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49) 尊重自己與別人

  孔子思想以「仁」為中心,仁者愛人,所以儒學也可以說是探討愛人之道的學問。愛人之道可分為「敬」與「恕」兩端,《論語‧顏淵》記載:「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是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恕。

  敬是尊重,人我之間有分別,保持一定的距離。恕是同理心,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注重人我心靈的合一。「分別」與「合一」本來是相對的概念,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會有矛盾,但就愛人之道來說,相互尊重反而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發揮同理心也有助於相互尊重。「敬」與「恕」不是相互對立,而是相互成全;不是直線思維,而是辯證思維。

  敬與恕又以敬為本。「敬」包含尊重自己與尊重別人。《論語》中的「敬」常與「恭」、「禮」連結在一起,如「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論語‧顏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等。孟子說:「恭敬之心,禮也。」(《孟子‧告子上》)恭敬是就內在心態說,禮是由恭敬之心發出的言行。

  為什麼相互尊重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為每個人都有一顆心,心的本質就是自由活潑,「出入無時,莫知其嚮」(《孟子‧告子上》);心的本質也是敏銳易感的,如乍見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公孫丑上》)我們可以要求自己心靈覺醒,但別人的心是獨立於我心而存在,別人的心是否覺醒,是他自己的事。我們並無法控制別人內心的想法和感受,甚至控制還會產生反效果,心為了維持其自由,偏要往不受控制的方向走。「尊重別人」就是放棄控制別人的念頭,了解、接納別人真實的想法與感受,如此別人反而可以平心靜氣思考怎麼做對彼此最好。如同伊索寓言「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北風吹得愈厲害,路人將大衣包裹得愈緊;暖呼呼的太陽一出來,路人就主動脫掉大衣。或如老子說的「為者敗之,執者失之」(《道德經‧第二十九章》)。頭腦稍微轉個彎,才能明白這道理。

  「尊重自己」如「修己以敬」(《論語‧憲問》)、「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論語‧學而》)。《論語‧子罕》記載了一段孔子與子貢的小故事,子貢以美玉比喻孔子,說如果有一塊美玉,應該藏在小盒子收起來,還是賣出去呢?孔子回答:當然要賣掉,但不能隨便賤賣,而要找個識貨的人啊!可見孔子對自己的價值有充分的信心,能夠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又可以分為無條件與有條件兩種。有條件的自我肯定如「學而時習之」(《論語‧學而》)、「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論語‧雍也》),不斷地培養、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尤其是以與道德實踐有關的知識和能力為主。

  但有條件以無條件為本,努力學習、成長是出自內在的充沛動力「仁」,這動力是人人本有、不假外求的,如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為仁由己」(《論語‧顏淵》),或如當時人對孔子的描述「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愛人雖然在結果上沒有必然保證,甚至很可能沒有結果,但依舊「為之」,可見孔子對人世間發自內心不容已的真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