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32) 尊重性格差異

  暑假到了有較多閒暇,可以閱讀各類書籍。最近我又打算重新閱讀《內向心理學》這本書,希望溫故知新。我的個性較為內向,這本書探討的主題正好適合我。書中提到內向者與外向者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異,這類差異容易引起誤解與摩擦。性格外向者喜歡與人交談,熱衷參加外界的活動。他們的注意力放在外在的自我上,如果沒有與他人或外界相聯繫,就可能會產生孤獨和精力耗盡的感覺。性格內向者是從自己的內部世界──如思想、觀念和情緒中獲得精力,他們的注意力總放在自己的頭腦內部。僅僅是處於人群中,就會讓他們感覺刺激太多。性格外向者喜歡體驗大量的外部刺激,而性格內向者喜歡深入了解自己所體驗的事物。

  從儒道思想的觀點來看,個性上的內向與外向屬於氣質之性。宋儒將人性分成「義理之性」與「氣質之性」兩層。義理之性是人人相同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心善性,是一切道德價值的根源。氣質之性則因人而異,包括情緒、欲望、個性、資質等。道家對個性上的差異,傾向採取接納、包容的態度,如老子常說的「樸」──「見素抱樸。」(《道德經》第十九章)「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道德經》第三十七章)「樸」的意思本來是原木,未經人為的加工雕飾,還保有自然的生機與無限的可能,故老子以「樸」做為道的象徵。「樸」就材質義、氣質義來說,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形成相對穩定的性格結構。對於這類自然存在的事物,老子通常採取觀照或順勢而為的態度,「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經》第二章),並不會強求改變。「樸」就其做為道的象徵或工夫修養來說,是指尚未受到名言概念分化的心靈狀態(無名),順著分化的趨向走,容易產生矛盾衝突,如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道德經》第二章)內向與外向只是不同的美和善,如果硬要以自己的性格為標準,把對方改變成和自己一樣,則是人為造作而非自然。

  儒家對氣質之性就不只是全盤接納,而是要變化氣質,讓氣質對道德實踐產生正面效益。如子路與冉求請教孔子同一個問題,孔子的回答卻不同。孔子提醒子路要三思而後行,先聽長輩的建議再行動;但對於冉求,孔子則勉勵他聽到道理就立刻去做。因為「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內向的人要活潑一點,外向的人要穩重一點。但「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老師的教導、指點僅供參考,還是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意願及成長步調,不能強求。「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論語‧子路》)要達到君子心中的理想,完全不受氣質限制是很難的;但君子對於每個人性格上的長處與短處,都能夠有一分同情、欣賞、包容,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即可,不會責備求全。這才是君子的風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