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48) 從老子思想看自信與愛人

  前幾篇日記主要是從儒家思想的角度討論「自我與愛」的問題,這篇文章則以老子為例,嘗試從道家思想的角度討論此問題,也許會有異曲同工之妙。老子向來主張返璞歸真,他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嬰兒」只是個比喻、象徵,並不是完全無知無能,而是保住原初那顆最真的赤子之心。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許多打擊、傷害而折損了生命。「嬰兒」就是回歸到進入社會以前,那健康、飽滿、自然的生命。

  這裡會遇到一個問題:如果老是停留在「嬰兒」狀態,人性不就無法充分發展?難道老子反對人長大?其實老子不反對我們參與世俗之事,如讀書、運動、上班、交友乃至從政等,但有個先決條件,就是要以「無為」為根本。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第三十七章》),「無不為」即磨練、提升自己的各種內外在條件,如果培養成功,心中就會油然生起一股效能感。但「無不為」是來自於「無為」,赤子之心、真生命是與生俱來、不假外求的,不因自己或別人的言行而增減分毫,能認清這點,才能建立起自我的價值感(就儒家來說稱為尊嚴感)。自信就在於價值感和效能感的結合。

  由於自信是根源於不假外求的價值感,所以老子對「孤獨」完全不在意,甚至樂在其中。他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道德經‧第二十章》)眾人都追求喧嘩、熱鬧,只有他一個人悠遊自在。因為喧嘩、熱鬧也只是一時的假象,人終究要回歸、面對自己,自我的存在才是最真實、平凡而又長久的。

  說到這裡,各位或許會有所誤解,以為老子是個生性孤僻、離群索居的怪人。其實正好相反,老子在冷漠的外表之下仍藏著一顆火熱的心,他只是愛人的方式與一般人不同罷了!而且正因為他能夠享受孤獨之樂,在愛人時才不會給人壓力和負擔,更能夠有效愛人。

  老子的愛人之道可用下列幾句話來表示:「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經‧第二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道德經‧第十章》)一般人是「生而有,為而恃,長而宰」的,付出一定要有結果,甚至結果比動機或過程更重要,若沒有結果就不願意付出。老子則相反,只問動機或過程的好壞,任何結果他都接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正因為放下私心,不以委屈、壓迫別人來滿足自己,才能保住人與人之間的真感情。

  愛人包含心態(動機)、過程與結果三部分:前文討論心態層面,老子認為應充分尊重對方的自由,避免以自我為中心的征服、主宰、掌控。其次就過程來說,應該循序漸進,如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道德經‧第七十八章》)如同滴水穿石,水雖然是天下最柔弱之物,但不斷累積,還是可以穿透最堅硬的石頭。人與人的相處也應該有這種耐心和恆心。

  就結果來說,雖然人與人之間總是聚散無常,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但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道德經‧第二章》)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面,只要心靈明覺,壞事也有可能發展出好結果。只要在愛人的過程中,磨練、培養出智慧與能力就足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