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儒道日記 (25) 教育的核心目的

  謝宇程先生〈不體罰要怎麼教?小學老師:上課一半時間在管秩序,上進的小孩當然去補習班〉一文,點出了現今台灣學生學習動機薄弱的現象,頗為真實。文中有句話引發我的思考:「老師們付出再多心血把學習知識變得有趣,還是很難比電動更有趣。苦口婆心勸告學生:『未來要有競爭力!才能實現你的夢想!』但不是人人有夢想啊?」就我的解讀,這句話似乎隱含了看待教育的兩種態度,一是認為教育有用,將教育視為「培養競爭力」及「實現夢想」的手段。一是認為教育無用,認為人生不需要擔負太多責任,既然沒有特別想做的事,那就無所事事或打電動消磨時間即可。這兩種態度看似相反,其實各有所偏,都沒有把握到核心價值。且父母、師長愈強調學習的重要,給學生愈多壓力,學生就愈想逃避、放棄。

  儒家看待教育的態度為何?儒家不偏向任何一端,而是採取中庸之道。這一點可引用孔子的話來說明。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由《論語》可知,儒家認為教育或學習的目的是「學道」,但要先了解「道」不是什麼,才能精確掌握「學道」的意義。在學道的過程中,固然有校園裡常見的知識灌輸與行為塑造,但這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前文提到的「實現夢想」類似教育上鼓吹的「適性」原則,讓學生學他們熱愛的東西。不需要死讀書,只要有一技之長即可。但這只是才性的自我實現,儒家的「道」則是德性的自我實現,要學習如何做一位君子。如樊遲請學稼、為圃,孔子皆回答自己不懂,便是因為才性並非孔子講學的重點之故。「培養競爭力」則是就社會體制來說,必然有贏家和輸家,排名前5%的頂尖菁英可獨佔種種物質或心理資源,如名利權位等。即使才能或機運不夠,無法爬上高位,至少可以養活自己。但孔子說:「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可見謀生或成功也不是學習的重點。

  無所事事、喧嘩吵鬧,當然更不符合儒家的教育觀。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論語‧陽貨》)相較之下,投入休閒活動還比較好,起碼有個生活重心。但這也有風險,那就是會過度沈迷。如現代常見的「網路成癮症」,便是為了電玩或網路而犧牲掉健康、親情等更重要的事。如孟子說:「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便是心靈陷溺在感官欲望的刺激當中而無法作主。

  行文至此,儒家的「學道」究竟是指什麼呢?我們可以說這「道」就是指「仁」,「仁」不假外求,因為「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仁」也是君子的本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里仁》)仁者愛人,「仁」可以理解為內心的充沛動力。「仁」是普遍無私的愛,不需要靠種種有限的條件(如天賦才華、名利權位、吃喝玩樂)來定義。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找回良心」才是教育的核心價值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