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儒道日記 (40) 儒道對社會的貢獻

  週五在中央大學有課,上完課後,便前往「宋明清儒學研討會」的會場,聆聽論文發表,獲益良多。會議結束後又和幾位老師一起喝咖啡,談天說地。老師們討論到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但因為我資質駑鈍,一時之間想不出好的答案,故先將問題記下,回家再慢慢思考。這問題便是:儒道的學問對於現代社會究竟可以有怎樣的貢獻或用處?

  依照牟宗三先生的說法,儒、道、佛三家皆是「生命的學問」,佛教由印度傳入,發源於中華文明的只有儒道兩家。「生命的學問」重點在於身心修養:一方面不斷使自己的內心純淨化,精神向上提升,最終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另一方面又能夠與別人有恰當而和諧的關係。這也是一切宗教共同追求的目標,但儒道兩家與佛教、基督教等又有差異:其他宗教通常有教團,儒道則無特定的組織。宗教通常涉及神秘或超自然現象,儒道則以修養的理論與工夫為主,雖不能說完全沒有,但神秘的色彩已盡量減少。

  超凡入聖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太遙遠,不妨以經典來說明修養的目的,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孟子亦云:「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孟子‧盡心下》)「學」不是把古書背熟參加考試,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實踐(習),以驗證甚至修正古書所說。「善」也不是服從權威或教條,而是通過良心認可(可欲)的才是善,自己確實做到(有諸己)才是信。良心時時刻刻對我們下命令,凡事依良心的命令而行,自然會有充實感、悅樂感,體會到人活著的意義與價值。我認為這比賺了多少錢、爬上多高的位子要來得重要多了。當然這不是說成功者一定不充實、悅樂,他們如果能夠修德,一樣值得我們尊敬。但名利與充實、悅樂之間並無必然的關係,即使有了名利,內心也不見得安寧:一來人的欲望無窮,有了就想要更多,難免勾心鬥角、患得患失。二來人生無常,雖然一時擁有財富、名聲乃至其他外在條件,難保哪天不會失去。三來就算風平浪靜,生活陷入固定的模式,也會漸漸覺得空虛、苦悶、不滿足。就此而論,儒道對現代社會有很大的貢獻與用處,消極來說可讓人放下對名利的盲目執著,積極來說可以讓人了解什麼才是人生當中真正值得追求的,過著心安理得的生活。

  儒道的貢獻或用處如上所述,但要讓社會大眾了解、接受這一點,卻非常困難。首先講儒道的人自己要有很高的修養,由自身散發出生命的感染力,不需要說太多道理,就能讓對方感動,願意向你學習。如孔子「溫良恭儉讓」的風範,令各國國君主動求教。(《論語‧學而》)或孟子說的:「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孟子‧盡心上》)坦白說這一點我還做不到。又雙方就算有機會深入溝通,如果對方心中求名利的欲望太過強烈,或只知表面的感官享受(如吃喝玩樂),恐怕也聽不進這些道理。對此我也莫可奈何,只能盡自己一分力量,問心無愧即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