心理準備,卻又不放棄成功的任何可能機會。上述幾句話說來容易,要做到卻是一輩子的工夫,必須逐漸滲透到生命底層,發自全身心認同才行。雖然知道不等於做到,但觀念的建立仍是第一步,故下文就嘗試探討「獨善其身」與「兼善天下」的意義,提供各位參考。

  孔子說:「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孟子‧離婁上》)天下有道、無道的判斷標準在仁。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仁者愛人,但愛人不是錯愛、亂愛、假愛,有其本質、範圍與歷程。就本質來說,必須基於自由、主動、無私為前提才行。就範圍來說,愛是普遍的,如孔子的根本心願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亦即愛每一個人,只要是人,無分男女老少,都值得被肯定、尊重、關懷、了解,不因種種條件而有分別心、大小眼,人人平等。就歷程來說,愛是一生的事業,如曾子說:「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既然是一生的事業,也不必急於一時,應該循序漸進。子路問君子,孔子就以三階段回答,第一步是「修己以敬」,第二步是「修己以安人」,最後才是「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敬是尊重,愛包含「自我尊重」與「尊重別人」兩面:自我尊重就是人格獨立,不因為別人對自己的反應或評價而影響心情。如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老師:「如果老師當上齊國的大官,有機會讓天下太平,老師的心會因此動搖嗎?」孟子說:「我四十歲就不動心了。」(《孟子‧公孫丑上》)可見無論成敗得失,孟子的內心依舊平靜。尊重別人就是懂得拿捏分寸,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樊遲問知,子曰:「知人。」(《論語‧顏淵》)了解別人的想法與感受,並據此調整自己的行為,才能安人。孔子說:「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論語‧公冶長》),能做到「自我尊重」與「尊重別人」,人與人之間的善意、溫暖才能相互流通而長久維繫。

  上文談愛人的道理,是就兼善天下的層面來說。但倘若時機不允許、無法愛人,就只能先獨善其身了。「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是自己無法控制的,能做的唯有「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而已。(《論語‧顏淵》)此時不妨勤練孔子的四「毋」心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對未來沒有任何猜測或期待(臆),凡事都不要強求(必),不陷入僵化的思考或行為模式(固),不執著暫時性的存在(外貌、事業、感情……)為我(我)。佛家也常教人問自己:「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不要以為今天擁有的一切是永恆不變的,也許明天就變了。若能做好心理準備,即使變故猝然降臨,人心也不容易驚慌失措,遭受失望的打擊而受傷了。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夠將失敗的經驗轉化為成長的智慧,如孟子說:「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孟子‧盡心上》)一帆風順容易驕傲自滿,失敗才能帶給人更多省思。如果能不斷學習、成長,即使不受別人賞識或重用,獨自一人依然可以過著充實快樂的人生。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46) 自我與愛的互動

  上一篇日記提到心靈蘊含了「自我」與「愛」兩端,這篇文章希望進一步討論自我與愛的互動關係。就人身或物的層次來說,自我與愛往往是衝突的,保有自我會失去愛,保有愛會失去自我。但就人心或道的層次來說,自我與愛一定要同時成立,缺一不可。自我與愛都有真假之分:自我只有藉由愛,才能成為真我;愛只有藉由自我,才能成為真愛。沒有愛的自我是假我,沒有自我的愛是假愛。自我與愛是「兩端而一致」的。

  《論語》首章開宗明義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學而時習之」是真我,「有朋自遠方來」是真愛,「人不知而不慍」則說明自我與愛的互動關係,以自我為本、愛為末。與「人不知而不慍」意思類似的句子,在《論語》書中多次出現,如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憲問)「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里仁)

  愛只有藉由自我,才能成為真愛。一般人說的愛,其實是「渴望被愛」的假愛,為了求愛不斷犧牲、付出,因而遮蔽、失落了自我。但真愛是無私的,放下渴望被愛的想法(不患人之不己知、不患莫己知),肯定自己是獨立而完整的存在,每天努力學習成長(學而時習之),生活充實有意義,散發出光和熱,不需要別人來愛我,才能慢慢實踐無私的愛。也因為有無私的愛,愛人不附帶條件、要求,不期望別人的回報,別人也才不會感受到壓力,而使情誼變質成權力鬥爭或利益交換。所以一定要有真我才有真愛。

  真我就心態來說,是建立無條件的根本自信,無論有沒有青春美貌、名利權位或有沒有人愛我,都依然肯定自我的價值。真我就實踐來說,也包含妥善規劃、經營自己的生活,活得精彩,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己立己達」才能進一步「立人達人」。甚至即使在現實上沒有機會立人、達人也無妨,因為認真過生活本身就有意義,而非獲取名利或感情的手段。如果有這種豁達的心胸,便能「無入而不自得」,不受負面情緒的打擊、困擾了。

  自我只有藉由愛,才能成為真我。儒家的愛是所謂「推愛」,愛自己不是只關心自己,若如此就變成自私自利、自掃門前雪。愛應該推己及人,由愛周圍的人開始,一直到全社會、全宇宙,如〈大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換言之,愛人本來就是自我的根本願望,藉由愛人,生活才會更豐富,感受到活著的意義,自我才不會孤伶伶,如《論語》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空虛寂寞、自私自利都是假我,真我是與別人通而為一的。

  但愛人涉及的面向比較複雜,就動機來說,「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為仁由己」(《論語‧顏淵》)只要想愛、選擇去愛就可以愛,這是愛心問題。但我們的愛心能否傳達給對方,對方是否能充分了解、感受到,這是愛能問題。愛能就是愛人的能力,如溝通技巧、表達方式等,也就是《論語》說的「患不知人」、「患其不能」、「求為可知」等。愛心和愛能是我們平時應該努力培養的,但即使具備愛心與愛能,也不保證愛人的結果一定成功。首先要尊重對方的自由意志、自主意願,但即使別人或社會大眾也和自己一樣有心愛人,長久累積的意識型態、慣性習氣、牢固僵化的結構,都可能冒出來干擾、阻礙愛的流動。所以愛要在現實上有結果,真需要老天保佑才行。但無論結果為何,只要我們努力存養愛心、擴充愛能,就盡到做人的責任而問心無愧了。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45) 命運、自由與愛

  為了講課的需要,最近又重新閱讀了曾昭旭老師的《讓孔子教我們愛》這本書。這本書隱含一個基本理論架構,就是以「自由」與「愛」為道或真理的兩端。此架構可說是曾老師解讀《論語》的特色,我自己則希望從「命運」的角度切入,嘗試思索此架構的意義。

  人生的課題大半在「追求」兩字,年齡不同,追求的事物也隨之而異。如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這種種迫切的需要,姑且稱為「真」:對小朋友來說,玩具就是他的「真」;對中學生來說,考上好學校就是他的「真」;對年輕人來說,成家立業就是他的「真」;對中年人來說,打拚事業就是他的「真」;對老年人來說,安享晚年就是他的「真」。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卻也是人最大的憂患、恐懼、疑惑、痛苦之所在。因為人力總是有限,以人力對抗「命運」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所謂命運,就是世間一切條件交互作用的結果。追求獲得好結果,我們固然會感到幸福或「好命」;追求得不到好結果,就會遭受到深重的打擊、挫折或「壞命」。但好命、壞命又在人力無法觸及之處,我們頂多只能選擇以有效的方式,盡量提高好結果發生的機率,卻沒有必然保證。

  儒道思想的精華就在於「翻轉」,將人的關注焦點、生活重心、價值追求從形而下的命運層次,轉成形而上的道或真理層次。命運雖然是無法選擇、不由自主,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處理命運的態度和方式。這態度或方式也有好壞之分,其標準就稱為「義」。在追求人事物的過程中,怎樣的選擇、做法才合乎義,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課題。即使心中有許多憂患、恐懼、疑惑、痛苦,依然要堅守義。

  但義不義的根據又是什麼?完全不是來自外在的社會規範、體制運作,而是人心。孟子說仁義內在:「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孟子‧告子上》)義就是根據人心(仁)而走出的路。仁者愛人,仁的具體內涵就是忠信,所以孔子說:「主忠信」(《論語‧學而》)。忠是就自我來說,信是就別人來說,人心(仁)蘊含了自我與愛兩端。自我與愛都是心靈的體驗、感受,不受外在條件決定。自我的核心價值就是自由,或如孟子說的敬:「愛而不敬,獸畜之也。」(《孟子‧盡心上》)自由就是將對方看成和自己同樣平等的人相互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而完整的個體,有其自由意志,知道怎麼做對自己最好。雖然我們不一定喜歡或認同對方的選擇,但只要彼此願意承擔起選擇的後果,我們依然要接受。讓自己做回自己,也讓別人做他自己,以自由為前提,人與人的交往才有意義。

  人心或道的另一端是愛,自由本身飄忽不定,如果不選擇走愛人的路,就容易流於冷漠空虛、危疑不安,只有自由是不夠充分完整的。但愛人也有動機與結果兩端,如前文所述,結果是由命運決定的,很難由人力掌控。所以愛人的重點應該放在動機上面,慢慢放下對外在條件、特定結果的執著。品質方面要淨化、昇華,過濾掉私心、欲望等雜質,但問耕耘莫問收穫,回歸到真愛、純愛;數量方面也能夠普遍愛所有人,化小愛為大愛,如孔子說的「汎愛眾」(《論語‧學而》)。凡事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對方著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也許心與心就能夠逐漸相通,達成人我合一的終極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