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7)

  隨著學期慢慢進入尾聲,堆積如山的考卷、作業、報告……也需要進行總清理。老子說:「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凡事都要提早準備,每天批改完一些,以穩定的步調前進,才不會拖到最後而手忙腳亂。

  現代人常將儒家視為封建禮教而排斥之,為了扭轉這種刻板印象,儒者又往往從仁心切入,試圖找回儒家的真精神,我在課堂上也常向學生強調這點。但「本心論」就像藥物,劑量恰當可以救人,用得太浮濫也會有風險。仁心是情感面,禮教是理性面。仁心人人本有,不假外求;禮教則需要靠後天理性的學習、思考、判斷。完整的人性應包含這兩面。儒家固然是以仁心為本,禮教為末,但應該以本貫末,本大而末不小;不能因為現代人討厭禮教,就將儒家思想割裂,只重視情感而忽略理性,有本而無末。

  從《論語》的內容來看,孔子並沒有脫離禮教而空談仁心,反而是在大致肯定現有禮樂制度(小地方可因革損益)的前提下,試圖喚醒人們實踐禮樂的動力。如顏淵問仁,孔子回答:「克己復禮為仁。」克制自己的私欲,去實踐禮的要求,便是仁。禮的內在精神是恭敬,故在樊遲問仁時,孔子又回答:「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忠),發揮敬業的精神完成分內之事(敬),平日在家又能夠謙虛謹慎(恭),便是仁。分內之事是在合理的團體秩序下所規定的個人責任,也屬於禮的一部分。要實踐這些德行,必須從身體下手。如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留意自己的視聽言動,使之皆合乎禮,便是仁的實現。可見孔子並未脫離禮來談仁,從理論上來說,仁和禮雖然可以分為兩層,仁屬於形上層,禮屬於現象層;但從實踐上來說,不可能只有仁而沒有禮,也不可能只有禮而沒有仁,仁和禮是一體呈現的。努力遵守、實踐禮,仁就在其中呈現。

  儒家強調「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部分,要以禮來約束自己;寬以待人的部分,則可以向道家學習。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常起於堅持己見,認為自己的想法、價值觀絕對正確,別人說的都是不值得一聽的廢話;更以自己認定的「是」,強迫對方改變、調整他的「非」。雙方各執一端,就產生了種種鬥爭。老子認為,真正的「是」應該像山谷或大海:「上德若谷。」「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江海對於川谷、川谷對於草木鳥獸是一體包容的,沒有善惡、美醜的分別。因包容而超越,因超越而成全。不必與人爭勝負短長,如莊子說的寓言:自以為是地去「拯救」別人,就好像陸地上兩條魚互相給對方一點口水。與其如此,不如回歸江湖,給每條魚悠遊自得的空間。人與人之間本就聚散無常,有緣固然要珍惜,緣散了也無需太在意,「隨緣」是最好的態度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