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6)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6)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五章的主題是「為什麼人們錯把渴望當成快樂」。依照科學家奧茲、米爾納和希斯的實驗,老鼠和人的大腦都有「酬賞系統」,這個系統是用來推動人類採取行動與飲食。每次這塊區域一活化,釋放出多巴胺,都會鼓勵人尋求更多刺激,但刺激本身卻不會帶來滿足感。科學家克努森證明「期待獎賞」與「取得獎賞」處於大腦不同區域。廣告、色情、網路、電玩都會刺激酬賞系統,令人冒險衝動、不吃不睡,熬夜打電玩而猝死的人便是如此。多巴胺使人更容易受其他誘惑的影響,如賣場入口的試吃區,會使人在賣場裡買得更多。酬賞系統也會對新奇和變化產生反應,我們可以替無聊的事物注入多巴胺,如清理房間或處理文書工作時,用聽音樂、喝咖啡或抽獎來激勵自己。

  多巴胺有其黑暗面:如果我們處在渴望的狀態中,停下來注意大腦與身體的狀況,就會發現酬賞的承諾不只令人愉悅,也令人感受到壓力與焦慮。酬賞承諾強大的力量,令我們不得不繼續追求,並著迷於那些帶來更多痛苦而非滿足的事物。我們相信渴求的目標一定會令我們快樂,但如果仔細分析這種體驗,會發現情況往往相反。破戒頂多只是把酬賞承諾造成的焦慮感消除掉,但你終究會感到沮喪、失望、羞愧、疲倦、厭煩等。但剝奪欲望也會使人喪失生活的動力,陷入憂鬱症當中。要培養自制力,必須分辨真、假酬賞系統,真的會帶給生命意義,假的只會使我們對事物成癮。

  【心得】本章是從大腦科學的角度來說明欲望的本質。現代儒者唐君毅先生在《人生之體驗續編》書中,認為人生一切罪惡的根源在於「超越的無限者,須表現於現實之有限者之中,而它又會順此現實之有限者之所牽連,而欲化此有限者為無限者,以求自見其自己之倒影於其中,而視之為其自己之所在」。儒學與科學是分別從「心」與「物」兩層面,對「欲望」這同一種事實給出不同解釋。多巴胺的釋放會讓人陷入無窮的向外追逐,但如果能夠強化自我覺察,體會到人在沈迷物欲時,內心並不真正感到快樂;而是成為欲望的奴隸,有「被逼迫」的壓力時,人就比較有可能跳脫。同樣地,求道有真實、深刻的喜悅,逐物則只有虛幻、膚淺的快感,甚至暗藏失敗、罪惡的風險。若能夠察覺兩者的差異,不將心靈的悅樂建立在物質上,無限還給無限,有限還給有限,人生便可復歸正位。

  先秦儒道兩家對欲望都主張節制,而非滅絕或放縱。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多巴胺一旦被激發,便會形成習慣性的力量,容易使本心迷失。但孟子也不排斥欲望,如齊宣王說自己有好勇、好貨、好色等毛病,孟子認為這些欲望都可以有,但前提是「與民同之」。可見孟子循循善誘,以欲望來激勵齊宣王在政治上有所作為。老子說:「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欲望的來源在心不在物。又說:「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腹與骨是生理需求,吃飽穿暖就能滿足。心與志是心理需求,不免強求造作。老子很注重「需要」與「想要」的區分,肯定前者而提防後者。可見儒道兩家對酬賞系統的真假都有所分辨。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5)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5)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四章的主題是「為什麼善行成了放縱自我的許可證」。大部分的人不會很努力去追求道德上的完美。我們只想要「夠好就好」,這反而允許我們隨心所欲。當你做了一件好事,對自己感到滿意時,你反而更有可能信任衝動,允許自己使壞,這稱為「道德許可證」效應。前述機制也解釋了為什麼以道德為標榜的人如牧師、執法者,竟能容許自己犯下嚴重的道德失誤。「我表現得那麼好,應該享受一下」,這種「我值得」的感覺,常成為人墮落的理由。人容易把自我放縱視為善行的最佳報酬,忘記原本的目標。道德判斷未必能夠激勵人心,最能激勵我們的,其實就是得到想要的東西,避開不想要的東西。如果你以道德為名,試著把規定加諸己身,你心裡那個不願受控的部分很快就會出聲抗議。

  大多數人認為,邁向目標的進度會鼓勵我們追求更大的成就,但是心理學家很清楚,人很快會把這些進度當作鬆懈的藉口。人的心智對達到目標的「機會」感到太興奮,以致把這個機會當成了真正達到目標的滿足感。「光環效應」是指人會找尋任何對誘惑說「好」的理由,我們會把任何一種善行的暗示,當成屈服的合理藉口。當們人為了一項惡行花錢「贖罪」時,最可能產生許可效應。凱莉教授認為,如果我們相信真正的自己想要做壞事,才會獎勵自己的善行。但真正的自己是想要做到最好的那個自己,也是依核心價值而活的自己。

  【心得】本章討論的問題可以「假道學」三字代表。大學生之間常流傳一句話:「生平無大志,只求六十分」,也是道德許可證的實例。只要覺得有花時間在課業上就夠了,其他時間可盡情玩樂,直到被當才後悔。這也是儒家主張人一定要「止於至善」的緣故。如何化解假道學的心態?凱莉教授提出兩種看待人性的觀點:一是趨利避害,這不能說是人性本惡,只是自然、中性的事實。任何善行如果忽略或排斥人性的這一層,便有不知不覺變質的危險。道家對此有所反省,如老子說:「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莊子說:「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隨時給自己的行為扣上道德大帽子,對衝動的自我來說是很大的壓力、負擔,總有一天會反彈。與其如此,不如承認自己所追求的只是假仁假義、外在虛名。當然道家也反對縱欲,老莊強調這一點,是要人暫時擱置道德批判,跳脫「批判/反彈」、「福/禍」的二元對立,從而將衝動自我的力量,導向有利於個人目標的正途。

  老莊之道在接納自我,包括理智的我與衝動的我,以剝除灑落光環、假道學等弊病。但做到這一點還不夠,即使解放了衝動的我,但自我的力量會走向何處還是未定數。這時就要以儒家的良心善性,即第二種看待人性的觀點,去釐清、選擇最適當的價值觀念與目標。達成目標不代表自己高人一等,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或者說每個人本來就是聖人,理性與感性合一,道德實踐只是還其本來面目而已。如果「善」是兩個自我都真心想要的,便不需要藉由贖罪來緩和衝突了。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課堂討論素材 (21) 台灣 2013 年度代表字

年度代表字「假」 10名陷食安風暴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2013.12.09 09:20 pm

台灣2013代表字大選今天揭曉,「假」字坐上寶座,遙遙領先其他56個候選字。

由聯合報與遠東集團徐元智紀念基金會合作舉辦的「台灣代表字大選」,先由專家學者、達人推薦代表字,再由民眾電話票選。2008年選出「亂」、2009年選出「盼」、2010年選出「淡」字,而2011年則是「讚」字、2012年則是「憂」。

「假」字在首輪專家推薦時便是大熱門。共有3人推薦:包括生態學家陳玉峰、台大心理學教授黃光國與生活美食家韓良露。

黃光國在推薦理由中指出,從食品、學術論文到政治,「台灣整個社會都在造假」。韓良露質疑,「關說是真是假?胖達人天然香料肯定是假,大統大賣假油,GMP十七張認證玩假的,台灣食品安全造假一籮筐,台灣政府到底是真做事還是假做事?」陳玉峰則說,期盼人心導正,「能夠趕快回到說真話、做真事的時代」。

10名陷食安風暴

台灣2013代表字大選今天揭曉,「假」字以17790票高票坐上寶座,遙遙領先第2名「黑」字的3861票。

10名分別為假、黑、毒、亂、謊、悶、混、真、醒、安、食,其中食與安同票並列第10名,巧妙緊扣食安風暴。

觀察此次前10名,真、假同時擠進前10名,與黑、毒、亂、謊、混、食、安等字,皆反映今年席捲台灣的食安風暴。聯合報總編輯游美月指出,雖然前7名都是負面字,但前10名的4個正面字:食、安、醒、真,剛好是對年度代表字「假」的解方。

2013/12/09 聯合報】全文網址: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8348800.shtml?ch=rss_BREAKINGNEWS1#ixzz2nonTaoXq

Power By udn.com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論語》札記 (03) 八佾篇

《論語》札記 (03) 八佾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札記3.1季平子身為大夫,卻僭用天子禮樂「八佾」,激起孔子的義憤。周朝行封建制度,隨著身分、階級不同,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的規範而不可變。現代社會人人平等,可能會覺得上述想法已經落伍。但我們仍然可以從這一章學習到孔子尊重客觀制度的精神,維持和平、穩定的社會秩序,是繁榮發展的必要條件。

論語3.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札記3.2這一章仍是孔子批評魯國大夫僭用天子禮樂,追逐虛榮的心態不可取。此處要區分人的兩重身分:一是道德人,基於人人都有良心善性而說人人平等。一是事業(包括政治、商業等)人,基於職務而有上下尊卑的關係,需盡忠職守、分工合作。兩種身分有複雜的關係,重點在以道德(仁)支持事業(禮)。

論語3.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札記3.3這一章非常重要,「仁禮相涵」是孔子的精髓。完整的人性分為動力與結構兩端,如果沒有真情實感做為動力,禮樂等儀式便會僵化死亡。人若不是以氣力硬撐門面而受傷,便是視禮樂為負累而捨棄。唯有藉心靈自覺才能活化禮樂,使其日新又新,成就身心、人己、物我的和諧,共創豐盛美好的人文世界。

論語3.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札記3.4這一章的要旨承前章而來。禮之本在仁,亦即人內心的真情實感。孔子不是主張禮只能儉樸,而是內外應該一致。動力不夠,就投身於龐大的體制運作,便會受兩種傷:一是被體制同化而追求虛榮,二是受體制壓迫而逃避責任。兩者都喪失了真我。與其付出這種代價,還不如精簡禮法,使禮皆呈現真情呢!

論語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札記3.5「不如」有「不及」和「不像」兩種相反解釋,此處採用後者。「有君」不只是有一位君主,更象徵人民團結一致。如果人民不覺醒,有君也等於無君。這令人想起台灣與韓國,韓國有些手段不正當,但人民齊心協力。台灣屬於華夏卻內鬥嚴重。若從修養看則更強調君,如朱子說「道心為主,人心聽命」。

論語3.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札記3.6「旅」是祭祀。只有諸侯才能祭山川,季氏身為大夫卻祭泰山,是僭越之舉。林放之前請教過「禮之本」,所以孔子感嘆:難道泰山之神會不如林放,不了解禮的真意嗎?這章重點不在禮法而在人心,禮的精神就是自我克制,降伏貪戀虛榮、縱情享樂等欲望。能做到這點而不動搖,才能與天地精神相交接。

論語3.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札記3.7這一章講「爭」的道理。小人拚得你死我活,著眼點是勝負輸贏。君子有時也不得不爭,但就像射箭,爭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心。這修為又包括兩層:一是知識技能,如臂力、眼力等。二是道德風度,如屏氣凝神、從容進退等。君子是透過爭來提升自我,克服內心的傲慢與自卑,達成人我的和諧。

論語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札記3.8「仁」就像素顏美女,先天有美的本質,以「禮」稍加修飾即可,過多的妝扮反而是累贅。就個人生活來說,徹底做好最有意義的幾件事即可。如此心思可常保單純寧靜,不致迷失在龐雜的任務中。群體也是如此,嚴密的體制會扼殺生命力,光是維持體制運作就很累人,便無力解決更根本、真實的問題了。

論語3.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札記3.9孔子能知夏禮、殷禮,不只是知識上、考古上的知,更能從中體察到禹、湯的道德精神。杞、宋雖是夏、商之後,但禮可能隨時代而變,杞、宋君主更無禹、湯之德,故不足為訓。如果有更多文獻,便可與孔子心中的君德相印證。禹、湯的本質就在於動力充沛,以關懷天下之心推行事業,仁與禮通貫為一。

論語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札記3.10前人對孔子不想看的原因有許多解釋,大致分「仁」與「禮」兩類。從禮上說如次序混亂、僭越名分等,其實禮原可因革損益,問題是合不合理,不可為了權力、欲望而亂改。從仁上說如人心懈怠、草率等,魯國高層雖是周公後代,但已無憂國憂民、力求完善的風範,孔子也覺得不忍心、不值得去看了。

論語3.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札記3.11有人請教孔子為何不觀禮(見前一章),孔子沒有直接回答,反而說知道答案的人,治理天下就易如反掌了。古聖先賢的人格風範,不是用說的就可以了解,必須親身實踐、體驗。聖王的偉大不在王天下的功業(勝人),而在一言一行皆合乎天理良心(勝己),由此展開完善的制度。孔子可謂王者之師。

論語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札記3.12本章主題是「誠」。如果少了真誠,祭祀只會變成一種刻板的儀式,任何事也都是如此。誠是發自內心不容已的動力。中庸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誠正是使身(與祭)、心(如在)、靈(神在)為一體的關鍵。本章孔子強調親身參與,換言之,如果誠意沒有貫徹到行為上,就不夠誠。

論語3.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札記3.13「奧」是地位尊貴的神。「竈」是廚房神,地位低但比較實用。王孫賈暗示孔子與其結交國君,不如奉承掌權的大夫,孔子卻一口回絕。從升官發財來看,王孫賈的建議是比較有效;但孔子志不在此,他是基於天理良心而奮鬥。如果獲得提拔關照,卻折損了自由獨立、主動無私的人格,又有什麼意義呢?

論語3.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札記3.14「監」同「鑑」,意即觀察取法而做調整。禮是一切生活方式、文化成果的總稱,包括個人與社會。禮本就是日新又新,方能適應環境。但變中又自有不變者在,任何禮制都是為了安身立命、平治天下,才有存在的價值,不然只成虛文。孔子並不迂腐守舊,不僅肯定當代(周)之禮,還能以仁心去護持。

論語3.15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札記3.15本章朱子認為「雖知亦問,敬謹之至」。陽明反對此說,認為聖人只是知天理,非無所不知,「不知而問」便是天理。孔子以知禮聞名,「知而問」的可能性較大。問禮的重點不在學習儀節等經驗知識,而是表現敬慎的態度。孔子固然以天理良知為主,但良知也要以恭敬之心的型態呈現,方能切合時宜。

論語3.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札記3.16古代射箭以德行為主,只注意是否射中,不必貫穿皮革製成的標靶。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力量都不相等。由射箭也可以領悟做事的道理,努力的重點不在與人競爭,斤斤計較成績、名次、收入等,這只反映「力」的差異。重要的是做任何事都秉持一顆誠敬的「心」,即使結果不完美,也隨時可以重新振作。

論語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札記3.17「告朔」即天子每年頒告曆法,諸侯每月初一必須至祖廟獻活羊。當時魯君已不參加告朔,但仍然準備羊。子貢覺得浪費而主張去除,孔子認為羊的存在就象徵大一統而不可廢。現代在政治上強調多元開放,但在修養上「隆禮」依然重要,堅守禮義才能貞定住浮動不安的感性生命,不被眼前小利所迷惑。

論語3.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札記3.18春秋時代弒君、奪權之事屢見不鮮,臣下對君主不像以往那樣尊重。所謂「眾人皆醉我獨醒」,在亂世中要保持正直,只會被人認為是怪胎或居心不良,連孔子也不可免,故有此感嘆。孔子守禮,乃是尊重客觀秩序,維持君臣之間應有的道義,並非盲目效忠君主個人,或懷有自私的動機,故與諂媚有別。

論語3.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札記3.19本章指出君臣之間是相對的。君臣的結合是為國家做事,要做事則需符合形而上的天理、道理,與形而下的事物之理。君使臣之「禮」並非君主任意訂定,而是以理為標準。臣事君之「忠」亦非盲目服從,而是盡力達成理的要求。天理、道理存在每個人心中,君臣只是職務上的暫時分配,非牢固的階級。

論語3.20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札記3.20〈關雎〉是詩經首篇,主題是愛情。愛情一方面暴露出人性的陰暗面,一方面又帶來強烈的幸福感。〈關雎〉卻溫柔敦厚,兩情相悅時,雖快樂亦不過度;思念對方時,雖難過亦不受傷。愛情是人心中最深刻、熱烈的情感,連愛情都能夠恰如其分,表示生命中的病痛都已經痊癒,有一顆充實光輝的心了。

論語3.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札記3.21「使民戰慄」如同恐怖統治,違反儒家之道。儒家無論是個人(身心)或群體(君民)之間的關係,都不是將絕對權力賦予心或君,不是用暴力來控制身或民;而是心身、君臣相互合作,為了建立更美善的世界而奮鬥。孔子這三句話都是警惕宰我謹言慎行,過去的事來不及補救,不如一開始就認真面對。

論語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札記3.22孔子曾稱讚管仲「如其仁」,本章又批評他小器,可見「仁」有道德與事功兩義。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保存華夏文明,現實上對人民有好處,便是事功之仁。但管仲生活奢華、炫耀權勢,孔子不贊成他「崇尚虛榮」的人生觀。可見道德之仁必須通過心性修養克服小我,超越於現實得失之上,才是大器。

論語3.2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札記3.23儒家對音樂不只是純藝術的欣賞,還要聽出道德意義。翕如是開場白,為大合奏。純如是眾音和諧,指向理想;皦如是眾音分明,包容現實;繹如是眾音相續,綿延不絕。此與中庸說的天地之道、文王之德相應:「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我們在待人處事上,也可以用這三個標竿來自我檢驗。

論語3.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札記3.24木鐸是木舌銅鈴,其聲音代表宣傳教化。「天下無道」即多數人的價值觀錯亂、混淆,捨棄仁義而崇尚功利。孔子的一生便是為春秋亂世乃至千秋萬載樹立人格典範,標示人生應當追求的理想、努力的方向。孔子的偉大又不在禮教等外在行為,而是由內心自然流露出的仁者風範,正是這點令儀封人感動。

論語3.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札記3.25韶是舜的音樂,武是周武王的音樂。武王伐紂雖然是義舉,但難免有殺戮,故未盡善;舜以禪讓繼位,和平中正而盡善盡美。藝術是人心的象徵,心有美善兩面,美是善的表現,善是美的本質。有善而無美,情感會流於乾枯;有美而無善,情感會流於放蕩。儒家主張美善合一,兼具深刻感動與教育意義。

論語3.26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札記3.26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什麼身分就要有相應的行為,但卻不是角色扮演、逢場作戲,而是透過外在的儀式,體現內在的精神價值。居上之道在寬,寬是信任包容。行禮之道在敬,敬是專注認真。臨喪之道在哀,哀是真情實感。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全心全意投入,這才是孔子所肯定的。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4)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4)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三章的主題是「為什麼人會累到無力抗拒」。根據心理學家羅伊‧包米斯特研究,每一項意志力似乎都來自同一種力量,每當我們在某處成功發揮意志力,對其他事物的意志力反而更薄弱。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如果不讓它充分休息,如一次改變太多事,可能會耗盡所有意志力。每當你需要抗拒內在的衝動、過濾分心的事物、權衡目標的輕重,或迫使自己從事困難的工作,你就會多消耗一點意志力。早上一覺醒來時意志力最強,然後逐漸耗盡。每當偵測到可用的能量下降,大腦就會自動緊縮能量支出。當資源稀少時,大腦會選擇立即獲得滿足;當資源充裕時,大腦就會促使你進行長期投資。低胰島素飲食可幫助血糖值維持穩定,有助提升意志力。

  意志力肌肉可透過鍛鍊而變得更強壯,只要在任何小事上持續發揮意志力,都能提升整體意志力。大腦會逐漸習慣在行動前暫停一下,留意準備要做的事,選擇比較困難的那件事來做。科學家還不清楚人的意志力是否有上限,但在感到意志力耗盡時,其實未必真正到達極限,而是大腦矇騙身體的機制。如果像運動選手一樣堅持下去,就有可能達成挑戰。激發意志力有三種方法:利己、利人和想像苦盡甘來。「從過程中獲得樂趣」比「期盼完美」更能提升意志力。根據「森林遊戲」實驗,意志力疲勞會導致大多數人短視近利、殺雞取卵,所以最好透過「選擇設計」,減少做正確決策時需要的意志力。

  【心得】孟子說:「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故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茍失其養,無物不消。」這一段很能夠說明意志力耗盡的意思。人天生有「無限的心」與「有限的身」,後者在孟子又叫做氣。大腦屬於有限的身,但人進行道德實踐時,又不得不利用大腦這器官,而有氣之清濁、強弱的問題。「平旦之氣」或「夜氣」便是晚上睡覺養精蓄銳,使氣復歸清明、強盛。人的良心(好惡與人相近)此時容易通過氣呈現。但白天雜念紛陳,如書中說「到處充滿意志力挑戰」,大腦能量日漸衰退,夜氣日漸消亡,即使良心一息尚存,也很難透顯出來,表現在身體行為上。

  如何強化意志力?孟子的主張是養氣,他說:「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持其志,無暴其氣。」「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志與氣就像書中說的兩個自我,無絕對的好壞,但要相互配合。意志力肌肉在孟子看來是無限的,一己之氣可通向天地之氣。培養浩然之氣的前提是持志與集義,志與義又從良心來,故養氣即養心,養心之道則在寡欲。利己、利人和苦盡甘來,都是犧牲短期利益換取長期利益,但持志、集義、寡欲不只是求利,而是體現精神價值。透過設計以節約意志力,就儒家來看便是建立禮樂制度,使良心容易呈現。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3)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3)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二章的主題是「身體裡的意志力本能」。當你遇到意志力挑戰,你的身體一定能感覺到心跳急促、肺部收縮、肌肉緊繃,身體內的兩個自我正在角力。自制力不僅和心理有關,更和生理有關。大腦和身體同時作用,才有力量克服衝動。書中區分出兩種威脅「劍齒虎」和「蛋糕」,前者使大腦抑制明智、謹慎的前額葉皮質,以利迅速做出「戰或逃」的本能反應。後者沒有立即危險,但會使人變胖。要克服欲望(腦中釋放的多巴胺)就必須反其道而行,先靜下來觀察自己的內在衝突,給前額葉注入能量。針對「停下來計畫」的反應測量生理變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測量心率變異度。心率變異度上升(心跳平緩),會使人變得更專注、冷靜,更可用來預測誰能抵抗誘惑、對抗困境。

  身體與心理上的病痛會損害意志力。練習放慢呼吸、規律運動、到大自然散步五分鐘、睡眠充足,則可以強化意志力。運動雖然花時間,但可全面提升大腦效能,可謂事半功倍。如果你睡眠不足,就要想想是哪些事(如上網、電玩)在誘惑你,然後遠離這些事。這規則也適用於你一直拖延的任何事。自制過度也有代價:意志力會消耗高度能量,引發長期壓力而不利健康。最好的方式不是控制一切,而是在壓力與放鬆間取得平衡。給自己太大壓力(如拖到最後一刻)反而會耗盡意志力而導致失敗。在意志力挑戰中失敗,並不是因為懶惰、軟弱,只是身心狀態沒有調整好而已。

  【心得】《孟子‧告子上篇》對欲望有以下討論:「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大體指心,小體指身。孟子的心是形而上的本心、良心,可判斷是非善惡。書中說意志力是身體與大腦的交互作用,身體與大腦在孟子學說中皆屬於小體而非大體。「戰或逃」和「停下來計畫」哪一種選擇比較恰當,必須由良心感應當下的情境做出判斷。在文明社會當中,致命的危險比較少見,更重要的是「停下來計畫」。「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較接近人的本能反應,「心之官則思」則包含幾個步驟:除了價值判斷之外,還必須澄清思慮、自我覺察,了解小體當中的兩股力量──理智與本能,並援助理智的我。良心、大腦、身體三者是交互為一體的。

  書中很強調保持冷靜與放鬆,及呼吸、運動、睡眠等養生之道。在中國哲學裡,老子對「靜」的體驗是很深刻的。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對欲望的無窮追逐導致人心發狂,一味爭強好勝也會傷身害性,讓生命回歸虛靜自然,才能長久。老子說「專氣致柔」便是放鬆的工夫;又說「為道日損」,只要解消心的執著,身體的聲音(如該睡覺了)自會浮現。儒家經典〈大學〉說「定靜安慮得」亦是此意,儒道兩家在工夫實踐上可以相通,只是道家以虛靜本身為目標,儒家除此之外,還要立一個不偏不倚、止於至善的價值標準,以此判斷何時需要意志力。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課堂討論素材 (20) 王貴芬掌摑護理師案

王貴芬起訴 檢要求「速審重判」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曾增勳/桃園縣報導】
2013.12.03 05:12 am

桃園縣蘆竹鄉代王貴芬涉嫌掌摑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師,桃園地檢署昨依傷害、暴行公然侮辱罪起訴王貴芬,檢察官表示,為避免產生「一犬吠聲、眾犬咬人」不良擴散效應,請求法院速審重判。

桃檢上月廿八日偵辦王案,為求警世,五天內偵結起訴。檢察官以蠻橫無理、惡形惡狀、寡情薄義等重話,指責王不當行徑。

王貴芬表示,一時失控打人,深感後悔。

檢方調查,上月廿六日王貴芬打電話至林口長庚醫院,要求護理師李瑋珍接聽,當時李正為其他病患抽痰,王竟要求轉告李不得再照顧她父親。後來李接電話,王貴芬要求解釋父親病況,不滿李以無法確認來電者身分,擔心洩漏病患個資為由婉拒,嗆李「妳很大牌」。

王貴芬當天下午到護理站,連聲高嚷「叫她(指李瑋珍)出來」、「我就是不要她照顧我爸」。進入護理長室拉下窗簾,以右手掌掌摑李雙頰,造成李臉頰挫傷、左耳挫傷。

王貴芬否認掌摑,辯稱只伸手拍到李的口罩,沒碰到耳朵,質疑李在自家醫院驗傷,院方偏袒;指控醫院開記者會演戲、叫醫護人員連署,但父親在醫院手上,什麼委屈都不能說。

林口長庚醫院表示,依「護理單位病人隱私維護管理作業準則」,即使確定來電者身分,只能提到病患有無發燒等表象,不可提到治療情形,李瑋珍是依規定行事。

檢方指出,王貴芬為高學歷民代,屢蠻橫無禮要求護理師依她指示照顧病父,視護理人員的職業尊嚴為土芥,只知「為父喉舌」、「捨人救父」,視其他病患的醫護權益如涕唾。李為王父付出愛心、耐心,卻落得被掌摑下場,不禁令人深嘆。這兩巴掌非但重創告訴人身心,更打在其他護理人員心上。


2013/12/03 聯合報】  @ http://udn.com/

課堂討論素材 (19) 心的力量勝過腦

神經學家做研究 發現自己就是心理變態
記者林蕙娟/綜合報導

▲相較於一般正常人的大腦,詹姆斯法倫(James Fallon)的大腦顯示,與同理心相關的額葉活動很少。

200510月的某個下午,神經科學家詹姆斯法倫(James Fallon)看著連續殺手犯的大腦掃描──這是他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 Irvine)裡研究項目的一部分,他翻看著數以千計的PET掃描(正子斷層掃描),尋找大腦解剖模式與現實世界裡心理變態傾向的相關性。

法倫說,「當時我看著許多掃描,有殺人兇手、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其他正常的大腦;同時,我也在做阿茲海默氏症(失智症)的研究,所以把我和家人的大腦掃描也放在裡面。」

法倫接著說,「我在這堆掃描影像裡,看到一個明顯病態的影像。」這個影像顯示,在與道德和自我控制相關的額葉和顳葉區域的活動很少,他發現這張掃描出自他的家族成員,便去檢查他的實驗室PET機器是否故障了(結果完全正常),便決定他一定要找出到底這是誰的大腦影像。當他看著編號,看到的竟是:這個心理變態的大腦,就是他自己的。

怎麼辦?大多數人應該選擇不會告訴任何人,因為太恐懼或太尷尬,怕被貼上精神病患的標籤。但法倫不然,他把這項發現在TED Talk的演講中說出來,接受NPR採訪,更在上個月出了一本新書《精神病患的內在》(The Psychopath Inside,直譯。書封見左圖),在書中,法倫告訴大家,為何像他這樣一個婚姻家庭美滿的男人,竟和連續殺人犯有同樣的思維模式。

「我從來沒有殺死任何人,或強姦任何人,」法倫說,「所以我想的第一件事是,也許我的假設是錯的,這些腦部區域不是反映精神病或殺人犯的行為。」

於是,法倫做了一系列的基因測試,結果得到更多的壞消息。他說,「我擁有所有跟侵略性、暴力和低同理心有關的高風險等位基因,例如與攻擊行為相關MAO-A基因變體。」最後,基於進一步做神經和精神病的行為研究,他乾脆決定,「我的確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只是一個相對好的一種,就是『親社會心理變態』(pro-social psychopath)」──這種人缺乏同理心,很難對人產生同情,但仍會把自己的行為控制在社會所接受的範圍裡。

說來,這個發現對法倫來說,也不完全讓他震驚,因為他一直知道自己是一個權力和操縱欲強的人;此外,他的家族裡有7名殺人犯,包括惡名昭彰的麗茲波頓(Lizzie Borden),她在1892年被控殺害父親和繼母。

事實上,一個有著與精神病患相同基因和大腦的人,居然可以「非暴力」,而成為穩定和成功的科學家,讓法倫重新思考「精神病」一詞的多義性,畢竟,並非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會殺人,像法倫這樣的人,會出現其他心理變態的行為。
法倫自我分析,「我很討厭競爭,我不會要求我的子孫參加比賽一定要求勝。我是一個混蛋,成天做些讓人受不了的鳥事。不過,當我有侵略性的時候,我的攻擊性會昇華,我寧願與人爭辯,也不會動手打人。」

為什麼法倫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其他有類似基因和大腦的人會演變成暴力行為,最後待在監獄裡?法倫曾經是一個基因決定論者,但現在他對「基因對行為的影響」的看法已經更「進化」,他認為,他的童年經驗,有助於阻止他走上可怕的那條路。

「有人愛我,這保護了我,」法倫說。部分原因是在他出生前,媽媽多次流產,所以父母對他十分關愛,他認為這就是關鍵。

這對應到最近的研究:他的大腦呈現5-羥色胺轉運蛋白特定的等位基因,這被視為他具有較高的精神病傾向風險,但進一步的分析顯示,還是可以用很多方式影響腹內側前額葉皮質(精神病患特徵的低活動區域)的發展,讓該區域受到更多外在環境的影響,因此正面(或負面)的童年經驗,對行為模式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當然,除了基因和外在環境,還有一個第三要素:自由意志。「自從發現這一切,並著手調查後,我就努力試圖改變我的行為,」法倫說,「我更加自覺地去做『被認為是正確的事』,並更會考慮別人的感受。」

法倫補充說,「同時,我不是因為這樣做使我變好,而是我能很驕傲地向世人和自己證明,我可以不受『那些』影響。」

原文網址: 神經學家做研究 發現自己就是心理變態
| ETtoday國際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125/300118.htm#ixzz2lxa3JK00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2)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2)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一章的主題是「意志力的三種表現」,包括我不要、我要做和我真正想要。「不要」是抵擋誘惑,「要做」是克服拖延,「真正想要」則是有利於自己的長期目標。凱莉教授從演化的觀點,指出在原始部落當中,只有發揮意志力控制欲望,與別人相互合作,才能生存下去。人類擁有意志力,是大腦前額皮質進化的結果。神經生物學家認為:前額皮質的主要作用是讓人選擇做「更難的事」。前額皮質的左邊區域負責「我要做」的力量,右邊的區域控制「我不要」的力量,第三個區域位於中間靠下的位置,決定你「想要什麼」。有些神經學家認為人的腦袋裡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另—個自我則克服衝動、深謀遠慮,我們總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你可以給衝動的自我取個名字,如此更能意識到它的存在。

  雖然原始衝動不總是對我們有利,但想徹底擺脫它也是不對的。自控系統和生存本能並不總會發生衝突。在某些時候,它們會相互合作,幫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在意志力挑戰中獲勝的關鍵,在於學會利用原始本能。此外,人類還擁有自我意識,做決定的時候,你必須意識到此刻需要意志力,否則大腦總會選擇最簡單的。如果你心裡在想其他事,衝動就會主導你的選擇。有些決定比較明顯,但有些衝動的後果可能要過一段時間才會顯現。人腦的可塑性很高,如果你經常讓大腦冥想,意志力就會強化。

  【心得】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這也符合現代科學對意志力的定義。《尚書‧大禹謨》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心是可善可惡的自由意志,如果少了道心的貞定,便會危疑不安。但道心的發用又無必然保證,如孟子說的「出入無時,莫知其嚮」。故必須自覺做工夫,使人心與道心一貫,遇到任何衝動、誘惑都不動搖,即「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書中提到大腦的兩種功能「意志力」與「自我意識」,也可以用宋明理學中陽明的「致知」與朱子的「主敬」兩種工夫來討論。《傳習錄》記載:「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先生(陽明)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主一」是程朱的工夫,朱子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白話講就是強化專注力,做任何事都投入全副精神。書中詳細指導冥想(類似靜坐)的方法,其用意也是透過練習,提升大腦專注某事(如呼吸)、排除雜念的能力;然後將這能力運用在生活中,使心不易受外物誘惑而走偏。但主敬、冥想只是技巧,自身不能給出善惡判斷,必須由良知(即天理,兩者是一)來照察念慮,方能為善去惡。但道心或良知卻不宜說是「深謀遠慮的自我」,良知是形而上的存在,無法用大腦的某種功能去規定,換言之,不管是理性計算的我,還是感性衝動的我,都屬於人心。理性與感性攜手並進、和諧一致,才是道心的表現。對感性欲望的價值也要有所肯定。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1)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1)

作者:劉毅鳴

按:會有撰寫讀書心得的構思,第一是中文系雖然是古老的科系,但也不能抱殘守缺、食古不化。我身為中文系的學生,對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也應該有概略的了解。第二是我長期在中央大學兼課,班上大部分是理工學院的學生,對人文領域興趣較低。此書以介紹科學研究為主,講課時如果能穿插書中內容,和同學的頻率比較契合,可以滿足他們的喜好。且中央大學每學期都規定同學要寫讀書心得,但同學的寫作成果往往不盡理想,故我也應該以身作則,寫幾篇參考範例,希望同學可以慢慢趕上我的水準。第三是此書具有勵志色彩,雖然從儒家觀點來看,可能會覺得太過於現實、物化,但科學是客觀、中立的,不涉及價值判斷。只要善加利用,對個人修養我想還是有所助益。

  【摘要】前言主題是「認識意志力的第一堂課」,凱莉教授對意志力的定義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慾望的能力」。意志力薄弱是普遍的現象,許多人為此感到愧疚,即使是意志力很強的人,也覺得筋疲力盡。但凱莉教授發現人們對意志力存在許多誤解,這不僅阻礙他們成功,也帶來不必要的壓力。所以她才在史丹佛大學開設「意志力科學」課程,此課程極受歡迎,修課人數多次爆滿。本書即根據凱莉教授的授課教材與教學經驗寫成。

  凱莉教授深信,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徑,在於弄清自己如何、為何失控,意識到自己有多容易失控,並非意味著你是失敗者,恰恰相反,這將幫助你避開意志力失效的陷阱。自詡意志堅定的人反而最容易在誘惑面前失控,因為他們無法預測自己在何時何地,會由於何種原因失控。凱莉教授身為科學家,知道理論雖好,但實驗更重要,所以讀者不必把她的話當成金科玉律,應該自己在生活中測試書上的概念,看看哪些有用。意志力挑戰有些有普遍性,如貪吃;有些則獨一無二,你沈迷的事物是別人討厭的,你討厭的事物是別人沈迷的。無論是什麼事物,這些挑戰在我們身上會產生相同效果。凱莉教授將意志力挑戰分成三類:「我要做」(做逃避的事)、「我不做」(克服不良習慣)和「我真正想做」(實現重要生活目標)。最後她建議我們給自己充足的時間,來嘗試及反思書中策略,改變是一步一腳印的過程。

  【心得】本書十分強調「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王陽明說:「舜是世間大不孝的子,瞽是世間大慈的父……舜常自以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為大慈,所以不能慈。」「自以為是」就看不見自己的弱點,更無法檢討改進,所以我們要隨事精察,像曾子一樣三省吾身。甚至做到〈中庸〉說的:「至誠如神,可以前知」,誘惑來臨前就要未雨綢繆、戒慎恐懼。問題是我們如何了解自己?無論是中國的孔孟老莊,或是西方的科學心理學,都是以生活經驗為基礎,只是兩者對實踐、體驗的詮釋觀點有別。科學心理學是將自我外在化、客觀化,站在主客二分的立場,將「我」視為觀察對象。儒家(道家也類似)則是從道德生活的內在本質,或行道者的心靈意識、主觀境界來看。前者著眼點在「腦」,後者著眼點在「心」。兩種觀點都很重要,可說是一體的兩面。先肯定這一點,傳統心性修養與現代心理學才有溝通、對話的可能。

  書中認為無論拖延或沈迷的事物是什麼,問題根源都在自我。就科學來說,衝動的發生與控制,是由大腦的不同部位負責。宋明理學則有天理人欲之別,要「存天理、去人欲」。凱莉教授鼓勵每個人自己做實驗,在理學中可說是不同的工夫途徑。適合甲的工夫未必適合乙,如朱子的格物,陽明做了卻會生病。道理是普遍的,落在人身上則要順應個別差異,所謂「同歸殊途」。三種意志力挑戰則是王陽明的「為善去惡」及「致良知」。但陽明的良知能賦予事物道德意義,良知即天理,這種對道德價值及天人合一的肯定,科學是沒有的。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課堂討論素材 (18) 李安的敬業精神

李安的絕望眼神 差點殺了我
自由時報 2013226 上午4:34
記者藍祖蔚/專訪

「那一天,李安告訴我:『這完全不是我要的浪!』我心想完蛋了!我毀了李安的夢!」《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海浪場景全都委託台灣的巴比倫泳池公司製作,總經理薛義森回想起去年一月他最難忘的夢魘,整個人還會發抖,「電影中老虎怕死,主角怕老虎,李安就是那隻老虎,我怕死了老虎快要溺斃前的那股絕望眼神。」

李安要的浪 會轉彎有層次

「從接下案子的第一天開始,福斯公司就一直在唸,劇組一個工作天就得花費卅五萬美金,意思就是大家要拚盡全力趕工,只能提前,不能延後。」李安在籌備時,找足了各式浪花影片及已製作的動畫草圖,清楚告訴薛義森他要的浪型,「以前我只負責替遊樂園造浪,只要把浪往外推,符合浪花明顯、趣味和安全的要求即可,從來沒拍過電影。李安要的浪,要會轉彎,快慢之間還要有層次,現成機器根本做不來。」為此,薛義森花了五個月時間,訂做了十二台真空造浪機,每台各有二道閘門,可以調出七段強弱速度,在長七十五公尺、寬三十公尺的超大造浪池裡興風作浪,心想可以交差了,沒想到李安去年一月底驗收時,當場翻臉,一句:「這不是我要的!」差點當場就K.O.了薛義森。

浪要sweet 薛義森程式全面改寫

「浪不成,全片就毀了。」薛義森說,那一天,李安教了他最重要的一件事:「堅持到底,絕不妥協。浪不成,不能打馬虎眼,勉強接受,電影就四不像了,要拚就要拚到最接近夢想。」

「李安已經花了兩年心血,動員上千人來台拍片,花了幾千萬美元,如果全毀在我手上,我該怎麼辦?」這時候,他只剩下兩個星期的時間去修改,薛義森只好放下手邊所有的事務,全體工作人員分三班廿四小時投入工作,「李安嫌我兩件事:首先,我的浪碰到造浪池壁就有回波,是破碎的干擾回波,不是大海波濤,我得加進去很多消波塊,才有如置身大海;其次,海上巨浪不是只求洶湧澎湃,有時還得是慢速長浪,要有韻律節奏,李安光是一句浪要sweet,就讓我翻天覆地了。」

薛義森全面改寫程式,反覆試驗,拚到最後,終於達到李安最基本的要求,「只有九成啦,從完全不是,拚到九成,不是李安這麼堅持,大家今天看到的《少年PI》就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了。」

昨天一見李安得獎,薛義森立刻發了電郵給李安恭賀,「《少年PI》的台灣拍攝經驗,讓我更有信心,但也看見更多缺點,台灣自以為頂級的好手,其實距離好萊塢還有一大段距離,但在李安要求下,能把自己提升逼向國際水平,這是千金難買的經驗。」看完《少年PI》的造浪成績,好萊塢名導馬丁.史柯西斯的頂級團隊已經在詢問來台拍攝事宜,薛義森期待未來在電影世界中興風作浪的可能。

課堂討論素材 (17) 李安回台感想

李安:電影格局是一種文化涵養
新頭殼newtalk 2013.11.25 金名/高雄報導

導演李安在金馬獎頒獎晚會上說,台灣電影格局小,氣虛了點,李安今(25)日為此作了更完整的詮釋,他說,所謂「格局」不是要拍漢武帝、成吉思汗、賽德克巴萊,才叫恢宏格局;相反的,電影要小、要精準,才能做得好;李安強調,他所指的是一種文化涵養。

中山大學第1場余光中人文講座,今天邀請導演李安與詩人對談電影,現場座無虛席。余光中開場即就「格局論」請李安「再發揮一下」,李安毫不避諱,直指台灣電影缺乏主題經營,結構不夠紮實,對話也不太營養,感染力「有點懶」,會影響國際競爭力。

李安說,格局不是說世界上要怎麼樣,或是歷史要多宏觀,不是要拍漢武帝、成吉思汗、賽德克巴萊,才叫恢宏格局,而是電影要小、要精準,才能做得好,像新加坡的片子非常小,比台灣片子還小,可是它的格局跟氣勢,就是非常充足。

李安表示,他對台灣電影「很想愛,但卻拉不起勁來」,反觀這次在金馬獎得獎新加坡片「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曾到台灣來汲取養分,僅用不高的成本就把全片結構拍得很紮實,令評審不投其一票都很難。

李安並指部分台灣電影對白,設計的很沒有營養,主角表現出來的情緒就很膚淺,而電影結構破碎,讓觀眾沒有辦法被影片感動,顯示了台灣導演的基本功根本不夠,而造成這樣的狀況,環境是一大主因。

他認為,教育系統造成思想上怠惰的小格局,他感覺中生代到年輕一代有個共同的文化現象,就是有點兒虛,說服力不夠,不過,他不相信台灣人的文化素養一代不如一代。他說,台灣給他最大的感覺就是親切,就是一個好地方,台灣雖然有點亂,卻是充滿「亂中有序」的活力。

李安直言批評,現場一度尷尬,李安旋即爆了1個自己的料,緩頰現場的緊張氣氛。他說,當年在高雄港當兵,交往4年的女友先去了美國,結果在退伍前幾天收到分手信,「當時真有從高雄港跳下去的念頭!」他對高雄有很深的感情,「那是我的純真年代」!

余光中則趁機推銷西子灣氣候好、風景好,「有適合的片子勿忘西子灣,要新人的話,台下都是」。李安也回應,高雄對電影拍攝很給力,自己也是南部子弟,希望高雄成為文化創作園地。

李安:政治、媒體不太好 對政府政黨很擔心
中廣新聞網 20131126 下午5:37

李安二十五號出席中山大學的一場演講,繼日前評論台灣電影「格局小、氣虛」,他再度表示,台灣是個好地方,尤其人很好,但就是政治、媒體不太好,很擔心政府把台灣的活力、可愛的人性磨掉。(陳葦庭報導)

李安回台擔任第五十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不只在會後對台灣電影工業提出建言,說台灣電影「格局小、氣虛」,二十五號到中山大學演講時又再度發表對於台灣政治的看法,表示自己很喜歡台灣,覺得台灣整體都很好,尤其是人特別好,甚至還以交通為例,說雖然很亂,可是都沒有撞到,是充滿「亂中有序」的活力。

儘管整體而言都好,但是李安還是表示覺得政治、媒體不太好,很怕這樣的亂象會磨掉台灣人原有的人性,他說:「我覺得活力都在民間、歷史也在民間,開始對政府、政黨不太相信,他們在搞什麼我感覺很擔心,我怕他們把我們這麼好的、親切優良沒有扭曲的很可愛的人性磨掉,開始往惡性循環鑽。」

他也希望台灣人可以增加競爭力,畢竟那麼可愛的地方,不要糟蹋了。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論語》札記 (02) 為政篇

《論語》札記 (02) 為政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2.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札記2.1如何成為好的領導者?孔子以「北極星」的意象做比喻,含意豐富。領導者不必親自處理大小事,可「居其所」。換言之,領導的重點在人格風度(德),以莊重、沈靜的態度安定民心,使人人各司其職。領導者要讓人心悅誠服,而非強力掌控,具備「不怒自威」的氣象,成為眾人景仰典範(眾星拱之)。

論語2.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札記2.2「思」是情意不是思考。「思無邪」可譯為「情感純潔真摯」。人年輕時富有理想朝氣,中年以後心思常黏著在現實功利上,喪失了赤子之心。孔子說「興於詩」,文學作品的功能,就是使人徜徉在優美的意境中,喚醒生命深處的真情實感,重拾追求至善至美的動力。這也是文學作品是否優秀的判斷標準。

論語2.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札記2.3這一章通常解釋成古代「德治」與現代「法治」兩種制度的差異。曾昭旭老師則用來說明他的六十分理論:六十分以下是謀生,以上是自我實現。我認為這章可從領導者的心態、風格著眼,如果領導者強調嚴刑峻法,人民固然聽話,但只是敢怒不敢言。透過道德感化、彼此溝通尊重,才能讓人民衷心向善。

論語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札記2.4這一章展示孔子的學思歷程,非常重要。難解之處在於各階段只有動詞,卻未說明立、不惑……的目標為何。從心所欲是自由,不踰矩是道德,孔子之學便是追求自由與道德的「合一」。志於學是學此道,立是行道小有基礎,不惑是辨清行道的疑難,知天命是在現實中成就此道,耳順是輔導別人實踐此道。

論語2.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札記2.5這一章的疑難在於「無違」什麼?如果指無條件順從父母,則是愚孝。如果指嚴守禮法,則太呆板教條。孟子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無違」或許可解作勿頂撞叛逆,以免傷害親子之間的愛。但親情要恰如其分表現,而不互相干擾、妨害,就需要敬(尊重),由敬而生禮。愛與敬是相互成全的。

論語2.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札記2.6這一章要先弄清楚「憂其疾」是指誰?父母憂兒女不是孝,兒女憂父母才是孝。為什麼兒女只擔憂父母的健康?如果擔憂父母的事業、名聲、財富,則太過現實功利。如果擔憂父母的人格修養,雖不算錯,但也容易引發爭執對立。從關懷疾病入手,最能呈現純粹無私的孝心。由保父母之身啟發愛父母之心。

論語2.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札記2.7這一章我想可從「不敬」的原因去思考。父母以愛子女為主,子女以逐步自由獨立為主。立場不同則有爭執,愛變質為宰制,自由變質為叛逆,宰制/叛逆的二元對立,中斷了心靈交流,故只能在形軀上求依靠(能養)。秉持「敬」(尊重)畫出一條虛線,愛與自由、親子便可各居其位而又能相互連通了。

論語2.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札記2.8「色難」不只是和顏悅色,而是衷心感到快樂。古代禮教嚴格,子女侍奉父母要晨昏定省(服其勞、先生饌),久了就麻木而缺乏真情。現在正好相反,家人如情人、好友般親近,沒有禮儀、敬意做緩衝,親子之間容易起摩擦。故最好取中庸之道,以有彈性的「禮」釐清父母兒女的分際,連通彼此的真情。

論語2.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札記2.9孔子教導顏回許多學問,其中知識之學的部分(如禮樂名物),顏回未必都明白;即使不明白,也不必急著發問,以後可慢慢鑽研。但顏回的精彩處,就在於掌握、契合孔子之學的要點──道德實踐,故下課後能一心求道、心無雜念,達到「三月不違仁」的境界。顏回不在言語上賣弄,看似愚笨實則聰明。

論語2.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札記2.10觀察一個人(包括自己與別人)除了看他的行為(所以),還要看行為是受哪些因素影響(所由),如先天遺傳、後天環境等。但這還不夠,除了從事實層(受制於因果律)來看之外,還必須從價值層,感應對方的發心動念,了解其生命存在狀態,即「所安」。如此全面地了解人,才能給予適當的指點。

論語2.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札記2.11「故」如果指經驗知識(如物理、化學),溫故未必能知新;即使知新,也可能跟道德關連不大。所以我認為「溫故」應針對工夫實踐來說,同樣以至善為目標,每個人可以走不同的路,如孟子求放心、朱子居敬窮理、陽明致良知等。參考前賢的經驗,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才能獨當一面而成為老師。

論語2.12子曰:「君子不器。」

札記2.12現代社會受西方文化影響,強調專業分工,如心理、政治、經濟、社會等學門,皆是截取人生某一面向,鑽研其原理而成就器用。儒家講求道德實踐、人格修養,表面上看來沒有實際效益,卻是保障專業知識不被誤用的先決條件。有高度的心靈自覺,生命才能圓融自在,不被專業分工、角色扮演所割裂。

論語2.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札記2.13子貢天資聰穎口才佳,常犯說大話、空話的毛病,孔子因材施教,提醒他做了再說。一般人有時也會懷抱高遠的志向,但理想與幻想的差別,就在於前者在心上有誠篤的修養工夫,事上有切實的行動方案,後者只是隨口說說。若能腳踏實地,談理想亦無妨,但態度上永遠要保持對世事無常的謙遜和戒懼。

論語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札記2.14君子博愛眾人而不結黨營私,小人結黨營私而不博愛眾人。君子凡事依理而行,道理就在每一個人心中,不是某一團體可以壟斷的,如陸象山說:「學者又要各護門戶,此尤鄙陋」。現代人講求人脈經營,所謂魚幫水、水幫魚,也不過是利益交換。人脈應是志同道合下自然形成的結果,非刻意拉幫結派。

論語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札記2.15這一章講學思並重,宜從道德實踐來看。「學」固然可包括一切知識,但應以認識自我為先,了解自己的私欲、習氣、成見,其構造、來源為何,但這只是預備或輔助工夫;進一步要「思」,即當下覺悟,在真實生活中克服上述限制而擇善固執。學而不思則無法落實,思而不學則會受欲望擺佈而不自知。

論語2.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札記2.16「攻」可指研究或批判,「也已」可指停止或助詞無義。陸象山說:「若不明此理,私有端緒,即是異端。」本心迷失便是異端。象山之說雖不算錯誤,但恐怕太強調心而忽略事,且有罵朱子、罵佛老的意思。或許可換一種解釋:以本心為判準,不斷修正自我的偏差行為,使其恰到好處,禍害便止息了。

論語2.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札記2.17宋儒張載將「知」分為見聞與德性兩類,前者是「腦」的知,後者是「心」的知。此章所說應包含兩種知:就見聞之知來看,固然要誠實面對,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就德性之知來看,更應該如王陽明所說:「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在腦中認取而欠缺親身實踐,就隨便說知道,便會流於浮濫淺薄了。

論語2.18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札記2.18子張請教孔子如何脫離22K的困境,孔子沒有叫他用良知克服飢餓(如此則太迂腐),而是指點他:透過比較(多聞、多見)和選擇(闕疑、闕殆),仔細調整自己的想法(慎言)與行為(慎行)以求接近完善(寡尤、寡悔)。良知就從工夫實踐中呈現出來,無論結果有沒有祿,起碼活得心安理得了!

論語2.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札記2.19儒家主張人性本善,但在現實社會中,能充分發揮道德理性的人是少數;許多人順從欲望而行,理性隱而不顯。領導者的職責便是啟發人民本有的理性,如孟子說:「以先知知後知,以先覺覺後覺。」如果君子屈居下位,上位者多是庸俗小人(如台灣政客),社會就無法進步,違背人心深處的普遍要求。

論語2.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札記2.20季康子問如何使人民服從與向善,孔子並未批判指責人民,而是認為關鍵在主政者,需藉由主政者自我提升,方能解決問題。孔子的做法是剛柔並濟,樹立楷模。先以莊嚴的態度面對,使人民敬畏仰望。再施以愛心感化,使人民心悅誠服。君民之間的互信建立後,主政者再提倡道德,人民自然樂於學習。

論語2.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札記2.21管理學家杜拉克提倡高效能的五個習慣,其中一項是先做最重要的事。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孔子未直接參政,而是透過道德教化改善社會風氣,間接使政治清明。儒家固然關心政治,但也明白人力有限,關心身邊的人事物(孝友)才是切實用功處,也容易看出成效。

論語2.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札記2.22「信」是言行一致、真實可靠,反之則為自欺欺人。以自欺來說,憑空描繪許多理想卻欠缺實踐,則理想適成光景,使人迷失在其間。透過實踐才能使人生由假變真、由虛變實。以欺人來說,我們是透過別人的言語去預測其行為,如果言行不一致,對方的行為反應不可捉摸,便難以選擇恰當的應對方式。

論語2.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札記2.23文化就像人的生命會逐漸茁壯。從歷史來看,夏、商較為原始,周公制禮作樂,建立封建制度,結合血緣親情與政治事功,才奠定中華文明的基礎,故流傳百世。但血緣與政治皆出乎自然,至孔子才有道德人格、心靈自覺的建立。禮雖然可隨時代調整,但以道德為主來統合孝道與事功的原則卻是不變的。

論語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札記2.24祭祀應是感念先人的奮鬥,啟發後人向上的心志。若自己不努力,卻到處祈求鬼神降福,便是懶惰自私。要以「天助自助」取代「臨時抱佛腳」。就實踐來說,義與勇是一體兩面。義從持志說,勇從養氣說。有勇而無義,勇容易變成盲目衝動。有義而無勇,則缺少行動力。義勇合一才是儒家的剛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