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55) 不抱希望愛人

  創作歌手張懸曾經說過一段很經典的話:「我的朋友曾告訴我,認識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抱希望地去愛他。後來我說,認識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抱任何希望地去愛一個人。包括你自己。」這段話可以濃縮為六個字「不抱希望愛人」,儒家的核心要義在「愛人」,道家的核心要義在「不抱希望」,儒道是一體的兩面,這六字箴言也是我們要隨時謹記在心、念茲在茲的。

  為什麼道家的核心要義是「不抱希望」?不妨用老子在修養工夫上最重要的兩句話來說明,第一句是「致虛極,守靜篤」(《老子‧第十六章》),第二句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第四十八章》)。老子要「虛」、要「損」的是什麼?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時,內心懷抱的希望、期待,期待獲得特定的結果。我們對任何事物都會擅自貼上價值判斷的標籤,認定成功是好,失敗不好;有錢是好,沒錢不好;活著是好,死亡不好。頭腦被這類想法困住,執著特定的結果,情緒也隨之起伏。如果能撕掉標籤、化除執著,心靈就能夠自由自在、不受拘束,達到「靜」、「無為」的境界。

  為什麼價值判斷的標籤是我們擅自貼上的?因為我們做任何事的「當下」就有意義,不必靠未來的好結果來證明這件事的價值。如父母愛兒女,關懷、照顧兒女本身就有意義,不是想著兒女有一天會回報父母。如果父母計較兒女以後會回報多少,愛就有目的而變質了。「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老子‧第五十一章》)才合乎天道的精神。

  儒家的核心要義在「愛人」,但如何愛人?或許要以「回歸自我」的方式來愛人。這說法乍聽之下有些矛盾,一般人將自我與別人視為對立的兩端,回歸自我又如何能愛人?我想可以舉兩個小故事來說明: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孟子‧離婁下》)

  一般人認為愛人就是滿足對方的需要,如餓了給他一碗飯吃、渴了給他一杯水喝,就是愛人了。依照這標準,子產經常將自己的船借給民眾過河,應該算是很懂得愛人吧?但孟子卻批評子產「惠而不知為政」。無論是正面的愛人(如子產),還是反面的愛人(如季康子以嚴刑峻法禁止百姓做壞事),同樣是在枝微末節上打轉。社會上需要幫助和處罰的人都是無窮無盡,我們根本無法一一去處理,儒家講的愛人不是這個意思。孔子說「風行草偃」,孟子說「君子平其政」,愛人要先回歸自我,培養自己的德性,做好分內該做的事(如造橋讓人民行走),別人自然會追隨你。不是直接討好或控制別人,而是從自己出發,散發出正能量,慢慢感動、影響別人,這種「間接」愛人才是儒家的本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