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歷史人物討論 (02) 曾國藩

歷史人物討論 (02) 曾國藩

作者:劉毅鳴

  【簡介】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人。生於清仁宗嘉慶十六年(1811年11月26日),卒於清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年3月12日)。清代政治家、軍事家、儒學家、文學家。曾國藩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一)早年生活:出生於耕讀家庭,家風嚴謹。兄妹九人,曾國藩為長子。(二)京中生活: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取同進士。先後擔任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官、四川正考官、翰林院侍講、文淵閣校理、禮部及兵部侍郎等。(三)軍中生活:咸豐二年(1852年),曾國藩因母喪在家。這時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半個中國,清政府的八旗、綠營官兵早已腐朽,不堪一戰。曾國藩接到幫辦湖南團練旨,創立並領導「湘軍」,成為對抗太平軍的主力。同治三年(1864年)攻下南京,太平天國滅亡。(四)晚年生活:受命剿捻失敗,遭撤職。改任直隸總督,查辦天津教案,為了大局著想,不得不向洋人妥協。後再任兩江總督,查辦刺馬案。卒於任所。

  【討論】曾氏一生鞠躬盡瘁,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傑出表現,是一位實踐力極強的儒者。但實踐是否恰當,仍要從對道理的了解是否透徹來判斷。曾氏最大的功業,便是消滅太平天國,但這一點也是引起最多爭議的。太平天國起義的口號有二:一是基督教信仰,二是人人平等,財富均分。亦帶有民族主義色彩,希望聯合漢人推翻滿清統治,如孫中山先生幼年便聽過太平天國的故事。曾氏討伐太平天國,則以保衛中國文化為號召,如他在〈討粵匪檄〉所述:「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

  從漢族中心的立場來看,曾氏固然是為異族效力,但儒家的華夷之辨,本就是以文明程度為依據,而非從血統上盲目崇尚漢族。如《春秋》之義,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中國而為夷狄,則夷狄之。清朝相較於太平天國來說,仍是尊重中國文化的,故不得以此斥責曾氏。太平天國滅亡後,湘軍將領想擁立曾氏做皇帝,遭曾氏堅拒。曾氏的選擇或許也是出於儒家「道德優先於事功」的信念,絕不做歷史上的亂臣賊子。這種約束個人野心的修養,值得敬佩肯定。但曾氏的行為仍有可批評之處,如討伐太平軍時,有大肆屠殺之情事,與其弟曾國荃被稱為曾剃頭或曾屠戶。無論是儒家或各大宗教,皆以仁愛為基本價值,如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雖然戰爭一定會有死傷,但即使是敵軍,也還是自己的同胞,故總以不樂殺人為貴。曾氏殺人如麻,雖然在亂世當中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人道立場來看,他的學問恐怕不夠純粹,沾染了法家的殘忍氣息。或許他所講的儒學仍是在禮教層面,對人性尊嚴欠缺超越的肯定吧?

  雖然曾氏的學問與實踐有其限制,但在晚清艱困的局勢下,他的奮鬥又非常人所能及。曾氏並非天資聰穎之人,他的偉大成就來自於「自拔于流俗」的胸襟與不屈不撓的韌性。我們也應該學習他堅苦卓絕的精神,方能有一番作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