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儒道推廣日記 (23)

  台灣是宗教信仰極為發達的地方,寺廟、教堂林立,可說是達到了「三步一間宮,五步一間廟」的盛況,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相較之下,儒家在現代社會的影響力逐漸式微,令人有「儒門淡泊,收拾不住」的感嘆。尤其台灣已進入少子化時代,從事儒家的學術研究,已很難在大學裡找到教職餬口,投身宗教也成為另一種選擇。如同滿清入關後,知識份子不甘為異族效力,許多人便選擇出家為僧,如方以智等。各宗教為了吸引人才,亦提供優渥的條件,如撰寫相關論文便可獲得高額獎學金等。「出處進退」對儒者來說原本就是重要的課題,故在投身宗教前,也應從儒家思想的角度,對其中的利弊得失做審慎的評估才是。

  首先要聲明的是,我對任何宗教信仰都抱持肯定、尊重的態度。且從晚明開始,儒、釋、道三教早已融合在中華文化的大流中,佛教徹底本土化,佛道兩家的教義也包含許多儒家思想的成分。基督教未來也可能融入中華文化,而有新型態的發展。從本質上來說,宗教是對宇宙人生的問題提供終極解答,可給予信徒安身立命的心靈歸宿。從效果上來說,宗教只要是勸人向善,對社會就有正面的影響。但只要牽涉到現實利益,如獎學金、職位等,便有瓜田李下之嫌疑。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如果接受這些優渥的條件,恐怕無法再像現在一樣放言高論。即使不認同該教的教義、儀式或教團組織,為了混一碗飯吃,也不能隨便提出批評。甚至為了維持該教的形象,還要幫忙粉飾陰暗面。這與我平素所信奉的儒家思想,恐怕會有所衝突。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儒家從孔子開始就最重視義利之辨,為了現實謀生的考量,犧牲思考和發言的自由,這恐怕是儒者的良心所不允許的。

  以上是從偏負面的角度立論。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宗教的立意良善、出發點是好的,我也就沒什麼好批評的,不致產生太大衝突。但有一教義問題,本人仍無法認同,那就是許多宗教皆注重鬼神,以之為生活重心;認為透過某些儀式,可以和神明或宇宙力量感應、溝通,進而預知未來、獲得某些好處。

  我並未否定神明的存在,甚至可以大膽地說我相信有神明,只是對神明的理解與前述信徒完全不同。我認為信仰的目的不在於預知未來或求取福報,而僅僅只是為了心安理得;即使窮困而死,也不需有任何怨言。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而且我認為神明賜福的對象,不是每天祈禱、膜拜的信徒,而是每天努力不懈、只問付出不求回報的人,正所謂「天助自助者」、「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也包括合理規劃工作進度、廣泛學習知識等,如〈中庸〉說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如果一個人遇到事情,不動腦思考、不工作、不學習,只一味向神明求助,神明難道會保佑他嗎?鼓勵大家偷懶、抄捷徑的神明,是真正的神明嗎?由於想法上、理念上的差異,故我仍不適合遁入宗教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