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54) 心靈相通的理想與現實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人與人的相處雖然有各種型態,如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但都是以和諧為理想。和諧就是一方面人與人的心靈能夠相通,另一方面又能尊重彼此的差異,這只有人格成熟的人(君子)才能做到。相反地,小人常拘泥於形式,強求表面的一致,壓抑了彼此在想法和感受上的差異,導致心靈無法相通。

  為什麼人與人的心靈能夠通而為一?這是因為人心本來就有這樣的要求與動力,如王陽明說:「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大學問〉)心靈相通有幸福感,人格獨立有尊嚴感,幸福感、尊嚴感是人人都想要的,兩種感受兼備就是和諧。和諧又以「內在的真實」為基礎,這在〈中庸〉稱為「誠」,《論語》稱為「忠信」。要了解儒家的人際關係,就必須先把握「和」、「仁」、「誠」的含意。

  以上是就理想面來說,現實上即使我們願意去了解別人,對方也不一定有意願或能力與我們做心靈的交流。這時我們還是要先回歸自我,如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不需要擔憂別人不了解我,該擔憂的是自己有沒有充分的德行、能力和識人之明。

  「患」就是很在意一件事,專注努力去做之意。因為別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動並不是自己能夠完全掌握、控制的,我們能夠掌握、控制的只有自己。將重心放在自己無法掌握、控制的人事物,只會焦慮不安、自尋煩惱;相反地,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即使現實上與別人的溝通不一定有結果,但起碼過程中德行與能力日漸增長,生活充實豐富,對自己也就更滿意。人生要活得快樂,將重心拉回到自己身上是必要的。

  其次有「識人之明」也很重要。雖然從人性深處看,人人都有一顆無私愛人的善心,但保存善心、發揮愛心的程度,每個人都不同,所以有君子、小人的差別。君子雖然應該愛人,但如果盲目付出關心,而不懂得拿捏分寸、分辨對象,恐怕會助長小人自私自利的壞習慣,反而失去愛人的意義。有人曾經問孔子對「以德報怨」的看法,孔子回答:「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別人如果因為愛心、善心流失掉了,對我們只有二十分甚至零分以下的好,我們就不應該對別人付出一百分的關心,而只須給予六十分的基本尊重。等到別人恢復愛人的能力,對我們有八、九十分的好,我們再毫無保留地付出。如此才能鼓勵對方主動愛人,才不會養成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心態,這才是「愛人以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