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歷史人物討論 (05) 武則天

歷史人物討論 (05) 武則天

作者:劉毅鳴

  【簡介】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亦作武瞾、武照,本名不詳,通稱武則天或武后,并州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掌握君權而因此得到普遍承認的女皇帝。武則天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一)出身與入宮:武氏為唐開國功臣武士彠次女,十四歲時因長得很美,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賜號武媚。此時和李治(後來的唐高宗)相識並產生愛慕之心。(二)再次入宮:唐太宗逝世,武氏削髮為尼。唐高宗再將武氏納入後宮,武氏剷除王皇后、蕭淑妃後,被立為皇后。(三)掌政與稱帝:唐高宗患上頭風之疾,命武氏代理朝政,與唐高宗並稱二聖。唐高宗逝世後,唐中宗、唐睿宗先後即位,武氏做為皇太后臨朝稱制,裁決軍國大事。執政期間除大量殺戮、流放唐朝宗室諸王外,還鼓勵告密、重用酷吏,實行恐怖統治。在臣民、僧人勸進下,改唐為周。(四)退位:晚年因狄仁傑之請,重新立唐中宗為儲君。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革命,武氏被迫退位,還政於唐。不久病逝,年八十二。

  【討論】武則天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女性政治家。政治家有兩項必要條件,一是胸懷理想,為當代及後世的百姓謀福利;二是具有敏銳的眼光,精通鬥爭的技巧,能夠掌握權力以實現理想。武則天身上兼有這兩項特質,但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觀念與宗法制度下,她的發展深受限制。如果武氏沒有入宮成為皇后,恐怕也不可能當上皇帝。在她執政後,朝廷及各地仍有不少叛亂事件,許多人不承認女性及異姓統治的正當性、合理性,導致她必須嚴厲鎮壓反對派;且耗費大量金錢,安排各項造勢活動,如建明堂、封禪、編造祥瑞等,以鞏固政權。這也是傳統史書對她有負面評價的主因之一。

  但武則天同時也是精明幹練的皇帝,執政期間百姓大致能安居樂業,並廣開科舉,提拔許多傑出人才。提拔人才雖然有壓制保守勢力的意味,但也為接下來的開元盛世做好準備,無形間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在民主時代,傳統的三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已瓦解,不僅政權的更替是依照一定軌道,以和平選舉的方式產生;且女性也有自主權、參政權,甚至擔任總理或總統,如德國與韓國等。如此則不需要殺害政敵,更能專心治理國政,歷史評價也會好得多。

  如果先不論民主,而以專制政治的格局來看,唐朝皇室之所以輕易被武則天篡奪,也有一些錯誤值得檢討。首先唐高宗在歷史上的形象是軟弱守成,雖然他也對武則天的強悍不滿,心血來潮想廢后,但卻因為事機不密,被武則天阻止。可見唐高宗的政治能力不足,對於「罷黜武后」這類牽涉權力消長的大事,應該謹慎籌畫,一旦要做就要成功,而非優柔寡斷、舉棋不定。又唐高宗對大臣也不夠尊重,在位期間宰相多達四十幾個,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宰相難以施展長才、累積聲望,君臣之間也欠缺足夠的信任與默契,故在武氏奪權時,朝中並無效忠皇室、有才幹、有份量的大臣去防堵,導致武氏後來的殺戮與恐怖統治。凡此皆是唐高宗在領導風格上的缺陷(不夠慎重),也值得警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