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9)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9)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八章的主題是「為什麼意志力會互相感染」。我們有特殊的腦細胞「鏡像神經元」,使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各種經驗。好習慣和壞習慣都像細菌一樣會人傳人,大腦受到感染有三種情況:第一是無意識的模仿,使身體做出與他人相同的動作。第二是感染到壞情緒,以破戒來改變心情。第三是感染到誘惑,看到他人放縱,也會誘發自己的欲望。「目標感染」是指因為他人的目標而改變自己的行為,但僅限於你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的期望,不會無中生有。如果經常思考什麼目標對自己最重要,便可以在看到別人破戒時提高警覺,堅定自己的決心。有時我們感染的並非明確的目標,而是較籠統的「順從衝動」,如有人亂停車,其他人會跟著亂丟垃圾。反之,心裡想著某位意志力大師,有助於克服衝動。行為的感染取決於人際關係的親疏,關係愈親近感染力愈大。

  「社會認可」是指如果團體中其他人都在做這件事,我們就會認為那是明智之舉。如節約能源,雖然每個人都有一套冠冕堂皇的說詞,但真正能夠改變行為的卻是「大家都這麼做」。故我們可加入已達成預定目標的一群人,使自己認為這才是常態,如宗教團體將教義與健身結合。想像自己是他人品頭論足的對象,會引發羞恥心與榮譽感等「社會性情緒」,大幅增進自制力。羞恥心只在破戒前有用,榮譽感則可以抵擋近在眼前的誘惑。我們可以和親友分享自己克服難關的喜悅,互相關心進度,提供強力的社會支持。

  【心得】宋儒程明道說:「仁者渾然與物同體。」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兩者皆是追求「齊一」,但境界卻有高低之別。明道、象山、陽明是從仁心的及物潤物、感通不隔,而說其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此「一體」不含有任何經驗內容。荀子講的則是一種經驗現象,人與人之間自然會有相互模仿的傾向。前者從內在心境上說,後者從外在形跡上說。王船山說:「庶民者,流俗也。流俗者,禽獸也。」也是就後者而言。庶民欠缺心靈自覺、人格獨立的修養,故容易受一時風氣的鼓動(即所謂一窩蜂),喪失明辨是非的能力,認為大多數人的選擇就是對的。所以庶民比小人更壞,小人的罪惡很容易察覺,庶民卻可以用「大家都這麼做」來自我開脫,混淆了價值判斷的標準,如部分大學生的學習風氣便是如此。本章提到的「鏡像神經元」亦可以從正反兩面來看,從正面來看,鏡像神經元雖然屬於身體(大腦)而非心靈層次,但可做為道德實踐在生理上的基礎。因為我們能夠對別人的行為、情緒與欲望感同身受,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反面來看則是盲目尋求認同,如船山所述。

  「社會認可」可和儒家的「名教」觀念做比較。從內聖學、心性修養的角度來看,由於他人的讚美或批判,而不得不做出合乎社會規範的行為,固然是告子的「義外」一路,無法彰顯道德實踐的真實意義。但從外王學的角度來說,藉由輿論的壓力甚至是賞罰等手段,重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行為標準,對人民至少有柔性約束的效果,而容易喚醒本心。孔子的「正名」亦可以從此觀點來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