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儒道日記 (52) 從孟子思想看人際關係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孟子‧離婁下》)

  從人際關係來看,孟子這段話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首先「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句話一定有人反對,世界上不合理的事情太多了,即使你對別人掏心掏肺、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也不能保證別人會以同樣的態度和行為回應你。社會上到處都是忘恩負義、冷血無情的人,孟子即使不是胡說八道,至少也是太過天真浪漫、不切實際的見解,以孟子的智慧難道看不出這一點嗎?

  要回答這問題,我認為可回到孟子思想的核心觀念「性善論」來看。孟子一開始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從這前提出發,「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可能是從動機面(存心)而非結果面來看。孟子只是說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根本願望:「願人人都有愛人、敬人的能力,每個愛別人、尊重別人的人,也都能獲得同等的愛與尊重。」這是人人由衷嚮往的理想,但這理想在現實上能不能實現,則是另一個問題。也許現實上這願望實現的程度只有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都不符合,但這並不妨礙人心中有此願望。

  孟子早已想到現實上的困難,故自行提問:「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橫逆」是蠻橫不講理的行為,如果別人對我不好,我該如何面對?依照儒家的精神,「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要別人愛我、敬我,自己也得先愛人、敬人才行。所以孟子以三件事自我反省:第一是不仁,不關懷對方;第二是無禮,不尊重對方;第三是不忠,關懷與尊重都要發自內心,「不忠」即不真誠之意。如果自己已經做到關懷、尊重、誠實,對方還是不講理,他就是妄人、禽獸,無須跟他計較。孟子此處的表達方式可能太強烈,人之性善,每個人都有天賦的良心,只是存養、擴充的程度有高低。所以嚴格上說沒有人是真正的禽獸,孟子的說法只能當成一種誇飾法,用來形容良心淡薄的狀態。

  儒家對人物的評價是依心態而定,時常對別人、對世界抱持關懷、尊重、感恩、誠實、信任……等正向態度或價值觀的人是君子;只考慮自己的舒服或方便,對別人不體貼、不尊重,時常懷疑、欺騙別人的人是小人。修養的關鍵在於自我省察,讓良心隨時呈現,由小人成長為君子。但社會上只有一個人或少數人成為君子還不夠,如果大多數人都是不修養的小人,君子只會被欺負、打壓、利用。人人都經由修養而成為君子,人心中的根本願望「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才能真正實現。這當然不是一蹴可及的事,甚至要經歷無窮無盡的奮鬥。

  在終極理想尚未實現以前,君子如果遇到打擊、挫折、傷害,又該以何種態度面對?孟子說:「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依然是回到儒家反求諸己的精神,一時的打擊、挫折、傷害不足以毀滅君子的人格,如果因為別人對我不好,我就放棄理想,也變得跟別人一樣自私、狡詐、現實,才是真正的失敗。君子在意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跟舜一樣,樹立德行的典範,讓天下後世效法,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一時的成敗得失,如別人對我好不好、自己的付出能不能立刻有收穫,這些小事不是君子該擔憂的。有豁達的胸襟,就不會被這些問題所困擾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