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儒道推廣日記 (19)

  讀過《論語》的人大多會同意,孔子是一個自由、獨立而悅樂的人,如同他的自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但孔子為什麼能夠做到:別人不了解、認同他,也不覺得生氣、受傷、難過、寂寞,能夠「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是一個令我非常好奇的問題。就我的猜想,也許是因為孔子能夠克服內心的欲望吧!這欲望不是有形的、物質的,而是無形的、心理的,也可說是人性的陰暗面,即希望「有人讚美我、欣賞我、支持我,甚至想法、感受、行為、個性都要和我一模一樣才好」。這欲望的範圍可大可小,大者如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金正恩等獨裁者,將全體國民的言論、行為標準化、齊一化,只准擁護政府,完全不容許異見的存在。小者如孟子說的:「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將別人不感興趣的訊息硬塞給對方,明明無關乎是非對錯,或是非對錯仍有討論的空間,仍要求別人的想法、風格要改成和自己一樣。上述種種行為都是這欲望的表現,若欲望無法滿足,自然就會感到生氣、受傷、難過、寂寞了!

  既然這欲望會引發種種負面情緒,我們是否要完全去除它才好呢?恐怕又不是如此。欲望本身是中性的,無絕對的好壞,重點在「適可而止」。如吃東西是欲望,適量且均衡的飲食有助於維持健康,但吃得過多卻會傷身。心理上的欲望也是如此,有人支持我、認同我,想法、風格和我相同時,會覺得高興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如果一個人完全不在乎也不需要別人的認可,恐怕他表現自我、與人交流的動力會大為降低,成為離群索居之人。但我們要時常戒慎恐懼的是「欲望的過度膨脹」,變成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亦即認為只有自己的想法、感受、行為、個性是唯一的真理,與自己不同的想法、感受、行為、個性都毫無價值、不屑一顧。這就會扭曲成一種傲慢自大、瞧不起別人的心態了。比較健康的心態應該是:有人認同、支持我固然很好,但沒有也無妨。甚至更進一步:雖然別人的想法、感受、行為、個性和我不一樣,但也有他們的理由,也是道理在某一方面的顯現,而有值得我欣賞、包容之處。若能這樣想就不至於太自大,也不會強求別人認同自己了。如孔子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泰而不驕」(《論語‧子路》)、「君子成人之美」(《論語‧顏淵》),或孟子說的「與人為善」等。(《孟子‧公孫丑上》)

  為什麼說不同的個性、風格都是道理的顯現?因為每個人的想法、感受、行為都是有限的,沒有人可以宣稱「只有我喜歡的事才正確」。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只有充分發展個性,才能使世界完整而多采多姿。就此看來,每一種個性或風格都有它存在的價值。能夠肯定這一點,就表示人有一顆超越的心靈,可以接納、包容、欣賞、學習與自己不同的想法與風格。唯有如此,才不會對人的個性造成壓抑與傷害,人與人之間也才有和諧而平等的互動,相對來說也就不容易有寂寞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