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儒道日記 (37) 弘揚儒道的障礙

  儒道的學問分為「內聖」與「外王」兩端,內聖是個人修養,外王則擴展至天下國家,建立理想社會。要將儒道的理想落實實現,可說是一輩子的事;無論是個人或社會,都有許多困難要克服、許多考驗要通過。就內聖來說,人心是最自由活潑而捉摸不定的,如孔子說:「出入無時,莫知其嚮。」(《孟子‧告子上》)這一刻兢兢業業,下一刻精神可能就懈怠、渙散了。只要人還活著,就永遠有犯錯的可能。「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要時時刻刻保持心中的充沛動力,去參與愛人的事業,這是很不容易的。

  就外王來說,在台灣要推廣儒道也有其困難度,大環境不見得友善。首先是台灣本土意識興起,儒道被某些人視為外來思想而排斥。但儒道更大的挑戰來自於「資本主義」。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道德經‧第三章》)資本主義鼓勵人們求私利、相互競爭,和儒道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在急功近利的社會中,一切以能否「成功賺大錢」為衡量標準,儒道常被人視為無用之學而摒棄。甚至連原本應該清心寡欲、超凡脫俗的宗教界,也漸漸染上商業化的習氣而變質。部分宗教團體以行銷、包裝手法塑造完美的形象,提供心靈雞湯式的粗淺教導,吸引信徒捐獻大量財物,卻對思想的啟蒙、人格境界的提升沒有太大幫助。如果要深入研讀經典,探究其中的歷史背景和哲學意涵,許多人就懶得動腦,抱怨無聊、想睡覺甚至退出,令人感到無奈。這種「求功利、求速成、求方便」的因循苟且心態,正是在台灣推廣儒道思想的障礙所在。

  上文點出了弘揚儒道的兩大(內聖與外王)問題,其實我也不一定有能力解決,解決方法也不只有一種,所以我的答案也僅供參考。就外王來說,不能為了媚俗、討好學生就降低格調,課程內容一定要通過學術標準的檢驗,老師以身作則,才能提高學生的程度。但學問也不能封閉在象牙塔內,要充分掌握社會脈動,將儒道思想連結到大家關心的議題,才能引發興趣。所以老師要有整合「學術」與「社會」兩端的功力才行。

  就內聖來說,要讓良心作主,約束自己的行為,恐怕還比說服別人更難。我們一方面要有儒家勇於實踐的精神,如孔子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為政》)「仁者先難而後獲。」(《論語‧雍也》)事情先做到,想法與感受自然會改變,如同倒吃甘蔗;如果事情還沒做,就幫自己找一堆藉口,再簡單的事也做不到。另一方面也不能太過緊繃,要有道家「輕鬆自在」的心境與「放下」的修養,如老子說:「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道德經‧第四十八章》)化解奮鬥過程中的執著、強求、煩惱、負累,生命才能常保天真靈動,不被理想壓垮。儒道兩家是互為體用、相輔相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