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論語》中的「君子」(35)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

  君子與小人的差異,就在於存心的正邪。小人是從競爭、比較的觀點看待事情,認為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即使在競爭中輸了,小人只會覺得是自己技不如人,不會過於訝異。一般人認為只有自己是善良的,別人是自私的,自己的一片愛心,換來的可能是別人的排擠、陷害,真是太冤枉、太不公平了,心中難免有擔憂、恐懼。君子是心靈充分自覺,愛人之心本身就有價值,無論自己的善意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君子都完全接受,不因為理想不能實現而擔憂,也不因為現實上的挫折、打擊而畏懼。

  司馬牛請教孔子何謂君子,孔子回答「不憂不懼」。這可能是因為司馬牛的哥哥桓魋在宋國作亂,司馬牛怕連累到自己,顯露出憂心忡忡的模樣,孔子才特別提醒他這一點。但司馬牛似乎不太明白孔子的意思,認為「不憂不懼」是每天渾渾噩噩、得過且過,才會完全不在意成敗得失。只要內心有一點自覺,希望達成某些目標,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就不可能完全不在意。小人和一般人其實都有這樣一點自覺,介於充分自覺的君子和完全昏昧無知的禽獸之間。所以孔子又進一步解說:「不憂不懼」不是無知,而是心靈自覺以後的境界,這自覺以「內省不疚」來表示。疚,病也。如果反省自己的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實現愛與理想,不帶有自私的成分,也就沒什麼好擔憂、恐懼的。

  這一章談心性修養工夫,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如何從一般人提升到君子的境界?」我們和司馬牛一樣都是一般人,即使肯定自己心存善意,落到現實上仍然會因為得失、利害、禍福、死生而動搖,很難做到「不憂不懼」。借用孟子的說法,「內省不疚」是心志的層次,「不憂不懼」是氣的層次。「內省不疚」,找回放失的良心,是一切工夫的根本;但在找回良心以後,還要「以志帥氣」。一般人是「氣動志」,雖然立志行道,遇到事情卻容易受情緒影響而無法堅持。君子是「志動氣」,以心中的道義來轉化感性、氣質的生命,培養出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自然能夠「不動心」而不憂不懼。這當然要通過長久的「集義」工夫,遇到事情隨時提醒自己回歸心中的道義來思考,才能夠不受外界影響,建立真正的自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