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3)

  近來有不少宗教團體、心靈成長團體邀請我參加他們的課程,或成為他們的一員,坦白說這對以「弘揚儒道」為終生志向的我來說有些為難。並不是說這些團體不好,邀請人都是出於「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心情,才會熱心向我推薦。從實踐上來說,儒道與各種正當的宗教或思想沒有分別,都是以勸人向善為宗旨,精神可以相通。但在教義上、學術上來說,儒道自有其特色,而與其他宗教或思想不同。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正因為有從不同觀點切入的宗教思想存在,這世界才顯得如此多采多姿。「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對於各種宗教思想,我們都可以平等看待、一體包容,尊重每個人的自由選擇;不必妄分高下,更不必以其中一種來吞併另一種。如果我成為特定宗教的信徒,就算該教有不少成分與儒道相通,似乎也會使儒道成為該教的附屬品,而不是以儒道為主。如果以儒道為主,在研讀儒道經典及生活中該做的事都完成後,當然可以多了解其他宗教,學習其智慧精華,但並不一定要加入該宗教。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會強迫其他宗教的成員成為儒道的信徒,其他宗教也不必強迫我成為他們的信徒,大家可以站在平等的立場上相互交流。

  有人會說:「即使你堅持儒道,也得不到任何好處,加入宗教團體則有許多福利。」從實然面來看確實是如此。台灣人對宗教頗為熱衷,宗教團體多年來在台灣已經發展成龐大的組織機構。儒道卻缺少類似的事業體,再怎麼喜歡儒道,也只能風塵僕僕到各校兼課,領取22K的微薄薪資,還必須時常面臨學校刪減儒道課程的風險。但我們要從應然面來看待這問題,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又說:「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活著並不只是為了求生存、填飽肚皮而已。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必要時人可以也應該為道義而犧牲生存。當然現在的狀況並沒有那麼極端,但我們平常也要隨時培養「捨生取義」的心情,以備不時之需。以道義為主,再慢慢累積實力,尋找、等待能夠發揮自己所學的機會。故仍不宜為了現實的利益而改變信仰,依附宗教團體。

  前文提到「完成生活中該做的事之後,再了解其他宗教」,近來該做的事還真不少,期中考後各班要批改的考卷和作業動輒上百篇,內容重複、句子不通順的文章也很多,看久了難免會心生厭倦、煩躁、疲勞,影響閱卷的進度。這時也可以用儒道思想來提醒自己,如莊子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有幾分功力,就能夠承擔多少。就像小水窪只能容納一片葉子漂浮其上,卻承載不了杯子。面對枯燥的事,不妨當成「練功」的機會。無論是儒家式的無私關懷、犧牲奉獻,還是道家式的自我消解、放下執著,都是可以透過修練而養成的功力。功力愈深厚,事情也會變得不苦不累了。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儒道推廣日記 (02)

  關於儒道的推廣,我想還是比照前幾篇文章的模式,先列舉幾個問題,再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討論。首先是「知名度」問題,有些人會這麼說:「你寫的文章或講課內容很好,只是因為沒有知名度,所以很難推廣。」按照這種思路,我似乎應該把重心放在提升知名度上,甚至需要刻意炒作。我不確定這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因為經驗現象(包括知名度)只是一樁樁客觀中立的事實,其自身不代表任何價值,「看待這些事實的態度」才是重點。因此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儒道思想是如何看待「名」的問題。

  孔子在《論語》當中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正名的內涵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些人認為這句話象徵封建專制,但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只是告訴我們:你的身分、職位是什麼,就應該全力盡到隨身分、職位而來的責任。所以我們可以將正名理解成「正名以求實」,名的本身不代表什麼,只是用來提醒人要發揮名背後的本質意義。如你是君,就要努力實現君之所以為君的道理(如仁民愛物)。如果君不懂得怎麼為君,名存而實亡,即使有君也沒什麼意義、價值。按照這個邏輯,我們也不應該直接將「知名度」當成追求的目標。因為即使有知名度,如果沒有真實的內涵,「金玉其外、敗絮其內」,也只會造成人生的虛假。所謂真實的內涵,則要從人倫關係來定義,換言之即你為這個社會付出了什麼、貢獻了什麼,儒道思想的推廣,對台灣人的道德實踐、身心安頓有多少幫助;而不是把重心放在你從社會上佔有、獲得了多少名利權位,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人物等。先付出自然有收穫,不是為了有收穫才付出,我想這是儒家看待「知名度」的態度。

  道家思想對「名」的問題也有所論述,如老子說:「道隱無名。」「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無名」不是對名的否定,而是對名的超越。知名度是由語言構成的,人之所以為人的可貴,就在於能夠運用語言,在自然世界之上建構出一個人文世界,但人的危機也在於此。在建構了人文世界後,人就會誤把語言所建構的世界當作絕對的真實,而忘記了凡是用語言設定的價值標準、思想觀念、社會制度,如善惡、美醜、貧富、貴賤……都是暫時的、相對的。當然人生活在社會上不可能沒有這些劃分,少了這些人也無法生存;但重點是「知止」,亦即知道語言屬於有限,真實的人生或世界並沒有這些分別執著。有限還給有限,無限還給無限,人就能活用語言而又不被語言所限。以此觀之,「知名度」某種程度上也是虛幻的存在,不論是積極追求知名度,抑或是「人怕出名豬怕肥」,對知名度採取排斥、抗拒的態度,本質上都是陷入語言設定的價值判準。只有藉由修養,心態上超越兩端的對立,才能善用知名度。因此我們也不宜直接將知名度當成追求的對象。

  以上就是從儒道思想的觀點,來看待、處理「知名度」的問題。本來還有其他問題想討論,但因為時間有限,只能靜待來日再與各位朋友分享了。

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儒道推廣日記 (01)

  上週因為事忙,網誌的分享暫停一次。先前幾篇文章雖然以〈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為題,但寫著寫著似乎變成了個人的心得感想。這樣也好,我每日在臉書發表的札記是以解讀經典為主,雖然能夠傳達儒道思想的內涵,但對一般人來說還是稍嫌嚴肅。所以順著前一系列文章的走向,我也有了撰寫〈儒道推廣日記〉的新構想。「日記」便是以個人的想法與感受為主,可展現出人性化的一面,而不只是理論分析。

  其實儒道思想本來就應該落實在生活中,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外,還應該將經典的道理吸收、內化到自己的生命裡。如當代大儒牟宗三先生認為儒道兩家是「生命的學問」,唐君毅先生也有《人生之體驗》及其續篇、《病裡乾坤》等一系列結合生命體驗立論的作品。雖然前賢的光芒如同日月,我只是隻小螢火蟲,但如同郭象注《莊子》說的:「小大雖殊,而放於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螢火蟲也可以充分實現自己的本性而自在自得,不必因為前賢的偉大就停筆不寫。至於為何以「儒道推廣」為主題,則是因為我目前生活的重心及使命,便是將儒道思想推廣、介紹給大學生和社會人士,所以對這議題特別有感觸。《禮記‧學記》云:「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教學並非單向的灌輸,在推廣儒道的過程中,也要時時誠意正心、戒慎恐懼,反省自己的動機是否純正無私、方法是否恰當、言行是否足以做為表率。寫文章也是檢視自己的方式之一。

  依照我的粗略觀察,儒道的推廣會遇到兩項難題:一是人口老化。這幾年為了精益求精,我也參加了不少與儒道思想有關的課程或演講。過程中注意到一個現象:參加者大多是中、老年人,現場很少有年輕人;被演講內容打動而踴躍發言的也大多是社會人士。儒道思想與文化的傳承似乎產生了斷層。不同的世代之間本來就會有代溝,年輕人喜歡的事物與生活方式都與中、老年人不同,要引起年輕人的興趣,最好能夠將儒道思想結合他們喜歡的事物來討論。坦白說這部分我還力有未逮。

  二是個人的時間管理。我在別人眼中似乎是個勤勞的人,每次在路上遇到老同學或社大的學員,他們都會對我說:「你寫的札記太多了,我才看一條,你就寫了五條,實在來不及看。」真令我覺得害羞、不好意思。札記的分享純粹是公益性質,並無任何來自學校、宗教或社會團體的金錢贊助。除了累積自己的學問外,一毛錢也賺不到,還需另外到各大學兼課才有生活費。且許多大學規定兼任老師不得講授專業課程(包括儒道),只有專任老師才可以。對不熟悉的課程也必須花時間去準備,且平時也需要為自己安排一些休閒活動來紓壓。如何在工作賺錢、志願服務與休閒活動之間取得平衡,實為重要的課題。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請大家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 (07)

  這兩、三年來講授「儒道思想」課程,除了原典詮釋外,有時我也要回答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身為老師雖然不是什麼都會,但也要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量幫學生解惑。其中「為什麼儒道思想無法落實在台灣人的生活中」便是連續幾年都有人提出的問題,也可以利用撰寫這系列文章的機會來討論。

  儒家、道家就其做為一種思想來說,固然有其特質。儒道兩家都會運用到理性思考,有理論建構的部分;但又不只停留在理論,理論是用來幫助實踐。所以〈中庸〉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後,必繼之以篤行;莊子也有「旋說旋掃」的義理,用完概念思辨就立即放下。只講求概念思辨固然不對,但完全排斥理性思考也有問題。儒道兩家的實踐又有其共通性,以心靈層次為優先,以精神境界的提升為目標;反過來說,就是要節制情感、約束欲望,遇到事情先停下來思考,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恰當,而不是被一時的衝動所主宰。所以孟子說:「從其大體者為大人,從其小體者為小人。」老子也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廣義來說,儒道兩家都是理想主義者,理想是相對於現實而言。兩家都主張人應該建立無條件的自信,不僅「我」的存在不需要靠分數、金錢等現實條件來支撐,「我」的價值觀與行動也不必受社會環境、輿論壓力制約。所以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莊子也說:「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飢渴寒暑……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

  由上述說明可知,儒道不只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文化。如果社會上許多人沒有理性思考的習慣,沒有耐心研讀經典,深入探索、消化其中的道理,考完試就忘得一乾二淨的話,儒道思想當然不可能落實。愈努力思考如何將經典運用在生活中,落實儒道思想的可能性就愈大。思考雖然辛苦,但世上本來就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如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修養、實踐也是如此,儒道兩家都是要人自我反省、自我克制、自我謙讓,而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無限膨脹一己的欲望;甚至認為自己最偉大,別人都不如我。有儒道的修養,人與人之間才能夠團結合作,建立和諧的關係。

  如果只以賺錢、成名與享樂為人生的意義,看不見心靈世界的美好,接觸儒道思想時便會聽不進去,因為大腦通常會自動過濾掉與自己想法、觀念不合的事物。如果人不能挺立自我,凡事缺少主見而以大多數人的意見為準,時時需要別人的讚美、依靠別人的掌聲而迷失自我,儒道的推動便會停滯不前。因社會上了解新思想、新事物的人總是少數(儒道雖然是古典,但對不了解的人來說仍是新),人對不了解的東西通常會排斥,如果由老百姓投票決定新學說的重要性,老百姓又是聽其他老百姓的,盲從群眾的結果就是原地踏步。除非老百姓忠於良心,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投票才有意義。如果人們能夠重視理性思考及精神價值、懂得自我約束、頭腦靈活、願意吸收新知、有自主判斷能力的話,儒道思想一定可以更加流行及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