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求其放心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孟子‧離婁下》)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中庸〉)

  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儒家道德修養的重點就在於「求其放心」,也就是把丟掉的心找回來。「求其放心」牽涉到幾個問題:首先是孟子所說的心是指什麼?如果每個人都有心,為什麼心會不見而需要去找?怎樣才能把心找回來?找回來之後又有什麼效果?以下就分別來討論。

  孟子所說的心是指什麼?簡單來說是良心,也就是一切道德價值的判斷根據和實踐動力。「心」並不是指大腦。依照現代科學的研究,人的各種能力在大腦當中都有對應的區域,如視覺區、聽覺區、語言區等。但「心」是一種精神的、形而上的存在,只能說是大腦各部分功能得以運作的先決條件,卻無法直接對應到大腦的某一區。即使進行開腦手術,也找不到良心在哪裡。「心」也可以說是自覺的能力。人的自然生命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包括理智、情感、欲望等,它們都是中性的,無所謂好壞,端看人如何善用。心的功能便是自覺地選擇自然生命中的某一部分,活用在當前的情境下,以達成人與人、人與物、人與天的和諧。〈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道」便是整體和諧。就此而論,現代大腦科學的研究也有其正面價值,讓我們對理智、情感、欲望等組成自然生命的元素有更清楚的認識,也就更有機會去善用它們。

  孟子認為人人都有良心。如果每個人都有心,為什麼心會不見而需要去找?怎樣才能把心找回來?找回來之後又有什麼效果?其實「丟掉的心」只是比喻,真正的意思應該是:人缺少自覺的反思,無法針對當前的情境選擇恰當的言行,以實現道德價值。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時時加強心靈自覺,並排除自然生命中會干擾心靈自覺的部分。一般來說,情感與欲望容易干擾良心,保持理智則比較能夠客觀檢視自己的言行。雖然「仁者愛人」,良心也可以理解成一種情感,但與自然的情感不同。良心有永恆、普遍性,既是情也是理;自然的情感則常出於一時的衝動。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中庸〉說的「戒慎恐懼」,時時以良心監督及指導自己的思想言行,並以理智從旁輔助,生活一定會過得更充實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