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7)

  隨著學期慢慢進入尾聲,堆積如山的考卷、作業、報告……也需要進行總清理。老子說:「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凡事都要提早準備,每天批改完一些,以穩定的步調前進,才不會拖到最後而手忙腳亂。

  現代人常將儒家視為封建禮教而排斥之,為了扭轉這種刻板印象,儒者又往往從仁心切入,試圖找回儒家的真精神,我在課堂上也常向學生強調這點。但「本心論」就像藥物,劑量恰當可以救人,用得太浮濫也會有風險。仁心是情感面,禮教是理性面。仁心人人本有,不假外求;禮教則需要靠後天理性的學習、思考、判斷。完整的人性應包含這兩面。儒家固然是以仁心為本,禮教為末,但應該以本貫末,本大而末不小;不能因為現代人討厭禮教,就將儒家思想割裂,只重視情感而忽略理性,有本而無末。

  從《論語》的內容來看,孔子並沒有脫離禮教而空談仁心,反而是在大致肯定現有禮樂制度(小地方可因革損益)的前提下,試圖喚醒人們實踐禮樂的動力。如顏淵問仁,孔子回答:「克己復禮為仁。」克制自己的私欲,去實踐禮的要求,便是仁。禮的內在精神是恭敬,故在樊遲問仁時,孔子又回答:「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忠),發揮敬業的精神完成分內之事(敬),平日在家又能夠謙虛謹慎(恭),便是仁。分內之事是在合理的團體秩序下所規定的個人責任,也屬於禮的一部分。要實踐這些德行,必須從身體下手。如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留意自己的視聽言動,使之皆合乎禮,便是仁的實現。可見孔子並未脫離禮來談仁,從理論上來說,仁和禮雖然可以分為兩層,仁屬於形上層,禮屬於現象層;但從實踐上來說,不可能只有仁而沒有禮,也不可能只有禮而沒有仁,仁和禮是一體呈現的。努力遵守、實踐禮,仁就在其中呈現。

  儒家強調「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部分,要以禮來約束自己;寬以待人的部分,則可以向道家學習。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常起於堅持己見,認為自己的想法、價值觀絕對正確,別人說的都是不值得一聽的廢話;更以自己認定的「是」,強迫對方改變、調整他的「非」。雙方各執一端,就產生了種種鬥爭。老子認為,真正的「是」應該像山谷或大海:「上德若谷。」「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江海對於川谷、川谷對於草木鳥獸是一體包容的,沒有善惡、美醜的分別。因包容而超越,因超越而成全。不必與人爭勝負短長,如莊子說的寓言:自以為是地去「拯救」別人,就好像陸地上兩條魚互相給對方一點口水。與其如此,不如回歸江湖,給每條魚悠遊自得的空間。人與人之間本就聚散無常,有緣固然要珍惜,緣散了也無需太在意,「隨緣」是最好的態度吧!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6)

  前文說「許多人學習新事物的動機是賺錢」,現代社會強調專業分工,只要有一技之長讓自己溫飽,似乎就不必學習儒道思想乃至其他人文學問了。但這想法有個問題:如果每個人都侷限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就無法與其他領域的人交流。只能談論、比較一些現實條件,如收入高低、兒女成就等,無法有心靈上的深刻共鳴。隨著領域愈分愈細,如莊子說「道術將為天下裂」,每個人愈來愈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也就愈來愈容易感到孤單、寂寞、空虛、無聊。儒道兩家都是以人生問題為關懷重心,以「道」為最高宗旨。透過「道」才能夠將不斷分化的領域整合起來,在人與人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樑。

  以上是就理想面來說,但既然「只求一技之長」的思想已成為主流,身為儒道思想的推廣者,心態上也要能自我調適才行。這部分可參考老子的智慧。老子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世俗之人喜歡熱鬧,好像享用豐富的宴席,好像春天登台遠眺;老子卻踽踽獨行,回到嬰兒般的無分別狀態。世俗之人追求功利實用,老子卻好似愚頑鄙陋。但老子不感到孤單,因為他能夠回到生命的本源。換句話說,老子認為我們不必服從社會的既定價值觀,雖然大家聚在一起可以相互取暖,但對老子來說,有沒有悟道、修道、證道才是最重要的,別人不認同也無妨。可見老子很有自信。

  但有了自信,是不是就代表從此要與世隔絕,不與眾人往來呢?恐怕也不是如此,這部分可參考孔子的智慧。從整全的「道」來看,老子是強調自由那一面,孔子是強調愛人那一面,兩者不可偏廢。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孔子的學生子夏也曾經說過:「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別人了不了解他,對孔子來說一點也不重要,只要老天爺了解他就夠了。「天」未必指鬼神,因為「子不語怪力亂神」。「天」可理解成天道、天理,孟子說:「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老天爺的意思,就看你的行為表現合不合乎天理而定。天理的內涵就是下學上達、敬而無失、恭而有禮,換句話說,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包括學知識與學做人),對事秉持敬業的態度而減少犯錯,對人秉持謙恭的態度而舉止合宜,如此一來到哪裡都行得通,所謂「德不孤,必有鄰」,一定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可見孔子也有充分的自信,並以「努力充實、修養自己」做為與其他人產生連結、互動的方式。

  由以上討論可知,孔子與老子都是藉由回歸到「道」的方式,與天道相伴同行來克服孤單、寂寞。只是老子更強調回歸自我,孔子則是藉由自我成長來推展道德事業。他們都不會因為不受眾人青睞而煩心,一時的熱鬧、繁華終會散盡,有了道,生命才有永恆的意義,人與人之間才能夠有深刻的思想交流、真實的感動共鳴。如此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5)

  近來在教學上遇到一個令我困惑的問題:雖然社區大學招生不易,使盡吃奶的力量,才能湊齊十人開班;但學員的表現都很良好,上課專注認真,討論氣氛也很熱烈。我在某些大學上課時,學生卻常有睡覺、看課外書、玩手機、聊天、打牌……等不良行為。似乎比起年輕人來說,我更受到年長者的歡迎。就儒道這方面來說,我在各校的講課內容差不多,也都有結合一些生活案例、新聞時事來討論,不知道結果何以有如此大的差異?也許是因為社大的學員都是出於自願,為了自我成長而主動前來學習;大學生則是因為教育部與學校的要求,才被迫上這門課,故顯得興趣缺缺。

  身為老師,最大的心願就是將儒道思想的優美、精彩之處傳達出來,獲得台下學員或學生的認同。若能夠做到這一點,我想就可以算是一位「好老師」了。但我的困惑在於:我在某些學校受歡迎,某些學校又不盡理想,我這個人又好又壞,每個人對我的評價都不同,要成為「好老師」就會成為一件困難的事,因為我很難讓每個人都喜歡、認同我這個人及我教的科目。老子說:「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這意思是說:向外尋求榮寵的心態本身就是卑下的,如果我把自我的價值建立在成為一位好老師之上,好老師又是由外界的評價來定義的,我的心情就容易起伏不定。

  依照老子的觀點,老師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不必太在意學生的評價;但也不能落入另一極端,自我感覺良好,將學生的建議都當作放屁、充耳不聞。這方面或許可以參考孔子「義命分立」的思想,《論語》上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並不會因為別人不了解、認同他,就影響他的心情。「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世人是否認同孔子所說的道理,乃是受種種客觀因素(命)影響。以春秋時代來說,就是禮壞樂崩、王綱失墜;以現代來說,就是大學生學習風氣的下滑,此乃亂世特有的現象。也包括我在知識、能力、性格、氣質上力有未逮之處。但孔子並不因此而灰心,「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雖然不一定能改變世人的想法,但身為君子,仍然要盡力完成義所當為之事,努力尋找合適的方法或管道,將儒道的精華傳達給世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無論遇到怎樣的誤解或批評,孔子都不會抱怨或責怪別人,只要知道自己不斷在努力就夠了,上天總會給自己公正的評價。孔子一方面全盤接納現實的限制,另一方面不放棄任何愛人的機會,他偉大的情操是值得老師們學習的。

  由以上的討論可知,身為老師固然要在知識、能力、性格、氣質上不斷求精進,但無論結果為何,都不會影響自我的價值,甚至也不必有「好老師」或「壞老師」等含糊籠統的論斷,只要就具體的做法來討論即可。且改變應尊重客觀的限制,採取循序漸進、從容不迫的方式。老子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揠苗助長、強求造作只會有反效果,順應自然的節奏才能長久。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4)

  最近這兩週忙著批改學生的作業與考卷,努力在期限前交出成績,以符合學校的規定。兼任教師的薪水微薄,除了鐘點費之外,平常在家備課和改作業基本上屬於義務性質的工作,並無任何酬勞。高教工會也不斷在爭取,希望能夠提高老師的待遇,我對工會的努力也深感認同支持;但在法令修改前,還是得努力盡到自己的職責。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執事敬、與人忠便是一種敬業精神。仁的本質就是無私付出、犧牲奉獻,身為老師即使沒有收入,也不能降低教育品質,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還是要盡量指導學生。

  當然老師也是人,也會有疲勞、倦怠的時候,這時道家就很重要。儒家是建立價值方向,告訴我們「做什麼」,哪些事值得做;道家的重點則在於「如何做」,化解憂愁煩惱,才有生生不息的動力。除了好好吃飯、睡覺,生理上順應自然的節奏外;更重要的是心理面,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感到壓力、疲勞、倦怠、厭煩,或許是內心不夠虛靜之故。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內心執著情緒、欲望為我,便會感到煩惱;如果知道我就是我,我不等於我的情緒、欲望,回到真正的自己,負面情緒便會自然消散,這就是老子的「無我論」。

  儒道思想在台灣之所以很難推廣,關鍵仍在於人心。儒道是一門講求道德價值、修身養性的學問,但許多人學習新事物的動機是功利或休閒,重視賺錢與感官享受,並未將道德修養當成生活重心,故不願投入時間和金錢去學習。這不禁令我想起明代最偉大的儒者王陽明的小故事。陽明因為直言進諫,觸怒宦官,被貶謫至貴州龍場。該處為蠻荒之地,傳染病盛行。陽明就準備了一副石棺材,每天躺在棺材裡睡覺,思考生死問題。久而久之,心境愈來愈豁達,同行的僕人都病倒了,他的身體卻更加健壯。龍場對王陽明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上述經歷,陽明才領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道理,創立了獨特的良知學說。相較之下,在推廣儒道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如低薪、工作不穩定、乏人問津等,也就不算什麼了。孔子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仁不仁完全取決於自己,如果沒有經歷過急遽倉促與挫折困窮的考驗,又怎能證明自己對仁的堅持呢?

  儒道的推廣除了動機純正,良好的溝通也很重要。課堂上我是老師,其他人是學生;但換個角度看,也可以說他們是老師,我是學生。我的長處在於理性思考,無論是先天的氣質傾向,或是後天的學術訓練,都塑造了我的性格。大學生的特質是浪漫感性,社會人士則有豐富的生活歷練,這些都是我缺乏的部分。雖然由於觀念和背景的差異,大學裡師生之間對彼此的抱怨時有所聞;但換個角度想,這卻也是個相互學習的好機會。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抱持寬容的心態,起碼可以朝化解歧異的方向走出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