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儒道日記 (31) 信心與信行

  記得之前在課堂上聽過老師說的一個小故事:有一位俠客遭人襲擊,受了重傷,生命垂危。仙人正好路過此地,便出手搭救。俠客養好傷後,仙人給他一粒「救命仙丹」,並叮囑說:「這顆仙丹無論什麼病痛都可以治好,但只能用一次,用完就沒了,非萬不得已不要使用。」仙人說完這句話就消失了。俠客將仙丹保管好,將仙人說的話牢記在心,從此闖蕩江湖無往不利,到死都沒有使用這顆仙丹。這個故事說的是「安慰劑效應」,仙丹本身不見得有什麼神奇的功效,但俠客有這顆仙丹,心就安了,不僅行走江湖有恃無恐,即使受了傷、生了病,也會盡可能自行找方法醫治。仙丹雖然是虛構,卻有真實的效果。

  療傷治病是消極的,就開展道德事業來說,「仙丹」或許也有積極的作用。當我們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一件好事,即使現實上離目標還有一段路,成功機率也會提升。孟子說:「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孟子‧盡心下》)「可欲」是在行動前先經由良心權衡,有意義、價值的事才做,反之則不做。重點在「可不可」,「欲」做的事經過良心認「可」才是善。「有諸己之謂信」,事情雖然經由良心認可,但必須真正做到,自己才有深刻的體驗、感受。「信」就是真實可靠之意。問題在於如何做到?訂出宏偉的計畫很容易,執行才是最艱鉅的任務。我想這可以分成信心(如實知)和信行(真實行)這兩面來討論。就信心來說,我們對良心要有絕對的信仰,不只是相信良心隨時能夠呈現,良心呈現就會帶給人充實感、悅樂感,如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仁者不憂。」(《論語‧憲問》)還要相信良心一定能夠落實在行為上,而將事情完成,如孔子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論語‧里仁》)即使一開始力量不夠,也不宜半途而廢,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到,自然會發揮出潛能,完成原本以為辦不到的事。

  就信行來說,〈中庸〉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第二十章)這是說凡事都要有所準備,事先有周詳的計畫就不容易失敗。但道德實踐是針對眼前當下,具體的情境千變萬化,換一個情境,良心就要重新感應恰當的做法,很難提前準備,和〈中庸〉的說法似乎有衝突。其實不一定有衝突,因為情境雖然不同,但總有跡象可循;如日月星辰的運行也會有誤差,但還是在軌道上。只要良心隨時依照狀況調整計畫即可,不必完全不做準備。為什麼有準備就不容易失敗呢?因為人經常抗拒不了誘惑,在當下的情境中,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而分心,無法堅持做正確的事。所謂的計畫,便是幫助我們排除其他選擇,而專注在當下該做的事情上。雖然「當下該做的事」與「原先設定好的事」可能有一些落差,但計畫已經先擋住了頹廢墮落的事,不至於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狀況下,被欲望牽著鼻子走。故計畫在道德實踐上還是有間接的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